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牧 《赤壁》 赏析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名《赤壁》,“赤壁”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

    我们知道杜牧在会昌二年(842年)外放为“黄州”刺史,而黄州在今湖北黄冈,离这个赤壁古战场不远,估计是任职期间去那里参观了。来看原诗:

 “折戟沉沙铁未销,”

 字词典故   “戟ji3”:(古代兵器。青铜制,将矛,戈合成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销”:销蚀。

 赏析    杜牧说,当年那些折断的戟一定是沉到沙底下去了。只剩下一些残铁还没有销蚀。

    杜牧是个饱读史书的人,凡事也容易有这样的历史观。到赤壁这种地方,自然是会寻找重大历史事件的遗迹。他一边想象着当年的惨烈战况,一边在沙滩上寻找着什么。有的解释说,他找到了一把断戟,问题是,杜牧此时距离赤壁之战已经六百多年过去了,有多少游客来过这里,还有可能留下一根来给杜牧捡吗?而且“铁未销”,也就是其他都“销”了。所以更大的可能是他在沙滩上捡到一些黑黑的残铁。

 “自将磨洗认前朝。”

字词典故   “自”:这个自,究竟是杜牧呢,还是这些铁。我认为还是指铁,如果是指杜牧,那么会用“吾”,或者“余”之类的。另外,接下去的“磨洗”,如果是杜牧去磨洗,似乎没什么味道。可是那些铁在沙滩上被江水一遍一遍地冲洗,磨洗,这样的描写就特别有味道了。

 赏析   杜牧说,那些残铁将自己在江滩上任由沙水一遍遍地磨洗,希望能够重现当年的风采,让人认出它们是前朝之物。

 “东风不与周郎便,”

分析   那么关于那场战役,所有的精彩自然来自获胜一方的孙吴主将“周瑜”。杜牧是一个军事迷,而他的祖先“杜预”是代表魏国,最后灭掉吴国的主将之一。所以赤壁在杜牧眼中,就更有与旁人不同的视觉感受。而且想提醒大家的是,《三国演义》是在明代才有的,所以在唐代是不存在什么诸葛亮借东风之说。更不用说杜牧本身是一个历史唯物者,他很少去写什么鬼神之类的,他的祖先也是法律起家的“理科生”,呵呵。所以他是从一个主将的角度来思考这场战役,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东风不与周瑜方便的话,那会是什么结果呢?用到“周郎”这样的称呼,事实已经是从小乔的角度和口吻了。
    关于杜牧此时的想法与情怀,后代的“苏轼”也做了很好的诠释: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这里的“人道是”,这个“人”可能就是指杜牧。这个赤壁不是谁的赤壁,是周郎的赤壁。苏轼依然沿用杜牧的“周郎”的这个称呼,这个“郎”字,事实应该也是感悟了杜牧的对周瑜内心情感的描述。

赏析    杜牧说,如果东风不与周郎方便的话,

   那会怎么样呢?

 “铜雀春深锁二乔。” 

字词典故    “春深”:春意浓郁。我怀疑杜牧的“春深”是引自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如果周瑜被打败了,吴国就不破了吗。

赏析     杜牧说,铜雀台的春天草木深深,大乔小乔将被锁在其中。

  这并非一句玩笑话,要知道之前“袁绍”被打败,他的次子“袁熙”的妾“甄氏”因为长得漂亮,被“曹丕”纳了,成了曹丕的老婆。
   所以说杜牧这个诗写得很好,既突出了赤壁之战的关键环节乃是“东风”,又描写了获胜一方主将,周瑜侠骨柔情的一面。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一首诗,提升记忆力:157《赤壁》
每天读一首诗,记住一个成语,读诗的你一定会有远方66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
赤壁【古诗词课堂】
杜牧: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