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天随心写|杀千刀的诈骗犯
userphoto

2022.05.17 上海

关注

早上听广播,说得是花样层出不穷的电信诈骗犯,还播放了一段录音:民警去居民家里试图敲开一位正在与骗子通电话的独居老太太的门,老太太的手机被诈骗犯调教到把正常电话通通屏蔽,所以民警只好上门劝导。只听到录音里民警对着老太太喊话:“我是真的警察,跟你通话的是骗子,快开铁门!”听起来不知所措的老太太带着哭腔,对着手机那头的骗子说:“怎么办啊,他说他是警察,我怎么办啊?”听起来就恨不得穿过电话线,把电话那头的骗子海扁一顿,打到他肝肠寸断,永世不得超生。实在是太可恶了!

好在新闻里播出的都有善终的结局,民警在居委会的协助下让老人家打开了门,然后做了劝导工作,才明白自己正在经历电信诈骗。

可是,还有那么多被骗的老人以及将要被骗的老人呢?

我的父母也曾经有这样的经历,一次被兄弟姊妹劝住了,还有一次虽然也被骗子的说法弄得担心不已,但还是比较谨慎地打电话向我求助,结果也无碍。

老人如果身边有亲近的子女、兄弟姐妹或朋友,被这种骗局忽悠进去的比例会大大降低,在征询了亲人朋友的意见后,老人多半会果断挂断电话。而电话那头的骗子,听到老人向其他人求助,自然就会慌张起来,也多半不敢再来电话骚扰。只是经历过这种事情,会愈发让人燃起对骗子的憎恨,夹带着“竟然骗到我们家里来了”的愤怒。

广播里的那位老人家,独居,身边没有了可以征求意见的人,对自己为数不多的钱财本身非常看重,加之骗子这一套步步诱导的语言模式不知演练过多少遍,每天的电话又在不同的人身上加深功力,一般二般的老人岂能是他们的对手?

我相信,这世上无缘由的好运和厄运降临在人身上比例一样少。所以,老人但凡遇到突发事件,首先深呼吸三次,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找到自己可以信靠的人协商解决办法,子女、兄弟姐妹、朋友……甚至居委会干部,都可以,一定不要自己随便做决定。

退休以后的老人,与工作状态相比,生活节奏发生变化,心理落差大,不适应;加上子女常常不在身边,彼此再联系少、沟通又少,老人的情感牵挂便无处着落。这时候如果有骗子乘虚而入,很容易得手;甚至那些向老人推销保健品的人,用带着目的性的极大热情去和老人凑近乎,正好弥补了老人情感的需要,以代替子女空缺的位置,自然很容易赢得老人信任,让老人乖乖掏钱买保健品。那买的其实不是保健品,而是老人用金钱换回来的情感和关怀。

所以,已经成年的子女们,无论是否在父母身边,都不要断了与父母的交流,有的人尽管在身边,不和父母交流,也相当于没有情感沟通。常常与父母说说话、交交心,吃吃饭、带父母出去玩玩,把情感不断投资给父母,因为他们实在很需要。与父母感情链接深了,老人不但会在危急时刻想到你,向你求助,心里少了空落落的感觉,也不会想着要去找保健品推销员寻找替代情感了。

要想不让有企图的人接近我们的父母,我们都需要付出努力。

排版丨Wanda

文案丨Wanda

小孩回归学校,少了有力帮手,只好自己操办,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婆婆认了个乖巧的干儿子,被我识破是个诈骗犯
诈骗手法不断翻新 老年人频遭诈骗现象透析
当心社会上那群推销保健品的骗子
原创 | 骗子横行,父母如何在澳大利亚躲过一场晚来浩劫?
“自愿上当”的实质是情感焦虑
老人容易受骗上当的原因何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