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猪渗出性皮炎

仔猪渗出性皮炎又称猪油皮病,是幼猪感染表皮葡萄球菌引起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传染极快,患猪以全身油脂样渗出性皮炎为特征,可导致腹水和死亡。

(一)病原特性  本病的病原体为表皮(白色)葡萄球菌,为圆形或卵圆形,革兰氏染色阳性菌,但当衰老、死亡或被白细胞吞噬后常为阴性。本菌无鞭毛,不形成芽孢和荚膜,常呈葡萄串状排列,但在脓汁、乳汁或液体培养基中则呈双球状或短链状,有时易误认为链球菌。本菌可产生溶血毒素、致死毒素、皮肤坏死毒素、剥脱毒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等和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及耐热核酸酶类、卵磷脂酶、磷酸酶、脂酶等多种酶类,使其有较大的致病性,引起的病变较重。如表皮葡萄球菌产生的凝固酶,可使血液和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沉积于菌体表面,阻碍吞噬细胞的吞噬,即使被吞噬亦不被杀死,从而使感染局限化,易于其在皮肤表面形成毛疮、粉刺、疖、痈和肿胀等。

本菌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在70℃条件下经1小时方能杀死;加热80℃30分钟才能将之杀死;在干燥的脓汁和血液中可生存数月;反复冷冻30次仍能存活。表皮葡萄球菌易产生耐药性。

(二)流行特点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都有渗出性皮炎,发病率在10%~90%之间,死亡率在5%~90%之间。葡萄球菌广泛存在于空气、污水等自然环境中。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感染,仔猪皮肤薄似一层纸,初生仔猪不剪针状牙,仔猪打斗造成皮肤损伤,产床、保育笼上尖锐物擦伤皮肤,打耳缺时的损伤均可引起仔猪渗出性皮炎。本病的发生与环境因素、空气、湿度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主要为接触感染,只要有一头仔猪发病,同一窝仔猪可在短时间内相继发病,传播迅速。

(三)临床症状  仔猪在很小的日龄就易感染本病,最早见于2日龄,14周龄最易感,多见于56日龄仔猪。首先在眼睛、耳廓、面部、腹部等处出现红斑、水泡。35日后扩散到全身各处并形成痂皮。痂皮脱落,露出鲜红色创面。皮肤无论发生何种程度的炎症,无骚痒表现,一般无高热是其特征。病猪食欲下降,脱水。

(四)病理特征  主要病变为皮炎,皮肤发红,皮肤和皮下出现清亮的渗出物,刮皮肤可剥离一层薄薄的皮,外周淋巴结通常水肿、切面多汁。肾的髓质切面和肾盂中有尿酸盐沉积。

(五)诊断要点  通常依据临床症状,特别是全身油脂样渗出性皮炎、不发痒、不发高热的特点可作出诊断。必要时取患部皮肤刮取物(刮至见血)涂片,染色镜检,可发现葡萄球菌,还能见到中性分叶核吞噬菌体,即可确诊。

(六)治疗方法  仔猪渗出性皮炎的治疗,关键在一个字,如果早发现,个别猪感染,感染面积小时,给予清洁饮用水,按每公斤体重15mg肌内注射阿莫西林或氨苄青霉素,或饲料中添加敏感抗生素,并于局部涂擦消炎药膏加速外伤愈合,有一定的疗效。加强空气消毒,可选用复合醛等安全高效的消毒剂。

(七)预防与饲养管理

1.预防  用本场分离的葡萄球菌制作的自家灭活苗作免疫接种,母猪产前2030天免疫。

       2.饲养管理  加强产房环境卫生消毒工作,保持产房干燥、通风。剪牙、断脐、断尾和阉割过程要严格消毒,防止皮肤外伤。母猪进入产房前要清洁消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仔猪渗出性皮炎的防治
老刘养猪问答 产房——39、怎样防治仔猪渗出性皮炎?
从一哺乳仔猪渗出性皮炎案例浅谈其诊断与防治
“诗华诺倍威”【猪群保健】仔猪渗出性皮炎的防控
99条养猪技术问答,助你成为养猪专家!(五)
小病小损失,不理大麻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