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电影《3891》中上甘岭战役的功臣“尹玉龙”——舍身救护浴血上甘岭

上甘岭位于朝鲜半岛中部金化地区东北的五圣山南麓,是志愿军驻守的战略要地五圣山的前哨阵地。位于上甘岭左侧的537.7高地,像一把尖刀插在美军联系中线和东线战场的重要公路中间,是控制整个战场的命脉。

担任上甘岭守卫任务的,正是尹玉龙所在的十五军四十五师。

 此时的尹玉龙,经过战场几个月血与火的洗礼,已成长为一名钢铁战士。

19521014430分,3000余名美、韩士兵,在300余门大炮、20余辆坦克、100余架飞机的支援下,向志愿军阵地发起猛烈进攻。炮弹狂风骤雨般倾泻下来,上甘岭上烟雾腾腾、碎石横飞,1米多深的交通壕几乎被炸平,坚硬的岩石变成了黑色的粉末,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爆发了。

1015日晚,尹玉龙所在三连143名官兵潜入537.7高地北山5号阵地,接替坚守阵地一昼夜、歼敌1000多名、自己也遭受重大伤亡的四十五师一三五团七连、八连。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随着一阵激烈的狂轰滥炸,黑压压的美军从山脚匍匐着向山顶发起新的一轮攻势。

 1000米、500米、300米……连敌人的臂徽都看得清清楚楚的时候,尹玉龙和战友们似蛟龙,像猛虎,从弹坑里,从几乎被炸平的壕沟里跃了出来,端起冲锋枪猛烈扫射。

 一排排美国兵倒了下去,猝受打击的美军进攻队形大乱,幸存士兵或就地趴倒,一动也不敢动;或丢下武器,转身就跑……美军没有想到,饱受轰炸、几乎不可能存有生命的上甘岭一夜之间冒出了这么多志愿军战士。

经过短暂混乱,美军迅速组织了反扑、枪声、爆炸声、叽里呱啦的喊叫声响成一片……

面对现代化装备的美军,三连出现重大伤亡。硝烟中,尹玉龙冒着枪林弹雨,时而跳进弹坑,时而匍匐爬行,抢救战友。

一个战友倒下了,身中数枪。尹玉龙爬在地上,对战友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鲜血,染红了他年轻的脸。

尹玉龙背起战友,向坑道跑去。炮弹,一颗颗在他身边爆炸,弹片、岩片像雨点一样落下……

三连官兵不怕牺牲,浴血奋战,在坚守阵地36小时后(十五军规定:守住阵地24小时的连队,记一等功。由此可见上甘岭战斗中的激烈残酷),因工事被毁、伤亡严重、弹药缺乏,不得不转入坑道。

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出现了:上甘岭表面阵地被美军占领了,但在地下的坑道中,志愿军官兵们仍在坚持战斗。

时隔50年,尹玉龙对坑道的战斗经历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仍记忆犹新。他回忆说,三连和几个兄弟连队幸存进入坑道的官兵只有80余人,其中53名是伤病员。我们连长、指导员都牺牲了,只剩下副连长指挥战斗。在这种情况下,尹玉龙既要负责坑道里所有伤病员的医疗护理,又要拿起枪杆战斗。

为了消灭坚守坑道的志愿军,美军采取筑堡封锁、轰炸爆破、放毒、石土堵塞、铁丝网围困等残酷手段,妄图破坏坑道,困死志愿军死守坑道的官兵。

 尹玉龙和战友们进入坑道的第三天(1019),美国鬼子把手榴弹扔了进来,“轰”的一声,坚守坑道口的黄保江倒在血泪中,尹玉龙赶紧跑过去帮他包扎,还没包扎完,又一个手榴弹甩了进来,正落在尹玉龙的左脚背上,“刺刺”的冒着烟。尹玉龙抓住就往坑道外甩了出去,刚出手,“轰”的一声,手榴弹在离尹玉龙只有六、七米的空中爆炸了。

尹玉龙对副连长说,敌人可能要堵塞坑道,我冲出去跟他们拼了。说完,他把身上剩下的30万元(旧币)津贴交给副连长说,如果我牺牲了,这就当是我的团费。

说完,尹玉龙抓起黄保江同志的冲锋枪冲了出去。坑道口6个美国鬼子正在点燃炸药包,看见一位志愿军战士突然出现,他们惊呆了。尹玉龙一个长点射,“嗒嗒嗒”当即打倒5个。还有一小个子吓得转身就跑,他追上去一个点射,将其击倒。

打死6个美国鬼子后,炸药包还在冒烟,尹玉龙赶紧跑过去,飞起一脚,把炸药包踢下山去,“轰”的一声,一股气浪冲来,他的两只眼睛像蒙了两张膏药,头一昏栽在地上……

就这样,尹玉龙和幸存的战友们克服了缺水、缺弹、缺药、空气污浊等困难,采取分头出击、昼伏夜出的灵活战术,袭击美军。

1021日,尹玉龙咬破手指,书写入党申请书“人在阵地在,坚决把美国鬼子消灭光,为祖国争光,为毛主席争光。”这一天,尹玉龙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当时他还不满17岁。

尹玉龙和战友所坚守的5号坑道,高2米,宽1.8米,弯弯曲曲的,约80米长。空气混浊,阴暗潮湿,靠点清油(豆油)灯照明。

由于缺水、缺药,伤病员得不到及时治疗,伤情恶化,随时威胁生命。很多伤病员因为喝不到水,伤口溃烂加快、嘴唇开裂,昏迷中都在喊着“水、水……”

 尹玉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没水,战友们只有喝尿,尿又臭又臊,很难喝下去。尹玉龙灵机一动,心想,十滴水不是有些清凉吗?他把这个想法跟副连长一说,副连长高兴地拍着他的脑袋说,还是你个秀才有办(尹玉龙读了初中三年级,是三连学历最高的一名战士)

经过副连长的同意,尹玉龙把药箱里仅剩下的十支十滴水取了出来,然后把十滴水和尿液搅拌成了坑道“救命液”。

 到后来,尿液也奇缺,尹玉龙就用收集来的5支牙膏一点一点抹在伤员唇上解渴。

就这样,很多战友的生命得以保存下来。

尹玉龙和战友们在坚守坑道14天后,为大反攻赢得了时间。19521029日,志愿军开始上甘岭战役大反攻。

 经过29天的激战,志愿军第十五军和第十二军歼敌2.5万人,美军残余部队不得不在飞机的掩护下,悄悄地撤出了上甘岭。43天的上甘岭战役以志愿军的胜利宣告结束。

整个战役中,中美双方共投入兵力10万余人,美军向仅3.7平方公里的战场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多枚。战斗最激烈时,美军一天发射炮弹就达30余万发,597.9高地半小时落弹即达7-8万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阵地,山顶被削低了2米。

正是这些惊人的数字,使上甘岭战役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战役中,出现了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枪眼的黄继光;拉响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孙占元,孤身一人坚守阵地歼敌280多人的胡修道……

19521029日晚,尹玉龙在上甘岭大反攻中用3枚手榴弹,炸死20名、炸伤3名美军士兵,自己右膝中弹。尹玉龙所在三连143名官兵仅幸存7人。

195212月,治疗仅2个月的尹玉龙又重返上甘岭。在3年的战斗生涯中,尹玉龙共参加战斗40多次,抢救受伤战士83名,打死打伤美国士兵30多名……而他的腿、腰、肩等多处受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电影《上甘岭》中连长的原型,今天走了……
镇江“上甘岭”老兵的故事
上甘岭战役中,一位美国将领看到这一幕:一个瞎眼的志愿军战士背着一
吴谨|上甘岭上的乡魂
志愿军班长带路支援上甘岭,半路含泪放弃替战友收尸:我还有任务
抗美援朝:上甘岭第一次战役!志愿军把美军真正打怕的一仗【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