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系列第一文,细说开卷回

《红楼梦》系列文章·小序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一、内容概述
开卷第一回作者自云,相似于楔子之形,作立意表旨之用。
“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阅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
话说女娲炼石补天,却单单剩下一块未用,落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于是这块石头日夜悲泣,哀叹自己不堪入选。一日,听到路过的一僧一道高谈快论,于是颇为心动,祈求二人将它带到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享几年。僧、道见其志诚意坚,便答应其请求,并将其变化成一块美玉。
不知过了几世几劫,有个空空道人访仙求道,从这峰前经过,见一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便感新奇,听那石陈之后,思忖半晌,将《石头记》检阅一遍且做修缮。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且看石上是何故事。
姑苏处阊门外,十里街上葫芦庙旁,有一户甄姓乡宦,年已半百,仅有一女,名唤英莲。一日,士隐书房闲坐,竟朦胧睡去,睡梦中听得一僧一道谈论什么,细听一阵,也想弄个清楚明白,却从梦中醒来。
看到可爱的女儿后,准备带她上街上游玩,看到远处走来一僧一道人,他们口中谈论着而来,僧人看到士隐,便称是英莲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并要求士隐将英莲舍于自己。士隐哪里愿意,但也听得明白,正欲问二人来历,然二人一去不见踪影,士隐涂有懊悔之意。
这时寄居葫芦庙内的穷儒——姓贾名化、字表时飞、别号雨村者走来,二人寒暄之后,士隐邀其至家。忽然士隐家中有客,士隐便先行退去招呼客人。雨村翻书解闷时,看到窗外摘花的甄家丫鬟,不觉心动,“自认为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雄(有远见、能识鉴的人),风尘(指扰攘的尘世,有旅居在外、备尝艰辛之意)中之知己也。”
中秋佳节,士隐亲邀雨村到家共度佳节。筵席中,雨村大谈抱负,士隐惜才重义、慷慨资助,由此贾雨村得以赴京施展抱负。
倏忽又到元宵节,士隐命家人霍启带英莲外出看灯,却不幸丢失英莲,霍启也因此未敢回来禀报,夫妇二人思女心切而害疾,日日医治。之后又因葫芦庙内炸供失火而牵连甄宅,一时家破,只得变卖田产勉强生活,后又不得不寄居岳父封肃家中,贫病交加、身体日下。
一日,士隐看一跛足道人口中念念,觉心有所悟而出走远去。妻封氏寻夫不得,只得日夜做些针线发卖,帮助父亲用度。
 
二、诗词联赋
(一)
无材可去补苍天,
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
倩谁记去作奇传?
——石后偈语
 
(二)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题《金陵十二钗》

(三)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出有还无。
——“太虚幻境”对联

(四)
惯养娇生笑你痴,
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
便是烟消火灭时。
——僧对甄士隐告诫

“菱花”这句隐喻英莲被呆霸王薛蟠强占作妾的不幸遭际。菱花,指后来英莲改名香菱;雪,谐音“薛”,指的是薛蟠。菱在夏日开花而竟遇冰雪,喻英莲“生不逢时,遇又非偶”(脂评),定然遭到摧残。

(五)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贾雨村 中秋对月有怀

(六)
玉在椟中求善价,
钗于奁内待时飞。
——贾雨村中秋夜仰天长叹、抱负不得

(七)
时逢三五便团圆,
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
人间万姓仰头看。
——雨村酒意对月寓怀

(八)
世人都晓神仙好,
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
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
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
孝顺儿孙谁见了?
——跛足道人《好了歌》

 

三、章回评述

命运、时机、贵人

常言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宿命论的观点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影响深远,在曹先生的《红楼梦》当中亦是随处可见这种思想。在这种思想观念下,虽认为命运天注定,但是并非完全、绝对。因为有些因素仍旧对于所谓既定的命运有影响作用,比如时机、贵人等因素。
时机、贵人等在人的成长、发迹过程中作用、影响不可小觑。本文仅以《红楼梦》第一章回内容作为阐述之根据。对于贾雨村而言,合适的时机—中秋夜,生命中的贵人—甄士隐,这两者因素而影响其命运,促成他的仕途与抱负。
贾雨村本是寄居之人,靠写字卖文为生,虽心中有才气,但是没有机会施展,只得是口头空吟、心中抑愤。然而令他幸运的是,家中宽裕的甄士隐老先生,热情好客、敬人惜才。在中秋夜,亲自前往庙中,邀请雨村到家酌酒言欢,解贾雨村客居在外、孤单念亲之情。
筵席中,士隐放低姿态,与贾雨村平等相视、称兄道弟,颇为客气。对于贾雨村的满腹豪气赞口不已,为照顾贾雨村读书人的面子,士隐在合适的时候,慷慨解囊,出资银两、冬衣鼓励其上京。也正是因为此,才有这穷儒贾雨村做官得俸的好机会。
再说说这英莲姑娘,生于乡宦富裕之家,享得父母怜爱之志。然命运不幸而舛,年幼时离开父母,之后又历不幸遭遇。她幼时的命运中没有因好时机、遇贵人而发迹,反而因意外时候而过早经历不幸的苦难,同时,这也给她的父母造成极大的伤害与痛楚。正应证了当初僧人对于甄士隐的劝诫,女儿英莲确成“有命无运、累及父母之物”“…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或许,在最后我们会说,那僧人就是士隐的贵人,假如当时便将英莲舍于僧人,也许就不会有此灾祸发生。这种想法有合理之处,但是对于当时的士隐来看,唯一的女儿似心头肉、掌中宝,怎能愿意舍去。假如之后他会后悔的话,那么必定会悔恨当时的不通。
这其实对于我们现在也是一个很好的警示,人在某种境遇当中,深陷其中而对于某些问题看得不够透彻,但是当最后真正看清楚的时候却早就悔之晚矣,都头来也是空空一场。
最后,跛足道人的《好了歌》意味十足,有些东西过分忙于追求,到头来只是空头一场,其中不乏意旨深远,耐人寻味。
 
二〇二〇年五月十九日
《红楼梦》作者、版本等诸多问题,多有知名红学专家研究,故笔者系列文章不对此再做考证、研究,系列文章参考文本为人民文学出版社本《红楼梦》(上下),如有不同、出入,请谅解。
参考文献:
红楼梦/(清)曹雪芹著;(清)无名氏续.-3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放大镜看最美绘本——详说工笔画《红楼梦》(孙温)之一 ● ● ●
画龙点睛:红楼梦第一回里的精致隐喻
读书|《红楼梦》批注式精读Vol.018:第一回精读⑱
《红楼梦》里,贾雨村为何令人恶心?
闲话红楼丨多少个“英莲”、“娇杏”仍然是我们今天茶余饭后的谈资
红楼梦87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