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丙村仁厚温公祠
仁厚温公祠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丙村镇群丰村。
巨型的客家围龙屋“仁厚温公祠”始建于明朝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她是唯一收入中国建筑学会编撰的巨著《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一书的客家围龙屋。五百年的历史长流,必定在这里留下古老神奇的记印!五百年的岁月沧桑,能不在这里刻下前人创业的足迹?二十一世纪的今人到此一游,定会触发你的思古幽情,激起你的探究欲望!因为她有悠久的历史,她是古老的民居,她有客家的特色。
仁厚温公祠是宗祠与住宅合一的民居建筑。她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南北长87米,东西宽一百二十多米。整座屋宇有四进三堂八横三围,俨然一座庞大的民居建筑。中堂部分就分上、中、下三个厅堂。上厅最高,中厅最大。中厅高5.65米,宽9.3米,深7.37米。房间有390间,两边还有近百的杂间。这在民居建筑中是极为罕见的。试想一下,在四百多年之前,在当时还属偏僻之处,一个家族构建起如此宏大的居室,须有何等的雄心!具有何等的气魄!
仁厚温公祠是一座典型的客家人特有的围龙屋。她构造精巧,由堂屋、横屋、围屋、化胎、池塘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功用不同。整座建筑有一条中轴线,两边对称,由前至后渐次升高。中间部分是正堂,是族人祭祖、庆典、宴客之处,气势雄伟。八行横屋整齐对称。三重弧型的围屋型似长龙,美如彩虹。如此庞大精巧的客家围龙屋,既有中原传统民居之遗风,又有新环境新条件下的创新。从这一点,你也可以窥见客家人披荆斩棘创建新业之毅力,继承与创新和谐结合之匠心。
在堂屋与围屋之间有一个化胎,是客家民居的特色。而在化胎上种苏铁,则是仁厚祠温氏族人特有的传统,因为这里还有一个族人祖先的传说故事,苏铁是此地温氏祖先的救命树!那苏铁经四百多年的生长繁殖,每墩的外围周长有四十多米,要三十个人手拉手才能围拢。那苏铁古朴苍劲,枝繁叶茂。请问,有谁在何处见过如此古老庞大,生命力如此顽强旺盛的苏铁呢?
温氏族人从他们的十一世祖定居于此,现已传至二十九世,前后十八代人,繁衍至四百多户(不计外出定居的)千口人丁。一支族人凭着自己的智慧与勤力,构建起一座巨型民居;几百年群居一屋,繁衍发展到如此程度,仅此两点,就足于说明客家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非凡的生存发展的能力!难怪法、美、日、韩、新加坡等国和我国众多的专家、学者、游客纷至沓来!难怪有关的报道、论文、专著接连问世!
仁厚温公祠始建于明朝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集宗祠与住宅合一之客家围龙屋,南北长87米,东西宽120多米,呈四进三堂八横三围结构,大小房屋有390间,尚有杂房百余间。构造精巧,由堂屋、横屋、围屋、化胎、池塘等组成,整屋沿中轴线,左右两边对称,由前至后渐次升高。功能区分明确,中间部分是正堂,是族人祭祖、庆典、宴客之处,气势雄伟。因其规划宏伟,结构精巧,保存完整,可谓梅州最大最古老之客家围龙屋,梅州地区唯一被收入《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之民居建筑。
出发前作了一堆的功略,要看的围屋有好几种风格,要去的地方也有好几个,最终因为天气和房价提前返回了惠州,功略上那些地方和围屋自然做了废。去“仁厚温公祠”是因为要去同事家,吃饱喝足后冒雨来到了这个梅县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半圆型围屋中,因为有熟人带路,所以免掉了十元/人的门票,但能看出卖票的阿姨是很不高兴的。
它有三堂、八横、三围龙,是较大规模的围龙屋。
三堂为明代建筑,其余的是逐步完成的。正面有禾坪、照墙、斗门和半月形池塘。核心部分三堂屋面阔七间,通宽24.96米,通进深54.2米,呈1:2.17的长方形。堂屋由天井、廊道和厢房组成,下堂和中堂均置有屏风,上堂为祖先的神龛所在,左右两侧各有四横屋,每座横屋分三段,每段五间,纵向四条天街,横置两条巷道,纵横相连。
三层围屋,除第一层围龙屋之内墙与第二层横屋对齐之外,其他均不对齐,仅依据围龙屋的进深、巷道,保持严格准确的平行弧线。
第一层围龙屋居中置龙厅,左右17间。第三层围龙屋又是龙厅居中,左右各20间。
第一层围龙屋前为半月形花头。
仁厚温公祠的花头表面由大小均匀的石块辅成,据说石块辅得越多子孙就越多。花头也称“化胎”是龟背形,象征女人的“腹部”,围龙屋花头一般用鹅卵石辅成,象征宗族的千子万孙。每个宗族都希望自己的子孙来得多一些,使宗族更强盛,所以“化胎”寓意庇护和孕育子孙后代,寄托着客家人世代兴旺的美好愿望。仁厚温公祠侧面有一口跟这围龙屋一样年长的老水井,几百年中常遇大旱,但这口水井从未干沽过,水质特别甘甜,养育了一代又代的温屋人。
围龙屋前面的池塘。
正堂门
正堂中厅
围龙屋上堂,设有放置祖先牌位的神龛和祭祀用的方桌。
第一层(内层)围龙。
第二层围龙。
第三层围龙。
围龙前面的花头,表面由大小均匀的石块铺成龟背形,据说石块铺得越多子孙就越多。
横屋。
正厅与横屋间的巷道。
八行横屋,对称齐整,如蓄势伏虎;三重围龙,形似长龙,似吐珠彩虹。面对如此浩大之民居,观者无不为之动情。古屋历尽五百年风雨沧桑,静看人间真情冷暖。日月如常,古屋尤在,朝代更替几多,开基业主何在?承载着几多陈年旧事,繁衍了无数子子孙孙。
行至花胎处,但见两墩硕大之华南苏铁。据观察,此两墩苏铁乃有四奇:一为年岁久远,达四百年之久;二为古朴苍劲,枝繁叶茂,每墩有六十多分枝;三为枝围硕大,每墩周长达四十余米,占地百平方米,需三十人方能合围;四为干花形状显“凤”字,故有取“凤头树”之名。中国科学院的鉴定结论:“仁厚温公祠内生长的两棵古苏铁是我国、也是世界罕见的古苏铁,若论其单棵(从)苏铁树冠周围长度,一定是我国、也可能是世界最大的古苏铁树。”
行至一横处,遇一摇水老人,我遂欠步上前,与之闲聊。老人年逾八十,背微驼,然耳聪目明,提及古屋建筑,颇是自豪,随口滔滔;说起古屋旧事,十分感慨,信口道来。说至高兴处,眉开眼笑,触及伤心事,黯然忧伤。这或许是古屋老人特有情景。老人还饶有兴趣地带路至一口古井,此井口直径三米,有五百年历史,水质甘甜,大旱不歇,可供四五百人饮用。
客家围龙屋在梅州客家地区十分普及,因其结构独特,功能多样,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之一。温公祠只是围龙屋之缩影,此行可谓“领略围屋文化,感受客家风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客家人的土木堡垒——走近梅州围龙屋
中国民居建筑史之奇葩——客家围楼
客家围屋
论梅州传统民居围龙屋的风水理念
蝶傷 - 围龙春秋
广东及香港地区客家围屋的类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