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端午节你还会包粽子吗?

今年端午,你还会包粽子吗?这话,有两层意思。

其一,你还会不会包粽子这技术活?

其二,虽然知道怎么包,但还会不会动手包?

第一个问题,可能难倒了60%以上的人。比如景桥,小时也是个“技术派”,曾和祖母、母亲一起学习包粽子。至今,那浓烈的端午味仍留存于记忆,而包粽子的手艺却早已抛诸脑外。

第二个问题,可能难倒了剩下的大多数。毕竟,超市里堆积成山的一箱箱粽子,购物网站上眼花缭乱的各式各样粽子,买一点省心省力,何必那么麻烦,非要自己去包呢?再说,端午食粽不过是个象征,尝一两个有那么个意思就得了,自己动手包,真没那闲功夫。

说实话,打以前,我也是这么想的。

但前几天,有朋友分享一则她母亲包粽子的视频,年近古稀的老人家,用干枯瘦削近乎颤抖的手,异常熟练地包着粽子。

先取两片新鲜粽叶,缓缓叠卷成圆锥状,再装满淘洗好的糯米,放入用棕树叶削成的丝线,将上边粽叶下折、卷起,将丝线缠绕几圈,然后不知怎么弄了几下,随后将丝线一抽,一个漂亮结实的粽子便拎在了手中,裹得严实圆润。

还记得,那丝线系的是“活扣”,待到粽子煮熟,找到那根线,轻轻一拉,晶莹剔透、香气喷喷的粽子便“裸露”在碗心了。

将视频反复观看几遍,仍感惊叹不已,这种“穿针引线”包粽子的神乎其技,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生活智慧啊。

也正是看了这则小视频,我才忽然感知到,端午又近了。

说来奇怪,此前,在超市路过一座山似的粽子,在电梯内看见过五彩缤纷的粽子广告,在单位饭堂还品食过粽子,无不在提醒着“端午”到了,而自己却似乎无动于衷。

但偏偏就是这则小视频,勾起了我无限的念想,那浓烈的端午节味儿,似乎隔着冰冷的手机屏幕,扑面而来,并将我关于端午的暖意全部唤醒。

常说,生活要有仪式感,节日就是一种仪式感;再说,过节要有仪式感,或许,自己动手包粽子,就是端午最大的仪式感吧。

自己包粽子,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现代生活美感的追寻。

我曾在《有一种纪念叫放假 有一种感恩叫端午》一文中,回忆江南家乡包粽子的场景:

老家村子里的小溪流边,就有一团团的粽叶树。也是前一天,家人带着去采摘粽叶,收回,洗净,叠好。

与此同时,砍几扇棕树的蒲叶回来,用砍柴刀将长叶切细成丝,就成了一条条绿色天然的“绳子”。再拿出自家种植的香糯米,洗净,条件好点的夹杂放点绿豆、花生米之类,然后就开始包粽子。

村子里,每一家的主妇都会包粽子这个手艺,大人包,小孩们团团围着,也学着包,欢欣雀跃,因为要过端阳了,有好吃的了。

包好的粽子,用棕树叶丝捆扎好,一串串的,仿佛美食天地里的珍珠。用锅和水煮熟,拉开线头,一层层揭开粽叶,清香扑鼻,糯米光泽诱人。再浇上一勺红糖,遇热融化,红白相间,汁水漫溢,味蕾细胞早已急不可耐,一口下去就啃掉大半个。

而这样的场景,幼时的我,曾在那些年的端午岁月里,围在祖母或是母亲的身边,学着包粽,就像包着满满的幸福。而今,不少人可能觉得自己动手折腾包粽子,有点“傻”,掏钱买点多省事。包粽子的手艺,也罕有人会,年轻一代,更是只是围观了。

而我却越来越意识到,只有自己动手包的粽子,才是那个想要的“味道”。更何况,这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用心包粽子,恰恰便是在用心过节,在用心生活。

空谷回音,投桃报李。你用了心,生活自然也会“用心”于你!

往年端午文章(点击标题可链接阅读)

1、《有一种纪念叫放假 有一种感恩叫端午》

2、《端午不死》

(图片源自互联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悦生活•端午节的五丝线
生活需要仪式感,就像端午需要包粽子
麦子 | 端午.粽子
艾草香囊粽飘香
【故乡钩沉】游磊 | 端午感怀
端午节经典好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