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Y038 从婴儿的成长解读人格障碍的形成
大家好,我是老康。
昨天我们在Y037:每个年龄阶段人格发展的特点分享了每个年龄段人格发展的特点。
有朋友就陷入了纠结,这个人格改变和人格障碍是否就是一回事儿呢?
人格障碍与人格改变不能混为一谈。 他们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人格改变是获得性的,是指一个人原本人格正常,而在严重或持久的应激、严重的精神障碍及脑部疾病或损伤之后发生。 而人格障碍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始于童年或青少年。 人格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是在大脑先天性缺陷的基础上,遭受环境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 像基因、大脑神经发育这些先天的东西我们无法改变,在可控的心理社会环境方法我们可以有所努力。 童年生活经历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幼儿心理发育过程中的重大精神刺激或生活挫折对幼儿人格的发育存在不利影响。 如父母离异、父爱或母爱剥夺,儿童不能发展人际之间良好的温暖、热情和亲密无间的关系,不能发展对他人的共情,可能会形成反社会型人格。 教养方式不当也是人格发育障碍的重要因素。 父母教育态度的不一致,反复无常,好恶、奖罚没有定规和原则,使小孩生活在矛盾的牵制之中,无所适从,不能发展明确的自我同一性感觉,导致成年后自我概念紊乱,可能形成边缘型人格。 家庭成员所表现出来对事物的一贯的苛求、固执或“认真”,让在发展和成长过程中的儿童始终处于标准化和极端化的信念系统包围之中,不能发展和“变通”的人格特征,这也许与偏执型人格等人格障碍的形成有关。 父母对孩子粗暴、放纵溺爱、过分苛求等,对人格发育均有不利影响。 另外,父母的酗酒、吸毒、偷窃、淫乱或本身有精神疾病或人格障碍或犯罪记录对儿童起到了不良的“示范”作用。 
人格障碍的范围非常广泛,像,偏执型,依赖型,焦虑型,反社会型等等,
那从心理学来说,它们都是如何形成的? 下面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说人格障碍是如何形成的。 人格障碍的形成主要是在幼年心理发展阶段,特别是在出生后的6个月至18个月甚至36个月之间。 在这期间,母婴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婴儿心理功能的形成。 婴儿出生后的1-6个月,为“共生期”。 此时母亲与婴儿在身体接触上和心理上是融为一体的,母亲给婴儿的良好照顾,可使婴儿体验到幸福感和无所不能感。 6个月开始,随着婴儿心理功能的发展,他逐渐意识到自己与母亲是两个不同的个体。 婴儿原来的“无所不能感”受到打击,出现了自身“弱小感、无能感”,即他能够体会到,离开妈妈,自己就难以存活。 这时在婴儿内心就出现了对分离的恐惧感,即“分离焦虑”,同时伴随着“分离-社会化”的心理发展进程。 在这个进程中,如果孩子能够继续得到母亲的良好照顾,他会继续内化母亲的良好形象,在内心形成“好妈妈”的客体表象。 在现实妈妈暂时离开的时候,孩子就靠心中的“好妈妈”表象来支撑自己的“弱小感”、“无能感”,冲淡由分离导致的恐惧感。 所以,好妈妈永远是孩子内心的安全岛。 孩子如同飞机,好妈妈如同航空母舰,飞机从航母上起飞,无论飞多远,只要飞行员内心知道有航空母舰的存在,内心就会感到踏实。
如果这个时候孩子消极应对(本能的反应、无奈之举)“分离焦虑”,就会导致心理功能缺损,出现病态人格。 特别是在母爱中断的情况下,孩子就会在内心虚幻地构筑一个“绝对理想化”的“好妈妈”和“好孩子”,同时也绝对化地在内心虚构出极端的“坏妈妈”和“坏孩子”的形象,这突出表现为“割裂”的心理状态。 加之在依恋、控制、自信、自尊、对他人的基本信任、自我行为控制方面的不同表现,构成了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
具体来说
1、继续保持“弱小感”,加强对母亲的依恋。 如果母婴关系“停滞”在这里,直到成年后仍然是不敢离开母亲,要继续停留在母亲怀抱中,享用母亲带给他的幸福和快乐,就会表现为“依赖型人格”。 这时,主体虽然有弱小感,但缺少对“弱小感”的反抗,缺少反抗和独立的内在要求和自信心,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快乐和价值感。 2、如果在“分离焦虑”的同时,由于怕失去依恋的对象,于是对依恋的对象(一般是母亲)进行过度控制,并憎恨母亲,同时(特别是在经常被母亲驳回的时候),就对自己进行过度控制。 这种由于内心缺乏安全感而导致的过度控制,就最终表现为“强迫型人格”。其内心的主要情感是“恐惧感”或“不安全感”及对此感受的反抗。 3、如果“好妈妈”与“坏妈妈”不能被后续的母爱所整合,在婴儿的内心继续保持隔裂,并保持到成年,就会发展成“边缘型人格”。 此时,不仅“好妈妈”与“坏妈妈”是割裂着的,孩子内心的自体“好孩子”、“坏孩子”也是割裂着的。他自己都无法意识到自己的割裂。 边缘型人格,防御机制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割裂,其内心最突出的情感是“弱小感”和对“弱小感”的反抗。 4、如果“坏妈妈”占了主导地位,孩子就难以建立起对他人的基本信任,并会确信“他人基本上是坏的”,孩子在跟别人交往的时候,就会出现“人际不安全感”,时时处处防着别人,认为自己时刻会遭到别人的暗算,这样以“人际不安全感”为核心的人格类型就是“偏执型人格”。 5、如果孩子受到妈妈的漠视、甚至是敌意的对待,孩子就会争取得到他人的关注,甚至认同了别人的敌意,孩子主动以敌意甚至是暴力对待他人,就会表现为“反社会型人格”。  6、如果孩子没有得到好妈妈的充分呵护,他感到自己是不可爱的,还继续幻想回到“共生期”的幸福感,继续渴望得到妈妈的接纳、呵护,孩子就对自己是否是一个“好孩子”产生怀疑,婴儿愿意做一个“可爱的好孩子”,但又对此没有信心。 这时,就表现为“渴望他人给予无穷无尽的赞美”,通过他人的赞美,来不断证明自己是多么的可爱。这就会表现为“自恋型人格”。 7、如果孩子在共生阶段,都没有体会到“幸福感”和“无所不能感”,孩子的内心就是一个冰凉的内心世界,他没有愿望依恋他人或与别人交往。 所以就会表现出“冷漠、孤独、怪僻”等特点,这就是“分裂样人格”。 8、如果幼年没有得到母亲足够多的关注、接纳,婴儿的各种要求总是被母亲否定或拒绝,他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怀疑自己是否会受他人欢迎,变得开始讨好别人,迂回地得到他人的关注和接纳。 在社交场合,虽然有愿望表现的更加优秀并被别人关注和接纳,但是由于内心太缺乏自信和自尊,在社交中存在太过严重的紧张感和焦虑,致使他最终对社交采取了回避行为。 这样的行为在成年人身上持续地存在,就被称为“焦虑(回避)型人格”。
如果能够积极应对“分离焦虑”,就会形成正常人的心理功能。 如果婴儿能够继续得到母亲的良好呵护,婴儿依托他心中的“好妈妈安全岛”,可以越来越长时间地离开妈妈,越来越远距离地离开妈妈,培养自己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建立起“以自我能力和价值感”为重心的积极乐观的自我意识。
并对未知的外部世界感兴趣,并离开妈妈主动去探索,充分享受由于自我独立和努力所带来的幸福与快乐。 在好妈妈的继续呵护下,婴儿内心的对“好妈妈”、“好孩子”的幻想就会逐渐向现实层面靠拢,比较接近现实,对妈妈和自己都没有过度不切实际的要求。 同时,他会逐渐认识到,“好妈妈”和“坏妈妈”是同一个人,妈妈和我是两个不同的人,我要尊重和接受这个不怎么完美的、现实的妈妈,同时,也可以把“好的自我”与“坏的自我”整合在一起,最终接受这个不尽完满的自我。 这样就完成了婴儿与母亲的分离,同时也完成了“好妈妈”与“坏妈妈”、“好孩子”与“坏孩子”的整合,表现出“自我尊重”的、同时能够做到“同等程度地尊重他人”的、“现实而积极”的人格特征。
谁的人生不流离,每一条走上来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去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选择的方向。灵魂不总是独行,在茫茫人海,总有颗相似的灵魂,不需太多的语言,也许一个眼神一个微笑足矣。面对生活的苦难,我们并不孤单。
我是康医生,我在苏州,来自精神心理科,擅长常见精神心理疾病的诊疗,希望可以帮您解决一些学习、工作、恋爱、婚姻等方面的疑惑。
康医生个人微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格障碍的形成与心理分析
其实你这辈子的功课,就是活成一个普通人
做一个过得去的父(母)亲
3岁以内的母婴关系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回避性人格障碍
你知道吗?孩子这样做,其实是为了克服焦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