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鼎帷咨询:优质人才发展(二)——OKR的四大误区,将毁掉你的团队 罗丹
userphoto

2022.06.08 黑龙江

关注

作者:罗丹

OKR(Objectives,Key Results,目标与关键结果)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最早是因特尔发明的,后来被谷歌使用后才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现在很多企业也都在把KPI向OKR进行转变,因为OKR能够更好的提高整个团队的组织效能,营造团队氛围,并降低组织熵增。但近两年来不少企业都在反映OKR的方式并没有那么好的效果,不仅没有提升组织效能,反而让原有的KPI降低了,团队的内部矛盾也在日益加深,有的则是团队变得沉默、消沉。这里就OKR使用过程中的4大误区与大家进行分享,以避免企业做成“披着OKR外衣的KPI”。


    

01


    
    误区一:设置过多“目标”,分散精力

很多企业在设置“目标”的时候往往没有摆脱固有思维,在设计“目标”的时候每个单元(部门/科室)会有4-6个大目标,这样的设计可以是一个年度的总目标,但在一个短周期(月度或季度)内,应该只有1个大目标(这个目标不是说只有一件事要做,而是在日常的各项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必须要完成的一个),能够把这1个目标完成就已经很好了,但很多管理者,尤其是创业者都会很心急,认为每个都是非常重要的,都要做好,因此,很多团队成员都身兼数职。同时,在制定周目计划的时候,也是如此,应该只有1个必须完成的任务和1个次重要的任务,也就是说不管这一周有多少额外的干扰项(日常工作、临时的上级检查、突发事件等)工作,也一定要把这1个必须完成的任务达成,如果还有精力就把另一个次重要的任务完成。
同时,“目标”和行动计划,一定要分解到每个人身上,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做工作是对“目标”有意义的,但仍然不能过多,否则,我们看到的是团队内大家每个事都重要,而最后可能哪一个都没做好,而真正的最重要的目标也没有完成,团队的信心受到极大打击。


    

02


    
    误区二:“目标”做成指标,“关键结果”过高或过低,不能鼓舞团队气势

“目标”要能够鼓舞人心、团队认同的,比如“让我们产品成本更有竞争力、成功抢占川渝终端市场、让我们的流程运行更加高效顺畅”等,而不是做成一个枯燥或一个数字的任务,比如“降低产品成本、川渝地区市场占有率达到50%、业务流程优化”。这样的“目标”是不能提高团队认可和激发斗志的,对团队来说这样枯燥的目标更像是给别人做的,而不是个人和组织的共同目标。
“关键结果”应该是符合smart原则的,应该有2-3个能够衡量目标达成的标准的,但关键结果的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这和合理设计KPI的目标值类似,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同时要实时关注这个结果完成的可能性,最好在80%-90%是一个合理的范围,否则,团队要么没有激情、躺平,要么会越发的焦虑和紧张,稍有问题,就是内部的相互指责和矛盾。因此,这个关键结果是要动态调整的,在每一个短周期(周、月),将目标值从低到高逐步递增,知道达成最终结果。

    

03


    
    误区三:沟通未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从上到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

很多刚开始使用OKR的企业在讨论“目标”和“关键结果”的时候,仍然采用原有自上而下的方式下达,团队成员的态度则是你说多少就是多少,即便是上下充分发言,下面的人也更多的再说困难,没有好的建议或措施,大家更多的是在为自己利益而争论,而不是围绕目标,去讨论有效的行动计划。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大家对“目标”达成一致意见后,围绕目标,讨论如何达成,可能有哪些担忧,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企业在任何时候资源都是有限的)下,选择最合适当下(而不是最理想)的行动方案,来实现“关键结果”。
短周期要做总结,总结不能做成问责,很多企业都有周会、月会的习惯,这样很好,但在会上,我们更多看到的团队成员(可能是班子成员或部门负责人对总经理、部门成员对部门负责人)对领导者先汇报工作,然后领导者就开始说问题、提新要求,然后开始一直表达自己的忧虑、自己有多辛苦,你们还不够努力等等,这样是一个很糟糕的团队氛围。
周会应该在一个轻松环境和氛围下。很多企业在制定OKR之后,就不再关注其完成情况,往往等到季度、年度评价的时候,再来看目标和关键结果完成了吗,这和KPI又有什么区别的呢?周总结是对关键结果的达成情况进行关注,是对行动计划完成情况的总结,更多的应该是团队成员分享各自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取得了什么成绩,从而让团队更有信心,同时也可以需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这样才会有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团队氛围。

    

04


    
    误区四:OKR推行没有从内心到行动的一致,且长期坚持

很多企业、管理者在刚开始使推行OKR的时候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各级管理者、员工没有真正理解OKR的用处,以及执行中的要点和注意事项,领导者执行、贯彻不全面,例如,简单的把原来的IKP变成了“指标+行动计划”,目标不理解,沟通行为、方法不正确,目标达成效果不好,员工开始抱怨等,这时候很多企业就会开始放弃推行,回到原点。
也有些企业会遇到这些问题时,则采取威胁、惩罚的方式,没做到就是罚款、延迟或扣发奖金、没晋升、要淘汰等,然后成员之间则开始只关注自己的任务,大家忙于奔命,没有热情,只有做不完的工作和领导的传递的抱怨与焦虑,最后这个封闭的团队里产生的结果就只有熵增,然后团队更加混乱、涣散。《可复制的领导力》 里说过,如果在当下,你还采取“怕”的方式领导团队,那么,这个团队的效率必然是越来越低。

总结:OKR是一个很好的工具,能够极大的撬动团队整体的积极性和目标的达成,但也有其有效运作、推行的必要条件,企业在推行OKR时,应充分的做好前期的宣传,让每个人清楚的理解并认同;对各级管理者要做好操作、执行方法和工具使用的培训,使其能够正确、有效使用OKR这个工具,而不是单纯的人资部门推行;当遇到问题时,积极面对并及时纠正,做好心理准备,用一个长周期的时间去不断优化、调整、适配,以到达到最佳状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好OKR和KPI,要警惕这5个坑
一维科技联合创始人杨立东:技术人员的考核与激励
​2018年HR的趋势走向:持续的绩效管理时代已经到来
资深管理顾问蒋勇:什么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经营管理】「绩效管理」OKR 在企业中的具体实践及注意事项
看OKR如何再造绩效管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