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商隐 《无题四首》(其二)

《无题四首》(其二)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这首诗不好解,前人的解释众多,角度各不同,争议也不小。对了,这里要讲一下前一首,也就是(其一)中,《太平广记》是宋朝人写的。然后它却是取材于汉代至宋代出的纪实故事及道经,释藏等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那么李商隐是唐朝人,那个《阮郎归》的故事,应该是之前也就有得,所以并不矛盾。只是资料上,我们只能查到《太平广记》,还没有更前面的资料。来看着(其二):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字词典故   “飒”:象声词。(《楚辞·九歌·山鬼》:“风颯颯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东风”:春风。“芙蓉”:(古代的“芙蓉“不是“芙蓉花”而是“荷花”。)“芙蓉塘”:李商隐的好朋友,与他齐名,时称“温李”的“温庭筠”。他写过一首《芙蓉》:

    “刺茎澹荡碧,花片参差红。
     吴歌秋水冷,湘庙夜云空。
     浓艳香露里,美人清镜中。
     南楼未归客,一夕练塘东。”

    很关键的最后这句中,“南楼未归客”其实典出“谢灵运”的《南楼中望所迟客》:

  “登楼为谁思,临江迟来客。

   与我别所期,期在三五夕。

   圆景早已满,佳人殊未适。”

  也就是说“南楼未归客”只的是一位佳人。所以温庭筠的《芙蓉》中,由“练塘”里的芙蓉,想起了远方的某个美丽的姑娘。“美人清境中”也表露得很明白。

赏析    李商隐说,东风带来了飒飒的细雨,让人思念美人的芙蓉塘外传来了轻雷的脚步声,(令人怦然心动。

      有一些解释把“细雨”解释成是用了“巫山云雨”的典故,我觉得过敏了。典故是要符合诗的意图的。整首诗读下来就知道了。这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很多前辈鉴赏者都没有注意到,就是“轻雷”,“东风”+“轻雷”,事实上,李商隐写的是“惊蛰”时节,这个重大环节被很多人所忽视,甚至有的把“轻雷”又联想到其他有“雷”的诗句和典故上去了。惊蛰对下一句的“金蟾啮锁”其实有重要作用。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字词典故   “金蟾”:金蟾蜍。“啮nie4锁”:咬着锁头。“玉虎”:井上的辘lu4轳lu(安在井上绞起汲水斗的器具)。“汲ji2”:从井里打水。

      分析  为什么说前面的“轻雷”事实上是表明暗示这是一个“惊蛰”时节,这一点很重要。“惊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惊蛰,万物被震醒,蟾蜍也醒了,人心也醒了。蟾蜍是夜晚出来活动的。而李商隐描写的这两句诗,其实是一个夜间男女幽会的时间。“金蟾啮锁”,事实上是男人在夜间来到了女子的门前,用手捏着门锁,轻轻打开,此时手的形状事实也很像蟾蜍,所以李商隐这里是用得很妙的。另外“烧香入”,“烧香”这个动作是屋内女子做的,烧了熏香,暗示男子进入。而“玉虎牵丝”,那是天蒙蒙亮的时候,勤快的人们就要到井边打水,摇动着“玉虎”,牵动着丝绳,汲水的桶就从井里回来了。而这个时候,也恰恰是那个去幽会的男子回去的时候了。

     至于众多的评论,什么“烧香”而想到《杨叛儿》 里头的“欢作沉水香,侬做博山炉”,甚至对“玉虎牵丝汲井回”进行男女之欢的延伸理解,都属于衍生发挥了。首先还是要明确“惊蛰”时节,人的春心苏醒,出去幽会,这样的一个过程,才能很好的解释“金蟾啮锁”。而且要明确这其实是一个幽会的时间起始与终结,才能真正理解李商隐这首诗的妙处。

赏析    李商隐说,惊蛰了,万物苏醒,也包括人的春心。夜晚之时,蟾蜍出洞,有男子站在西厢门外,手上捏着门锁,轻轻打开。此时屋内已经是烧香迎入。当天蒙蒙亮的时候,外面的辘轳拉绳的声音咕咕响起,男子也就抽身返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字词典故   “掾yuan4”:古代副官,佐吏的通称。 “贾氏窥帘韩掾少”典故晋朝“贾充”的女儿和“贾充”的下属“韩寿”相遇了,当时“韩寿”就是“贾充”的幕僚。这里倒是有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有一天,“韩寿”到“贾充”府上开会,被“贾充”的小女儿“贾午”从门帘后偷窥看中,她就让丫环传递信息给“韩寿”,让他以后翻墙去与她幽会。后来怎么被发现的呢?因为“贾午”送给了“韩寿”一种香,那种香是西域来的,皇帝只送给了“贾充”和另外一个大臣。所以“韩寿”身上的香味被“贾充”发现,去查并拷打了丫环才知道其中隐情。所以“偷香“表示男女偷情也是从这里来的。“贾充”很是无奈,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贾南风”嫁给了太子,后来成了著名的贾后,这个小女儿他一直舍不得嫁出去,想着钓一个更好的金龟婿。谁想到这小女儿居然背着自己搞起了自由恋爱,生米煮成熟饭,“贾充”只好“遂以女妻寿”。)

      “宓fu2妃”:甄宓,史称甄夫人。曹丕妻子。“魏王”:指曹植。 宓妃留枕魏王才”典故:(“曹植”曾经求娶“甄氏”,可是“曹操”却把她许配给“曹丕”。后来“甄氏”死了,“曹丕”把她的衣物送给了“曹植”。“曹植”有天从“洛水”经过梦见“甄氏”来和他叙情并且留了个枕头给他,于是他写了一篇《感甄赋》,后来被改名为《洛神赋》。)

赏析    李商隐说,男欢女爱是很正常的事。当年“贾氏”从门帘后偷窥到“韩寿”的年少英姿,而心生爱慕。“宓妃”仰慕魏王曹植的才华,而于梦中留枕于他。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赏析    李商隐说,春天来了,然而春心可不要随便和百花一起争着开放啊。要知道,我的每一寸相思都是盯着给爱妻烧香,掉下的每一寸灰啊!

      这最后两句是对前面的总结,也是点题点中心。春心不要和花一起争着开放啊?这是何意啊?恐怕我的解释又要和大家有点不同了。我似乎有些明白李商隐的痛。事实前面讲的是春天来了,这是一个春心荡漾的季节,男欢女爱,各种缠绵的时节啊。各种动人故事,可谓百花齐放。李商隐自己毕竟是个男人啊,他也是有春心的,可是他又偏偏不让自己的春心和当下的百花一齐争相开放,为何啊?“一寸相思一寸灰“啊,还特地加上一个大大的感叹号!灰是什么?是香一直烧,烧了就成了灰。李商隐会否在祭奠亡妻的时候,盯着那个香看,看着它烧,就好像自己在烧,如此的相思,在烧自己的心。烧香又是古代的时钟,就这么地时间流逝中。如此相思,一寸一寸,是灰,也是心,焚心以火,肝肠寸断。李商隐用自己的心路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什么是“若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有此一人,从此他人再难入。李商隐有此幸运也有此哀伤。

《无题四首》(其二)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长按关注,可以浏览以往赏析。

本文图片为网上搜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16 李商隐七律《无题四首其二(飒飒东风)》读记
李商隐《无题四首》其二作品赏析
李商隐《无题四首(其二)》赏析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译文及赏析
一寸相思一寸灰--情诗王子李商隐的爱与哀愁
古诗词日历 | 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