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平谷南水峪关、玻璃台长城穿越20221016

  

      平谷玻璃台长城我早在2013年已经爬过,只是那时初爬长城,对长城历史、时代特征、建筑风格等均知之甚少,没有留下太多的记忆,多年来一直想故地重游却未能如愿,直至2022年10月16日才阴差阳错地重登了玻璃台长城,不经意间完成了夙愿,收获巨大,甚是欢喜。

16日本想约上墙友萧老师及傅大姐夫妇爬平谷四座楼段长城,当到达南水峪关时,发现玻璃台段长城就是南水峪关北的山上,便临时改变计划重游了玻璃台长城。更巧的是在山上居然碰到了墙友骆驼、杨洋,大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他们对于长城的发烧程度是远胜于我,这是偶然中的必然。

此次穿越长城共拜访关隘1座(南水峪关)、墙体约4千米、敌次8座(平谷88-95号敌台)、烽火台2座(平谷45号烽火台)。

本次穿越的看点:

1. 南水峪关;

2. 平谷95号敌台。

▼本次穿越的线路:

  

      南水峪关地处镇罗营镇张家台村东南,属明蓟镇长城墙子路镇虏营下。据史料载,南水峪关始建明洪武年间(1368-1398),成化年间(1465-1487)设关,弘治七年(1494)加修城垛、增墩堡。原关城长约800米,宽120米,现水关遗址全无。

《四镇三关志》载:

“墙子路关寨一十一,镇虏营下------南水谷关洪武年建,正关河口平漫,通众骑,余通步,缓……边城六十九里,嘉靖三十年建。三十六年、三十八年,隆庆元年节次建。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一载:

“弘治七年八月,整饬蓟州等处边备都御史屠勋奏:故猪圈头关平漫难守,关之北三里曰北水谷 ,南八里曰南水谷,成化中各因山增设二关,险要可守,但区画未备,请于二关内加修城垛,增墩堡摘守关官军分守,其中因耕其隙地,以足军食。兵部覆奏从之。”

  

  北京文保碑记录南水峪关如下:

“南水峪关,地处镇罗营镇张家台村东南。据明《四镇三关志》载'洪武年建正关,河口平漫通众骑,冲,余通步,缓。’《明孝宗实录》载:'明弘治七年,都御史屠勋奏:故猪圈头关平漫难守,关之北三里曰北水谷,南八里曰南水谷。成化中,各因山增二关,险要可守,但区画未备。请于二关内加修城垛,增立墩堡。’引关口地势平缓,宽60米,现该关为东西走向的平关路。此关原有关城一座,长约800米,宽120米,为石砌土墙。村北有校军场,长208米,宽100米。原来城堡北侧,校军场西南部,有座楼墩子遗址,当为平时瞭望与守卫所用。”

  ▼明南水峪关遗迹全无,但通过地势、地貌,不难想像当时关口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南水峪口(关)。位于张家台村东南750米,口南是史家台村,口东北玻璃台村,三村形成三角形。口南山下为将军关台26号,口北为2729台。三台皆控制此口,南北两山壁立,十分险要,为通南北必经之路。关口原有水门洞和关门,现皆不存。

▼玻璃台段长城位于北京平谷与河北兴隆县交界的深山峡谷之中,该长城全长4996米,共有敌台10座,烽火台2座。

  

      ▼南水峪关南北均为悬崖绝壁,南侧山势稍缓,墙体有大约七八十米止于绝壁。

  

  

  

  

   ▼平谷88号敌台,《明蓟镇长城1981-1987年考古报告》第八卷墙子路将军关(以下简称《考古报告》)编号为将军关台26号,现只剩台基。下图为敌台南立面。

  ▼敌台东侧面。

  ▼敌台北立面。

  ▼敌台西北侧面。

  平谷88号敌台。位于南水峪口(关)的南侧山坡上,台南为史家台村,东北为玻璃台村;楼基:方形,基底用三层条石平铺,以上用砖;敌台两均有墙体,南面就陡峭南山壁起建,北行至南水峪口(关),再北行,墙体断断续续至将军关27号台共644米,其中山险墙177米,石墙体369米。

▼平谷4号烽火台(图片来源中国长城遗产网),《考古报告》编号战台29号。现又坍塌为石堆。

  ▼4号烽火台修在悬崖之上,三面皆为数百米悬崖,形成一个小孤岛,唯有东北角有一较低的垭口与墙体相连(因此台过于凶险,笔者未敢前行,只得隔崖相望)。此台就像立于一艘超级战舰之上完全可以俯瞰南水峪口。中国长城遗产网称之为烽火台,《考古报告》称之为战台,笔者认为还是称为战台为妥,因为它占据险要地势,完全可以扼守南水峪口。

  

  

  ▼过了4号烽火台,坍塌的石墙体继续西北行,约200米到达平谷89号敌台。

  

  

  ▼平谷89号敌台(《考古报告》编号为将军关台27号),经过修缮的敌台。

  

  平谷89号敌台。地处平缓,东距玻璃台村500米的山梁上。楼体已全部倒塌,砖石结构,基底为条石,以上用砖毛石墙体从89号台至90号台为247米。

▼经过修缮的墙体,平整的像邻家的墙头。

 ▼平谷90号敌台(《考古报告》编号为将军关台28号),主体坍塌,台基经过修缮。

  

  

  平谷90号敌台。地势平漫,楼东500米为玻璃台。楼北、西两面接主体墙。楼体已毁,仅存基石。楼基底用四至十层平铺。以上砖砌。墙体90敌台到91号敌台,为138米

▼平谷91号敌台(《考古报告》编号为将军关台29号),主体坍塌,台基经过修缮。

  

  平谷91号敌台。建筑尺寸:敌台南北长7.6米,东西长8米,残高2.6米。敌台北侧墙体外高0.4米,内高0.8米,宽2.7米 敌台南侧墙体外高1.4米,内高1.1米,宽3.2米;地点:镇罗营乡玻璃台村西300米坐标:东经117°13′,北纬40°19′,高程:626米。

▼过了91号敌台,是一个较大的垭口,墙体急转直下。

  ▼平谷92号敌台(《考古报告》编号为将军关台30号),主体坍塌,台基经过修缮。

  

  ▼台西南角有一柱础,当为原台顶的基础。

  

  平谷91号敌台:建于山势平缓之处,楼体:已毁,仅存楼基;楼基:因南低北高的地势,先用条石铺一平台,现存条石九层;墙体从91号台至92号台为531米,其中山险墙65米。

▼平谷5号烽火台(《考古报告》编号为墩台9号)。

  

  ▼烽火台建于主体墙外的山顶之上(下图中左上山峰),山势高耸,足可俯瞰周边。

  ▼过了烽火台又是一个大起伏的垭口,垭口两边山势陡峭不筑墙,垭口低处有短墙防守。

  

  

  

  

  

  

  

  ▼回看已经爬过的长城。

  ▼墙体蜿蜒北上。

  

  

  ▼平谷93号敌台(《考古报告》编号为将军关台31号),位于两山间的低洼之处。主体坍塌,台基经过修缮。

  

  平谷93号敌台:建于山势平缓之处,楼体:已毁;楼基:方形,石砌,不用条石;墙体:破坏严重,多处倒塌,从93号台至94号台为138米。

▼平谷94号敌台(《考古报告》编号为将军关台32号),主体坍塌,台基经过修缮。下图为敌台西立面。

  

  ▼敌台北立面(图片来源中国长城遗产网)。

  ▼台体之上还留有两个门基石,当为原物。

  

      94号敌台:楼体:已毁,存楼基;楼基:基底先用三层条石垫铺底盘,以上再用条石十二层平铺,向上到楼体,以上不存;从94号台向北过老虎圈山梁折向西敌台95号为481米,其中石墙431米,山险墙50米,山势险要,陡峭起伏,多悬崖绝壁。

▼过94号台后,墙体上升很大,到达山险后戛然而止,95号敌台屹立于山峰之巅。

  

  ▼在悬崖前左转有驴友小路绕崖而过,95号敌台惊现在眼前。下图为敌台北立面。

  ▼平谷95号敌台(《考古报告》编号为将军关台32号),是玻璃台段长城保存较好的一座敌台。下图为敌台西立面。

  

  ▼敌台东北侧面及顶部情况。楼墙东北西三面劈裂,露出砖芯,唯有南面保存较好。

  ▼95号台南立面(图片来源中国长城遗产网)。楼体南北两侧面临绝壁。

  ▼95号台远景。

  平谷95号台。位于94号敌台楼北的山梁上,建于山崖之上地势险要。楼体:已毁,仅存楼基;楼基:基底用毛石砌一平台,稍大于楼基,平台上用条石三层,以上砖砌到顶,现楼墙三面劈裂。结构不清;从95台到96台之间173米,途经西流湾,高尖山海拔986米,皆为山险,障峦重叠,不筑墙。其中只有178米仅在洼处筑矮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长城 ║云中漫步五座楼,猿猱欲度亦犯愁——密云五座楼长城
长城导游词-居庸关_八达岭长城
忻州长城概述(四)
平谷民俗
(16)行走长城:浑源乱岭关凌云口应县小石口
你心目中的长城是什么样的?来这个展看看内蒙古的长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