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贺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赏析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李贺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
 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
 干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
 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


    诗名《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生”: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杨生的一方带有“青花”的紫色石砚。从第一句诗句里,我们知道李贺夸奖的是一方来自“端州”的石砚,也就是“端砚”。我们来看

    端州砚的介绍

    【“端州”在广东肇庆,出产的“端砚”为历代朝廷贡品,享有“国之瑰”的美誉。黄岗镇是端砚的故乡。具体在黄岗镇白石村、宾日村一带。白石、宾日两村相邻。端砚的原料"端溪石"产于肇庆市东郊羚羊峡"斧柯山"和"北岭山"一带。据记载,端砚创兴于唐初,唐代中期已风行全国,因下墨如风、发墨如油、不耗水、不结冰、不朽、护毫等优点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众砚之首”。】

    端砚怎么开始出名的

    【唐高宗永徽年间,中书令“许敬宗”之女嫁给岭南豪族“冯盎”之子“冯玳”,得冯所赠端砚,加上其他礼品,被视为当时最奢侈的嫁妆,惊动朝廷要派御史调查。(注:四百余年后苏轼所见许敬宗砚,乃为传世珍品。)唐武则天圣历三年,武则天以刻有“明合璧,五星联珠”图纹的端砚赐给名臣“狄仁杰”。狄仁杰受赏赐后得知采砚石工的艰辛劳动,便上奏请武后下旨减去贡品数目。】

    “端砚石”的介绍

    【“端砚石”分紫端、绿端、白端三种,其中紫端石为富铝、钾、铁的硅酸盐类岩石。绿端石和白端石为富钙、镁的碳酸盐类岩石。紫端石和绿端石形成于同一个泥盆纪。白端石形成于比紫端石晚7000万年石炭纪。】

     关于“青花”的介绍:

   【端砚之所以名贵,除了有独特的石质外,还有丰富多彩,变化莫测的“石品花纹”(又称石品)。这些石品花纹是由于某些矿物成分的局部聚集,在端砚石中由白、青、蓝、红、褐、绿等颜色组成的各种图案,有的成块状、有的成斑状、有的成花点状、有的成线状,端砚艺人们依据这些花纹的大小、形状,分别用与自然界某些物象相似的名称来命名,并巧秒地运用到端砚的艺术创作中,大大提升了端砚的价值。而“青花”是一种难得的、十分名贵的石品花纹,青花是自然生长在砚石中呈青蓝色的微小斑点,是由微粒赤铁矿和磁铁矿等矿物细小斑点形成,一般要湿水方能显露。青花的品类繁多,各有不同的名称,如微尘青花、鹅毛氄rong3青花、蚁脚青花、玫瑰紫青花等,是优质砚石的重要标志之一。)

    端砚工序介绍

    【“工序”主要有采石、维料、制璞pu2、雕刻、磨光、配盒等。端砚名贵与否,最基本的条件在于砚石,故采石这道工序极为重要,不可本末倒置。端溪名坑,自古以来都以手工开采,劳动强度大,采石技术高,故有“端石一斤,价值千金”之说。因端溪石大多不抗震,砚石开采至今仍以手工开采为主。】

    看了这么多专业知识,再来和李贺一起欣赏杨生的这方“青花紫石砚”,我们也就多少带点专家的水准了,呵呵。来看原诗: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赏析    李贺说,端州的石工啊,真是巧如神仙。他们采石的时候,就如同踏在天上,用磨刀割下一片紫色的云彩。

    李贺既描绘了石工采石时,悬在山崖上的情形,又夸奖了这方紫石砚的砚石品相很好,犹如紫色的云朵。

“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

字词典故    “刓wan2”:雕琢。“佣刓”:因为这砚的制作过程就是根据采下砚石的实际形状和特点来磨的,所以那手工艺人就如同佣人一样伺候它来研磨雕琢的。“苌chang2弘”:【“苌弘”是东周时期的天文学家,音乐大师,表演艺术家,阴阳家,史官,周敬王内史大夫。孔子曾经以他为师,学习音乐理论和天文等各方面知识。传说他死后三年,其心化为红玉,其血化为碧玉,故有“苌弘化碧”,“碧血丹心”之说,以喻忠诚正义。事见《左传 哀公三年》。在《庄子 外物》中写道:“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亦用以借指屈死者的形象。】我们之前在解释李贺的《秋来》“恨血千年土中碧”,做过介绍。

赏析   李贺说,据说端砚的手工艺人总是像佣人一样伺候着它,研磨时,注上水后就如同抱着一团水,趴在上面细细研磨,以致于自己满嘴唇都含着水。我现在端详着这方砚的时候,仍然可以看到砚石上暗洒着冷冷的“苌弘血”痕迹。

    研磨过程可谓呕心沥血。

“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

字词典故   “墨花”:墨水花。“沤ou1”:用水浸泡。“漂沫”:漂出一些泡沫。“松麝she4":佳墨用松烟和以麝香制成。“松麝薰”:就是墨的香气。

赏析    李贺说,这纱帷中的书房,白日里竟然如此温暖,因为这端砚上的墨水花带来了春天。那墨经过轻轻的浸泡,漂出了些许泡沫,松麝之香熏得令人陶醉。

   李贺这里的比喻真棒!

“干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

字词典故与分析   “腻”:是指油,墨是油的。“薄重”:墨汁的薄重。“立脚”:安身,立身。这里应该是指让毛笔立脚的地方。“数寸”:指这方端砚的大小。“光秋”:光滑明净的秋季天空。“无日昏”:没有白天黄昏交界之感。秋季的天空很明净,所以天暗以后,天空颜色变化不明显。突出纯色的衔接。

赏析    李贺说,墨汁如此干腻,薄重适中,均匀得让毛笔想在此安身立命。这数寸的端砚,就如同一面永远光滑明净的秋空,没有白天黑夜的变化。

   也就是说,虽然研出了墨汁,可是这方砚看上去,仍然像一片明净的秋空,并没有因为黑色墨汁而显出白天和黑夜的分界,色泽很均匀。

“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

字词典故    “毫”:毛笔的毛,毛笔有分狼毫,羊毫。“促”:靠近。“孔砚”:据说有人为了纪念孔子特地选他家乡的石头做成孔砚。

赏析    李贺说,当毛笔那圆圆的毫尖促往墨汁,点出的声音安静而清新,这就是端砚。像孔砚那样的宽如顽石,何值一提啊!

    李贺为什么最后拿孔砚来做比较,孔子是大学问家,孔砚不过是借助孔子的名头。所以李贺是想告诉大家,靠虚名根本不可能有真正的享受。端砚就是端砚,不是靠什么凭空想象所能体会的,那是真材实料加无以伦比的工艺,隐含着孔子老师“碧血丹心”在里头的一方名砚。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李贺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
 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
 干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
 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风泊客一席谈:七言古诗·杨生青花紫石砚歌·李贺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肇庆——端砚文化和白石村
中国四大名砚
“端砚之最”八题
端溪访砚觅“紫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