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狭路相逢李世民靠什么创立大唐基业



文/梦光情雨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说的是士气,军队有了士气,作战有进无退。相反,进而思退,就会打击军队的士气。只要树立起必胜的信心,就会事半功倍,正如《道德经》所讲“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李世民在这方面无疑是一个高手!李渊进军长安所发生的军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李世军在进军长安的途中,由于下雨缺粮,加之刘武周勾结突厥乘机袭击大本营晋阳,李渊决定撤军。李世民深知士气的重要,力劝李渊继续进军,在战争中谎称活捉隋军主帅,使得隋军无心恋战,这才攻下了堆邑,为最终攻下长安奠了基础。

     狭路相逢勇者胜,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秋月),李渊令四子李无吉为太原太守,留守晋阳宫,亲自率兵3万在晋南誓师,传檄天下,尊立代王杨侑为帝,向长安进军。

    隋将宋老生率精兵3万阵守霍邑,屈突通率骑兵数万屯兵河东抵抗李渊。

     李渊兵士奏命前进,到达贾胡堡,离霍邑约50里,突然下起滂沱大雨不能行军。大雨不停地下,军粮一天天的减少,李渊担心军粮不继,于是派遣府佐沈叔安回太原再运一个月粮草。李渊每日每夜只盼天气放晴,但老天不作美,雨一直下个不停,李渊非常焦急。

    这时,李渊突然收到李密来信,信中妄自尊大,要李渊称臣。李世民给李渊进言,让李渊卖一个破绽,于是李渊玩了一个滑头,给李密回信,信中大加褒扬,说李密是“真命天子”,自己苦心情愿效力,为李密完成“帝业”。

    李世民说“此书一去,李密专意图隋,我们可无东顾之忧了。”

     李密收到李渊的信,果然很高兴,李渊更加放心了。可这时忽然听说刘武周勾结突厥,乘机袭击晋阳,李渊急忙召集众将士商议对策。

    李渊认为,进攻长安的时机未到,应该赶紧北还,保住老家要紧!

    裴寂等高参也认为,隋兵还很强大,不能累易前进;李密奸谋难测,刘武周唯利是图,不如先救根本,再图后计。于是李渊决定第二天撤军。

     李渊做这样的决策时,李世民正出外巡逻,忽然听到撤军的消息,马上赶回大营,便进中军帐问李渊“何故撤军”。李渊把形势分析了一遍,最后说“粮食已经快完了,目前形势很难继续逗留……”

    李世民劝阻说:“现在庄稼已经成熟,还怕找不到粮食,隋将宋老生,生性急噪,一击可擒。李密只注意洛口方向,无暇顾及更远的方。刘武周表面上依附突厥,实际上互相猜疑,他虽然有窥视太原之心,但怎能忘记根据地马邑?何况突厥刚与我和好,未必马上就会背盟。这种传闻不可轻信。父亲创业大义,有志救民于水火,应当先入咸阳,号令天下。现在遇到小敌就要班师,恐怕跟随起义的众人心灰意冷,各自散去,大事从此就完了……

    李渊摇头说:“倘若晋阳有失,我们岂不是无家可归?我已经决定回去!”

    眼看劝说无用,李世民出来邀约李建成一起去说服父亲。李建成说:“我也不同意撤军,但父亲已做出决定,看来无法阻挡。”李世民见李建成支支吾吾,料想不会同去劝谏,又和裴寂等人商量,他们都说“不如归去”。

     李世民顿时恼恨万分,连夜餐都吃不下去。李世民在账外忐忑不安,大步入后营,要求讲谏,被李渊卫士挡住,说“大将军已经睡了”。

    李世民悲愤不已,眼看宏图大业将毁于一旦,忍不住痛哭起来,李渊听到李世民哭声才召李世民入问。

    李世民哭着说:“兵已出动,有进无退;进则生,退则死,怎么不哭!”李渊问怎么就会因此而死。李世民说:“军队全靠锐气,一旦退回,锐气丧尽,队伍溃散,敌人乘势追击,我军土崩瓦解,怎能迎敌?这岂不是束手待毙吗?”

    经过李世民的不断劝说,李渊开始醒悟,很是后悔,叹息说:“左军已经出发,怎么办?”

    李世民说:“左军虽然出发,想来还走得不远,孩儿愿马上去追回来。”李渊说:“成败由你,你去追回来吧!“


    李世民及李建成连夜追回左军。过了两天,沈叔安运来粮草,天气也渐渐转晴,李渊命士兵曝甲整械,绕行山麓,避开泥泞,往霍邑进发。宋老生坚守不出,李建成、李世民带领数十骑直到城下,扬鞭指挥后军,作攻城的样子,并命军士辱骂宋老生。

    宋老生忍耐不住,即率兵马3万开城迎战。李渊从后率百骑赶到,见宋老生出战,急令殷开山催召后军,后军应召而至。李渊令军士先开饭,后进攻。李世民说:“敌军已经出城,应以最快的速度抢杀过去,消灭了敌军再吃饭!”

     李渊听从李世民的建议,和李建成列阵城东,李世民列阵城南,城内的隋兵,自东门驰出,李渊率李建成迎头拦杀,隋兵也不示弱,一拥而上,将李渊逼退数步,多亏李渊女婿柴绍从阵中跃出,顶出了隋军的进攻。

    宋老生又从南门出来,向城东进发,夹击李渊。李世民正在南原观战,赶快和军头段志玄,从高原上飞驰而下,冲击宋老生背后。

    宋老生回马交锋,李世民手握双刀争先杀敌,左砍右劈,连诛数十人,鲜血满袖,双刀皆缺,再绝袖易刀。段志玄等紧随马后奋力拼杀,以一当十,以一当百,杀得隋军望风披靡,人仰马翻。

     李世民命令军士大呼:“宋老生已被活捉,隋军赶快投降。”城东的隋军,正和李渊相持不下,突然听到主将已被活捉,急忙退回城去,那些隋兵进城后,竟将城门关住,只剩宋老生一支孤军,进退无路,要想回到南门进城,被李世民截住,转入东门,又被李渊、李建成截住。

    两下夹攻,宋老生走投无路,下马欲跳进濠沟自杀,正遇刘弘基赶到,将宋老生砍为两段。宋老生部下均被杀死,伏尸数里,血流成河。李渊命军士吃点东西,立即攻城。

    士兵奋勇登城,很快就攻破了霍邑城。李渊下令投降者免死,城中兵吏皆跪下请降。然后李渊出榜安民,引见故吏,去留听便。

    霍邑之战后,李渊大军一路又打了一些胜仗。想要西取长安,但又犹豫未决。

    裴寂建议:“屈突通拥有大兵,凭险坚守,我们丢掉他而去取长安,万一失利,退回来就会受阻,腹背受敌,危险至极。不如先打河东,后取长安。长安仗着屈突通援兵占领河东,长安望风丧胆,就不难破了。”

    李世民则说:“不然,兵贵神速,我军现在乘胜西进,攻其不备,出其不意。长安守军来不及谋划,我军已兵临城下。如果围攻河东久攻不下,长安修缮防御,固守坚城,我军虚度时日,军心就会涣散,这是很危险的。况且关中豪杰蜂起,未有所属,如不赶快招抚,大失众望,将来四面都是敌人,后悔就来不及了。”

     李渊给合两种意见,把军队一分为二,主力直取长安,留部分将领率军围攻河东。

    李世民率12万大军屯于阿城,军令严整,秋毫无犯,在长安人士的配合下,很快就攻下了长安。

    李渊率军赶到长安时,李世民已驻军等待,共有兵马20万。

    通过几次战役,李渊的军队终于战领隋朝都城长安。隋炀帝杨广被禁军将领宇文化及缢杀于行宫温室。

    隋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改国号为唐,定年号为武德,李建成被立为太子,李世民被封为秦王,李元吉被封为齐王。至此,大唐王朝终于创立。

     凡事都需要积极进取,这样才能把握时机,攻敌不备。如果凡事犹豫不决,就会坐失良机,让敌人有了充分准备,自己反而陷入被动。霍邑、长安的胜利都是靠李世民积极进取的结果,倘若李世民也像他爹李渊一样犹豫不决,那么历史就将改写了,幸好历史不可假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帝国的灿烂——7李渊登基建唐
霍邑之战:李世民、李建成联手,唐军旗开得胜
霍邑之战,李渊二子李世民李建成定计,铸就挺进关东定鼎长安之基
李世民的眼泪避免了一场大错
进战则克,退还则散(资治通鉴卷一八四之三)
李世民战功赫赫,为什么没有被立为太子?不搞兵变恐遭边缘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