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学概论(一)》试题

2017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29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文学理论史上,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关系的学说是

    A.独立说    B.再现说    C.实用说    D.客观说

2.提出“寓教于乐”的是

    A.贺拉斯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3.李清照的名句“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使用的辞格是

    A.借代    B.对偶    C.反讽    D.借喻

4.在庄子“言意”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言、象、意三层面说的是

    A.扬雄    B.王弼    C.刘大櫆    D.姚鼐

5.文学形象与非文学形象的区别在于,文学形象具有

    A.哲学属性    B.科学属性

    C.观念属性    D.审美属性

6.朱熹的《泛舟》(“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集中体现了文学象征意象的

    A.哲理性    B.意象性    C.荒诞性    D.求解性

7.故事中的事件就是人物的行为及其

    A.原因    B.细节    C.动机    D.后果

8.文本中表明叙述者存在的根据是

    A.故事情节        B.人物描写

    C.叙述标记    D.叙述声音

9.亚理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叙事艺术的第一个要素是

    A.情节    B.性格    C.主题    D.修辞

10.首次对“审美情感”做出阐释的是

    A.柏拉图    B.黑格尔

    C.克莱夫·贝尔    D.鲁道夫.阿恩海姆

11.西方抒情理论中的主流观点是

    A.表现论    B.再现论    C.传达论    D.投射论

12.“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这句话出自

    A.柯勒律治    B.华兹华斯

    C.乔治·桑    D.乔治·艾略特

13.文学风格中的要素“文采”,说到底是指

    A.人物的细致刻画    B.语言的特殊组合

    C.情节的波澜起伏    D.故事的引人入胜

14.文学风格最突出的特征是

    A.思想性    B.艺术性    C.社会性    D.独创性

15.艺术灵感的特征包括

    A.突发性    B.丰富性    C.功利性      D.游戏性

16.艺术想象是一种

    A.判断活动    B.认识活动

    C.审美活动    D.感知活动

17.文学阅读体验到的快感,主要是一种以文学形象为媒介的

    A.视觉快感    B.听觉快感

    C.综合性快感    D.一般感官快感

18.提出审美“距离说”,认为只有心理上有了“距离”,对眼前的对象才能做出审美反应的理论家是

    A.叔本华    B.马克思    C.沃伦    D.布洛

19.提出“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的是

    A.歌德    B.康德    C.康拉德    D.马克思

20.一般而言,各个民族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是

    A.诗歌    B.戏剧    C.散文    D.小说

二、多项选择题

21.作家的体验特性表现为

    A.情感的诗意化    B.意义的深刻化

    C.感受的个性化    D.主题的客观化

    E.认识的空间化

22.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包括

    A.逻辑层面    B.语音层面

    C.文法层面    D.辞格层面

    E.文化层面

23.与人的知、情、意的审美需要相适应,文学形象形成的审美类型包拒

    A.写实性形象    B.抒情性形象

    C.荒诞性形象    D.表意性形象

    E.整体性形象

24.创作个性表现为作家独特的

    A.人格精神    B.处世态度

    C.审美追求    D.文学才能

    E.职业身份

25.文学传播经历的阶段包括

    A.口头传播    B.书写印刷传播

    C.人际传播    D.电子传播

    E.语际传播

三、名词解释题

26.隐喻与典故

27.文本

28.劳动说

四、简答题

29.文学有哪些文化意义?

30.什么是叙事中的核心单位和辅助单位?辅助单位有什么意义?

31.抒情小品文的特征有哪些?

32.有关风格的理论有哪些?

33.文学消费在文学活动链中的作用是什么?

五、论述题

34.试论自然情感与艺术情感的联系与区别。

35.试析文学思潮产生的原因。

36.举例说明抒情的语法策略和修辞策略。

2018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29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学与历史相比更注重

    A.事实    B.认知    C.理智    D.虚构

2.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活动“四要素”是

    A.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B.作品、作家、生产者、读者

    C. 作品、作家、现实、历史      D.作品、作家、消费者、受众

3.“圣人立象以尽意”,这一观点出自

    A。《周易·系辞》    B.《庄子·齐物论》

    C.《荀子·乐论》    D.《礼记·乐记》

4.林语堂说,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中国文学的

    A.题材    B.主题    C.美    D.真

5.将典型性格视为十分独特的“这一个”的德国古典美学家是

    A.康德    B.席勒    C。黑格尔    D.胡塞尔

6.下列作品中,完全属于象征意象范畴的一组作品是

    A.《阿Q正传》《祝福》《故乡》     B.《边城》《围城》《城堡》

    C.《荷塘月色》《雨巷》《日出》      D.《天狗》《死水》《老马》

7.虚构出来的、只存在于作品世界中的时间关系是

    A.文本时间    B.叙述时间

    C.故事时间    D. 阅读时间

8.隐在叙述者进行叙述的最典型文学体裁是

    A.戏剧文学    B.民间故事

    C.报告文学    D.纪实小说

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的是

    A.乡愁    B.哀怨

    C.嗟叹    D.悲伤

10.西方提出“交感说”的是

    A.瓦莱里    B.魏尔伦    C.马拉美    D.波德莱尔

11。抒情文学作品的典型形态是

    A。诗体小说    B.抒情诗    C.抒情散文    D.散文诗   

12.在抒情传统中长期使用并产生了固定内涵的模式化意象,称为

    A.典型意象      B.原型意象

    C.寓言式意象    D.符号式意象

13.古希腊的《修辞学》一书的作者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理士多德    D.赫拉克利特

14.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的著名诗歌流派是

    A.写实派、浪漫派、抽象派    B.创造派、新月派、湖畔派

    C.意象派、荒诞派、朦胧派    D.豪放派、婉约派、象征派

15.文学创作主客体的关系是

    A.主体从属客体                B.客体从属主体

    C.主客体相互渗透,彼此交融    D.主客体相互排斥,彼此对立

16.“召唤结构”理论中所说的“空白”,是指文本中

    A.没有涉及的部分             B. 已明确写出的部分

    C.不需要读者去充实的部分     D.有待读者去填补的部分

17.强调文学“以读者为中心,读者决定一切”的批评方法是

    A。结构主义批评    B.精神分析批评

    C.接受美学批评    D.神话原型批评

18.文学通常有通俗文学与高雅文学之分,通俗文学有时又称为

    A.白话文学    B.口头文学

    C. 口传文学    D.大众文学

19.文学风格最为直观的层面是

    A.语言层面    B.形象层面    C.审美层面    D.文化层面

20.按照生活应有的样式,按照自己主观的情感逻辑去构思艺术形象的方法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象征主义    D.现代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21.在文学创作活动中,作家的经验与体验的关系包括

    A.经验是体验的基础    B.体验是对经验的意义和诗意的发现

    C. 体验是经验的前提    D.体验是对经验的意义和诗意的升华

    E.体验是经验的一种特殊形态

22.意大利诗人但丁认为诗具有多重意义,这些意义包括

    A.字面意义    B.譬喻意义

    C. 道德意义    D.奥秘意义

    E.历史意义

23.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来自

    A.生命形式的美感    B.情节的曲折性

    C.结构的完整性      D.性格的真实性

    E.性格的新颖性

24.关于抒情的本质,主要的理论包括

    A.表现论     B. 生产论

    C. 传达论     D.反映论

    E.投射论

25.西方当代的批评方法主要包括

    A.英美新批评       B.女性主义批评

    C. 接受美学批评     D.神话原型批评

    E.精神分析批评

三、名词解释题

    26.实用说与独立说

    27.艺术构思

    28.文采

四、简答题

    29.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30.托尔斯泰的传达论的特点是什么?

    31.第一人称叙述的特点是什么?

    32.什么是“文学语言”和“文学中的语言”?二者有什么不同?

    33.科学想象与艺术想象有什么区别?

五、论述题

    34.试述文学风格的特征。

    35.试论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36.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谈谈文学接受中的审美效果的具体表现。

2018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29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文学四要素中,“实用说”强调的是

    A.作品与读者的关系    B.作品与作者的关系

    C.世界与作者的关系    D.世界与作品的关系

2.提出“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人喜爱,才能符合众望”的观点的是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贺拉斯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表达的是

    A.乡愁(思乡之苦)    B.哀怨(明主之弃)

    C.孤寂(知己之稀)    D.悲伤(年华已逝)

4.文学文本作为语言系统,是指

    A.有待于读者阅读的语言系统

    B.已经历史验证的语言系统

    C.有待于作家创作的语言系统

    D.已经读者阅读并赋予特定意义的语言系统

5.“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上下两句形成的基本辞格是

    A.借代    B.反讽    C.对偶    D.反复

6.从读者阅读效果来说,文学语言组织的新奇或反常特性被称为

    A.陌生化    B.明喻性    C.内指性    D.反复化

7.“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本诗最明显的文学形象特征是

    A.文化意蕴性    B.符号系统性    C.具体可感性    D.社会经验性

8.认为艺术是一种生命形式,因此它能“激发人们的美感”的是

    A.海德格尔    B.贺拉斯    C.华兹华斯    D.苏珊·朗格

9.叙事的核心内容是

    A.故事    B.人物    C.行动    D.语言

10.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称为

    A.环境    B.情节    C.情景    D.故事

11.构成抒情作品的必要条件是

    A.坚实的积累    B.真挚的情感

    C.理性的分析    D.正确的立场

12.抒情作品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A.复杂性    B.多样性    C.稳定性    D.跳跃性

13.提出“风格的美在于明晰而不流于平淡”的是

    A.毗首那他    B.伐摩那    C.威克纳格    D.亚里士多德

14.在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风格二分法是

    A.“虚”与“实”    B.“刚”与“柔”

    C.“奇”与“正”    D.“清”与“浊”

15.认为“艺术即直觉”的思想家是

    A.笛卡儿    B.柏拉图    C.狄德罗    D.克罗齐

16.创作过程的核心部分是

    A.创作动机    B.艺术构思    C.创作冲动    D.艺术直觉

17.认为对待艺术品最恰当的态度是“纯感觉鉴赏的完全无欲望状态”的思想家是

    A.黑格尔    B.尼采    C.叔本华    D.布洛

18.在文学接受活动中,不同的读者会对同一部文学作品做出不同的审美反应,甚至得出完全相反的审美评价,其原因在于

    A.读者审美心理结构的差异性    B.作品文本结构的歧义性

    C.读者审美情绪状态的波动性    D.社会价值观念的嬗变性

19.“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

    学会了唱歌。”此语出自

    A.赫拉克利特    B.德谟克利特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20.小说最重要的体裁特征是

    A.叙事性、象征性    B.抒情性、象征性

    C.叙事性、虚构性    D.抒情性、虚构性

二、多项选择题

21.在文学创作活动中,作家的经验和体验的关系是

    A.经验是体验的基础    B.体验是对经验的意义和诗意的发现

    C.体验是经验的前提    D.体验是对经验的意义和诗意的升华

    E.体验是经验的一种特殊形态

22.文学形象是指文本中呈现的

    A.具体的感性的图画            B.具有艺术概括性的图画

    C.体现着作家审美理想的图画    D.具有审美价值的人生的图画

    E.具有审美价值的自然的图画

23.音律的形成要素包括

    A.声    B.调

    C.韵    D.句

    E.篇

24.作为从事高层次精神生产活动的人,作家应该具有的文化修养包括

    A.丰富的生活积累    B.广博的文化知识

    C.娴熟的技能        D.较高的人格修养

    E.特殊的文学爱好

25.原始艺术属于

    A.史前艺术      B.抽象派艺术

    C.广义的艺术    D.荒诞派艺术

    E.印象派艺术

三、名词解释题

26.哀诗

27.文学思潮

28.再现说与表现说

四、简答题

29.狭义文化与广义文化的区别是什么?

30.文学形象的系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31.古典主义的抒情原则是什么?

32.艺术灵感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33.文学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论述题

34.试述风格的诸种理论。   

35.试述文学批评的意义。

36.结合作品,谈谈作家的体验的特性。

2019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29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学作品的源泉来自于

    A.作者    B.读者    C.传统    D.生活

2.“论诗,就必须从根本上把它看做诗,而不是别的东西。”这句名言出自

    A.康德    B.艾略特    C.席勒    D.狄德罗

3.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的是

    A.表现说    B.再现说    C.实用说    D.独立说

4.“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此诗句运用的基本辞格是

    A.排比    B.明喻    C.对偶    D.反复

5.文学形象与非文学形象的分水岭在于是否具有

    A.社会属性    B.伦理属性    C.认知属性    D.审美属性

6.典型的艺术魅力来自它的

    A.主观性    B.客观性    C.真实性    D.虚拟性

7.我国意境论的代表作《人间词话》的作者是

    A.刘禹锡    B.刘熙载    C.梅尧臣    D.王国维

8.一件子虚乌有的事,用开玩笑的口吻与一本正经地讲述,效果会大不相同。这是因为

    A.叙事时间不同    B.叙事视角不同

    C.叙事动作不同    D.叙事内容不同

9.“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

    A.现实类、虚幻类、象征类    B.历史类、悲剧类、喜剧类

    C.诗歌类、小说类、散文类    D.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

10.托尔斯泰认为,抒发情感就是

    A.沟通情感    B.投射情感    C.传达情感    D.宣泄情感

11.要表现情感,就必须借助某种媒介,艾略特把这种媒介称为

    A.客观关联物    B.主观关联物

    C.文化关联物    D.精神关联物

12.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

    A.语调    B.音调    C.词调    D.格调

13.抒情小品文是一种短小而富有抒情意味的

    A.诗歌    B。散文    C.小说    D.韵文

14.叙述语体是一种“双声话语”,“始终是叙述者与人物的混合或融合”,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A.理查兹    B.德里达    C.巴赫金    D。福斯特

15.文学创作是一种

    A.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B.创造性的科学活动

    C.无意识的心理活动    D.有意识的理性活动

16.中国古人常说“有一等襟抱,才有一等真诗”,它强调的是

    A.知识积累    B.人格境界    C.人生阅历    D.艺术技巧

17.首先提出“预备情绪”理论的是

    A.英加登    B.伊瑟尔    C.格雷马斯    D.哈贝马斯

18.“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此语中的“兴”指的是诗歌能够

    A.团结人们    B.针砭时弊    C.激发情感    D.观风俗之盛衰

19.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艺术起源的基础是

    A.语言    B.劳动    C.思维    D.巫术

20.小说起源于

    A.神话传说    B.远古歌谣    C.诗辞曲赋    D.甲骨卜辞

二、多项选择题

21.文学定义所包含的命题有

    A.文学是一种文化形态

    B.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C.文学是作家个体体验的凝聚

    D.文学是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一种独特渠道

    E.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22.叙事时间中的次序包括

    A.顺时序    B.逆时序

    C.倒叙      D.插叙

    E.铺叙

23.艺术直觉与艺术灵感的区别在于

    A.艺术直觉源于推理,艺术灵感来自判断

    B.艺术直觉是一种思维能力,艺术灵感是一种思维状态

    C.艺术直觉是一种思维状态,艺术灵感是一种思维能力

    D.艺术直觉具有对象性,艺术灵感没有具体的对象

    E.艺术直觉有一定的稳定性,艺术灵感是随机性的

24.相对于读者而言,文学作品要成为有意义的接受客体,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

    A.满足接受者的阅读需求    B.一定程度的可理解性

    C.符合接受者的艺术趣味    D.和读者相近的时代特征

    E.和读者相近的地域空间

25.抒情的修辞策略包括

    A.意象    B.语境

    C.隐喻    D.用典

    E.悖论

三、名词解释题

26.艺术理解

27.文学风格

28.节奏与音律

四、简答题

29.什么是句法和篇法?

30.叙事文本中的标记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31.浪漫主义的抒情原则是什么?

32.对话语体的特征是什么?

33.接受者的阅读动机有哪些?

五、论述题

34.结合实例说明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

35.社会发展对文学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36.以《水浒传》中武松景阳冈打虎为例,说明故事内容与故事叙事的关系。

附原文: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

2019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29

一、单项选择题

1.认为“绘画是对所见之物的描绘”的理论家是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贺拉斯

2.强调“艺术无功利”、“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观念是

  A.实用说    B.独立说    C.表现说    D.再现说

3.认为诗有字面意义、譬喻意义、道德意义和奥秘意义的是

  A.歌德    B.席勒    C.康德    D.但丁

4.在《文学的艺术作品》中提出了著名的四层面说的是

  A.英加登    B.索绪尔    C.伊瑟尔    D.韦勒克

5.意境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的源头可上溯至

  A.《孟子》    B.《庄子》    C.《诗格》    D.《诗式》

6.某种类型化倾向的“扁平人物”又称为

  A.原型人物    B.典型人物    C.单色人物    D.圆整人物

7.从近代叙事观念来看,最重要的叙事作品样式是

  A.诗歌    B.戏剧    C.散文    D.小说

8.“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说这句话的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康德    D.黑格尔

9.故事中事件、情节发生和发展的动因是

    A.人物    B.语言    C.动作    D.声音

10.胡应麟明确地指出,《水浒传》的艺术价值就在那些“游词余韵,神情寄寓处”,即叙述语言所表现出来的

    A.科学性    B.哲理性    C.思想性    D.艺术性

11.首次对“审美的情感”做出阐释的是

    A.苏珊·朗格    B.克莱夫·贝尔

    C.歌德          D.黑格尔

12.“文已尽而意有余”,强调的是文学风格审美构成中的

    A.气势    B.氛围    C.文采    D.韵味

13.清代诗人张问陶的诗句“诗中无我不如删,万卷堆床亦等闲”,强调的是文学风格的

    A.独创性    B.稳定性    C.多样性    D.模糊性

14.对话语体主要用于

    A.诗歌    B.小说    C.戏剧文学    D.散文

15.“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陆机《文赋》中的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灵感的

    A.突发性    B.迷狂性    C.创造性    D.自由性

16.作家、艺术家从事创作活动的目的在文艺理论中被称为

    A.创作冲动    B.艺术直觉    C.创作动机    D。艺术情感

17.文学消费主要满足人们的

    A.物质生活的需要    B.日常实用的需要

    C.现实生存的需要    D.精神生活的需要

18.审美心理结构的集体层面显示出

    A.公共性与独特性    B.普遍性与偏爱性

    C.公共性与沟通性    D.独特性与偏爱性

19.把中国新文化运动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的人是

    A.胡适    B.鲁迅    C.梁启超    D.王国维

20.在西方文学史上,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中的第一个文学流派是

    A.存在主义    B.象征主义    C.荒诞派    D.新小说

二、多项选择题

21.文学文本的层面包括   

    A.文学语言组织    B.文学形象系统

    C.文学意蕴世界    D.社会经验系统

    E.科学文化系统

22.叙事时间中的时距有

    A.省略    B.概略

    C.场景    D.减缓

    E.停顿

23.文学风格的主要特征包括

    A.独创性        B.稳定性

    C.含混性        D.神秘性

    E.多样性

24.音律的基本类型有双声、叠韵以及

    A.双关    B.叠音

    C.叠字    D.平仄

    E.押韵

25.后现代主义的美学特征与风格表现为

    A.打破了各种文化形式的界限    B.放弃了对深度意义的追求

    C.历史意识的丧失              D.主体的零散化

    E.文本的拼贴、并置

三、名词解释题

26.第二人称叙述

27.文学传播

28.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四、简答题

29.文学语言组织有哪些基本层面?

30.叙事的意义是什么?

31.文学的语体有哪些主要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32.产生共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3.各民族文学之间相互影响与促进的交流机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五、论述题

34.关于抒情的本质,都有哪些理论?

35.结合实例谈谈艺术综合和艺术简化。

36.结合下列作品,阐述篇法的“起、承、转、合”。

附:唐代诗人卢纶的《送李端》: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王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全艺术史论专业历年真题/考试题整理,广州美术学院/广美考题
厦门大学文学考研2000-2015年真题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2001年-2008年外国文学史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
广东专插本各考试科目题型汇总(含2022年新增科目)
成人高考考试科目、各科目题型分布最全攻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