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前心理学》试卷

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心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 00384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   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无效。

2.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 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学前儿童的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必须从这种发展变化中去研究它的规律,避免孤立

  静止地看问题,这反映的是(  C   1-10

  A.客观性原则    B.活动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因材施教的原则

2.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变化的情况,被称

  为(  B  2-25

  A.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B.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C.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期    D.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3.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的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这是(  B  3-59

  A.定向性注意    B.选择性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4.不仅注意到色调,而且注意到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这一般是在儿童(  D  4-86

  A2岁时    B3岁时    C4岁时    D5岁时

5.较小婴儿所具有的距离知觉是(  A   4-103

  A.以视觉为主    B.以运动觉为主    C.以听觉为主    D.以经验为主

6.反映幼儿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的是(  A   5-129

  A.有意识记的发展  B.无意识记的发展  C.机械记忆的发展  D.意义记忆的发展

7.小班幼儿往往对某个故事百听不厌,其原因主要是  C  6-153

  A.想像受情绪影响      B想像的内容零散

  C以想像过程为满足   D.想像具有夸张性

8.一小孩认为她所看到的一些小虫都是同一条小虫,根据皮亚杰的观点,该幼儿处于 B  7-181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9.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  8-220

  A.口语的发展    B.书面语的发展    C.阅读的发展    D.书写的发展

10.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极其重要,可以说学前儿童是情绪的  D  9-263

  A.朋友    B.敌人    C.对立    D.俘虏

11.婴儿睡眠中自然出现的笑,应属于  A  9-281

  A.自发性的笑    B.诱发性的笑    C.元差别的笑    D.有差别的笑

12.1岁以后,儿童能够设法探索各种新方法,通过“尝试错误”排除遇到的障碍,这充分表现出了 B  10-305

  A.无意动作的发展    B.意志行动的发展

  C.有意动作的发展    D.习惯性动作的发展

13.幼儿期(3~6岁)是儿童个性  B  11-326

  A.开始萌芽的时期    B.初步形成的时期

  C.稳定发展的时期    D.完善成熟的时期

14.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特点是  B  12-356

  A.平等、抚育    B.平等、互惠    c.抚育、教养    D.互惠、教养

15.学前阶段,最好的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形式是  A  13-423

  A.游戏活动    B.上课活动    C.饮食活动    D.同伴交往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16.敏感期  2-26

   答:

   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17.幼年期健忘  5-117

   答:

   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的现象。

18.转导推理  7-208

   答:

   是从一些特殊事例到另一些特殊事例的推理。

19.消极词汇  8-229

   答:

   指儿童能理解但不能运用的词汇。

20.性别角色行为  12-357

  答:

  指个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3小题评分。每小题8

    分。共24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21.幼儿观察力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106

   答:

  (1)观察的目的性加强;

  (2)观察的持续性延长;

  (3)观察的细致性增加;

  (4)观察的概括性提高;

  (5)观察方法的形成。

22.幼儿想像的夸张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其原因是什么?  6-162/163 

   答:

   一、表现:

  (1)夸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 

  (2)混淆想像与真实。

   二、原因:

  (1)认知水平的限制;

  (2)情绪对想像的影响;

  (3)想像表现能力的局限。

23.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9-270  9-272

   答:

  (1)情绪发展的社会化: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

因不断增加;情绪表达的社会化。

  (2)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情绪的丰富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所谓情绪的深刻化,是指它指向事物的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内在的特点。

24.幼儿期儿童性格发展表现出怎样的年龄特点?  11-346

  答:

 (1)活泼好动;

 (2)喜欢交往;

 (3)好奇好问;

 (4)模仿性强;

 (5)好冲动。

四、论述题  (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1小题评分。每小题12分,共12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25.举例说明如何根据幼儿注意的规律或特点组织活动。3-70

   答:

  (1)注意的选择性有赖于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以及兴趣和情绪。

    因此教师或家长在安排幼儿教育教学内容时,一定要适合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要提高幼儿活动效果,必须了解幼儿的兴趣及当时的情绪状态。

 (2)幼儿注意的范围比较小。

      教师在指导教学中,要注意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在同一个短时间内不能要求幼儿注意更多的方面;在呈现挂图或其他直观教具时,同时出现的刺激物的数目不能太多,而且排列应当规律有序,不可杂乱无章;采用幼儿喜欢的方法,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以逐渐扩大他们注意的范围。

(3)幼儿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对象及幼儿自身状态都有关系。

   因此要做到教育内容难易适当;教育方式方法要新颖多样,富于变化;幼儿园小、中、  大  班的作业时间应当长短有别。

  (4)幼儿注意的分配较差。
   要注意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以及自我控制力;加强动作或活动练习,使幼儿对所进行的活动比较熟练,至少对其中的一种活动掌握得比较熟练。

26.试论述学前期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改善的策略。12-379

   答:

   一、特点:

  (1)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

  (2)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

  (3)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的趋势。

  (4)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二、改善策略:

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父母的惩罚;榜样;强化;挫折等。

改善的策略:根据影响其行为的因素而进行。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l小题,共14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27.李老师是位新老师,今天她要为中班的小朋友组织一个语言活动“春姑娘来了”,为此她做了精心的准备:配图、故事磁带、表演用的头饰……可是活动开展得并不顺利,当她问小朋友在图上都看到了什么时,有的小朋友说看到了树,有的小朋友说看到了蝴蝶,有的小朋友说看到了河,还有的小朋友说看到了小熊……而当李老师说是春姑娘来了时,很多小朋友都一脸茫然。

  (1)请根据所学心理学知识,从儿童理解能力发展的角度帮助李老师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7-212

  (2)如果你是李老师,你要怎么做才能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7-212

(1)答:

 儿童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

  (1)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

  (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的理解发展到开始依靠语词的理解;

  (3)从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

  (4)从情绪性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

(2)答:

(1)帮助儿童理解春天可以结合儿童生活中的感受开始,比如春天来了,我们的穿着有什么变化,周围的事物有什么变化等;

(2)给幼儿提供的图片要尽量简洁明了;

(3)教师提供的语言信息要能使幼儿相应的具体表象活跃起来。

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心理学 试题

课程代码:00384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  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无效。

2.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笔作答。

4.  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某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在白色的背景上贴上大红花,以利于幼儿观察。这位教师这样做是利用了知觉的

A.刺激物的组合规律                                             B.对象的活动性规律

C.对象和背景的差别规律                                    D.刺激物的排列规律

2.研究者利用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称为

A.观察法                                                                  B.测验法

C.实验法                                                                  D.访谈法

3.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儿童心理发展在短期内容易出现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这个特殊的时期被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

A.转折期                                                                  B.最近发展期

C.高原期                                                                  D.最佳期

4.教师组织幼儿排练文艺节目时,既要求幼儿边唱边跳,同时,还要求幼儿具有丰富的表情。在此,幼儿所表现出的注意品质属于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范围                                                         D.注意的分配

5.心理学家吉布森等人发明的“视觉悬崖”实验装置主要运用于研究婴儿的

A.形状知觉                                                             B.大小知觉

C.方位知觉                                                              D.深度知觉

6.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揭示的“遗忘规律”表明,遗忘进程的总趋势是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不快不慢                                                              D.均衡发展

7.幼儿先学习的汉语拼音对后学习的英文字母会产生干扰作用,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

A.外抑制                                                                  B.倒摄抑制

C.超限抑制                                                              D.前摄抑制

8.小班幼儿绘画时常常是画了“气球”,又画“小鱼”,再画“小船”,最后还画了一把“牙刷”。总之,他们往往想到什么就画什么……这表明幼儿想像的一个特点是

A.想像受情绪影响                                                 B.想像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C.想像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D.以想像结果为满足

9.在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感知运动阶段出现在

A.02                                                                B.24

C.47                                                                 D.711

10.儿童出现出声的自言自语的年龄大约在

A.1岁左右                                                              B.2岁左右

C.3岁左右                                                               D.4岁左右

11.在幼小儿童身上,喜与怒、哀与乐等对立情绪,常常在很短时间内互相转换。例如他们时常破涕为笑,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到了幼儿晚期,这种情况逐渐减少,情绪的稳定性逐渐增强。这说明了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趋势是日益

A.丰富化                                                                  B.社会化

C.自我调节化                                                         D.深刻化

12.“哨兵持枪姿势”实验的研究目的是考察37岁儿童在控制自己动作方面的

A.果断性                                                                  B.坚持性

C.选择性                                                                  D.自觉性

13.儿童在23岁已基本上能掌握代名词“我”,用“我”的称呼来代替自己具体的名字,这标志着儿童

A.自我意识的萌芽                                                 B.情感的萌芽

C.意志的萌芽                                                         D.想像的萌芽

14.婴儿从六七个月开始,对依恋对象的存在表示深深的关注。当依恋对象离开时,他们就会哭喊,不让离开;当依恋对象回来时,他们会显得十分高兴。这表明此时期婴儿依恋的发展处于

A.无差别反应阶段                                                 B.无差别社会性反应阶段

C.普遍反应阶段                                                     D.特殊情感连接阶段

15.盖赛尔等人依据实验事实提出的著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是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成熟论                                                                  D.相互作用论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儿童心理发展敏感期

17.创造想象

18.具体形象思维

19.单词句

20.近远规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3小题评分。每小题8分,共24分)

21.学前儿童判断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22.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是什么?

23.幼儿观察的发展有何特点?

24.612个月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小题评分。每小题12分,共12分)

25.联系实际,谈谈3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26.联系实际,说明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4分)

27.冬冬是一名活泼开朗的幼儿,尤其喜欢和小伙伴一起游戏、玩耍,从小伙伴那里学会了许多本领。可是冬冬的妈妈非常疼爱、关心他,特别害怕冬冬在与别的小朋友交往时受欺负,或者担心冬冬被别的小朋友的某些不良行为或习惯影响而形成一些坏毛病。因此,她很少让冬冬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在幼儿园里,冬冬的老师也担心幼儿之间的频繁交往容易导致活动室过于吵闹,不利于维持班级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也不利于幼儿自制力的培养。于是,“少说话”、“闭上你的小嘴”、“保持安静”等要求常挂在老师的嘴上。在这种要求下,小朋友们平时甚至连走路、喝水、上卫生间都必须是静悄悄的,生怕发出一点“噪声”而遭致老师的批评……

(1)请问:冬冬妈妈和老师的做法合理吗?为什么?

(2)请结合以上案例或联系实际谈谈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作用。

全国2012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8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当人从暗处走到明处,在最初一瞬间,会感到耀眼,什么都看不清,经过几秒钟,才恢复正常。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     )

A. 明适应                                                          B.暗适应

C. 同时对比                                                      D.继时对比

2.  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理的不断成熟,其心理会有所变化。因此,我们必须从这种变化中对儿童的心理进行研究,这主要是遵循了儿童心理研究的  (     )

A. 实践性原则                                                  B. 活动性原则

C. 发展性原则                                                  D. 教育性原则

3.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也可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 (     )

A. 转折期                                                          B.最佳期

C. 危机期                                                          D.心理性断乳期

4.  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要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在同一个短时间内不能要求幼儿注意事物的更多方面,这主要是考虑到幼儿注意的 (     )

A. 选择性                                                          B.稳定性

C. 范围                                                              D.分散

5.  当某个幼儿能认出窗户、门、床等物体是方型的,球是圆型的……则说明他们已经具有了 (     )

     A. 形状知觉                                                      B.大小知觉

C. 方位知觉                                                      D.深度知觉

6.  一天,玲玲听到一首好听的歌曲时,高兴地说:“妈妈,我也会唱,幼儿园老师教过我们。”又有一天,玲玲跟妈妈逛商店,指着货架上的玩具说:“妈妈,我们幼儿园里也有这样的玩具。”玲玲的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  (     )

A. 识记                                                              B.保持

C. 回忆                                                              D.再认

7.  儿童后学习的英文字母对先前学习的汉语拼音会产生干扰作用,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     )

A. 超限抑制                                                      B.倒摄抑制

C. 外抑制                                                          D.前摄抑制

8.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豪商;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这段话的实质是  (     )

A. 环境决定论                                                  B. 遗传决定论

C. 相互作用论                                                  D. 二因素论

9.  皮亚杰研究认为,运算思维所使用的工具是  (     )

A. 感知                                                              B.行动

C. 表象                                                              D.概念

10.  1岁半~2岁半儿童使用的句型主要是  (     )

A. 单词句                                                          B.多词句

C. 电报句                                                          D.复合句

11.  研究表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有些先前不引起儿童情    绪体验的事物,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引起了情绪体验。这说明了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是日益  (     )

A. 社会化                                                          B.自我调节化

C. 丰富化                                                          D.深刻化

12.  当婴儿生理上还不具备学习坐的动作的可能性时,要他学坐是无效的,这是因为儿童动作的发展受到了 (     )

A. 训练因素的影响                                         B. 成熟因素的影响

C. 环境因素的影响                                         D. 教育因素的影响

13.  幼儿小宇精力旺盛,行动敏捷,为人热情,但情绪易冲动,难以约束自我。根据传统气质类型的划分方法,小宇的气质类型倾向于  (     )

A. 多血质                                                          B.抑郁质

C. 粘液质                                                          D.胆汁质

14.  妈妈在婴儿身边时,婴儿一般就能安心地玩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并不总是依偎在妈妈身旁,在此,婴儿的依恋类型属于  (     )

A. 回避型                                                          B.无依恋型

C. 安全型                                                          D.反抗型

15. 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是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两三岁以后的儿童,

     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心理的发展具有 (     )

A. 整体性                                                          B.连续性

C. 不均衡性                                                      D.高速性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  最近发展区

17.  再造想象

18.  情境言语

19.  直观行动思维

20.  首尾规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3小题评分。每小题8分,共24分)

21.  幼儿有意注意的发展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22.  学前儿童的理解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23.  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24.  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小题评分。每小题12分,共12分)

25.  联系实际,说明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因素。

26. 举例说明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4分)

27. 浩浩和圆圆同是某幼儿园中班小朋友。浩浩特别喜欢搭积木和玩“奥特曼”游戏;圆圆则十分喜欢玩“娃娃家”、开“医院”,还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表演游戏。可是,他们所在的幼儿园却为幼儿开设了各种兴趣班和特色班,并要求他们尽可能多地参加。这样,浩浩和圆圆等幼儿就很少有时间进行自己喜欢的游戏活动了。在家里,他们的父母也不太主张他们玩游戏,认为儿童做游戏纯粹就是玩,是浪费时间。于是,弹钢琴、学古诗、学珠心算、练跆拳道等等活动便充斥着他们的业余生活……

      1)请问:浩浩和圆圆父母与老师的这种做法合理吗?为什么?

      2)联系案例或实际,分析游戏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幼师招聘考试专家押题试卷6套
幼儿心理学 知识提要
《幼儿心理学》试卷(B卷)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样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主观题,你不得不背的知识点(幼教)
衡中学霸整理的考试注意事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