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水字

 

  从古至今,客家人都有着崇文重教的传统,对于他们来说,读书人是最值得看重的,所以,家里有小孩的客家人,不管有钱没钱,都会让他们去上学堂,拜孔夫子为师。而对于一些不认真写字的小孩,或者一本错漏百出的书籍,客家人都会取笑是“白水字”,并把一些大字不识几个却又误人子弟的教书先生称为:白水先生。此语何解呢?原来,这在客家人当中还有一个说法。
  旧时,有一位未考取功名的秀才,因为其人做事马虎,总在关键的时候掉链子,在第七次科试名落孙山之后,以“时不待我”之说愤然回到家中,一些长者看着秀才是有才学之人,便劝说让秀才在乡中开设一个学堂。秀才却觉得教书委屈了自己,不如等着下一次恩科,于是不假思索地拒绝了。秀才天天抱着书本“之乎者也”,靠着妻子所耕种的几亩薄田过着紧紧巴巴的日子。
  某一年,秀才所在的乡中遭遇洪水,田中所种的粮食是颗粒无收。当妻子抱着空空的米缸抹眼泪的时候,秀才才顿觉自己要为家中的生计打算打算。正当秀才打算做点什么,乡中的长者又上门跟秀才提起开设学堂的事情。秀才顿觉长者给了自己一条救命的稻草,也不再矫揉造作地推迟什么,忙不迭地答应了下来。
  秀才要开学堂的消息很快在乡中传遍,渴望自家娃儿出人头地的父母都纷纷地过来帮着秀才家干活、送东西,希望秀才把自家娃儿收下。一时间,秀才家中是有米又有油,也不用愁着家中的生计。秀才这才放下心来,安心地在乡中教书。
  秀才成了教书先生,一教就是三年多。这一年,教书先生想着恩科考试将至,对于自己是否要再次上京赶考的事情十分犹豫,毕竟,乡中的学生们学识不能耽误了,而自己毕竟也考了七次,俗话也说“七上八落”,教书先生不知道是去还是不去好。随着赴京的时间越来越近,这考与不考,让这位读书先生十分头疼。
  这一日,教书先生正准备上课时,邻乡捎来同窗相约后日上京赴考的消息,让教书先生是坐立不安,也让先生无心于教学。上课时,他勉强收拾好自己的思绪,开始为学生讲授知识。学生们见老师来了,主动上前去研磨。教书待学生各自磨好墨,备好纸笔后,便亲自示范。只见先生提起笔,在洁净的草纸写下了“人之初,性本善”,书毕,便照本宣科地滔滔不绝地释义和解说书写要点。老师刚解释示范完,课堂变立刻有一学生举手发言,说:“先生,课本印字与汝所书有异,书中‘初’之偏旁为‘衤’,汝书为‘礻’,一点之差,孰之误耶?”先生顿觉有错,思索片刻,故作镇静地说:“冇错,算汝观察仔细,涯正是有意考考汝等,请大家再仔细观察涯之所书‘初’字,没看到‘礻’中另一点的痕迹么?涯系用水所书,色白如纸,谅汝等未察觉耶。”学生面面相觑,点头称是,纷纷若有所思地说:“原来是白水字之故也!”而这话被一学生依样话葫芦地回去在家中宴会上写了错别字,并告诉了父母是白水字,父母宾客皆愕然,此时,颇懂文墨的老者若有所思地说:“这个先生恐怕是个白水先生吧,不过尔尔?”这话传到了教书先生耳中,他不禁脸红耳赤,也不再敢打着赴考的心思,一门心思地教书育人。
  从此,客家人把错字及同音之别字便俗称为“白水字”。而蹩脚的、常出差错的教书先生便称之为“白水先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拾遗之崇文与老来得子||学堂日报10.23
对联故事(二)
不出名却文采飞扬的3副对联,水平很高,让人打心眼里佩服
教书先生徐才子巧断字
对联破案*
佳思妙构·一副嵌名联的琢磨——许光辉 湖南省岳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