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主席:要好好学会用辩证法

比如我吧,我并不比别人聪明,但我懂得辩证法,会用辩证法分析问题,不明白的问题用辩证法一分析就明白了,要好好学会用辩证法,这个作用很大。

擅长辩证法矛盾论的人,往往有这三大特点。

第一、三大自由

擅长辩证法矛盾论的人,会得到自己的极大自由。

01、笔底自由

把辩证法用在书法上,就获得了笔底自由。

毛泽东说:“在第一师范时孙先生教我的书法要领,特别是行书'二十八字诀’,我一直铭记在心。就是在恶战之余,也常照先生指教,练上几笔。”

这二十八字诀,正是

疏密、大小、长短、粗细、浓淡、干湿、远近、虚实、顾盼、错落、肥瘦、俯仰、起伏。

而草书的要诀,正是

草书是作者内心的飞动。心动笔动,若静若动,若有若无,方为境界。

这二十八字构成了十四对矛盾,而“有”和“无”、“静”和“动”构成了两对矛盾,通过在空间上、在时间上对矛盾的分布的运用,落在纸上,就得到了笔底自由。

其中的“有”和“无”、“静”和“动”在性质上,是属于主要矛盾级别的矛盾,是矛盾的高级境界。

孙先生评价:“仿古而不泥于古,尽得古人神髓,而又能以己意出之,非基础厚实者不能如此。况你由行而草,竟能卓然自创一格,真不简单!你笔底自由了。”

02、思想自由

把辩证法用在分析上,就获得了思想自由。

资产阶级的实践观——实用主义的实践观,是只顾目前不顾将来的实践观。他们所谓真理,是主观的部分的真理,没有客观性与全体性。

反之辩证法,正是有客观性与全体性。

毛主席:要在政治上不犯错误,那么就要向前看,而不要向后看。

正是通过向前看,就有了思想自由的基础。

毛主席:他们缺乏政治经验,在大事变中认不清方向,不知道局部与全体、过去与现在、今日与明日的差别与联系。

通过在全体中、在全局中,在过去与现在、今日与明日的差别与联系中,去看待事物,于是得到了这个事物在空上全体全局中的正确认知。它只束缚于这一个全体全局,而若在局部中,就会受束缚于多个局部、那便不能自由了,所谓顾此失彼、患得患失。

比如,刘邦深谙矛盾的运用,于是给别人的感觉是“无可无不可”,比如,

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

正是因为思想的自由,所以不受束缚,于是能常用其策,而其他人因为受各种束缚,故不能省。

而毛主席深谙矛盾的运用,比如,

过去项英错误的南进政策,用在今后就是正确的。

比如,

因此,在以前曾经正确地不提出准备武装起义夺取大城市的任务,而在现在就必须提

出。现在如果不提出,则我们将要犯一个大错误。

矛盾的转移,正是思想自由的依据,唯一全局正是思想自由的依据。

03、情绪自由

把辩证法用在原则上,就获得了情绪自由。

比如,

既要联系又要超脱各项具体问题、各项事务工作,在全局上,在共同性上好好思索一会。

这种“超脱”和“联系”构成一对矛盾,通过既联系、又超脱,就得到了自己在具体问题和各项事务上的自由。在情绪上就不会被问题和事务所影响。

在认识过程,个别决定普遍;在实践过程,普遍决定个别。

这种“个别”和“普遍”、“一般”和“特殊”构成了矛盾关系,就不会在个别问题和个别事务所影响。

正如,这个例子

过去有个同志犯了严重错误,听见隔壁房子里有人讲他的闲话,便一晚上睡不着觉,跑到我那里去。我告诉他,你的错误相当大,精神上要有准备不是一个人、几个人讲你的闲话,而是几百个人讲,你有了这样的精神准备,并且依旧照常工作,以后就不会有人讲你了。过了几个月以后,果然人家就不讲他了。

听到个别人讲自己的闲话,便一晚上睡不着觉,但认识到有几百个人(普遍性、一般性)讲自己的闲话,就从“个别”和“特殊性”中超脱了出来。

惯用辩证法,也就有了为人的豁达!

第二、文章气势磅礴

把辩证法用在文章上,就获得了文章的气势磅礴。

气势磅礴,正是一种矛盾两个方面的互相转化而来的。比如,“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山的巨大和泥丸的渺小,正是浩渺、大小的对比,这是一种若“有”若“无”。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里的暖和寒,正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而金沙水、云崖、大渡桥、铁索,这些属于“静”;“拍”和“横”属于“动”,“静”和“动”正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若“静'若“动”。而这些东西(局部)又构成了完整的全局,局部和全局正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

文章上用了辩证法,文章的气势磅礴就有了。

比如,刘邦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个诗为什么有气势呢,第一句,写天——风和云就构成了天的全局;写地——海内和故乡构成了地的全局,写人——猛士、四方的百姓构成了人的全局。全局包含了天地人,可谓大矣。

风、云为“动”,海内、故乡为“静”,人为“动”,两“动”夹一“静”,这种若“静'若“动”、猛士的若“有”若“无”,气势磅礴就出来了,传世名作就出来了。

第三、看穿现实的矛盾的深处之能力

矛盾既是本质、也是动力、也是起点,而现实是矛盾的表面,所以惯用辩证法矛盾论的人,具有看穿现实的矛盾的深处之能力。

差别是世上一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都是矛盾,故差别就是矛盾;这就是所谓的具体的矛盾。

由差别加上一定条件,就会生成矛盾,差别是可以看得出来的,条件也是可以看得出来的,对差别和条件的细细品味,就看出了矛盾的存在,或者说这正是看出矛盾的办法。

这个矛盾的扩张和减小,就构成了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起点。矛盾的两个方面各对应一种需要和可能性,这种需要和可能性正是构成现实性的基础。

这种动力,正是构成积极性的基础。所以,“需要”+“可能性”+“积极性”=现实实际。

所以说,用辩证法矛盾论的人,具体看穿现实深处矛盾的能力。而对局部和全局的把握,也就有了全体性。而矛盾本身,正是一种客观存在,所以就有了客观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主席:实事求是的三个境界
毛主席是矛盾论和辩证法的大师,这个真实案例,说明了一切
我们都希望一生顺顺当当。但是,烦人的矛盾...
什么是矛盾论、辩证思维、辩证法,分别讲的是什么,怎么用?
系统哲学挑战矛盾规律
毛主席的《矛盾论》对当下工作和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