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中数学动点综合试题_自学能力提升系列课程

如图,在矩形ABCD中,AD=4cm,AB=3cm,E为边BC上一点,BE=AB,连接AE动点P、Q从点A同时出发,点P以cm/s的速度沿AE向终点E运动,点Q以2cm/s的速度沿折线AD—DC向终点C运动。设点Q运动的时间为x(s),在运动过程中,点P,点Q经过的路线与线段PQ围成的图形面积为y(cm²)。

(1)AE=(     )cm,∠EAD=(     )°;

(2)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当PQ=5/4cm时,直接写出x的值。

题意分析

①、ABCD是矩形,且AD=4cm,AB=3cmBE=AB,有这几个条件可知,∠PAB=∠PEB=45°;

②、动点P、Q从点A同时出发,点P以cm/s的速度沿AE向终点E运动;点Q以2cm/s的速度沿折线AD—DC向终点C运动,这个条件里面给出了几个关键点,即点Q运动到点D、点C,和点P运动到点E的情况,这三种情况是本题考查的关键;

③、当PQ=5/4cm,这个条件我们要注意,这个时候是有两种情况的,即点Q运动到点D的时候,连接PD,符合情况的PQ位于直线PD的两侧。

解题思路分析

(1)、因为AB=BE=3,∠B=90°,所以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出AE的长度;

(2)、由题意知,y是点P和点Q运动路线围成的图形,因此需要分多种情况讨论,具体的情况如下:

  1. 当点Q从A点向D点运动的时候,直到与D点重合,这种情况下,点P和点Q运动路线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PQA,这种情况下根据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即可得出y关于x的解析式,极限情况如下图表示;

  2. 当点Q越过点D,开始顺着线段DC运动的时候,一直到点F与点E重合为止,这个时候点P和点Q运动路线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FQDA,这个四边形可以借助FD分成两个三角形AFD和FDQ,这时候通过三角形AFDFDQ的面积之和,可以得出y与x的函数解析式;

  3. 当点F与点E重合后即停止运动,但此时点Q继续朝着C点运动直至与C点重合,在这一过程点P和点Q运动路线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F(E)QDA这个四边形可以借助ED分成两个三角形AED和EDQ,这时候通过三角形AEDEDQ的面积之和,可以得出y与x的函数解析式;

(3)、当PQ=5/4cm,分别靠近C点和A点,在这两种情况下,分别求出x值即可。

总结

做数学综合题的时候,分类思想是非常有用的,把题意借助关键条件分成几种情况讨论,才能得满分。

感谢您看到这里呀,温馨提醒您一下,本公众号“自学成长研习社”,是一个助力提高自学能力的存在,首先关注的是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好数学,其次关注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欢迎大家关注本公众号,一起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考数学压轴题分析:矩形与动点问题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篇·几何动点构造平行四边形专题
中考数学:动点运动过程中的定值(二)
平行四边形动点问题
寒假中考复习策略二:要会解分类讨论有关的压轴题
数学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