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给老师送礼谁之负担谁之累
来源:检察日报 发布日期:2009-09-10
近年来,学生家长逢年过节给老师送礼已成了一种习惯。虽然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不许教师收礼,但送与收的行为仍普遍存在,而且价码也在不断攀升。对此,当事各方各有各的烦恼,各有各的说法。
老师
A:一个班往往五六十人,老师能给予的关照很有限,最多也就是给学生调调座位、严格管理和多创造发言机会。
B:收礼并非老师主动要求的,如果拒收,又不近人情。
家长
A:送吧,希望孩子得到老师的关照,但心里十分不情愿。不送吧,又担心会对孩子造成不利影响。
B:给老师送礼,就是想让老师不要放弃孩子,哪怕是给个好脸色也行。
学生
我们并不要求老师都是道德楷模。可是,最让我们担心的是,老师收礼后,是否会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区别对待。
送与不送家长们的烦心事
教师节前,一年级小学生小凤回家告诉妈妈,老师让家长送给她100条祝福。本来,小凤的妈妈和爸爸正在为要不要给老师送礼物而发愁。送吧,希望孩子得到老师的关照,但心里十分不情愿,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不送吧,又担心会对孩子造成不利影响。总听人家说,谁给老师送礼,老师不一定能记住,但是谁没送礼,老师都会清楚地记得。
从孩子上幼儿园起,在某媒体工作的刘女士就和大多数家长一样一直被一个难题困扰着:到底该不该给老师送礼?
在给老师送礼的问题上,刘女士每年都要烦恼一段时间。说心里话,看到老师那么辛苦地工作,作为家长,她确实想通过送礼来表示感谢。但令她为难的是,如何把握分寸才不至于让老师误解为有求于他?
很多家长认为,老师非常辛苦,尤其是初、高中老师。在教师节时适当表达心意,作为对老师辛勤付出的一种肯定,是应该的。
也有家长说,给老师送礼是必须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让自己的孩子多得到一些关注,多得到一些辅导。除非是没有经济能力,现在不送礼的家长实在太少了。
一位杨姓家长说:“上学期期末,孩子在学校违规使用手机,班级被扣了分,我们感觉很对不起班主任。正好趁着教师节给老师送点礼,一方面替孩子谢罪,另一方面希望老师多加照顾。听孩子说,班里大部分同学都给老师送过礼,我们不送就显得很另类,我们又不是拿不出这点钱,更重要的是别让老师误会,以为我们对他有意见。这年头,得罪谁也不能得罪老师。”
然而,李家长则认为,老师不会因为家长没送礼就不好好对待孩子。孩子犯错,老师批评他无可非议。家长不应因此给老师送礼,这样,还有可能让孩子产生自己没有犯错的误解。更为重要的是,老师如果坚守职业道德,你不送,他也会照看、教导孩子。相反,家长送得多,老师拿得多,还有可能让老师养成了坏习惯。
在某机关当处长的狄先生说,自从孩子上学,自己基本成了孩子老师的专职司机,随叫随到。此外,还要帮老师发论文,帮老师计算机考试过关,等等。狄先生不无抱怨地说,这应该算是另一种形式的送礼吧。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想让孩子得到特殊关照是大多数家长送礼的出发点。给老师送礼的大多是中等生和差生的家长。尤其对差生来说,送礼就更被家长认为是寻求老师关注的唯一办法。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因为学习习惯不好而被老师放弃。比如,把孩子座位安排在边边角角,对孩子说一些挫伤自尊心的话,等等。这些都容易造成孩子不专心听课或自我放纵,现在都是一个孩子,一旦这样恶性循环下去谁家受得了。
家长祁女士说:“送礼,就是想让老师不要放弃我家孩子,哪怕是给个好脸色也行。”祁女士当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女儿送到沈阳市某重点中学借读。孩子高一读理科,这让本来基础就差的女儿在一年里的历次考试中,没得到过一次令人满意的分数。孩子着急,家长更急。没有满意的分数也就意味着在班级里没有尊严,在老师面前更抬不起头,孩子变得敏感起来。有时,班主任不经意的一句话,都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孩子想在高二时转到文科班学习,但听老师说,理科学不好的人,文科也一样学不好。但是理科学不好的只能上文科班,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孩子听老师这么一说,有好长一段时间都精神恍惚,甚至对学习失去了信心。祁女士叹了口气说,看来,我必须送礼了,至少让老师别这么刺激孩子。
家长给老师送礼,大体有两种心态。一种是发自内心,借此表达感恩的,情为主、礼为次。无论送什么,无所顾虑、轻松惬意;另一种则是形势所“逼”,身不由己,只为老师在普遍“有礼”的情形下不至于怠慢自己的孩子,礼为主、情为次,还担心老师对礼物不中意,这使家长诚惶诚恐。
据记者了解,目前,学生家长在年节时特别是教师节前给老师送礼已成了一种习惯。虽然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不许教师收礼,但送与收的行为仍然普遍存在,而且价码也在不断攀升。
给老师送礼作用究竟有多大
在长春某机关工作的王女士,从孩子上小学起逢年过节就给老师送礼,除班主任外,主要科目的老师都送。孩子在市属重点高中上高三时,由于班风不正,孩子学习兴趣不高。听说老家县城高中管理严格,就托人把孩子送到这所高中借读。把孩子送到学校的第一天,王女士就偷偷给每位任课教师送了一张500元的商场购物卡。其实此时,科任教师还没见过孩子。
在孩子借读的半年里,王女士不仅请老师吃饭,而且还给班主任的手机里打了1000元电话费,以方便经常向班主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今年高考,王女士的孩子考了296分,远远低于当地大专的录取控制分数线。王女士一再感叹,孩子不争气,送老师一座金山也没用!
但在沈阳一位潘姓家长眼里,送不送礼还真不一样:“我给老师送了两件名牌内衣后,老师平时非常关照孩子的考试、发言和作业情况。”这位家长说:“现在,我逢节必送,除了教师节,还有“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甚至元宵节。不用送太贵重的,一般二三百元就打点了。孩子的班主任都和我成为朋友了,还经常主动打电话向我通报孩子在校的表现。”
沈阳某初中教导主任杜老师说,其实,学生学习有好有差是正常的。现在父母普遍较忙,不够关心孩子的学习,只一味地把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孩子成绩下降了,就怨老师没教好,就想着送点礼物给老师。我觉得家长这样做,只是在心理上寻求一些安慰。孩子的教育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光靠老师是不够的。杜老师还说,中小学生面临的升学压力很大,而且自控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较差,这就需要老师常常提醒、督促,但是一个班往往五六十人,不少班主任还要兼其他班的课程,有时实在难以顾及。家长希望老师多关照自己孩子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但方式可以改变一下,送礼完全没有必要,直接打电话或找老师表达你的想法,多和老师沟通孩子的近况就行,因为没有哪个老师不希望把自己的学生教好的。
在重点高中当班主任的郭老师坦率地说,礼尚往来,这是人之常情。但老师能给予的关照是有限的,最多也就是给学生调调座位、严格管理和多创造发言机会等。这种看似简单的关照,确实对学生特别是对学习习惯差的学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老师平时多给一些鼓励,或者多给孩子几次发言机会,可能会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据了解,作为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可以关照学生的绝不只这些。比如说在高中阶段,现在上大学的途径不只是6月高考一条路,依靠其他途径,比如保送、自主招生、小语种、艺术特长等,要比参加6月高考来得轻松得多。但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如何去争取这些特殊高考应具备的条件,或者很多家长并不一定有这种想法。班主任老师如果适时指点或“因材施教”,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能会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
收与不收都是一种负担
其实,送礼是一把双刃剑。“送还是不送”令家长们烦恼,“收还是不收”同样也让老师们背上了不小的负担。
在沈阳某小学工作了14年的翟老师说,逢年过节都会有家长送礼,过去是送挂历、海鲜、水果等,现在常常是请客吃饭,送美容券、购物卡等,而且事后家长都有一定的“请求”。翟老师说,她非常不希望家长这样做。因为,作为教师,会照顾、关心每一个学生,请客送礼不仅浪费家长的金钱,也使老师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
在某重点中学当班主任的黄老师说:“其实我们心里清楚,虽然家长送的时候都说是表示对老师的感谢,但背后都是希望得到老师的格外关照。更可悲的是,可能在家长送你礼物的时候,他们的心里积满了对你的怨恨和不屑。”
有着8年教龄的齐老师是沈阳市优秀教师,每到年节前,她都会三令五申地禁止学生和家长送礼,她只收学生写满祝福的贺卡,对家长和学生送来的比较贵重的礼物她都一一退回。但说心里话,过教师节时如果手里没有一件学生送的礼物,似乎也会感到有点失落。
对于沈阳某初中的刘老师来说,收礼和赴家长宴请成了一个不小的负担:“如果你当面拒绝家长,家长可能通过学生、班主任甚至其他领导请你。有时,家长吃饭叫上学校领导,你怎能不去应付呢?除了班主任,其实对于科任老师来讲,吃饭之前常常连学生名字和本人都对不上号。”
另一位班主任张老师说,收礼并非老师主动要求的,多数情况下是家长主动送来的,如果不收,让家长退回去,似乎又不近人情。而且,有些家长往往不光给你一个人送礼,也给校领导送。如果你不收,家长就会起疑心,担心老师是不是对孩子有什么意见,进而会要求学校领导换老师。弄到最后,自己可能因为拒收礼物而被孤立起来。张老师坦言,他不想因为收了家长的礼而作茧自缚,更不愿意因此而败坏名声。所以,就多次把家长送的礼物退回去。可是当因为某件事对其孩子要求严一些时,家长就会揣度“是不是上次送的礼太少了,老师没看上”,于是,下次就想方设法在礼物上“增值”。
一位李姓老师说,我能理解家长送礼的心理,希望我对他的孩子更加照顾,我曾经诚恳地告诉给我送礼的家长:“收了你的礼,我会不知如何面对你的孩子,该批评时不敢批评,反而害了孩子。”
李老师的话可以代表大部分老师的心声:“教书是我的工作,我已经拿到了我应得的报酬。所以,我没必要接受家长任何形式的礼物。作为教师,我付出的是心血,不管家长送什么样的礼,都无法与我的付出等价。如果真是出于感激,就在您的心底给我留一份尊重,我就满足了。”
很多老师都表示,最愿意收到的礼物是祝福短信或贺卡:“感觉很温馨,又不会有负担。”相对于礼物来说,大多数老师更看重来自家长的尊重。正如李老师所说,拒绝礼物会令家长心里没底,但是不要紧,只要我一如既往地照顾他的孩子,等以后他会给我一份我想要的东西---尊重。
据记者了解,虽然很多老师对家长送礼持否定态度,但当面拒绝的并不多。一位老师说得十分坦诚:“我们不是非得要那点礼物,我们也不是很想吃那一顿饭。但是从这里可以看出家长对自己小孩是否重视,也可以看出对老师是否尊重。”
事实上,无论教师收礼是如何不得已,但只要收下家长们的礼物,就有可能遭致家长和社会的非议,而且还可能背上师德低下的骂名。
尽管社会上对老师收礼一再诟病,但教师收礼现象却屡禁不止,原因何在?一位退休老教师将教师收礼的心态归纳为三类:情非得已类,本心是不愿收的,但往往碍不过情面,勉强收了;来者不拒类,没有过重的道德负担,认为你既然送,我就收,我平常为你孩子付出的也很多,拿你一点东西也是应该的;正中下怀类,这是少数,这种教师好占点小便宜,一到年节,就盼着家长送礼品,个别沉不住气的,甚至还会暗示学生。
这位老教师认为,教师是坚决不能收家长礼物的。因为收礼的弊端太大。在家长和学生看来,老师吃的是“皇粮”,被尊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思想素质、文化修养和思想境界应该比常人略高一筹。
因此每个给教师送礼的家长心里其实都认为老师不该收礼。于是这份礼品,潜意识中成了家长检验教师品格的试金石。当老师接过礼品时,绝大多数家长会在内心悄悄地给老师打分。而教师本人,则会有“拿人手短”的感觉。
收礼还会使老师与家长的关系复杂化。往往家长送礼,有所求者居多:送礼之后,必观其效。久不见效,必生怨恨。在某些因素的激发下,往往还可能会演变成矛盾。此外,老师收礼还给学生做了坏榜样。送礼常常让人联想到行贿、受贿。现在的学生,对于家长送礼和老师收礼,既认为正常又心存鄙薄。长此以往,就可能误导孩子,使他们认为学习无用,只要搞好关系就行。
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校长、全国优秀校长、辽宁省特级教师冯振飞说:“世风不纯,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随波逐流,教师固然清贫,但一定要从我做起,抵制歪风,绝不能带头击碎道德底线。想发不义财,就别当教师。”
“礼”字背后心理煎熬还是感情传递
若不是妈妈说漏嘴,可能俞天(化名)至今都不知道,高中时,家里一直背着她给老师送礼。她恍然大悟,怪不得高中时总觉得老师对自己照顾有加,还一直以为是自己特别讨老师喜欢。得知此事后,班主任老师的形象在俞天的心中轰然坍塌。如果当初知道老师的关照是“买”来的,自己一定不能接受。马上就要去上大学了,俞天严厉地告诉家人,再也不许给老师送礼。
“给老师送礼,这太正常了。”沈阳某重点高中高三学生洋洋对此见怪不怪。洋洋的父母是做买卖的,家庭富裕,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洋洋都是花钱择校入学的。入学后,家长必做的一件事,就是给老师送礼。洋洋说,有时爸爸妈妈忙,就让我把礼物直接给老师送去。洋洋嘻嘻地笑着说,一到教师节,我和同学就打赌,猜哪个老师收的礼最多。放学时,我们会故意在校门口磨蹭,一边跟老师问好,一边瞅着老师手中的大包小裹。
当被问及是否赞成给老师送礼时,洋洋说:“这没什么,我爸妈给别人送的都是钱,给我们老师只送礼物。”洋洋又笑着说:“犯点小错误没关系,让家长给老师送点礼就可以摆平喽!”
而这正是许多老师所担忧的。“尊”源于“道”,“信”源于“法”。沈阳某小学二年级班主任王老师说:“如果学生知道老师收了他父母的礼物,还怎么尊敬、信任老师?如果孩子都不信任老师,老师怎样教书育人?”
记者在沈阳某重点中学采访了一些学生,有个男同学说:“我听说有的老师吃差生家的饭,拿差生家的礼物,还拉着差生家长打麻将哩!”“90后”的学生们对老师似乎比较宽容:作为学生,我们并不要求老师都是道德楷模。可是,老师收礼,确实会使我们疑惑:今天的社会,还有谁可以信任?难道连老师的关心都能折合成人民币?真正让我们担心的是,老师收礼后,是否会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区别对待。
同样是这所学校的高一班主任杨老师说,师生情谊是师生在朝夕相处过程中的情感积淀,不能用单纯的物质来衡量。要想受到老师的重视,首先应该在学习上下功夫。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没有老师不爱的。
罗老师在一所高中教语文,默默当了10年科任教师。去年秋季开学起,她接任班主任。此后,她的生活便不再平静,不仅学生对她另眼相看,家长更对她关注有加,送礼、请吃饭的事情也渐渐多起来。离中秋节至少还有半个月,一个家长就提着两盒月饼来找她,正好罗老师不在家,家长就在外面等,直至很晚。家长一见面就拉住罗老师的手,让罗老师谈谈孩子的学习情况。尽管罗老师对家长的这种过分热情一时还难以适应,但她明白,很多时候,家长是想借送礼这个机会,和老师沟通。罗老师感叹道,如果老师主动找家长反馈学生的动态,可能家长就不会使那么多“邪劲儿”了。
也许,这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辽宁省海城市望台镇新兴小学有位教师叫孟丽平,她患糖尿病20多年,每天需注射两针胰岛素。由于孟丽平深受学生和家长喜爱,因此学生和家长们主动帮她搜集了很多治疗糖尿病的药方。听说西红柿、黄瓜对治疗糖尿病有好处,家长们就一筐筐地往她家里送。学校规定学生不能带零食,但孩子们却偷偷地在兜里放上几块糖,悄悄搁在老师办公桌上,希望孟老师能吃上自己的糖。
孟老师之所以受到家长和学生的喜爱,是因为她对学生付出了无私的爱,她不仅爱品学兼优的学生,也同样爱淘气的学生。对于这样的老师,当你看到她家里家长们送来的一筐筐西红柿、黄瓜,看到她的办公桌上一堆堆的糖果时,你是否会为这种真挚情感的传递而动容?
【链接】国外如何尊师重教
美国:老师不能接受学生的吃请
美国教师节始于1971年,参议院和众议院投票通过,将每年的9月28日确立为法定教师节,这一天恰好是中国著名教育家孔子的诞辰纪念日。
在教师节这一天,美国学生也会争先恐后地给老师送礼物。不过,由于大多数美国学校都定下规章制度:老师不能接受学生的吃请和正式礼物,否则一经曝光,他们就面临被辞退的命运。所以学生送出的礼物基本上也都是些普通的小东西,比如一张自制的贺卡、一张写有感谢话语的照片,或是自制的小点心,最多也不过是价值几美元的小纪念品。
尽管礼物本身的价钱不贵,但学生在赠送给老师之前都会精心包装一番。
他们到商店去购买漂亮的礼品盒、包装纸和缎带,然后大花心思把小礼物包起来。虽然礼品盒里面装的可能只是几块自家烘烤的饼干,但是包装出来的漂亮造型却几乎让人以为盒里藏着价值连城的珍宝。
英国:中文教师精神的盛宴
虽然教师在英国是受人尊重的工作,但是一直以来,这个国家却没有专门为教师设定的节日。2000年,在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和中文学校联合会的共同努力下,经英国各个城市的中文学校校长商议,每年10月的第三个星期天定为中文教师节,这样,在英国各地普及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中文教师们有了自己的节日。
中文教师节这一天,英国各地中文学校的教师代表会在伦敦举行盛大聚会,他们一起回顾过去一年中文教育的状况,商讨未来的教育策略,为年度优秀教师颁发奖状和奖金。此外,教师们还会编排文艺节目,进行大联欢,而中国驻英国大使、总领事及伦敦侨领代表也会到会祝贺,每次,他们都要给教师们送上鲜花、礼品和真诚的问候。
印度:让学生体验老师甘苦
9月5日是印度的教师节。这一天是前印度总统萨瓦帕利·拉达克里希南的生日,他本人也是一位教育家。
在印度,教师节这天不叫节假日而是庆祝日。老师和学生照常到校,但学校的教学工作被感谢和送贺卡等庆祝活动所代替。这一天,有些学校为表达对老师的敬意,教学任务被高年级的学生包下来,由他们给低年级的同学上课,体验教师工作的辛苦与伟大。校方也会根据这些学生“老师”的表现给他们打分,评出最佳学生“老师”。
韩国:举行谢恩活动
韩国保持着东方儒家文明尊师重教的传统,将教师节安排在一年之中最美好的月份——5月的最中间,5月15日。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旨在提倡尊重教师权利、鼓舞教师士气、提高教师地位。
每逢教师节这一天,政府表彰为教育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教育工作者,学校里举办各种文艺活动、运动会、茶话会,学生给老师们佩戴康乃馨、赠送礼物,去看望退休或病中的老师、赠送慰问品等,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达对老师的尊敬、爱戴与谢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节,该给老师送礼物吗?
老师究竟想要什么礼??知道真相的家长沉默了…
教师节不收礼,以下几个“礼物”老师才喜欢,送对的家长不算多
最好的教师节礼物,是家长对老师的支持,请广而告之!
家长“挖坑”陷害班主任收礼,多名家长却联名为老师辩护:老师,怎样才算收礼?
送礼传言满天飞 逢年过节家长难逃“送礼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