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代“王羲之”启功:他是雍正第9代孙,晚年独居10平方米校舍

他是雍正的第9代世孙,出生在动乱的民国初年。

作为正儿八经的皇族贵胄,他的一生,在时代的碾压下,有过落魄,有过辉煌。

他创造了“方正字体”,被世人称为“当代王羲之”,却自认为只是一个“面微圆”的普通老头儿。

他从封建社会走出,接受过新式教育,却欣然在包办婚姻里,真正做到了一生一世一双人。

他功成名就时,经历丧妻之痛,余生便始终身居陋室,悼念亡妻30载。

他就是我国一代国学文化巨匠——启功。

他的爱情,是一段始于包办婚姻,终于深情守候的传奇。

1912年,随着辛亥革命的成功,满清政府被赶下政治舞台,中国从封建社会,迈向了民国时代。

这一年,在北京东城区的一座四合院里,启功出生。

他的祖上,是满清政府鼎盛时期的统治者——雍正,而他出生在新旧政权交替的动乱年代,注定无缘享受皇族身份的荣耀,却要承担家族衰败的辛酸和艰难。

从1岁到10岁,启功先后经历了父亲、曾祖父、祖父的离世。失去了一家之主,让这个旧时代家族,在新时代里,显得越加风雨飘摇。

尽管母亲和姑姑全力操持,还是无法改变家财散尽,日子越来越拮据的局面。

为此,颇有天赋,又勤奋好学的启功,差点辍学。后幸得祖父生前的门生相助,启功得以继续学业。

在他14岁时,因对作画情有独钟,中学还未毕业,他便在长亲引荐下,拜师学画。

同时,他还接触并深入学习了书画鉴赏、书法练字、诗词写作。

一晃眼,启功就到了及冠之年。

男子及冠,意味着长大成人,是一个能够独当一面,并承担家庭重担的男子汉了。

操持半生的母亲和姑姑,终于盼到了启功长大成人的这一天。

为了这一天,她们早就给他选定好了合适的妻子。

启功没有想到,自己一生又敬又爱的妻子,会来自于包办婚姻。

那是一个春雨濛濛的日子,章宝琛撑着一把油纸伞,出现在启功家的胡同口。

启功以为,这是一个丁香一样的女子。

可走近了,他看到的是一个身材矮小,相貌平平又略带土气的女子。

母亲说,这便是为他挑选的妻子。

启功犹豫着,想拒绝,但看到辛劳大半生的母亲和姑姑,在她们期盼的眼神里,他最终点了点头。

于是,这个比他年长2岁的女子,走入了他的人生。

这桩他不甚满意的婚姻,在他往后风风雨雨的人生里,却越来越重要。

成家后的启功,开始担起一家人的生计。

时局动荡不安,家中越来越捉襟见肘,启功不得不尝试作画去卖。

只是他到底是个文人,文人上街叫卖,他实在难以开口。

但他没想到,第一时间看到了他的困窘,并帮他解决难题的人,居然是章宝琛。

成婚之后,她总是默默操持家务,启功对这位老式婚姻里的妻子,也十分疏离。

此时,她笃定地对他说:“你只管作画,我去叫卖。”

她还拿出自己为数不多的首饰,变卖之后补贴家用,想方设法地减轻启功的负担。

启功都看在眼里,对她生出了十分的感激。

然而乱世物价,飞涨得毫无道理,无论启功和妻子如何操持,家里越来越入不敷出。

可不管多拮据,启功却发现,章宝琛总能变着法儿,让食物可口而营养,连母亲和姑姑,都多次夸赞。

不仅如此,她每个月都会准备好一笔开支,给启功买书和学习。

启功无法想象,章宝琛要费多少心思,才能操持好家里的吃穿用度。

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她把一只破洞百出的袜子补了又补,他想要的书,却都能出现在书桌上。

也正是因为有了她的支持,启功在国学方面,才能不断深入钻研。

他日益精进的国学造诣,背后是章宝琛在最困难时,依然毫无怨言地付出。

在这样无数个困难的日子里,启功发现,这个没什么文化的妻子,是世界上最懂他,最愿意成全他一切的人。

启功曾在妻子病危时,写过一首感人至深的诗作:“……白头老夫妻,相爱如年少。相依四十年,半贫半多病……”

章宝琛和启功的爱情,其实没有风花雪月的浪漫,更多的,是坎坷人生里的不离不弃,相互扶持。

上世纪50年代,随着战争彻底结束,战后的中国,一切都百废待兴。

当时在北京师范大学任职国学教授的启功,工作不仅繁忙,而且压力较大。

操劳了一辈子的母亲和姑姑,此时相继重病不起。

照顾两个病人的重担,毫无意外地落在了章宝琛的肩头。

所有的脏活和重活,她都一个人大包大揽,偶尔还要承受病人的坏脾气。

但她从未抱怨,也从未以此干扰启功的工作。

直到母亲和姑姑相继去世,启功在悲痛中,才发现日夜辛劳的妻子,消瘦憔悴得厉害。

忆起章宝琛不分昼夜的操劳,想到她照顾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启功才惊觉,自己对默默付出的妻子,居然忽略了这么久。

他满心的羞愧和感恩,不知如何表达。

古语有云,男儿膝下有黄金。

看着默然付出的妻子,启功郑重地请章宝琛坐在椅子上,用一跪一磕头,把心里的情感,都融于那声敬重的“姐姐”里。

启功说过,他和章宝琛的爱情,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爱情的伟大和感人,从来不在于风花雪月,而在于平淡里的相濡以沫,大风大浪里的相互扶持。

一起走过的日子,早已让他们在彼此的心里,拥有了别人无法替代的分量。

美国作家麦卡蒙说过,当你爱一个人远超过爱自己的时候,你就变得很勇敢。

那场持续了10年之久的动荡,开始席卷而来后,章宝琛的勇敢,超出所有人的意料。

那时候,很多做学问的人,都无辜受牵连,启功也不幸被卷入其中。

负气的他想把自己的作品付之一炬,可不懂字词书画的章宝琛,却不顾烧伤,从火堆里把它们捞出,并告诉启功“不用怕,也不要急。”

在所有公开的读书写作都被禁止时,她却鼓励启功不要停止创作。

她总是在门口放哨,让启功在那段灰暗的日子里,始终拥有精神支柱。

那个草木皆兵的时期,为了自保,人们相互检举,夫妻反目,兄弟结仇的故事比比皆是。

而章宝琛,却冒着极大的风险,把启功原本应该被毁掉的早年作品,想方设法地藏起,保存了下来。

直到病重时,她才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启功。

当启功看着那些完整幸存的旧作时,他忍不住泪流满面。

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女子,对他该是怎样的深情厚意,才能如此勇敢无畏?

她明明是一个相貌普通,没上过学,和他不般配的旧时女子,可她却用自己的坚韧、敦厚和勇敢,陪着启功,走过了大半生的坎坷,支撑着启功,走出了人生的狂风暴雨。

也正是因为如此,启功才说:

结婚前,他认为老式婚姻,就像狗皮膏药,让人厌烦;

结婚后,他不曾后悔娶她,更不曾想过娶别的女人。

1975年,在动乱即将结束之际,操劳了大半辈子的章宝琛,一病不起。

启功白天上班,晚上在病房支两个凳子陪床,竭尽所能地照料,却还是在3个月后,永远地失去了章宝琛。

回顾妻子的一生,一直都在“多贫多病”的苦日子里挣扎。

她弥留之际的遗憾,是没能为启功留下一男半女。

启功对她最大的遗憾,则是没有给她过上一天的好日子。

这个遗憾,贯穿了启功的余生。

动乱结束,启功得以平反,但他早已不在乎,因为最关心他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了。

当工作人员提出,为他加工资以作补偿,他也直接拒绝。

他对朋友说,老伴儿和他有难同当,却不能有福同享,日子越好过,他的心里就越难过。

然而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日子越来越好,已成必然。

进入80年代,启功积淀大半生的国学成就,越来越让人瞩目,他的名气日益隆盛。

他的字画价值,水涨船高,向他求字画的人也越来越多,当时央视正当红的主持人赵忠祥,也曾登门求字。

面对突然加身的名利光环,在事业最为辉煌的时刻,启功却只想继续留在清苦的日子里。

他拒绝了为赵忠祥题字,也不想要外界给他的任何头衔。

卖字画所得的数百万,他毫不犹豫地全数捐给北京师范大学。

他选择终生独居10多平米的校舍,粗茶淡饭,清贫孤寂。

他始终放不下心中的遗憾——“宝琛跟着我没过上一天好日子,我应该多受些苦,才对得起她。”

旁人不了解,只是看他过得太寂寥,便张罗着给他找对象。

他名气傍身,儒雅幽默,欣赏他的女子不在少数,甚至还有女画家自荐枕席。

但启功从未心动过。

他把双人床换成单人床,以表明自己不愿再婚的决心。

他从未忘记心里的承诺——“她为我付出一生,我定要陪她一世。”

在章宝琛走后的30年里,启功吃她喜欢的菜,过他们一起历经的清苦日子。

2005年,93岁的启功在北京逝世,他的临终遗愿,是要与章宝琛合葬在一起。

30年的哀思,他们终于可以在另一个世界,继续濡沫相守。

什么是死生契阔?

大抵就是这样了。

当人们谈论起这段佳话时,总会惊叹于启功30年如一日的深情守候,也会难忘于章宝琛说的“你只管作画,我去叫卖”,“不要怕,不要着急”……

. END .

【文| 紫尘静雪 】

【编辑| 丹尼尔李】

【排版 | 毛毛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代王羲之被迫迎娶大姐和拖油瓶,爱了43年还不够,又苦想了30年
他是雍正九世孙,被迫娶了“姐姐”,活了90岁,爱了70年!
他是雍正九代孙,被迫娶了“姐姐”却爱她70年:不般配的爱情,往往藏着别人读不懂的深情
字迹苍劲有力,百年难遇之人才,书界泰斗启功,一生是一本无字书
婚后无子却相爱一生:爱妻留下藏宝遗言,国学大师挖出四个麻袋
启功:被誉为现代王羲之的他,母亲为其选择的妻子竟是土包子的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