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经济学》试题

2018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451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经济学萌芽时期为

    A20世纪20年代初至50年代末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2.我国探讨教育劳动性质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

    A.生产劳动理论    B.剩余价值理论

    C. 劳动价值理论    D.社会再生产理论

3.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与物力投资收益率相比,教育投资收益率

    A.一般较低    B.'般较高

    C.基本相等    D.无法比较

4.用“年龄一收入”曲线来表示教育收益的经济学家是

    A.斯特鲁米林    B.沃尔什

    C.舒尔茨        D.贝克尔

5.第一次正式使用“知识经济”概念的国际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世界银行

    C.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6.市场机制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是

    A.无限度的    B.有限度的    C.全方位的    D.无条件的

7.从公共经济学角度看,非义务教育属于

    A.公共产品      B.私人产品

    C.准公共产品    D.精神产品

8.经济的产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

    A.专业结构    B.级别结构

    C.禅传结构    D,形式结构

9.联结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相互关系的中间环节是

    A.分配结构    B.产业结构    ·

    C.技术结构    D.劳动力结构

10.通过教育投资所培养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进入生产领域才能创造财富、产生效益,表明教育投资具有

    A.周期长的特点    B.弹性大的特点

    C.间接性的特点    D.长效性的特点

11.居于中心地位的义务教育投资主体是

    A.个人    B.企业    C。家庭    D.政府

12。义务教育免费性原则要求免除义务教育投资中的

    A.社会集资捐资        B.受教育者个人投资

    C. 企事业的教育支出    D.中央政府的教育支出

13.已满法定劳动年龄的学生因为受教育而放弃的就业收入,构成教育的

    A。个人间接成本    B.个人直接成本

    C.个人物质成本    D.个人精神成本

14.取得一定的教育成果与占用和消耗的教育资源之比,即是

    A.教育经费    B.教育成本

    C.教育效益    D.教育效率

15.兴办学校时,有些教育资源必须同时投入与使用,这表明教育资源具有

    A.适当性    B.不可分性

    C.整体性    D.有限性

二、名词解释题

    16.教育需求

    17.教育级别结构

    18.教育成本分担

    19.教育规模经济

    20.知识转化滞后期

三、简答题

    2120世纪70年代后,教育经济学学科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22。教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有哪些?

    23.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异同各是什么?

    24.教育事业经费按用途划分,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25.我国师资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

    26.试析教育经济效益的特点。

    27.试析当今世界各国都在追加教育投资的主要原因。

2018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451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创立时期是20世纪

    A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    B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

    C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D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2.教育能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这体现了教育的

    A.简单性    B.消费性

    C.复杂性    D.生产性

3.教育程度结构应适应经济的

    A.技术结构    B.消费结构

    C.部门结构    D.分配结构

4.学生或家长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称为

    A.企业的教育需求    B.教育的个人需求

    C.教育的社会需求    D.国家的教育需求

5.下列关于教育消费与教育投资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A.教育投资决定教育消费

    B.教育消费不影响教育投资

    C.教育收益决定教育消费和投资的能力

    D.教育消费支出不会形成教育投资的来源

6.开创性地研究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贡献的美国学者是

    A.明瑟    B.舒尔茨    C.斯特鲁米林    D.萨卡罗普洛斯

7.运用劳动简化比方法估算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基础是

    A.人力资本理论    B.劳动价值论

    C.剩余价值论      D.生产函数理论

8.向阳中学因扩大招生人数,出现了平均成本随学生数量增加而上升,且低于边际成本的现象。这表明该校

    A.规模过大    B.规模过小

    C.规模经济    D.规模不经济

9.学校的教室只能以“间”为单位,不能因学生人数少而只建半间,说明教育资源具有

    A.有效性      B.有限性

    C.不可分性    D.适当性

10.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享用的非排他性的义务教育服务,属于

    A.纯公共产品    B.准公共产品

    C.私人产品      D.准私人产品

11.为弥补财政缺口,上下级政府之间所进行的教育财政资金的转移,称为教育的

    A.一般转移支付    B.专项转移支付

    C.横向转移支付    D.纵向转移支付

12.比较而言,具有最强正外部性的教育是

    A.高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义务教育    D.学前教育

13.学校的声誉、校风和教育特色属于该校的

    A.固定资产    B.无形资产

    C.流动资产    D.有形资产

14.教师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属于

    A.国家教育产权      B.学校教育产权

    C.投资者教育产权    D.个人教育产权

15.教师劳动具有艺术性、再生产性和非标准化等特征,表明教师劳动具有

    A.复杂性    B.迟效性

    C.创造性    D.长效性

二、辨析题

16.我国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是人力资本理论。

17.复杂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应该是简单劳动者工资报酬的多倍或自乘。

18.教育专业结构应该适应产业结构。

19.目前,我国教育供求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人们对有质量的公平的教育的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

20.家长用于子女报考校外辅导班、购买课外读物等方面的支出不属于教育消费。

三、名词解释题

21.教育结构

22.国际教育服务贸易

四、简答题

23.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24.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5.影响教育社会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6.教育服务的生产要素有哪些?

五、论述题

27.联系实际阐述确立教育投资外部分配比例的依据。

六、案例分析题

28    大学一年级学生方玲选修了《教育经济学》课程,课后作业要求按照当年物价水平核算四年大学教育个人承担的总成本。她的计算结果显示,大学四年支出的学杂费和生活费等合计为8万元;如果不上大学去打工,四年能挣8万元。那么,大学四年的个人教育成本合计为16万元。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个人上大学承担的成本构成要素有哪些?

(2)方玲的核算结果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019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451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近代教育经济研究的代表作《中国教育之经济观》的作者是

    A.杨贤江    B.邰爽秋    C.陈友松    D.古棵

2.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这一观点出自

    A.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    B.卢卡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

    C.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    D.韦锥的教育经济学理论

3.“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的提出者是

    A.邓小平    B.周恩来    C.毛泽东    D.刘少奇

4.现代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基础和人才支撑。这主要体现了现代教育的

    A.社会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政治功能

5.在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教育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应该是

    A.同步伴随    B.适度滞后    C.过度超前    D.适度超前

6.各行各业因技术装备水平不同,而要求教育系统提供不同层次的人才。这表明经济技术结构制约

    A.教育体制结构    B.教育专业结构

    C.教育程度结构    D.教育投资结构

7.教育供给过剩与教育供给不足同时并存的情况,称为

    A.教育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矛盾        B.不同主体的教育需求矛盾

    C.教育需求膨胀与资源短缺的矛盾    D.教育供求的结构性矛盾

8.未来教育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差距的不确定性,称为教育投资的

    A.风险性    B.递增性    C.连续性    D.长期性

9.张女士为小学二年级的儿子报名参加国际游学夏令营花费了3万元。此类教育消费属于

    A.基本教育消费    B.扩展性教育消费

    C.继续教育消费    D.特殊教育消费

10.国家因学校使用土地、建筑物和设备等而放弃的相关租金收入,属于

    A.直接教育成本    B.教育免税成本

    C.间接教育成本    D.教育资产折旧

11.研究表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子女达到较高教育水平的可能性越大。这说明教育可以带来

    A.社会直接收益    B.社会间接收益

    C.个人直接收益    D.个人间接收益

12.教育效率是衡量学校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是

    A.教育社会成本和教育社会收益的比率

    B.教育成果和教育成本的比率

    C.教育成本和教育收益的比率

    D.教育个人成本和教育个人收益的比率

13.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间教育事权与财政支出责任关系的制度安排,称为

    A.教育投资体制    B.教育审计制度

    C.教育财政体制    D.教育财务制度

14.学校因艺术教育特色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由此形成的学校品牌属于该校的

    A.无形资产    B.有形资产    C.流动资产    D.固定资产

15.根据按劳分配原则,确定教师劳动报酬的主要依据是

    A.教师劳动特点    B.教师劳动数量与质量

    C.教师劳动对象    D.教师劳动方式

二、辨析题

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并说明理由。

16.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学科。

17.现代经济的增长日益依靠劳动者教育水平的提高。

18.教育的形式结构体现为各级教育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衔接方式。

19.公共教育投资具有非营利性。

20.明瑟(Mincer)收入函数适用于计量教育效率。

三、名词解释题

21.教育个人需求

22.教育成本

四、简答题

23.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24.影响教育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25.政府进行教育投资的动机是什么?

26.影响教育成本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五、论述题

27.结合实际阐述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

六、案例分析题

28    小明的父母像我国许多家长一样,特别重视子女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他们就给小明报了多个课外辅导班;为了把他送入重点初中,又高价购买了学区房;之后,又自费送小明到美国读高中。当前,类似小明父母的做法比比皆是,由此引发了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海外留学低龄化等突出问题。

请从教育服务供给的角度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教育服务供给侧的改革思路。

2019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451

一、单项选择题

1.标志着现代教育经济学学科萌芽起点的论文是

  A.《日本的成长和教育》      B.《教育与投资增长》

  C.《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    D.《国民教育经济学》

2.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这一论点源自马克思、恩格斯的

  A.劳动价值学说    B.社会再生产理论

  C.剩余价值理论    D.文化资本理论

3.劳动者通过教育投资形成的简单分析、判断和完成程序性工作等能力,属于

  A.企业家型人力资本      B.特殊型人力资本

  C.技术研究型人力资本    D.一般型人力资本

4.最早使用传统微观均衡分析方法建立人力资本投资均衡模型的学者是

  A.贝克尔    B.丹尼森    C.韦锥    D.斯宾塞

5.为满足小明出国读大学的愿望,其父母筹集了300万元人民币作为他的出国留学费用。这表明小明家庭存在

  A.教育公共需求    B.教育过度需求

  C.教育个人需求    D.教育社会需求

6.通过学费对教育供求矛盾进行调节的方式属于

    A.教育机构自主调节      B.政府调节

    C.市场与政府联动调节    D.市场调节

7.大学毕业生从事通常由高中毕业生胜任的工作,这种现象如果普遍出现时就属于

    A.过度教育    B.适度教育    C.教育不足    D.教育滞后

8.国家因人才培养而放弃的货币资本收益、免税收入等,属于

    A.直接教育成本      B.间接教育成本

    C.经常性教育成本    D.资本性教育成本

9.一般而言,受教育多的劳动者比受教育少的劳动者具有更强的职业适应性、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这种现象表明教育具有

    A.个人直接收益    B.个人间接收益

    C.社会直接收益    D.社会间接收益

10.萨卡罗普洛斯估算1958-197844个国家不同受教育程度工人的收益率,发现所有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投资收益率都超过

    A6    B8    C  10    D  12

11.教育服务生产不同于实物生产的最显著特点是

    A.生产者介入生产过程      B.消费者介入生产过程

    C.物质资料介入生产过程    D.劳动工具介入生产过程

12.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中,对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均未设限的项目是

    A.跨境交付    B.商业存在    C.境外消费    D.自然人流动

13.目前,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的责任主体主要是

    A.中央政府    B.省级政府    C.地市级政府    D.县级政府

14.为矫正辖区间教育外溢和实现特定目标,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进行的财政资金转移,属于教育的

    A.专项转移支付    B.一般性转移支付

    C.横向转移支付    D.混合转移支付

15.教师在学校工作中形成并积累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智慧的所有权,属于

    A.国家教育产权    B.学校法人产权

    C.学校教育产权    D.个人教育产权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给予简要说明)

16.教育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领域内的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

17.经济价值较高、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方面的支出,属于固定资产投资。

18.再就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所需费用不属于我国居民教育消费支出。

19.高等教育成本应该完全由政府或纳税人负担。

20.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产权主体是投资者。

三、名词解释题

21.边际教育成本

22.教育收益

四、简答题

23.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4.经济发展对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产生影响的原因是什么?

25.教育结构对经济结构的适应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6.教育投资内部分配结构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五、论述题

27.结合实际阐述学校规模经济形成的基本条件。

六、案例分析题

28(案例)为摆脱教师队伍“青黄不接”、优秀中青年教师留不住的困境,某民办高中制定了“期权激励”制度。该制度规定:50周岁以下的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在校连续工作5年,除正常绩效工资奖励之外每年获得5万元期权奖励,持期权奖励券的教师满50周岁后,每工作一年领取个人所获期权奖励的20%,直到年满55周岁全部领取完。如未满50周岁离职离岗,其期权奖励自行作废;50周岁后离职离岗,未领取部分自行作废。自该制度实施以来,该校优秀教师离职率大大降低。

请结合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期权激励”制度是如何体现按劳分配原则的?

    (2)为什么确定教师工资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还要上大学吗?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和答案
【应用经济学】安徽大学201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应用经济学复试真题
教育的社会功能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人力资本理论对教育的负面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