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赏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一家到达成都的时间是759年底,到本诗这个时候,应是761年的8月。所以老杜在这里也已经安家一年半载多了,生活基本稳定,安逸。想不到这次来了个天灾,老杜家的茅屋被秋风给吹破了。于是,老杜写诗把这件事给记录了下来,并发出了自己的慨叹与主张。好,我们来看原诗: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字词典故  “高”:【天高。】“号hao2”:【拖长声音大声叫唤】“重chong2”:【层。】

赏析  杜甫说,八月的一天,高高的秋空中,狂风怒吼,卷走了我茅屋上整整三重的茅草。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字词典故   “江郊”:【江岸的郊野】“罥juan4”:【缠绕。】“塘坳ao4”:【池塘,低洼积水。】

赏析  杜甫说,我那些茅草呦,被吹得到处飞,飞得远的,渡过了江,洒落在江岸的郊野。飞得高的,缠绕在林子里,长长的树梢上。飞落下来的,很多又飘转沉到了池塘里。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赏析  杜甫说,村子南边的那群儿童,竟然欺负我这老头子,没力气去追他们,竟能如此忍心,对着我的面,做起盗贼来了。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赏析  杜甫说,他们公然抱着我的茅草,躲进竹林里去了。任由我喊得唇焦口燥都喊不回来。没办法,我也只能气喘嘘嘘地走回来,倚靠在拐杖上,独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字词典故  “俄顷”:【一会儿。】“漠漠”:【密布,布满。】

赏析  杜甫说,没过多久,风,安定了。可是云却愈发地墨色了,整个秋日的天空乌云密布,越来越昏暗,越来越漆黑。

   看这样子是要下雨了,老杜又烦恼起来了: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字词典故  “布衾qin1”:【布被。】

赏析   杜甫说,这可如何是好啊,我们家屋里那床布被,已经睡了多年了,冷的时候硬得像块铁。而我那娇惯的孩儿,又总是不好好卧床,那被子早就被他把里头给蹬踏得破裂了。

     老杜屋顶的茅草被风吹走了大部分,这会要下雨了,里头可就没什么可阻挡的了。这本来就不暖和的被子,里头被踢裂的被子,要是浸了雨水,恐怕会更像一块铁那么冰冷了。然而,又有什么办法呢,雨终究是下了: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赏析  杜甫说,雨终于是下了,床头的地方,因为屋子漏雨,没有一个地方是干的。从屋顶上流下的雨脚密密麻麻,从未断绝过。

   老杜应该还是采取了一些修补措施,可是还是没有办法,茅草所剩无几,所以屋内挡不住雨水,到处漏雨。所谓“未断绝”,就是漏得厉害的地方,根本就是不断流进来的,可见这场雨下得很大。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字词典故  “丧乱”:【死亡祸乱。后多以形容时势或政局动乱】“少睡眠”:【失眠】“沾湿”:【淋湿,浸湿】“何由”:【因何?为什么】“彻”:【到底】

赏析  杜甫说,自从经历丧乱以来,我就经常失眠。而在这个漫长的夜里,我却要这样泪水伴着雨水,被淋得全身湿透,这到底是为什么啊?!

   老杜认为自己已经够倒霉的了,因为丧乱,只好到处逃难,奔波,搞得吃不好,睡不好,经常失眠。总算有个小茅屋可以安身,如今却又被弄得这样连个躲风避雨的地方都没有。我想老杜最感对不住的,还是自己的家里人吧,跟着自己如此地吃苦受罪,这到底是为什么啊?!老杜发出了天问式的呐喊。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字词典故  “安得”:【怎么才能求得。】“广”:【宽阔。】“厦sha4”:【大屋子。】“庇bi4”:【庇护。】“寒士”:【魏晋南北朝时称出身寒微的读书人。】

赏析   杜甫说,老天爷啊!怎样才能求得千万间宽敞的大屋子,胸怀广大地庇护天下所有的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能欢乐,开颜。任它再大的风雨,都摧不动这样安全如山的大屋子。

    为什么会这么倒霉呢?老杜总结那是因为自己是个“寒士”,是一个寒酸贫穷的读书人。而老杜心目中的读书人是最关心国家,最忠于朝廷的。他自己一向是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志向,而且是“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那样的矢志不渝。而现实却是“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醉时歌》),又有多少读书人是“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正因为这样的忠诚,反倒耽误了自己的生计,而杜甫又独独耻于去做那种拜见与巴结人的事。所以就这样光秃秃,一身清贫一直到如今,一直隐忍着为尘埃所埋没的痛苦。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所以老杜为天下贫寒的读书人振臂疾呼,希望他们能够得到“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广厦千万间”,而真正能够实现这个梦想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皇上: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
足!”

字词典故  “呜呼”:【叹词。表示赞美或慨叹。(《书·旅獒》:“呜呼!明王慎德,四夷咸宾。”)】“突兀”:【突然发生,出乎意料。

赏析  杜甫说,赞美您啊!皇上!如果什么时候,我的眼前突然出现了这样的屋子,那么既便是我独自一人,住着这样破旧的茅庐,甚至受冻而死,我也心满意足了!

    为什么老杜为“天下寒士”争取“广厦千万间”,却偏偏把自己归于“吾庐独破”,甚至是愿意自己去“冻死”呢?因为这样的梦想,也只有皇上可以做到。老杜又想起自己曾经作为“左拾遗”的职责,以这样的职责去替“天下寒士”去跟皇上谏言。然而,老杜的痛苦经历,恰恰是因为曾经忠心谏言而被皇上所抛弃。所以,老杜愿意牺牲个人,只要这样的梦想能够实现,我什么都愿意。是以,关于“呜呼”,很多赏析都解释成哀鸣,而我却认为是赞美,赞美皇上,希望皇上能够为天下寒士作主。所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并不是一首自我哀鸣的悲歌,而是杜甫于患难之中,由己及人,心系天下苍生,渴望实现伟大理想的战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重点解析和默写训练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个人整理)
神光所聚 一“破”万随 ——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解读谈起
安得广厦千万间?————解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