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量体裁衣!如何通过五步走完成一生保险规划?(完整版干货)丨「奥斯卡保险星体系 第五章」

看到保险就头痛,完全没有头绪? 产品太多水太深,不知如何选择?


有没有通俗易懂、化繁为简的系统课程,能够让我早日搞定保险呢?


从一个完全的保险小白不断打怪升级的奥斯卡,将手把手带你通关保险取经之路!



奥斯卡保险取经路 五 来自理财奥斯卡 29:40



取经之路前情提要


第一章|不忘初心!我为什么要购买保险?  

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购买保险,买给对的人。


第二章|锁定需求! 保险那么多,如何才能买对?

分析风险需求,搞懂保险分类,锁定保障型险种。 


第三章丨精打细算!如何确定保额,合理制定预算?

保足额,确保风险发生时能够获得足够的保障。

合理安排保费支出,不让保费成为负担。


第四章丨回归本质!定期终身、消费返还大PK!

学习保险定价知识,了解买定投余概念。

锁定定期消费型保险,以最少保费获得最多保障。


      ■


第五章,我们要来探讨的是: 


为什么说保险需要整体规划,怎么来做?

身处不同人生阶段,如何来合理规划呢?

如何给父母、孩子挑选适合他们的保险?


奥斯卡全家的保险规划也在这里哦~


一、买保险就是选产品吗?


犹记得当初在我最早接触保险代理人的时候,由于保险知识的匮乏,基本上问的第一句都是,


“我想买保险,你们公司有什么好的产品推荐吗?”


通常,这时我会得到两种完全不一样的回复:


第一类代理人会顺着我的话接下去,“先生你看,这是我们公司最热销的产品......”


而第二类代理人的回复却是这样的,“先生你好,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想先简单了解一下,请问你现在的家庭结构是怎么样的?收入、支出情况如何?全家有没有负债?”


用他的话来说,“保险是一个综合配置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些基本信息,根本无法做到合适的建议,只有在对投保人足够了解后,才能告诉他应该购买怎样的保险!在规划前直接和你讨论产品的,都是“耍流氓”。这就好像我们去医院看病,有谁会傻到去看病先谈药品呢?当然是先做诊断啦!如果连诊断都不做就开药方了,那就变成卖保健品包治百病的路数了,这样真的会有用吗?”


是的,这便是我在这些比较专业的代理人身上所学习到的核心理念,


保险最重要的是规划,每个人都需要量体裁衣!


想想也是,保险产品实在是太多了,只是漫无目的胡乱比较的话,根本做不到合理配置。只有首先搭建出一个保险规划的框架,再根据这个规划框架去匹配产品,才能真正选出适合自己的! 


那么问题来了,保险代理人所说的规划包含了哪些内容? 我又该如何自己来完成保险规划呢?


二、五步走,完整的保险规划长这样


奥斯卡学习了很多关于保险的文章,也研究了一些专业人士的保险规划书,我将相关的知识予以整合后,总结出了保险规划的五步走:


第一步
问自己


我为什么要买保险?给谁买?


了解自己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和自己可能有的担忧,不忘初心!认识保险,清楚它能帮自己解决什么问题,买给对的人。


第二步
找缺口


我需要转移什么风险?哪些保险能起到作用?


从目前自己/家庭所面对的风险缺口开始梳理,对自身实际保障需求有清晰的了解。确定自己所需保险类型,找到保险中当下最适合自己的保障型险种。 


第三步
算责任


我身上有哪些责任?需要多少保额?  


对自身/家庭的财务情况进行系统梳理,清楚自己身上的家庭责任,明确各险种自己所需的保障额度,确保风险发生时能够获得足够的保障。


第四步
定预算


我的经济实力如何?适合花多少钱买保险?


预算决定产品,而不是让产品去决定我的预算。制定合理的保险预算,不让保费成为负担。


第五步
大局观


我该如何统筹安排?


根据自己所处人生阶段的特征,合理安排保险产品的投保顺序,给自己/家庭建立起系统和全面的保障。


      ■


以上便是保险规划的整体思路了,它就像是连接我们真实需求和保险产品之间的桥梁,能够帮助我们真正做到量体裁衣!


聪明的你一定已经发现了,其实通过保险星体系的前四章,我们已经完成了保险规划的前四步了。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赶紧来完成保险规划的最后一步吧。


三、不同人生阶段的保险规划全攻略


在第二章中,对于不同人生阶段分别适合哪些保险,有做过一个简单的介绍;但那时我们对于保险产品的性质还不是特别了解,并不清楚诸如定期、终身、返还、消费该如何来选择。而现在,就是揭晓完整版的时刻啦。





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请务必点击大图,

奥斯卡心血之作,小伙伴们可要耐心看哦。


 ■      ■


通过表格我们可以看到,

人的一生大致会经历五个阶段:


单身期

二人世界

三口之家

子女独立

退休养老


在不同阶段 由于身体状况,财务状况,生活重心等各个方面的差异,我们面对的风险与责任也是不同的,这些都和我们的保险规划密切相关。


家庭责任感决定投保意识

面对的风险决定保险需求

身体状况决定投保性价比

财务状况决定投保的顺序


我们常说没有一个保障方案适用于所有的人与家庭,那么在做规划时,又该如何来综合考量以上因素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根据每个人生阶段进行详细分析吧。


真正的手把手,从这里开始。 


四、单身时期的保险规划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本阶段保险规划要点


对于二十来岁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我们对于家庭责任的理解还很少,再加上我们的财商大多处于没有觉醒的状态,对保险的理解其实是很有限的。


另外,这个时候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没钱,大多数会是月光族的状态,留给买保险的预算就更少了。


因此呢,我们可以先考虑配置意外险,原因如下:


  1. 年轻人是意外发生率最高的人群,身体虽好但意外事故难防。

  2. 意外保险的一大特色就是便宜,对于收入比较有限的我们来说,最是经济实惠。

  3. 意外险相对比较简单,是最适合保险小白的入门险种。通过它我们可以加深对保险的理解,也对保险学习进行了实践;

  4. 一旦真的发生意外伤残,可得到充分的赔偿用于治疗;如果不幸因意外身故,可为父母提供抚恤金用于晚年的生活费。


当然,如果你有预算并且有很好的保险理念,认可保险的重要性,也非常推荐趁着身体健康、保费便宜,尽早配置重疾险。


至于寿险,它是用来应对特殊时段的高保障需求,更多是为我们将来的家人(老婆、孩子)而买的。所以呢,除非你的预算相当充裕,我个人觉得可以等组建了家庭,责任凸显的时候再去进一步完善哦。


综上,大家可以优先考虑一年期意外险+定期重疾,在有限预算下合理的保障自己,等经济条件逐步宽裕后,再增加自己的保险种类、保额和保险期限。


除了自己以外,在这个阶段一旦有了保险意识,我们就特别关心父母,很想为他们配置保险,那么到底有哪些适合他们的产品呢?


关于投保性价比


在给父母找产品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个保险的重要概念——投保性价比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保费和我们的年龄是高度相关的,在保费的计算方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年龄


  • 越年轻我们的身体越健康,购买保险就会越便宜,性价比就越高。

  • 每延后一年,增加投保成本约3%(每年),并且一般保费会在30岁之后有明显增加。


以某重大疾病险举例来说,男性,保至70岁,保额为30万,缴费期10年。下图为每个年龄段投保相对应的保费情况。


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保费也直线上升,虽然保障时间都是保至70岁,但20岁比30岁买,每年所交的保费要便宜1000多块,而且相比30岁时购买,还多保障了10年!


(注:长期险只要合同签订后,保费就固定下来咯,不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所交保费,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均衡费率,也叫恒定费率比如20岁就购买了这款保险,接下去缴费的10年就都是交3280元。而如果20岁没买,一直到了30岁才买,那从30岁起的10年就变成了每年缴费4490了。


除此以外,年龄越大就意味着身体情况会逐年变差,患病的概率也会增加,一般过了55岁以后,可购买的保险范围就变得越来越小。这个时候如果再购买重疾险的话,保费将高的惊人,可能会出现保费“倒挂”的现象,也就是总保费已经大于保额了,根本没有多少杠杆可言。


父母适合什么保险


在了解了投保性价比的概念以后,现在你一定知道了,因为年龄和获病概率的问题,老年人其实已经不是保险公司的主要目标人群了。


当我们感到父母的身体状况日趋转下,担心患病开销增加,想用保险来转移风险时,保险公司也非常清楚。要知道保险公司可不是慈善机构,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


因此,即使父母在这个年龄是需要保险的,但这个年龄可选择的保险却是最少的。大多数针对这个年龄阶段设计出来的产品,保费会很高,承保的限制会比较多,核保也会很严格。


清楚了这些之后再让我们来理性分析一下,到底还有哪些保险适合给父母买呢?



(点击可看大图)


从表中可以看出,必要性高且性价比还不错的保险产品为:意外险、防癌险以及保证续保的中高端医疗险。


(保证续保以及产品相关会在之后进行介绍和推荐)


其中,意外险性价比最高,而防癌险和医疗险虽然性价比适中,但保费并不算低,比较适合父母年纪在60岁以下,身体健康,且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小伙伴。


所以呢,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讲,意外险可能就是最适合给父母配置的产品了。当然,这并不是说就不管父母了,我们可以通过储蓄、投资理财等方式,自己为爸妈建立医疗基金,替代保险公司的保单。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相比父母其实更应该保障的人是我们自己,我们才是他们最大的保障。并且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自己也要组建家庭,上有老,下有小,这就更应该把保障的重点,放在自己身上了。


单身时期保险规划配置参考


年轻时,性价比最重要!



五、二人世界时期的保险规划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本阶段保险规划要点


在结婚以后,我们身上的责任和压力和单身时期就不一样了,家庭意识开始萌发,理财需求也会逐步显现,我们会更容易理解保险的意义,对于保险的接受度也会因此变高。


这个时候,我们纠结的并不是买不买保险的问题,而是纠结于该如何合理搭配的问题,比如,


  • 是选择高保额,还是保障更长的时间?

  • 是意外、寿险、重疾全配置,还是先抓住重点,循序渐进?


首先,每个人都希望保险能保障自己的一生,但是常理可以知道,保险期间越长,保险成本越高,保费肯定也是越高。 我们应该首先保证保额充足,保障时间可以将来再延长。


其次,对于正处于财富积累阶段的我们来说,经济条件还比较一般,没办法也没必要将一生所需要的保险全都配置完。如果预算有限,我们可以先从意外、重疾开始配置,等有了孩子,家庭责任重或者收入更趋稳定的时候,再补充寿险。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优先配置重疾呢?


关于投保资格


 让我们来看下图,了解一下传说中的”如实告知“

(仅作为案例参考)


在你购买保险之前,是需要和保险公司告知你的健康状态的, 如果你一旦有了不同程度的疾病,轻则加费、除外或延期,病史严重的话就直接丧失投保资格了 。


也就是说,现在是我们各种挑保险,但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的身体情况在慢慢变差,到时候可就是保险挑我们了。


从保险公司的核保角度,意外保险是最简单和最易买到的保险,它只以职业级别去评核风险;至于寿险、比重疾又会比较易买,就算有任何问题,只要没死,保险公司就不用赔; 


这便是为什么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在我们家庭责任还没那么突出的时候,我把重疾排在寿险之前。趁自己年轻,没有任何病历时优先购买重疾险吧。


二人世界规划配置参考


两人世界,性价比和保障都重要。


奥斯卡主要就是从这两个角度出发来考虑的,以求在家庭之路刚起步的阶段,用最少的成本,获取高额的保障。(预算充足的童鞋请无视我就好~)


(点击可看大图)

六、三口之家的保险规划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本阶段保险规划要点


终于来到可能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了,我们不只需要合理调配家庭支出,做好财务管理,更需要明确自己家庭责任重大,有义务去很好的管控风险。


我们会同时面对身故、残疾、重疾等风险,一旦夫妻双方有一人收人中断或因疾病产生额外的医疗开支,整个家庭都将面临巨大的负担。 此时此刻,我们最需要保障,也最需要买对保障,以此来覆盖收入高峰期、房贷还款期、孩子抚养期。


从保险配置的角度来说, 这个阶段也是最好的全面配置时段,过早需求不全面,过晚因保费上涨太多而失去性价比。


这个时候我就不会再劝大家等等等啦,相反,如果你是从零开始保险配置,我还会希望你买买买,赶紧建立起全方位的保障吧!


当然,在这个阶段,你更多要站在家庭整体的角度去思考,比如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


  • 优先投保哪些保险?

  • 保障时间、保障额度哪个更重要?(我感觉这应该是小伙伴们在每个阶段都会纠结的点。)

  • 每个家庭成员的保险该如何合理配置?

  • 如果没办法配置齐全,该按照什么投保顺序?


对此,我的建议是:


  • 寿险、重疾、意外,是家庭配置保险的黄金三角。

  • 保额需要首先被保证,保障时间可以之后通过补充购买来延长。(重复一百遍不嫌多~)


而关于最重要的家庭成员投保顺序,让我们来详细说明。


家庭保障配置路线


首先,从家庭角色出发。每个人在家庭中的承担的责任是不同的,因此在制定保险投保顺序时要考虑每个人在家庭中的具体角色。


其次,从风险本身出发。家庭中不同成员风险特征是不同的, 我们应当从每个人面对的风险的出发,影响比较严重(家庭无法承担或对家庭财务影响很大)的风险理应优先得到保障。


配置路线参考如下:


  1. 家庭支柱的定期寿险(如夫妻收入相近就都需要)

  2. 一家三口的重大疾病险

  3. 一家两口的意外险(小朋友非必须)

  4. 非经济支柱(另一半)的寿险

  5. 全家的医疗险(如产品合适且有预算)


一般而言,家庭中首先应该被保障的成员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家庭的顶梁柱健在,家庭的收入就不会中断,即使家庭遇到了风险,大家还可以一起想办法解决,一起面对困难。但如果顶梁柱不在了,整个家庭的收入就中断了,家庭生活就陷入瘫痪了。这也是为什么在二人世界阶段重疾更需要,而到了三口之家时,家庭支柱的寿险顺序要排第一的原因了。


说到这里,要特别提醒在家带娃的全职宝妈,请务必给你的另一半配置一份高额度的定期寿险,这样才能更好的防范你个人以及家庭的风险哦。


对于不是家庭顶梁柱的其他成员,应根据其风险特征制定规划,让他们不会因为意外伤害和疾病而产生巨额的支出。


“因人制宜”、“因险制宜”,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我们有限的财力去构筑最完善的保障。


给小朋友要买哪些保险呢?


关于这个问题,奥斯卡作为过来人很清楚,我们很多时候并不是真的出于需求,而是因为:


  • 想给孩子最好的

  • 身边的朋友都给孩子买了

  • 不懂保险,但代理人的话让我“不明觉厉”,应该听他的。


其实呢,当你自己真正关注保险后就会发现,几乎所有保险知识类的文章,都在突出一个概念,“父母是家庭的经济支柱,也是孩子最好的“保障”。


的确,对孩子来说,其实最大的保障来自于父母。如果孩子生病了,即便没有保险,还有家长来想办法解决。但如果是孩子所依赖的父母因身故、残疾、重疾而导致收入中断,那么为孩子买再多的保险也无事于补,甚至孩子的保费都不一定交得起。所以,父母的保障是最重要的。


当然,如果我们大人的保障已经比较完善,那也可以花一些不多的钱,给小朋友配置一些保险。 具体配置思路参考如下:



(点击可看大图)


综上,从转移风险和保障的角度,给孩子买保险最为重要、唯一不可替代的就是重疾险!


买少儿重疾险选哪种?


在少儿重疾具体的选择上,一般保险代理人推荐的都会是储蓄型或分红型的产品,总结六个字就是:保费高、保障弱,一旦没搞清楚条款掉进坑里,想后悔可就来不及了——退保损失往往都比较大。


因此,我自己的选择会是:消费型少儿重疾险保障足、保费少,性价比高。


不过呢,由于之前适合的长期险空缺,我为Star购买的是一年期少儿重疾一般200元左右,就可以买到30w的重疾保额,到期之后可以通过续保的方式继续获得保障,还是相当不错的。


当然,如果市场上有高性价比的长期消费型少儿重疾出现,我还是会以长险为基础,一年期做额度补充,将两者做一个组合来使用。


(特别说明:一年期重疾仅小朋友适用,成人的寿险和重疾都只推荐长期险做为基础配置,在我们第七章挑选产品时会再具体介绍。)



买多长期限?



需要注意的是,“长期”可不是指“终身”,儿童的重疾险保障期限不应该太长,一般到18岁左右是比较合适的,尤其没有必要给小朋友买终身重疾险。


这里主要是两个原因:


  • 医学会进步,疾病的治愈率在不断提高,现在的重大疾病在未来将更容易被治愈。保险产品也会因此不断更新,我希望在他长大成年时,可以选择更优的产品。

  • 考虑通货膨胀的话,即使真的给孩子买了50万终身重疾,等到孩子上了年纪,保障未必就充分。而当下,将这部分保费用于我们自身的保障的话,无疑会具有更高的价值。毕竟保障越充分,将来子女对我们就可以更省心、更安心。


奥斯卡全家保险规划配置参考




(注:这里展现的主要是规划的整体思路,考虑到个人或者个体家庭的情况不同,规划可能会有一定的变数。)

七、学习成果汇报


报告安娜大人,上至父母,下至宝贝儿子,我们全家的保险规划都已完成啦,求奖励~





   

哎呦,不错哟,这下终于只差最后的产品选择了吧?让我来看看规划做的怎么样。


是啊,在完成保险规划之后,就像是在迷宫里找到了地图,有了明确的方向感后,再也不会像之前只是盲目的去比较产品了,果然还是按需配置最重要啊。





   

等下,你这规划有问题啊,干吗把我寿险额度弄那么高,减半保留给儿子的部分就行了,我可不能接受你拿着多的钱给别人花,你懂的~ 


......



八、给小伙伴们的建议


你是否

特别喜欢研究对比,觉得买保险就是选产品?

特别想一次性搞定,降低保额也要把所有保险配齐?

觉得保险买完就好了,以后就不用再管了?


我想,你需要知道以下保险规划的原则。


原则一
买保险不等于选产品,先明确自己的需求!


保险规划一定要量体裁衣,不同的家庭结构,不同的收入结构,不同的年龄段,需要的保障都不一样。


搞清楚自己到底要保的是什么,而不是去盲目追求自己不需要的保险。


只有通过找缺口、算责任、定预算,做好需求分析,才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


原则二
买保险要有整体性、前瞻性,投保顺序需要规划


购买保险并不是多多益善,也不是哪个险种便宜就买,更不是盲目的缺了哪块补哪块。


在投保之前,应做好投保类型的先后顺序规划,根据自身情况与经济实力进行搭配选择,理性消费,合理投保。(买太多的保险也是一种过度消费的表现哦)。


除此以外,我们还需要合理地搭配不同产品的保额和保险期限,在不同年龄段用最经济的保费投入为自己带来最多的保障。 


原则三
按照需求上的“轻重缓急”来安排自己和家人保险


一个人的需求,是随着自己年龄、人生阶段的而改变的,单身时候自行车,有点钱了买个电动车、收入提高有家庭的时候换个私家车,保险也是一样。


事实上,风险保障不是一次买了就一劳永逸,我们完全可以分阶段购买,先解决现在的,再安排将来的,并不需要一步到位!


比如,先满足最低所需保额,等条件好了再加保一份,最终达到我们的理想保额;再比如在未婚单身时,可以先解决意外、重疾,更完善的保障,可以在未来的人生阶段中继续补充和优化。


原则四
买保险并不是越多越好,紧抓重点,不贪全!


保险产品很多,各有各的作用,不要看这个也好,那个也不错,如果再碰到一个不怎样的代理人一鼓动,这个也买点、那个也买一些,保费是花了不少,但每一个方面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比如,像【终身寿+终身重疾+意外+医疗】这样看似大而全的保单计划,有限的保费却可能没有得到足额保障,这样的规划就不是成功的。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分清楚轻重缓急,而不是一味的贪大求全或者随波逐流。


原则五
买保险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定期保单自检很重要。


家庭财务情况与健康情况是一样的,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家庭收入、家庭结构等许多财务及非财务的因素变化,家庭财富面临的风险也不尽相同。


也就是说,运用保险来保障自己的一生,是需要我们持续来关注和管理的。


一般而言,每隔五年左右可以对自己的保障进行一次调整,根据当时的状况再次评估保险需求、适当调整保险组合,增加保障范围及保障额度。


      ■


好啦,关于保险规划的相关内容到此就告一段落了。

不知道你此刻是否收获满满呢?


奥斯卡在此祝愿大家都能做好

合理的安排、科学的规划

不买错、不买贵,

真正意义上发挥保险最大的功效,

当风险来临的时候为我们自己&家庭遮风挡雨!

写在最后 


互动


小伙伴们,又到了记录自己收获的一刻咯!




另外除了填写保险自检表以外,

这次我还为大家准备了保险规划框架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一家之主撑起“保护伞”
你用得上的家庭保险规划指南:走好这5步,买到称心好保险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保险不是一次买好的,这辈子,保险该这么买
我们在买保险时,要怎么平衡保费和保额?
人生不同年龄阶段,应该如何正确规划保障?
注意保险梯级消费的四大误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