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影片《决战中途岛》看中途岛海战的胜负之手

从影片《决战中途岛》看中途岛海战的胜负之手

背景

1941年12月7日,日本出动联合舰队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要基地——珍珠港,结果仅用95分钟,就击毁击伤美军停泊在港内的8艘战列舰和10余艘主要作战舰,毙伤3600余人。日本海军伤亡不足百人。珍珠港一役使美太平洋舰队元气大伤,丧失战斗力达半年之久,日军则在太平洋战场横行一时。事隔半年,1942年6月4日,日本再次尽遣联合舰队精锐,攻击美太平洋舰队的前进基地——中途岛。然而,战争结果令人诧异。兵力兵器占绝对优势的日本海军遭到重创,损失了大量的飞行员,航空母舰只剩下5艘,而美军只付出了极小的代价。

2019年被誉为“无敌破坏王”的罗兰·艾默里奇推出了一部史诗战争片《决战中途岛》,影片筹备多达20年之久,在叙事技巧、海空战画面细节等方面近乎真实的反映了这一场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海空战,虽然不像《最长的一天》《拯救大兵瑞恩》《黑鹰计划》等经典那样被载入史册,但其画面的震撼感和逼真的视听沉浸感也依然可以燃起观众心灵。从空袭珍珠港到轰炸东京,一直拍到中途岛战役,其间夹杂了美日各类将领与士兵、家属的生活工作状态,影片《决战中途岛》从多个视角全景化的还原了这场惨烈的重大海战。至于影片的细节笔者这里不多去描述了,大家可以自行去观看感受一番,现笔者要结合影片从历史的真实角度去探寻一下这场战役的胜负缘由。

1. 情报因素

美国著名海军历史学家塞缪尔·E·莫里森教授把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的胜利称之“情报的胜利”。

的确美军提前发现日本的攻击计划,是日本失利的最主要的和直接的原因,这是无可置疑的。倘若攻占中途岛的意图的秘密能像袭击珍珠港的计划那样彻底掩盖的话,这次战役的结果就很可能会大不相同了。

反观日本,日本情报工作的糟糕和不严密,军令部的状态最有力证明了这一点。直到战斗前夕,军令部一直错误地认为和估计,并且通知了正在开赴战场的日本部队,美国特混舰队正在所罗门地区作战,这样就强烈暗示敌方还没有发觉日本部队即将进攻中途岛。联合舰队的情报工作也好不了多少,从5月30日到6月1日,联合舰队司令部尽管注意到夏威夷地区敌人异常活跃,却没有把这个情况看作是敌方在做应付准备的严重倾向而需要警告南云部队。

2. 作战战略思想上

19世纪,美国海军理论家马汉就提出“依靠战列舰实施舰队决战”、进而夺取制海权的思想。

在这一思想影响下,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一直视战列舰为争夺制海权的主要武器,大力制造战列舰。珍珠港事件中美国海军引以为傲的大型战列舰就在短短两个小时内大部分葬身于珍珠港之中,这让美国看到“战列舰至上”的传统思想,无论是从火力、机动力还是突击力来说,战列舰上的大口径火炮都无法与航母舰上的舰载航空兵相抗衡。此后美军吸取了珍珠港的教训,摈弃了“战列舰至上”的落后战略思想,坚决以航空母舰为主来实施作战。他们修订了原来的造舰计划,把正在建造的战列舰改装成了航空母舰,把生产汽车的工厂改为生产飞机。这样,仅用半年时间,美国一支适应新型海战需要的舰队迅速壮大起来。

而日军并没从战争初期的胜利中总结成功经验,虽然它在世界上最早认识到航空母舰的作用,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起航母集团的军队,但这并不能掩盖其军事思想的落后。仍坚持“战列舰制胜”理论,即使是力主使用航空母舰袭击珍珠港的山本五十六,也未彻底摆脱战列舰制胜理论的束缚,在中途岛作战方案中把航母放在第一线,既削弱美军实力,又充当诱饵,为战列舰决战创造条件,而把战列舰配置在深远后方,以确保其安全,就是最明显不过的佐证。

3. 华丽的俯冲轰炸战术

在中途岛战役的关键时刻,美国企业号航空母舰空军指挥官韦德·麦克拉斯基率领33架道格拉斯SBD俯冲轰炸机对日本海军的四艘航空母舰(加贺号、赤城号、苍龙号和飞龙号)发动了第一波攻击,时间是1942年6月4日10点20分。在5分钟的时间里SBD轰炸机投下了9枚炸弹,击沉了加贺。

来自约克城号航空母舰的轰炸机尾随并摧毁了苍龙号,然后是赤城,最后的飞龙号也于6月5日17点01分沉没。24个小时击沉了4艘日本航母。影片主人公理查德·贝斯特几乎是单枪匹马摧毁了日本舰队最后的胜利机会。他当天连续摧毁“赤城号、飞龙”号两艘航母,成为两个双弹王之一。直到2019年才拍摄出《决战中途岛》这样的大电影, 才让人们感受到美国军人的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带来的巨大力量。

4. 兵力部署因素

美军自始至终无论进攻还是防守强调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兵力用于中途岛。

日军却并未将参战部队集中成一支强大力量,而是分成几路。尤其是进攻阿留申,毫无必要。兵力不集中,对于陆、海、空作战都是一种基本战术弱点。在中途岛,这一弱点给敌人歼灭南云部队提供了方便条件,因为其它日本部队都离得很远,一点也不能发挥作用。南云的航空母舰一旦被歼,日本方面由于兵力分散而产生的弱点就使日军几乎完全丧失了战斗力。虽然日军的意图是牵制分散美军,但实际上日军拥有绝对优势,只要集中全力堂堂正正发起进攻,就可稳稳获胜,根本不需要这样故弄玄虚,结果是适得其反,分散了自己的兵力。正如尼米兹所说:“尽管美军掌握了可靠情报,但如果日军集中用兵的话,不管美军怎么走运,也难凭借三艘航母战胜日军的八艘航母、十一艘战列舰以及大量的其他军舰。”

5. 海军将领的指挥因素

在战斗中双方指挥都会犯错误,而胜利则属于犯错误较少一方。

在中途岛海战中,哪一方犯错误更多,这是不言而喻的。临战指挥上,美军虽有一些小失误,如在追击日军时,要是能更早更快查清日军的情况,还能取得更大的战果;又如“约克城”号航母,要是不过早放弃,尽早将其拖带也许就不至于沉没。但在主要环节上,美军的指挥是比较果敢准确的。

日军舰队司令南云指挥上的失误则对整个战役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早在偷袭珍珠港之中,山本五十六就说南云是个庸才,因为原本计划偷袭的进攻有三次,在前两次成功后南云误以为错过了进攻时机,放弃了第三次偷袭,因此被山本五十六说成是小偷行窃,开始胆大包天,稍稍得手就小心胆怯。

既然发现了南云是个指挥庸才为什么还不换掉呢?一方面,因为南云部队是唯一跟敌人真正交锋的日本部队,日军需要他的交手经验;另一方面,山本在中途岛不用山口多闻取代南云,是东方文化“和为贵”的考量,不希望关键时刻换下老将。这就导致后来他的换弹命令,已成为二战中著名的错误命令。当他发现敌特混舰队有一艘航空母舰之后,没有立即用全部飞机进攻。此时虽然没有战斗机的掩护,也应该出动。这样做所冒的风险诚然是很大的,但也比手忙脚乱地加油和更换弹药时遭到敌舰载机的攻击要强。

这在笔者看来他是谨慎过头了,结局就只能白白挨打。尼米兹遵循“见利则动,不见利则止,慎不可轻举”的宗旨,美军的航母编队在作战中至始至终贯彻了这一宗旨,看不到有利战机,绝不轻举妄动,一旦有了战机,则果断迅速出击。加之尼米兹合理的任用将领,他看到哈尔西将军皮疹严重,立刻换将,毫不犹豫。虽然哈尔西将军是尼米兹的老部下、老朋友,但在关键时刻没有考虑个人的荣辱,考虑的只有如何打赢战役。

6. 军事装备因素

日本海军尽管拥有先进的零式战斗机和没有航迹的氧气推进鱼雷,但是在现代海空战所必须的电子设备——雷达方面,远远落后于美军。

直到5月25日,即出发前两天,“伊势”号和“日向”号战列舰才安装了雷达,这还是最早装备雷达的日舰!几个月以前,日本海军就极力要求为航母安装雷达,但由于日本在电子技术和设备上的落后,最后只提供了两套雷达实验样机,而且还是安装在战列舰上,而不是决定海空战胜负的航母。

这不禁使人想起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雷达发展的一桩具有讽刺意味的事情。雷达的一个关键部位是定向天线。这种天线是一位日本大学教授八木秀次博士最先制成的。1932年,八木在国内发表了他的发明,不久,他访问了美国,有几家美国杂志也发表了他的发明。进攻上海的日本部队发现那里电子设备采用了八木天线,但这对他们不过是一时可感到骄傲的事。英国和美国都已利用了这个发明,并且,把它加以发展供他们自己使用,而日本自己反倒没有做到这一点。

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被誉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在这场海战中,日军损失了4艘主力航母,开战以来一路如入无人之境的推进势头被遏制了。日本海军在中途岛海战中确实损失惨重,4艘最精锐的主力航母被击沉。不过4艘航母并不是日本海军的全部家当,日军还有“凤翔”号、“龙骧”号、“祥凤”号、“瑞凤”号、“翔鹤”号、“瑞鹤”号、“大鹰”号和“云鹰”号等8艘航母在役,另外“飞鹰”号和“隼鹰”号2艘航母刚刚建成。

再看美军,1942年10月,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也只剩下“企业”号一艘航母,在航母数量的对比上,还是日本海军占据绝对优势。但是美国作为当时第一生产力的大国,原材料和资源极其丰富,从1941年12月7号太平洋战争爆发开始,一直到1945年8月15号,美国一共造了147艘航母,其中有113艘是轻型的护航航母,这个数字是周边国家无法比拟的。即便日本的造船工业远远不如美国,但在整个战争期间还是建造了大大小小15艘航母,排水量总计也有31万吨,弥补中途岛的航母损失也是足够了。

但是相比航母战列舰和飞机的损失,远远谈不上飞行员损失,日本海航在整个中途岛海战中总共损失了110名飞行员,其中在空战中损失81人,在航母沉没时损失29人。日本海航参战的飞行员,包括4艘航母上的编制飞行员和准备在占领中途岛之后部署在中途岛机场,作为岸基航空兵的飞行员,总共约有700人。要知道这些飞行员都是精锐,是经过5年训练才能作战的,日军对海军航空兵采取了所谓的“精兵政策”。

在这个政策支配下,日本最优秀的飞行员全部调到航空母舰的飞行队,担负作战任务。而不是把一些最优秀的和最有作战经验的飞行员派到海军航空队去当教员,以便把他们的智慧和作战经验传授给年轻无经验的学员。这就意味着只要是优秀飞行员都是奋战在前线的,而这一批飞行员的损失要未来3-5年才能填补,更别提预备役飞行员了,就是说,没有能马上执行作战任务的飞行员来填补这次海战中损失的飞行员的空额。

而这些优秀的飞行员和舰队长官又有着极其强烈的“武士道精神”,通常都是与战舰共存亡,在战争后期,为了抵御美国军队强大的优势,挽救其战败的局面,按照“一人、一机、一弹换一舰”的要求,对美国舰艇编队、登陆部队及固定的集群目标实施的自杀式袭击的神风特别攻击队。本来优秀军官就寥寥无几,你还这么能送,也注定了日本战败的命运。

据说在日本对美国开战之前,日本海军的永野修身大将问日本的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皇国对美开战,你觉得有多大把握?”山本五十六早年在美国做过武官,是个美国通,他是这么回答的:“要是阁下见过堪塔斯的石油、底特律的汽车,就知道皇国对美开战没有把握!”

永野大将很生气,回答山本:“皇国已经对美开战,你怎么能堕皇军的士气?你直接说皇国对美能坚持多长时间?”山本犹豫的告诉永野大将:“最多半年吧!”永野修身大将一拍大腿:足够了,皇军武运长久,六个月内就可以击败美国!三个月灭亡中国。”结果中日的全面战争打了八年,至于六个月消灭美国?太平洋战争开战六个月后战争的主动权就到了美国人手里,而日本也最终走向了覆灭的深渊。

参考文章:

《中途岛一战过后, 日军损失如何? 是否丧失海军力量?》 来自搜狐网

《为什么二战期间日本要进攻美国?(上)》来自铁血网赵勇1969

《中途岛海战战败原因的分析》来自搜狐军事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途岛战役:日本航母那么多,为何还输得一败涂地?
回顾中途岛,为何拥有8艘航空母舰的联合舰队,最后一败涂地
《决战中途岛》:日本国运的终结
迷雾中的中途岛海战,日本历史发明家编造命运5分钟,骗人几十年
中途岛海战教训
二战经典会战之中途岛海战(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