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国家科技竞争到产业科技竞争

SpaceX与中国航天

哪种科技路线才是最优选?

在国人眼中,研发火箭应是国家完成,而且应该是举国之力才能做好,马斯克却以一己之力做到全球顶级。

2003年,Space X就发射第一枚火箭,距离成立仅过去15个月,堪称奇迹。

中国首飞太空第一人,在接受采访中正面评价过马斯克:“马斯克是很传奇的一个人物……应该说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和我们的不一样,可以说比我们先进。”

火箭可回收技术是一项非常高精尖技术,如果火箭可以回收利用、反复发射,就能大大降低成本,SpaceX就是将火箭可回收技术进行商用化,大大提高竞争效率。

SpaceX回收过程示意图

在美国,波音和洛马联手坑爹,价格逐年上升,大中型火箭平均报价超过4亿美元马斯克利用资本,一方面利用NASA合同大肆向社会融资,另一方面拿着钱挖人,挖来不少NASA研发人员。

中国航天需要同时兼顾政治和科研驱动的相关任务,SpaceX则主要注重商业化的太空探索和运输服务,采用技术创新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2022 年在“发射次数”基本一样的情况下,SpaceX入轨载荷量是中国航天3倍。

· 美国87次发射成功84次,将793吨载荷送入太空,用全球46.8%的次数发射了77%的载荷。SpaceX贡献61次,成功率100%,将695吨有效载荷送入太空,约占美国年度总入轨载荷重量的87.6%。累计发射卫星数量超过2000颗,其中大部分为“星链”卫星。

· 中国64次发射任务成功62次,将225吨载荷送入太空,用全球34.4%的次数发射了21%的载荷。其中两次失败的发射任务均来自民营航天,分别是星际荣耀的“双曲线一号”以及蓝箭航天的“朱雀二号”火箭。

中美在航天技术上存在代差,我们要正视这个问题。

欧美日链主品牌

主宰全球产业科技竞争优势

宝马多次因博世缺货导致工厂停工,毫不夸张的说,“博世感冒了,世界企业品牌都要打喷嚏”。

2021年,博世营收约合人民币5728亿元,超过了大部分汽车企业。


许多欧美隐形冠军以及大部分世界500强,掌控着产业链关键环节,例如杜邦、苹果、荷兰ASML公司、google(母公司alphabet)等都是链主品牌,他们通过产业科技竞争优势,在全球产业链最顶端获得更高营收和更高利润

国家科技竞争VS产业科技竞争

很多领域,中国都拥有显而易见的国家科技竞争优势,尤其在新能源汽车、电力等产业,国家科技竞争优势已经转化成产业科技竞争优势。


中国允许特斯拉开设独资公司,以最大诚心引进特斯拉,推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

比亚迪抓住中国政府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政策,成功建立起产业科技竞争优势。

比亚迪掌握电池制造技术并建立完整产业链,有效地降低新能源汽车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做到了成本领先。

将国家科技竞争优势成功转化为产业科技竞争优势,对中国经济和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作者 | 新工业战略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落成投产,力箭系列运载火箭产品重磅发布
一箭143星:SpaceX破纪录拼单任务带来空间交管难题
这么多年了,探索太空为啥还在用火箭呢?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航天史:73.回收成功
SpaceX:火箭拼车可能会使太空旅行像乘公共汽车一样
虽然特斯拉上了天,可我还是只想聊聊火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