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主席: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1、毛主席: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2、毛主席: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3、毛主席:路线正确,干部决定一切。

问题:那么政策策略、人和矛盾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1、策略的操作对象是矛盾

毛主席: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我们看几个实例,看看策略是怎么操作矛盾的。

案例1:运动战VS阵地战

客观条件是——红军的装备差、子弹少,蒋军的装备好、子弹多。

1)在运动战时,因为运动战的时机、地形选择,这个差与好的矛盾、少与多的矛盾,就缓解甚至消失了,这两个矛盾不起关键作用、不构成为主要矛盾。

2)在阵地战时,这个差与好的矛盾、少与多的矛盾,就起到了关键作用——火力不足,成为了主要矛盾,结果攻城不克。

3)在运动战中,有备对无备就起到了关键作用,成为了主要矛盾;在阵地战中,敌人是天然有准备的,就不构成有备对无备的矛盾。

毛主席:优势而无准备,不是真正的优势,也没有主动。懂得这一点,劣势而有准备之军,常可对敌举行不意的攻势,把优势者打败。我们说运动之敌好打,就是因为敌在不意即无准备中。

推论

1、不同的策略,会显现不同的矛盾——有的策略能够取消矛盾,有的策略引发了矛盾。

2、不同的策略,会导致起关键作用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更。

案例2:西安事变

毛主席:现时敌军中发展着四种矛盾:第一种是抗日与剿共之间的矛盾;第二种是蒋军与东北军之间的矛盾;第三种是上级的严令进攻与下级的对红军恐惧的矛盾,此种矛盾现在极大发展着;第四种是官长与士兵间的矛盾,此种矛盾以近日的物质困难与疲劳而加深。

这些矛盾的发展,最终导致了西安事变,我们来看看这些矛盾是怎么引发和扩大的。

1)我党要抗日,于是就导致了东北军抗日与剿共之间的矛盾。此时通过大量的强调一致抗日,我军对东北军的友善——交还人员和缴获的武器,于是这个矛盾就放大了。这是取抗日、取与之友善的策略。

2)蒋军在蒋的领导下获得极大的发展,而东北军在蒋的领导下——人数减少了一半,这使两军发生了矛盾。通过强调这种事实 、揭露东北军大家的没有出路,这个矛盾就放大了。这是取强调分歧、揭露分歧的策略。

3)通过实行歼灭战,通过对延安的反包围和封锁,就引发了东北军下级对红军的恐惧,进攻与恐惧相矛盾。再加上大量的政治宣传和教育,命令就会变得难以执行。这是取歼灭战、取反包围和封锁的策略。

4)官长与士兵的矛盾,通过对红军制度和人人平等、民主的展示和宣传,于是这种矛盾就放大了,结果是士兵的发言权扩大、影响力扩大。这是取对比、揭露不同的策略。

最终使得抗日成为主要矛盾,而其他一切就变成了次要矛盾,于是逼蒋抗日的西安事变就发生了。

案例3:歼灭战VS击溃战

在歼灭战中,可以取消以下几个矛盾,物资补充和消耗的内部矛盾;我军弱小和提高的内部矛盾;兵员补充和消耗的内部矛盾。……在击溃战中,所有这些矛盾不仅不能取消、反而会扩大——这就造成了我军巨大的弱点。

在歼灭战中,引发了物资短缺和充足的敌我矛盾,这是构成此消彼长的。引发了成功经验无和有的敌我矛盾,这是构成此消彼长的。引发了能力削弱和提高的敌我矛盾,这是构成此消彼长的。……在击溃战中,所有这些矛盾都不能引发和扩大。

在歼灭战中,使敌人引发了兵员消耗和补充的内部矛盾;物资消耗和补充的内部矛盾;能力不足和提高的内部矛盾。……在击溃战中,这些矛盾都不能引发和扩大。

在歼灭战这些矛盾的作用下,就出现了一个由弱变强、一个由强变弱,这些矛盾就决定了战争的结局。

在击溃战中,矛盾基本没有任何改变、而使初始的力量对比,成为关键和主要矛盾!而歼灭战,则改变了各种矛盾、而使末尾的力量对比成为关键和主要矛盾。

推论

1、好的策略,一定是带来矛盾的变更;一组策略,就造成了一系列矛盾的变更,最终变更了主要矛盾的。

2、如果不能造成变更主要矛盾,那么这个策略、总体上就是不适当的,应该要更换的。

2、矛盾套住人

只要一个人被施加了一个完整矛盾的两方面,则这个人就会被施加者套住。

详见:

刘邦的治人用人术

按事物总是走向它自身的反而的,所以,一开始最反对的,一旦转变,就会成为最支持、最忠心的。所以,人是被矛盾控制着的——这是这个宇宙的真理!

3、人是执行政策策略的

毛主席:任何行动都是实行政策。不是实行正确的政策,就是实行错误的政策;不是自觉地,就是盲目地实行某种政策。

所以,干部是掌握政策策略的人,干部是执行政策策略的人。

毛主席:市委书记和市长必须委派懂政策有能力的人担任。

所以,干部是特定政策策略的载体。人是通过执行政策来操作矛盾、变更矛盾,从而套住其他人。

4、围绕矛盾的3个概念

01、什么是条件?

毛主席:根据只能有一个是基本,其余均是次要的,被基本根据所规定的,即基本理由与次要理由之别……充足理由,即是把握了基本矛盾即基本根据,次要矛盾与外的矛盾都是条件。说理如把根据与条件都提到才算完备,这是对的。但这种“各方面矛盾都把握”,不能仅称“把握了充足的根据。”

具备条件,

1)能够缩小不利矛盾、接近甚至取消掉不利矛盾,当原有的不利矛盾足够小了,那就是一个条件具备了。

2)能够扩大有利矛盾、使其能够支撑主要矛盾,当原有的有利矛盾足够大了,那就是一个条件具备了。

02、什么是弱点?

毛主席:这基本方针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根据敌我的优点和缺点,从双方的优点和缺点里尽量地发扬我们的优点,避免自己的弱点,暴露敌人的弱点,避免敌人的优点而规定的。

而存在的矛盾,就是对应的弱点。取消了矛盾,就是避免了自己的弱点。引发了矛盾,就是暴露了敌人的弱点。

所以,

毛主席:性质关系等问题,是发展问题的起点,虽不能把他看作发展本身,……至少应从里面看出发展的动力,看出具体的矛盾。

1)而由性质关系可以得出可能的矛盾,由矛盾而又能得出相应的性质关系。

2)而对矛盾的引发直至扩大、对矛盾的缩小直至取消,就是相应事物发展的动力。比如,我军要打歼灭战,一个非常核心的理由就是要缴获。而对矛盾的操作,目标在于变更起关键作用的主要矛盾。

03、什么是伯乐?

如果能看穿一个人与场景构成的矛盾,尤其是能判断主要矛盾,那么就可以对这个人知人善用,而这个人也会在这样的领导下出类拔萃、变得耀眼,当有足够多的类似场景,那么这个人就是所谓的千里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根本矛盾与主要矛盾
唯物者的思想之矛盾论
毛主席:超越孙子兵法
浅论政策与策略的辩证关系
毛主席:要找出矛盾
缠解3:政策面研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