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夜,我们一起温暖守岁

01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唐代诗人史青的这首《除夜》,1300多年过去,此夜此情,依旧如故。

又是一年除夕夜,又是一夜守岁时。

幼时,只知要守岁。为何守岁,却知之不详。

有一回大年三十,看央视《一年又一年》,才晓得,原来“年”,是上古一种长角的凶残怪兽,每隔一个四季,便出来祸害一次。但这兽,有个弱点,害怕火光和声响。

于是,为了驱赶“年”,人们聚在一处,烧旺篝火、张贴桃符、燃放炮竹、敲锣打鼓。是夜,彻夜不眠,相互守望,名曰“守岁”。

直到天光泛白,重获新生的人们才松了口气,不禁欢欣庆祝,便是“正月”。

而整个过程,称之“过年”。

原来,祖先守岁,守的是平安,过的是难关。

至于守岁习俗,究竟有多古远,已无据可考。有载的,可追溯至2000年前。西晋《风土记》便注:“终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岁”。

某年除夕,一位叫白居易的诗人,正客居异乡,叹道:“守岁樽无酒,思乡泪满襟。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苏轼在除夕夜也不免感慨:“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诉尽人生苦短。陆游遇见了下雪,意兴盎然曰:“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清《帝京岁时纪胜》载:“高烧银烛,畅饮松醪坐以达旦,名曰守岁。”

岁岁年年,代代传承。而今,千百年逝去,这样的守望,亦从未停息。

02

20世纪八十年代末,是我记忆深处最难忘的除夕守岁。

那会儿,山里村子多半停电,更没电视可看。吃完年夜饭,母亲便早早在火塘烧起大火。柴是熬过三伏天的干枯老树兜,火苗直串,噼啪作响。不一会儿,就烤得人额头直冒汗。

正所谓“三十夜的火,月半夜的灯”。

全家人围坐火塘,取暖守岁。一家三代,叔叔婶婶们也在,往往十几口人,坐得严丝合缝、里外三层。

大家“围塘夜话”,就着瓜子、花生、糖果、饼干,谈天说地,讲古论今,追忆祖辈扎根、创家的不易,唠唠方圆十里的茶余饭后,谈论着来年的种种打算。

男人们还会小酌几杯,母亲则等水一烧开,便为大家泡上家乡独特的花椒茶,滋润一天来饱食的肠胃。

正是这样的守岁里,我知道了祖辈那些陈年往事——他们如何来到这个山村落脚,如何遭遇乱世如麻遍尝人世苍凉,如何艰辛创业起家繁衍子孙,又如何不幸离开人世。

而那些家长里短的故事,则往往教会孩子们识人断事、做人做事。

屋外北风呼啸、雪落无声。村子里,不时响起噼噼啪啪的炮竹声。

火塘边的我,一直觉得,那是世间最温暖的火、最温馨的光。虽然,多半在守岁的夜深,我早沉睡在父亲或爷爷的怀里。

那时的守岁,守的是亲情、是温暖、是希望。

网络图片

03

正是在除夕夜里,我以听故事的方式,知晓了爷爷和父亲幼时的守岁。

爷爷小时,是民国、是抗战。日军占领了村子对面的山头,这边就是国军前线,村子里,至今仍残存鬼子焚烧的恶迹。

爷爷回忆,那乱世的除夕,逃散到各处的村人们逐渐回来,照样烧火守岁。有一次,观哨的人回来报信,发现有一队火光朝这边来了。大伙赶紧浇熄塘火,各自逃散。

爷爷说,那时守岁,守的不过是乱世平安。

而父亲的童年,饥饿是刻骨铭心的回忆,一年里,就没怎么填饱过肚子,更别说香喷喷的白米饭,大鱼大肉的荤腥。

只有到了除夕夜“守岁”,才能圆一回梦。因为子女多,家里买不起精肉,往往是低价盘一整个猪头,趁着除夕的大火,架上大铁鼎,和着苕粉、白菜、萝卜,一锅猛炖。

时过半夜,香气愈炖愈浓,凝结在空气中。孩子们睡意全无,口水都快淌干了。

父亲回忆,这一顿,一家人尽可敞开了吃,吃得山呼海啸,吃得扒拉作响,仿若人世间最动听的曲子。

可惜的是,因为平素太过寡淡,而这一顿油水太厚、吃得太撑,第二天,多半存不住,会拉肚子。

讲完这段古,父亲会略带遗憾的一声叹息,“真不容易啊!”

那时守岁,守的不过是一顿饱餐。

太不容易了。庆幸的是,一代代人,总算走过来了、走出来了。

04

而今,一转眼已是新时代的除夕了。

爷爷奶奶早已作古,父母早已双鬓斑白,自己也人到中年、半世浮沉。童年的那个村子,早也消亡,全家住到了城里。

岁月不居,沧海桑田。

这几年,从南国返乡的我,常陪伴着父母一起守岁。城里灯火璀璨,但再没有篝火,取而代之的是电暖炉。再没有太多的故事,多是观看春晚。再没此起彼伏的炮竹响,因为空气治理,城里禁燃鞭炮了。

而物质风阜时代,早就吃不动了。饭后吃点水果,便觉得肚涨难受。

我本以为,年味儿淡了,不复当年,又有点感伤,再难回到以前守岁的温暖,不免怀旧起来。

但就在一刹那,当我瞥见父母深躺在沙发里,半眯着眼,盯着电视屏幕,脸上流淌着孩童般的笑意时,我忽然明白,守岁的故事从未消失,守岁的承诺从未改变

这一刻,守的是时间。坚守旧年的最后一刻,惜别留恋;守望新年的第一缕光,寄以美好。

这一刻,守的是父母。守在他们人生的岁末,是责任,更是珍惜和不舍。

这一刻,守的是融入我们血脉中的华夏传承,以及亘古不变的家国情怀。

这一刻,我们一起相守,就像千百年来一样:守住家的温暖,守住故土眷恋,守住山川岁月,守住现世安稳,守望无限明天。

人间最美是今宵,一夜乡心九州同。此时,此刻,请让我们一起温暖守岁!

(图片源自互联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首届“浪淘沙杯”国际华语赛】散文组入围展:杜彩欣《十年生死两茫茫》
原创 | 老屋『易帆』
乡村纪事:在盛夏时节,回望那时村里的冬天!
记忆深处最温暖的地方——火塘
广东韶关 / 林省东 【散文】/《过 年》
走进故乡的冬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