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金定投,最全面的汇总文章(收藏版)

一、为什么要选择基金定投?

普通投资者做投资的目的主要是储蓄、增值,储蓄是为了将来的买房、买车、教育、养老、医疗、旅游等等支出,以前老百姓储蓄都选择银行,但是面临通货膨胀,每年货币都在贬值,所以存银行很难带来增值的效果,而是减值!

我认为基金定投是一种特别的友好的方式,把储蓄功能和增值功能很好的结合实现!

但是很多投资者天真的以为基金定投只需要“傻傻的买”,而没有去花点时间学习基本的技巧:比如怎么选基金、怎么做资金管理、怎么止盈等,导致结果就是看着别人赚钱,自己亏钱等,所以我会写一系列的文章逐一的揭开基金定投高收益的神秘面纱。当然如果想非常全面深入的学习到各种干货的,可以报名的我的基金投资系列的课程。

为什么建议普通投资选择基金定投?

主要原因是两点:

第一:淡化择时、克服人性的弱点。

择时这点,连股神巴菲特都难以做到,就不要说普通人了。举例来说,伯克希尔哈撒韦在2019年的股价(截至19年10月15日),上涨了6.8%。而同期标普500指数,则上涨了16.4%。也就是说,在今年,巴菲特的投资回报,比市场平均水平落后了9.6%。

要想在股市赚钱,低买高卖无疑是最佳投资方式,但择时的难度太大,看一组统计数据: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上证综合指数1996~2015年期间,指数的年化回报率为9.8%。但是错过了上涨最大的40天,投资回报是-3.7%。但是你知道未来哪四十天涨幅最大吗,你根本不知道!

基金定投可以淡化择时、克服人性的弱点,只要上证指数长期向上的或者形成微笑曲线,就是稳定赚钱的。

第二、专治追涨杀跌。

股市里面很多散户,亏钱的一大原因就是追涨杀跌,很多投资者越是大牛市亏得越多,因为高位被套,跌下来以后割肉离场,前面赚的的钱全部亏进去了,还搭上了老本。

基金定投建仓手法可以说是完美规避“追涨杀跌”,但前提是投资者完全服从定投的纪律,请谨记定投流程:

二、基金定投如何选基金取得高收益?

虽然基金定投可以很好的帮助普通投资者实现储蓄、增值的效果,但是并不是随便一只基金都可以定投。

有投资者说,中国的上证指数10年没涨,如果再2015年牛市顶点开始定投,肯定亏惨了。

(上证指数)

但是如果你选对定投的基金,现在基金的净值已经远远超过了2015年的净值,如下图的指数基金:

(某指数基金净值大幅高于2015年牛市)

那么怎么选基金呢?

从定投的微笑曲线来看,波动更大,用定投的建仓方式更有优势。

那么市面上,现在的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股票基金(指数基金),混合型基金,哪种更适合定投呢?很显然,是后两者,股票基金(指数基金),混合型基金。

再从股票基金(指数基金),混合型基金来具体分析,从产品分类去分析,分为主动管理型基金、被动管理型基金

主动管理型基金的基金业绩主要取决于基金经理和基金投研团队的实力,

投主动型基金就是投人(基金经理)。比如说某主动型基金,近10年走势如下,只要定投肯定赚钱:

(某主动型基金近10年净值走势)

被动管理型基金既指数基金,收益主要取决于跟踪的指数表现情况,只要一直向上涨的指数,长期坚持定投肯定也能赚钱,见下图某指数基金:

(某指数基金呈现一直上涨趋势)

常见宽基指数参考:上证50、中证100、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等。

如何选择:不管是主动型还是被动型,都适合定投。

优秀的主动型基金能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α),但是对投资者选基能力要求高,如同普通投资者往往没有选股能力一样,选基能力也是大多普通投资者不具备的。

相比而言,买被动型的指数基金相对轻松,通过公式化的选基标准,找到能稳定跟踪指数的产品即可,虽然被动型指数基金只能获得平均收益(β),但是取得的收益已经超越了大多数的投资者

小结:投资者建议优先选择被动型指数基金,也可以适当配置优秀的主动型基金,没有绝对界线,但不要偏离股票或者偏股混合型基金。

三、用多少钱做基金定投合适?

其实投入多少钱做定投,没有标准答案,毕竟每个人或者每个家庭的财务情况、资产情况不一样,给大家分享的方案只是做为一个参考。

定投作为一项长期资产配置计划,需要要坚定不移的执行,两者叠加得出:定投的钱不能影响日常生活开销,“闲钱”或者准备存银行将来养老、子女教育等钱投资方为上策

先看第一种情况:固定收入者,比如你是白领上班族、或者生意老板收入稳定。

每月有固定收入者,我们可以参考这个公式:每月定投金额=(收入-支出)/2,即每月将一半的闲钱用于定投。

再来看第二种情况:已经有一笔资金准备投入,比如有100万准备投入,这种时候可以根据选的具体的基金估值情况,分批投入;或者按照3年左右的时间做定投计划,每周定投,多余的资金可以买一些优秀的债券基金。

本金投入比例是一把双刃剑,投多了,碰到熊市,账户浮亏心慌;投少了,感觉一波牛市上来,又赚少了。

第三种情况:没钱怎么办?这时候就需要多控制消费,多投资自己,增加职务性收入,职务性收入不高又想理财的年轻人来说,在没有本金的情况下,千万不能指望把“剩下的钱”存起来去理财,而是应该先存一部分钱用作投资理财,再将剩下的钱拿去消费。

一般理财习惯:收入 - 支出 = 储蓄(投资)

科学理财习惯:收入 - 储蓄(投资)= 支出

小结:对于还没入场的投资者,建议先采用定期定额的方式,随着投资学习的深入,可以采用估值、价值平均定投等等来优化定投,这样既能积少成多,又能获取一定的投资收益,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四、如何构建基金定投的组合?

首先,我们要明白,构建基金定投组合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构建基金定投组合。有投资者可能会说,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分散风险啊,当然这个说法是部分正确。因为做好投资组合,除了要分散风险,另外就是要尽可能提高收益。

做好基金定投组合的好处主要是两方面:

第一:降低投资回撤,避险重复投资

很多投资者在咨询我的基金投资的时候,我会发现,很多投资者要么全部买的上一年的明星基金,要么全部买某一行业的基金,或者某种风格的基金。

A股市场,波动大、周期性不明显,牛短熊长,所以大部分投资者很难在市场中盈利。参考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的长期表现: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从2005年以来,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组合年化收益是11.9%,超过单纯的沪深300的收益。

很多散户投资者,特别是投资股票的,投资者回报情况是'七亏二平一盈'。从历史的行情我们可以看到,股市的波澜起伏,历史最大回撤-71.76%,非一般人所能承受,散户投资者往往追在高点,亏钱就在所难免了。

如果再利用股债平衡的原理,在指数高估的时候加到债券基金的配置比例,那么可以进一步的降低回撤比例。通过基金组合投资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整体资产波动性,从而实现降低本金回撤的目的,在实际投资中能降低投资者的心理压力,更有利于长期投资。

第二:选择成长性好的基金产品

买股票,投资公司,我们都知道要选择成长性好的公司,成长性好的公司,股价有可能短短几年就翻几倍,甚至几十倍。

A股中被誉为天生更容易赚钱的两大行业:医药+消费。

假定投资者在2004年上市初买入10000元中证消费,那么到现在最初的10000元已变为189200元,15年18倍回报

买入中证医药,依然有10倍的收益,所以,再次验证行业选择的重要性,不同行业的赚钱能力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中证消费指数历史行情走势)

(中证医疗指数历史行情走势)

当然,A股市场属于行业轮动较快的市场,行业指数投资需要一定的判断能力,更适合基金投资的老司机,相比之下沪深300、中证500这样的宽基指数更为亲民,任凭板块如何轮动,都有涨起来的机会。

此外,在选择主动管理型基金时,尽量选择长期历史业绩优秀的基金,主动管理型基金的基金业绩主要取决于基金经理和基金投研团队的实力,不熟悉的基金不要轻易去买入。

小结:普通投资者建议选择宽基指数作为定投组合,比如大盘蓝筹指数+中小盘指数;当你对主动型基金有一定了解后,可再加入2-3只能获得超额收益的产品增强投资回报;对于普通投资者,定投组合不要选太多的基金,基金数量过多可能导致风格重复,相关性高,资金利用率低等等。

五、基金定投的策略

基金定投有哪几种策略?下面讲解一下常用的定投策略。策略一:定期定额(傻瓜定投法):每个月或者每周按照固定的金额定投。傻瓜定投法的优势在于节省时间,省时省力,分散风险,不用每次都去盯着指数变化去计算,保证银行卡里有足够的投资资金,让系统每月自动扣钱就可以。但是缺点就是收益率相比其他几个方法并不高。

策略二:以上证指数历史行情为参照,以点数为基准进行不同仓位定投,比如

2000-3000点:1.5倍定投

2000点一下:2倍定投

3000-4000点:1倍定投

4000-5000点:0.5倍定投

5000点以上:停止定投,止盈出场

策略三:均线定投法

均线定投法,主要原理是认为指数在中长期有回归均线的属性,以均线为基准线,当现指数大幅低于均线时,我们可以加大定投额,当现指数大幅高于均线时,可以相应减少当期的定投额。

具体操作来看,先选取与基金风格相契合的参考指数。其中沪深300代表大盘价值,中证500代表中盘价值,中小板指数代表中盘成长,创业板指数代表的是小盘成长。然后再设定一条基准均线,比较基准指数和长期均线(例如250日或500日均线)。一般的投资规则是,将目前指数与所选择的指数均线进行比较,确定本期要投入的资金。在股价高于均线时,减少扣款金额,在股价低于均线时,增加投资额。

虽然基金定投也俗称“懒人投资”,但是你还是可以勤快点,关注一下市场动态,在市场相对高位要去赎回基金,在相对低位要重新开始定投。

均线定投法的优势在于收益率很高,但是缺点是需要自己设定投资的规则,甚至决定在什么位置要加大投资力度,在什么位置要立刻清盘止盈,风险性要高于其他两种方法,投资者要有足够多的经验和敏感度。

策略四:价值平均定投法

这种策略关注的不是每月固定投入多少金额,而是每月基金 市值 固定增加多少。

什么是市值定投呢?

我们举个例子来看:目标不再是基金定投1000元/月,而是基金市值固定增加1000元/月。1月买入1000元基金;2月市场下跌,当月基金市值800元,再买入1200元,确保目标市值达到2000元;3月市场上涨,当月基金市值2750元,再买入250元即可;4月市场继续上涨,当月基金市值4363.63元,超过目标市值,赎回363.63元的基金。

注:(1)当月市值=上月累计份额*当月基金净值(2)买入金额=目标市值-当月市值,负值代表赎回。

价值平均定投法的优势在于践行了低买高卖的投资原则,收益率也很不错,但是缺点是真正拿到手的利润不多。因为价值平均法到后期基本上就不需要投资者再投入本金进去,所以基数不大,即使收益率很高也难以拿到足够多的绝对收益。

策略五:估值定投法,比如按照估值百分位做为基准,进行不同仓位定投,牛市高估,熊市低估,指数低估区间开始定投而且越跌越买,加大定投筹码,指数中等估值正常定投,指数进入高估值区间停止定投,止盈获利了结。

指数估值法常用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进行估值参考,一般情况下宽基指数采用PE估值,强周期行业(券商)使用PB估值更恰当。

举例:沪深300指数估值PE

单看PE的数值,我们很难判断估值的高低,所以,根据历史百分位来判断当前指数是否被低估或高估,是比较合理的判断方法

历史百分位是用来衡量当前估值所处的历史区间位置,比如当前沪深300的PE百分位为:41.6% ,表明当前沪深300指数PE估值比历史上41.6%的时间段高,处于中等估值区间。

估值止盈法的优点是充分利用了基金定投的核心思想,聚少成多,平摊筹码成本;缺点是指数的估值只能参考历史,不同环境下估值的高低是不同的,存在不确定性。

策略六:情绪法

巴菲特说: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市场情绪法的实质与此话不谋而合。

比如:当市场极度悲观,大部分投资者割肉离场时,应当果断启动定投;当全民炒股,满大街的人都在谈股论金之时或许就是顶部,应当止盈离场。

此方法的优点是容易观测、不需要掌握太多的金融知识;但是,市场情绪过于感性,作为判断牛熊市的依据不具说服力。

当然还有其他的策略,比如技术分析方法,在我的基金投资系列课程里面,讲到了趋势拐点分析法,可以相对精准的实现加仓和减仓,实现盈利的进一步提升,当然这需要系统的学习和深厚的技术功底。

总结:在基金定投中,我们可以选择的策略至少有六种以上,基本的思路就是相对低位的时候多买入,涨起来高位的时候止盈。从估值角度看,就是低估的时候多买,高估的时候止盈卖出。具体选择什么策略呢,建议普通投资者优先选择估值定投法,然后其他的方法做为辅助优化。


六、基金定投的误区

前面已经给大家讲了基金定投可以帮助投资者实现资金的储蓄、增值;怎么去选合适的基金定投取得高收益;该用多少钱定投;以及如何构建基金定投的组合;以及该采用什么基金定投的策略。

那么,普通投资者在基金定投的时候有哪些误区呢?

误区一:市场行情下跌的时候任意的停止定投。当行情持续下跌的时候,很多投资者害怕出现亏损,然后就想当然的停止了定投,以为可以防止亏损的扩大。这种投资者犯的错误,就是没有真正理解基金定投“止盈不止损”“越跌越买”的精髓。

下面就给大家讲讲基金定投任性断供的危害。

任性断供危害一:倒在黎明前

巴菲特说投资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而这段很长的坡,有时候还真是磨人的小妖精……

上面的基友说自己去年5000点开始定投,亏到现在。其实这种情况是可能存在的。假设这位基友在2015年6月15日开始做定投,当天大盘收于5063点。模拟上证综指的定投情况,经过1年多时间,截至今年8月底,投入15000元以后,不考虑交易成本,目前该基友的定投收益为-4.71%,被套ing......

注:以上测算选用上证综指做示例,期间定投回报率=(期末总市值-总投入)/总投入,未考虑交易成本。本测算仅供示例帮助投资者理解定投策略,并非对基金定投业绩的预测,亦不作为任何收益保证或者投资建议,相关数据仅供参考。

如果这位基友本月开始断供定投,无异于倒在黎明前。因为这么“悲催”的极端情况,历史上也曾有过。高点入场定投的基民确实比其他点位进场的人要艰辛一些,但也不意味着没有解套的可能。

我们来看看另一位假设在2007年6124点开始定投的基友,他至少得坚持到2009年6月才能扭亏为盈。而只要其坚持到2009年7月,定投收益率就达到惊人的22%!一个月时间,相差22%的收益率!

注:以上测算选用上证综指做示例,期间定投回报率=(期末总市值-总投入)/总投入,未考虑交易成本。本测算仅供示例帮助投资者理解定投策略,并非对基金定投业绩的预测,亦不作为任何收益保证或者投资建议,相关数据仅供参考。

所以基友们不妨自己衡量一下,是选择倒在黎明前,还是咬咬牙继续抱着希望坚守?

任性断供危害二:错过低吸

其实做投资,如上面那样极端的情况可能比较少,更实际一点的情况是,有些基友做定投,也并非毅然决然地就放弃了,只是面对跌跌不休的市场,容易产生一种:“我先稍微停一下,等市场稳定一点了再继续投”的心理,生怕跌多了回不了本。

但我们做基金定投的初衷本来就是为了能通过机械式的投入摊低吸筹成本,静待市场上涨来收割。所谓越跌越买,最好的施展场合就是基金定投。如果因为市场一时的下跌而任性断供,等市场稳定了,其实也就错失低位吸筹的机会,定投回报率也会受到影响。

比如下面这两位基友,假设从2007年2月底开始定投中证500指数,每月定投1000元,其中基友B在2008年8月底停止了定投,在2009年5月底开始重新定投,另一位始终坚持定投。两名基友在2010年12月底结束定投并赎回,收益相差近一半。

注:以上测算选用中证500做示例,未考虑交易成本,本测算仅供示例帮助投资者理解定投策略,并非对基金定投业绩的预测,亦不作为任何收益保证或者投资建议,相关数据仅供参考期间定投回报率=(期末总市值-总投入)/总投入,未考虑交易成本。

必须提醒的是:一入定投深似海,从此任性是路人。对定投任性断供的行为,运气好的时候收益减半,运气差的时候也只能亏损告终。

误区二、定投的时间越长越好。

很多投资者以为基金定投就是“傻傻的投”,有投资者投了七八年从来没有止盈。基金定投投入时间太长,如果不科学合理止盈,一方面会出现定投钝化现象,另外一方面就是大大的降低了基金定投的收益率。

长期定投谨防“钝化”


我们先来看“定期定额”方式的普通定投:假如我们从2011年开始定投沪深300指数,可以看到定投后市场就开始不断下跌,直至迎来2015年的牛市,如果一直坚持定投53期,每期每月投入本金1000元。总计投入本金53000元,虽然定投收益率只有86.62%,年化收益15.2%,但却赚了45908元。

这就是定投一般采取的“定期定额”投资策略带给投资者的收益,但如果一直采取“定期定额”的投资策略来长期定投后,一个缺点就暴露出来,就是定投的钝化现象。那什么是钝化呢?当我们执行定投策略后,初始时所累积的本金不多,所以当基金净值出现下跌时,每次投入摊低单位成本的效果就非常好,但是如果随着投资时间的拉长,一直不采取止盈策略,当累积的本金足够大时,每次定投的资金摊低单位购买成本的作用就非常有限了,这就是定投的钝化现象。
止盈点:定投的关键一步止盈点真的有意义吗?很多小白投资者因为定投时间不长,甚至都没有经历过一次完整的牛熊周期,对止盈也没有概念。我们选取了上证指数比较有代表意义的一段时期:2007年10月至2015年10月,模拟进行一次定投。上证指数走势

假如从2007年10月开始定投上证指数,到2015年10月赎回,定投时间8年3个月。如果期间不止盈,按照定投收益率(定投收益率=基金现值/投入成本-1)得到此期间收益率仅为1.55%。连起码的通胀率都没有跑赢。

  2007年10月-2015年10月定投收益走势


但是从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定投上证指数在2015年5月27日那天,点位达到了5178.19,如果此时止盈赎回,最高收益率可以超过93%。当然,要在最高点完成止盈本身难度就很大,但相对高点就会容易很多,比如在这轮投资期间设立60%的止盈点,收益率虽然不如93%,但比起1.55%已经高很多了。
由此可见:开始定投只能算是启动了理财之旅,选了一条正确的路。但止盈才是真正的到达目的地,是定投成败的关键。定投并非顾名思义那般机械式定期买入,最高明的做法是及时止盈以获得最大收益。

误区三、以为基金定投每年都能赚15%+

基金定投是一项长期的投资计划,不是很多投资者期望的每年都能问问的赚钱15%+,如果遇到熊市,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2016年的大熊市等,只不可能赚钱的,而且要承受浮亏。比如2018年的全球股市:

误区四:定期定额永不改变

不管是单次投资还是定期投资,最终的投资收益率,一方面取决于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取决于本金规模。在上升周期中拥有大额低成本筹码,才能充分享受到市场上涨收益。

基金定投经常面对的一个苦恼是,当市场出现一轮显著上升周期时,由于总投资金额不足,特别是市场低位时积累的筹码不足,导致升值效应不明显。

实际上,基金定投有更聪明的玩法,即定期不定额,甚至是不定期不定额,可以参照指数估值或者按照市场指数波动幅度,在调整期加大买入频率。通过越跌越买,在市场低位积累足够多的基金份额,在市场上升周期,逐步减少买入量,最终实现基金份额分布的金字塔结构,以充分获取市场上涨收益。

误区五:一只基金一成不变

基金定投是一种投资方法,不等于死守一只基金,定投基金品种的选择,与投资者个人年龄段对财富不同的需求有关。

定投时间越长,积累的投入资金和潜在资本利得总和越大,基础市场的波动所产生的影响也就越大。投资者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对投资风险敞口的要求不同。例如,在收入较高且对财富期望较高的中青年阶段,可选择成长性高、波动幅度大的权益类指数产品进行定投。而到了老年阶段,风险接受能力降低,定投的基金要做适当的调整,可以搭建一些风险回撤小的定投组合。

误区六、投太多的基金

对于普通投资者,定投组合不要选太多的基金,基金数量过多可能导致风格重复,相关性高,资金利用率低等等。一般的投资者坚持定投3-6只基金即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指数基金 投资策略 严格纪律 投资心法=稳稳收益
小课堂|基金定投全攻略(3)--基金定投投资策略
银行螺丝钉:《做一个佛系定投者》
「基不可失」不做定投后悔一生
如何进行“择大时”操作
分享一个实用、无脑的投资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