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神经源性膀胱是马尾神经损伤的并发症?

神经源性膀胱是一系列下尿路症状和并发症的总称,这些症状和并发症是由所有可能涉及储尿和/或排尿生理调节的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

当马尾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神经功能异常,进而导致膀胱储存和排空机制紊乱时,发生神经源性膀胱,其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失禁、排尿困难、膀胱排空功能不全、尿潴留、生殖器感觉异常等。治疗不当可能导致膀胱输尿管反流、肾积水、泌尿系统感染和肾功能不全或衰竭。不同部位和水平,以及疾病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下尿路病理生理变化。

一般来说,马尾神经损伤患者有两种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症状:

1.储尿障碍:其实原理很简单。正是因为膀胱储存不了足够的尿液,肾脏产生的尿液才到达膀胱,膀胱迫不及待地将肾脏刚刚产生的尿液排出体外,就会出现尿急尿频的症状。当下尿路因打喷嚏或下背部用力受到压力刺激时,会出现无法控制的尿失禁、憋不住尿、漏尿、尿溢。

2.排尿困难:其病理生理来源也可能来自膀胱或尿道,或两者兼有。常表现为尿潴留,尿液不能在膀胱内顺利排出,膀胱收缩力不够,括约肌主导权跟不上,想排尿却无法排尿,排尿困难,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膀胱输尿管反流,造成肾积水甚至肾衰竭等严重后果!

随着神经源性膀胱越来越常见,这种疾病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损害了许多患者的朋友,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麻烦。对于正常人来说,日常简单的事情成为马尾神经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奢望。

神经源性膀胱治疗的首要目标是保护上尿路功能(保护肾功能),保证储尿排尿时膀胱压力在安全范围内。次要目标是恢复、部分恢复下尿路功能,提高控尿/排尿能力,减少残余尿量,预防尿路感染,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很多患者长期留置导尿,不可避免地会损伤尿道黏膜,降低尿道黏膜的兔疫能力,容易在尿道形成压疮。输尿管反流、反复尿路感染、尿道功能不全和漏尿、肾积水、自主神经反射异常、膀胱结石、肾结石和膀胱癌等。还会阻断具有造菌作用的前列腺液流入尿道,增加尿路感染的几率。

间歇性导尿是指仅在需要时将导管插入膀胱,排空后取出。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早期间歇性导尿可使膀胱间歇性扩张,有利于维持膀胱容量,避免兔膀胱过度充盈造成膀胱和肾功能损害。对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可有效减少残余尿量,形成反射性膀胱,减少尿路感染机会,对建立膀胱功能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同样的间歇导尿过程中,也可能出现膀胱压力过大引起的尿道损伤、尿路感染、逆行感染等情况,会影响肾功能,所以一定要多注意间歇导尿的实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尿潴留与尿失禁机制有什么不同
神经源性膀胱
间歇导尿术常见问题解答
神经源性膀胱是什么?
神经源性膀胱合并马尾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主要分为两类
马尾神经损伤大小便功能障碍到底怎么办?|排尿|神经损伤|尿失禁|括约肌|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