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门口的野蛮人2》:华尔街如何玩转杠杆收购

2020年第49本


文/装装子 


不管你从事什么行业,金融知识几何,都强烈推荐你看《门口的野蛮人》系列。

上周看完《门口的野蛮人4:华尔街群狼之战》一直意犹未尽,这周看《门口的野蛮人2:KKR与资本暴利崛起》,更觉震撼。

首先谈谈这套书的写作。

我曾做过采编,看完这个系列之后,最强烈的感触就是:华尔街记者段位太高了!在他们面前,我需要非常彻底的回炉再造!

《门口的野蛮人》系列是纪实类文学,需要做大量的采访工作,只要是与事件相关的人物,都最好不要落下,而不是仅采访主人公就够了,因为不能听信一言堂。

如此才能保证对整个故事客观的了解,尽可能为读者展现不偏不倚的真相。而且在写作过程中,还需要运用过硬的写作技巧,来强化故事的吸引力。

《门口的野蛮人2》在所有方面都没让人失望:故事精彩,细节翔实,且作者的描述不偏不倚,丝毫不带主观色彩。

让我感觉作者似乎就是“上帝之眼”,曾目睹了每一个人所干的事、说的话,但他从来不曾评判谁对谁错,也从不显露自己的立场。

所以,在书中你会看到一群人为了“伟大的事业”不分昼夜的辛勤工作的正面形象,也会看到他们为了金钱而撕破脸皮贪婪对峙的丑陋一面。

相比之下,我几乎在国内出版物中,看不到这类如此真实而精彩的著作。当然,这可能源于我读的书太少。

但在我看过的国内某些公司和人物的自传中,只能看到人物正面光辉的形象,正面得如同企业宣传新闻稿,找不到丝毫瑕疵,因此也读得索然无味。

本质的差距或许就在于记者的良心、正义感和使命感吧。《门口的野蛮人2》的作者乔治·安德斯,为了写作此书,耗费2年采访了大约243个人,与KKR的三个合伙人都分别进行过访谈,其中和克拉维斯面谈了10次,和罗伯茨面谈了7次。即使是一直拒绝接受采访的科尔伯格,乔治也不懈地争取到了与他面谈2个小时的机会,后来又采访了与他亲近和熟悉的人,间接地了解这位主人公。

如果你也曾从事采编,读此书会让你看到自己与他们的巨大差距。
 
 




作为金融小白,来努力讲讲此书内容。

《门口的野蛮人2:KKR与资本暴利崛起》,其实也可以叫《华尔街的杠杆收购历史》,因为它讲述的主要内容,就是KKR如何通过“野蛮”的杠杆收购,让自己从一家只有3个合伙人作为职员的无名小企业,变成了如今的“老牌杠杆收购天王”,以及全球历史最悠久也是经验最为丰富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之一。

KKR是3个合伙人的名字缩写,他们分别是科尔伯格、克拉维斯和罗伯茨。其中,克拉维斯和罗伯茨是表兄弟,而科尔伯格是他们的导师,比他们年长19岁。

这3人早期都在从事证券交易和收购的贝尔斯登工作,后来作为老员工的科尔伯格因在公司内斗失败,被贝尔斯登赶了出来。然后他叫上他的两个“跟班”与他一起辞职成立了KKR,专做杠杆收购。

KKR成立于1976年。起初,科尔伯格是KKR的主导者,出资10万美元占股40%,而克拉维斯和罗伯茨分别出资1万美元,各占30%。

但此后KKR在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年轻聪明、精力充沛又肯吃苦卖力的克拉维斯和罗伯茨,拉来和掌控了大部分资金合作方,主导了99%的大型收购,他俩在公司变得越发强势;而年老多病的科尔伯格呢,工作越来越力不从心,在公司的角色变得越来越小,股份也逐年缩水,最后干脆被克拉维斯和罗伯茨赶出了公司。

不过即使被驱逐,科尔伯格也赚得盆满钵满了。他愤懑的主要是两个年轻人对他的不尊重,以及他不愿承认自己对KKR毫无价值。

譬如,科尔伯格一直想让自己的儿子进入KKR的核心领导圈,但克拉维斯和罗伯茨甚至不同意让他儿子进入公司,理由是他儿子连一个像样的大学文凭都没有,更不可能有金融上的天赋——这让科尔伯格很没面子。

后来,科尔伯格父子俩成立了一个收购公司,试图与KKR抗衡并独闯出自己的收购天地,却一直表现得平平无奇,与KKR的能力相去甚远。

所以,科尔伯格不愿意接受作者的采访,一直对他曾经的两个学徒将自己赶出公司而怀恨在心。
 



KKR如何实现杠杆收购?

首先要找一家值得收购的企业,譬如要有良好的运营能力、盈利能力等,但当前可能陷入了财务困境,以及公司管理层处于内斗、分裂状态。这样的企业对KKR来说,就是最好的收购机会。

而相比竞标的其他收购公司,KKR更胜一筹的是他们的“管理层收购方案”。他们会跟管理层表示,他们将和管理层共同买下并拥有公司。

所以公司被收购后,KKR仍会让管理层留任,并分给对管理层来说可观的股份(但需要管理层自掏腰包购买),然后KKR会完全移交管理权给首席执行官,而并不参与公司管理的细枝末节。

对管理层来说,相比那些想要掌控公司、驱逐他们的收购公司来说,KKR便成了最好的选择。

再加上,KKR的人在交谈中总是彬彬有礼、谦恭温逊,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尊重,让他们不自觉就站到了KKR的队伍中,从而帮助KKR赢得收购。

KKR在募集资金时,会组织起财务顾问、银行家、律师等团队,对收购企业的财务进行精密严谨的数据评估,然后拟定收购方案去找各种金融机构谈判,譬如养老基金、保险公司、银行公司等。

最终,KKR会用数百万甚至数十亿美元别人的钱来买下一家公司,仅极少一部分价款得自掏腰包,就能掌控一家巨型公司的股票,并以此获取丰厚的利润。

具体来说,KKR的收入有这些组合:

1)向被动投资人收取投资资金1.5%的年度管理费;


2)每一笔收购总价的1%的酬金;


3)一旦买下一家公司,就收取一笔“监管费”,多达50万美元\每年,或每个董事席位收取2.5万美元以上。


4)分享被动投资人从收购中最终获取收益的20%;


5)收取投资银行费。

尽管KKR的佣金很贵,并且它还豪夺了大部分利益,却仍然是被金融机构追逐合作的对象。

直到后来KKR名声被毁,杠杆收购业走向衰败,才树倒猢狲散。
 




KKR的收购眼光还是很独到的,大部分被收购的公司,都为KKR赚到了数百倍的回报。

和KKR合作的金融机构、有限合伙人、被动投资人都赚得盆满钵满。那些参与其中的律师、顾问、财务等也能捞到大笔大笔的佣金。

辛苦的是那些被收购公司的管理层,他们不得不运行一个高负债公司,因为他们所占有的股份使得他们被深度套牢,必须努力让公司高速运转起来,才能让自己辛苦半生投入其中的积蓄翻倍,为此他们干劲十足。

KKR并不涉足被收购公司的日常管理,他们只看每个月的财务数据,并给予战略指导。

通常,为了尽快减轻被收购公司的债务,他们会让首席执行官在公司采取这些措施:去官僚主义,杜绝铺张浪费、削减成本、卖掉亏损的部门、减薪裁员……

每个被收购的公司,几乎都被强制进行“瘦身”。

KKR只看重被收购公司每个月的盈利增长和现金流,而不是销售增长。他们也并不注重公司的长期发展,更想要看到三五年内强劲的盈利数据,因为只要时机合适,他们就会立马卖掉仍然在盈利的被收购公司。

“除了老婆和孩子之外,不应该永远爱上任何东西。”KKR的罗伯茨和克拉维斯,喜欢用这句话解释他们卖掉被收购公司的行为。

总之,一切向钱看——这一点令他们后来饱受诟病,被公众强烈抵制。
 




但是,当KKR和合作机构赚足了钱时,倒霉的却是那些处在被收购公司的基层的员工和经理——通常,他们不得不接受降薪以换取工作的稳定,而更多时候,他们会被直接解雇。

但KKR从来不关心这些底层小人物的命运,而只会把好处分给与它的收购生意息息相关的“高层人物”。

后来,KKR名誉被毁,一方面就是因为基层工人的抵制、厌恶和唾弃,以及一些金融专家、经济学专家等指责他们的杠杆收购对经济的整体发展毫无贡献价值!

没有人愿意被塑造成嗜血蝙蝠,即使他的确更看重金钱上利益。

KKR的克拉维斯一直很看重自己在金融圈的声望,希望被视作是一个温和有礼、有魅力和说服力的大人物,但当他奢华的私生活被曝光以后,这种声望一夜间便不复存在。

那个时代,人们很欢迎比尔·盖茨、萨姆·沃尔顿这样的商业英雄,因为他们是为社会创造了价值的先驱者,但从杠杆收购中攫取到数亿财富的KKR的两个合伙人,却在公众眼中什么也不是——只是贪得无厌的资本家。

那一时期,KKR的辉煌不复存在,而只有非议。KKR很快就从高峰坠落,差点破产。因为被收购的公司开始接连出现问题,譬如雷诺兹-纳贝斯克危机。

因雷诺兹-纳贝斯克的债券被降低了信誉等级,导致垃圾债券市场前所未有的暴跌。

投资者都担心雷诺兹-纳贝斯克会陷入债务违约,纷纷抛售了手中的垃圾债券。雷诺兹-纳贝斯克的债券更呈直线下跌,一笔最大的垃圾债券发行价降到了面值的56%。

而且,更糟糕的是,雷诺兹-纳贝斯克进一步陷入重设债权的困境。

后来经过6个月200多种解决方案的探讨,KKR不得不以募集资金再次买下雷诺兹-纳贝斯克来解决这个金融灾难。

再后来,经历了金融危机、低谷期和非议期后,KKR非常识时务地收敛了它的野心,不再一心谋求世界500强企业的收购,转而开始真正用心扶持被收购的企业,并将其公开上市与大众分享成果,也开始把更多的股份留给员工,而不仅仅是管理层。

KKR的两个原始合伙人,也开始退到幕后,让更多年轻人主导KKR。


 
ps:整个KKR的发展故事非常精彩,涨了不少知识。即使很多地方没看懂,也丝毫不影响我想看下去的心情。本书回头还可以二刷,多读几次应该更能了解杠杆收购的本质。
 




作者简介装装子,爱看书爱写作。越看书越见浅薄。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融常识词典
冷血,凶猛:“门口的野蛮人”,到底是个怎样的故事?
最懂管理的是金融人!
“门口的野蛮人”
《资本的故事》第十三集 门口的野蛮人
门口的野蛮人:KKR收购雷诺兹·纳贝斯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