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兽用中草药方剂与猪病防治应用(十七)

三、中兽医防治猪病的基本法则

(三)预防法则

疾病治疗的法则是根据疾病发生、发展规律而采取的预防措施和治疗的基本法则。一方面是想办法提高畜体的抵抗能力,另一方面是设法减少环境中致病因素的数量和强度,使猪只在与致病因素的斗争过程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而不发病。

1未病先防

是指家畜还未发病时,就要做好各方面的预防工作,防止疾病的发生。传统兽医学在未病先防方面总结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如《元亨疗马集》中记有“冬暖,夏凉,春牧,秋厩,节刍水,知劳役,使寒暑无侵,则马骡无疴瘵也”;说明了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家畜疾病发生的关键。

传统兽医学还认为,气候季节不同,不仅对家畜有一定的影响,同时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有不同。因而提出灌四季药和放大血的办法,来防止各季最常见常发病的发生。所以古兽医书中记有“春季放大血,则夏无热壅之病”;“春灌茵陈与木通,消黄三伏有奇功,理肺散宜秋季灌,茴香冬月莫教空”。

猪只机体本身对疾病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疾病只有在一定的外因作用下才会发生。如果饲养管理搞好了,猪只体质健壮,抵抗力强,外因就不容易起作用,疾病就不易发生。因此平时精心饲养,注意饲料的搭配和营养需要,不喂给霉变饲料,做好冬季防寒,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等,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而且能够增进猪群健康,提高群体抗病能力。

(1)严防引入病原

发展种公、母猪,做到自繁自养,这是防止从外面购进病猪而带进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不要贪图便宜和损人利己而买卖有病的猪或病死猪肉。猪的传染病往往由于运输、买卖、引种或屠宰病猪而传播流行,因此,必须严格检疫工作,首先要了解购进场周围是否有疫情,通过观察猪只精神、饮食、大小便是否正常,检测体温是否正常等临床检查看猪只是否健康。新购进的种猪应单独饲养,专人管理,隔离观察2-3周,确定无病者方可混群饲养;病猪所产仔猪不能留作种用。从外地引进种猪更应谨慎,应从非疫区或健康猪场购买,要经过当地动物检疫部门按规定进行严格的检疫,除普通传染病外,作为种猪特别要注意是否有气喘病、猪细小病毒病、猪乙型脑炎、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的发病或带毒猪。要就地做好猪瘟等疫病的预防注射,并签发检疫证明后才能成交。

(2)加强对猪只的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是指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这是猪病综合治疗的一个首要措施。实践表明,饲养管理好的猪只,发病则较少,即使发病也较易痊愈;饲养管理差的猪,则发病较多;已发病的猪,若不加强饲养和护理,病也很难治愈。某些病原微生物平常就存在于动物体内,只是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在与猪体斗争的过程中处于下风,不显示致病性。例如猪肺疫的病原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病的病原大肠杆菌,平常就在健康猪只的体内存在,正常情况猪不发病,若饲养管理不当或长途运输、天气突变等诱因的影响,致使猪的抵抗力下降,病原体与猪体抵抗力的平衡被打破,病原菌大量繁殖,毒力增强而发生猪肺疫和大肠杆菌病。一些消化系统普通病、中毒病和代谢病,大多数是直接由于饲料品质不良或饲料配合和调制不当,或饲喂方法不当等原因引起。因此加强猪的饲养管理,对增强猪的抗病能力,防止猪病的发生及加快病猪的康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祖国兽医学对于家畜疾病的预防是非常重视的,预防思想是明确的,预防方法是独特的。《内经》中记有“治未病”,即预防疾病发生。传统兽医学对预防措施作了全面的概括,认为预防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为平时加强饲养管理,增强家畜体质,防止疾病发生;另一为早治,防止疾病传变。前者叫“未病先防”,后者叫“既病防变”。这些认识和措施是非常正确的。

2.己病防变

已病防变是指家畜已经发病,应及早治疗,防止疾病蔓延和传变。如《内经》中记有“风邪之至,疾如风雨,故善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又如《难经》说“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然。所谓治末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治已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四)治疗原则

是指治疗猪只病证的法则,也就是治疗时立法、处方、用药的总原则。治则包括有扶正与祛邪、治标与治本、正治与反治、同治与异治、治常与治变、治疗与饲养管理等。

1.扶正与祛邪

正邪消长,决定着病证的发展。正胜邪祛则病证转愈;邪胜正却则病证加重。因此,治疗目的就是要正复邪去,消除疾病,恢复健康。所以就治疗病证原则来说,不外扶正和祛邪。

2.治标与治本

在疾病的范畴里,所谓本,是指疾病的本质;标是指疾病的现象。标和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用以说明疾病内在及与其它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从正邪来说,正气是本,邪气为标;从疾病发生来说,病因是本,症状为标;从病变部位来说,内脏是本,体表为标;从发病时间来说,先病是本,后病为标;从内外因来说,内因是本,外因为标等。传统兽医在辨证施治中,始终是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实质(即本质)进行治疗,即治病求本。治病求本,是传统兽医辨证施治的一个根本原则。只有遵循治病求本原则, 才有满意效果。病证是一个复杂过程,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因此标和本也有主次轻重不同,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先后缓急进行治疗。

3.正治与反治

(1)正治,又称逆治,是指逆病证的症象而治。正治含有正规和常规的意思,是临证常用的治疗方法。又因所用药物性质与病证的症象相反,所以又叫逆治。正治法一般适用于病情比较单纯,病证本质与症状表现相一致的病证。如热证表现热象,寒证表现寒象,虚证表现虚象,实证表现实象等。据此,治疗时采用正治法,即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等治疗原则。

(2)反治,又称从治,是指顺病证的症象而治。反治法一般适用于病情比较复杂,病证本质与症状表现不一致,出现一些假象的病证。如寒证出现热象,热证出现寒象,虚证出现实象,实证出现虚象等。治疗时应辨清假象,治其本质,即在此情况,其所用药性与症状情性相同,所以此法与正治法相反而称反治。又因其是顺从病证症象而治故称从治。

(3)反佐法,当病证发展到阴阳相互抗拒的严重阶段而出现假象,此时,或对大寒证、大热证的治疗,如果单纯以热药治寒,或以寒药治热证的反治法,往往会发生药物下咽即吐的抗拒现象而影响效果。此情况就须用反佐法起诱导作用,以防止抗拒。在临床上常用的反佐法有: ①药物反佐,即在多数温热或寒凉药味中,佐以少许寒凉或温热药,以防止疾病对药物的抗拒;②服法反佐,即热证,用寒凉药时采取温服法,或寒证用温热药时采用冷服法,以防止病证对药物的抗拒。

4.同治与异治

同治,即同病异治。所渭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病证,由于病因、病理以及发展阶段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治法。如同是一种外感病证,但由于风寒、风热不同,而治疗时分别采用辛温药解表或辛凉药解表。再如,同是外感温热病,由于其卫、气、营、血阶段不同,治疗时也就有解表、清气、清营和凉血等治法。异治,即异病同治,所谓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病证,由于病理相同或处于同一病性阶段,或病变阶段,而采用相同的治法。如气虚下陷,其可出现久泄、久痢、脱肛和子宫脱垂等症,但均可用益气补阳的方法治疗。

5.治常与治变

治常是指病证治疗的一般原则和大法。治变,是指灵活变通的随证施治。在临床治疗中,除掌握治常外,更重要的是要知治变。因为同是一种病证,由于家畜种类不同和个体差异以及气候环境不同,其表现也不一,则治疗也就因畜、因时、因地而异。

因畜制宜, 是指因病猪的种类、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则治疗用药也有所区别。如幼畜脏腑娇嫩、气血未充,一般忌投峻猛药;母畜要注意安胎、妊娠禁忌、通经下乳、回乳等事项;体质强壮者针药宜略重,虚弱者针药宜略轻;成年体大药量略大,幼畜药量小等。

因时制宜,四季气候不同,治疗也有所区别。如夏季气候炎热,腠理疏泄,则不宜过用辛散之药,以免发汗过多,损伤津液;冬季气候寒冷,腠理致密,风寒感冒时,则须重用辛散之味,以使病从汗解。

因地制宜,病猪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在治疗时用药也不一样。如我国南方炎热潮湿,病多温热或湿热,故宜清凉化湿;北方寒冷干燥,病多风寒或燥证,故宜温热、润燥。

6.养护

     “三分治疗,七分护养”,传统兽医学对护养极为重视,如《元亨疗马集·七十二症》中,每症都有调理一项,而且叙述得很详细,如寒病忌凉,不可寒夜外拴,宜养于暖厩之中;热病忌热,厩内不可过温,宜拴于阴凉之处;伤食者少喂,伤水者少饮,伤热者宜饮凉水,伤冷者宜饮温水;表散之病忌风,勿拴巷道堂下;四肢拘挛,步行艰难之病,则昼夜放纵;低头难者宜用高槽;肩膀痛者宜用低槽;破伤风患畜,肩上宜搭毡毯,养于安静光暗之厩,时时给以优质饲料;患腰腿瘫痪者,必须在卧地多垫软草,不可卧于潮湿之处;患肚痛起卧者,必须专人照料,防止跌滚等。上述均为护养经验,可学习运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畜牧兽医
治病求本
宠物都开始用中医啦,你还不知道吧!
正治与反治
逆从
中医的治则--反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