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人间 和谐生活(归潇峰)
道德人间 和谐生活(归潇峰)
2011-5-10 20:01

道德人间 和谐生活

        ——学“道”的心得体会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东汉张道陵天师立教以来,奉老子为教祖,把《道德经》作为教徒必读之经典,并亲自为《道德经》作注,曰《老子想尔注》。

《道德经》又名《老子》,因河上公将《老子》分为道经37章,德经44章,故得《道德经》之名。笔者在阅读文史典籍,与大德的鸿文高论时,记录了些心得体会,特此整理成文,希望能与各位高道大德交流。由于笔者习道不长,阅经不广,在此仅对“道”做一个肤浅的思考,并求指正。

一、道可道,非常道。

道教以“道”立教,道士以“道”为士,一生学道、修道、悟道、体道、行道,“道”是道教的最高信仰。如果想要知“道”,首先我们必须知道为何名“道”。《说文解字》上解释说:“道,所行道也。”道的本意是指所行的道路,老子著书立说后,将道路的含义演变为一种哲学思想。那为何要用道来名“道”?引经据典可知,《道德经》中说:“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清静经》中说:“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由此可见,“道”之名,其实并非有特殊含义,只是老子强名,将其勉强取名为“道”。

那什么是“道”?自然本起经》中说:“道者,谓太初也。太初者,道之初也。”道是造化之根,万物之源。《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汉代因避恒帝之讳,故改为“非常道”。开篇的意思是说:道是说不出,道不明,假如能说出道明,那就不是永恒(长存)的道,即“常道”。“常道”与“可道”相对应,老子的辩证思想可见一斑。《道德经》说:“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是先天地之前就已经存在,她是先天地之生而生。《悟真篇》曰:“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在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这句话不仅说明“道”是先天地之前,同时也描述出“道”生万物的过程。大道虽然是虚无的,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可从虚无中生出一气,之后生出阴阳,而阴阳有清浊,阳气清盈上升为天,阴气浊重下沉为地,才有了天地。之后阴阳媾合、清浊中和而成人。此处的“人”可以称为单独的人,即指人类,亦可称以“人”为代表的芸芸众生。根据句意的判断,应该是指单独的人(即人类),而这天、地、人便是“三才”,通过“三才”的重生就有了万物。我以为“三才生万物”是强调人与天地的配合和协调,才可得“万物昌盛”之景,而这与现今所倡导的“人本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道”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道虽是虚无之物,可是她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在宇宙自然、人类社会中都发挥着无形而巨大的作用。只有这样的“道”才为“常道”,才是“真道”,才是造化之根,万物之源。

二、道者万物之奥。

我们已经了解了道生万物,虚无生自然的道理。那就可以说,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自然万物就是“道”吗?我以为并非如此。“道”存在于万物之中,应该用辩证的思维来分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此言不仅说“道”生万物,同时也告诉我们万物承载阴阳,负阴抱阳,而阴阳运动后达到的和谐状态,就是“冲气以为和”的“中和”状态。《想尔注》曰:“道贵中和,当中和行之。”中和是道的体现。万物在自然中一起生长壮老已,没有相互残害,反而很融洽很和谐,达到一种“万物并育而不害”的状态。这就是“中和”在自然万物的体现,也就是道的体现,所以说道存在于万物之中。《庄子·知北游》也有一则故事,东郭子问庄子“道”所在之处,从有生命的蝼蚁说到人体排出的糟粕,道所存之地越来越低下。其实这故事告诉我们:不论物的高低贵贱,万物中也皆有道。道存在于万物之中,可以说没有道亦没有万物。

《西升经》中说“人在道中,道在人中。鱼在水中,水在鱼中。道去人死,水干鱼终。”讲的是人与道的关系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人是芸芸众生,与万物一同,存在于自然这个大环境中,而自然又在“道”在范围之内,故曰:“人在道中”。二、人与万物一样,都是道生道化,《易》云:“一阴一阳谓之道。”道是由阴阳共同构成,因此人体中就含有阴阳。中医的阴阳学说,对人体病症的诊断就有阴虚、阳虚等说法。从侧面就证明了人中有确实有阴阳的存在,故可说:“道在人中”。另一种说法,道经云:“道之在我之谓德。” “德者,人之所得是也。” 由此可见,“道在人中”的体现应该也可以是德。人若得了“道”便得了“德”,德是道于人体的体现,故也可说:“道在人中”。人是万物之一,有万物的特性,反之亦然也。因此德不仅是道在人中的体现,同时也是道在万物中的体现。三、人生活在道德范围之内,人是由道生道化,若道去则人无所依,无所生,故曰:“道去人死”。

既然如此,那“道”为何又不是无处不在、无处不存?《西升经》云:“道者,虚无之物。”道是虚无之物,是无形无情无名,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可是人与万物都是真实存在的,有形有情有名,这就与“道”之性相悖。如果我们把虚无的道称为“常道”,万物的可见的道称为“可道”。“常道”与“可道”就是一组辩证。我以为“常道”就是道,就是真道,本体是虚无的,看不见摸不着的。而“可道”即非真道、本体是真实的,有形有状,可触可碰的。“常道”生万物,而万物所含的道仅是“常道”的表象而“非真道”,而这个“非真道”是由“可道”体现,从某种程度上说:“非真道”就是“可道”。所以万物所含有的道仅为“可道”,是能够接触,真实的道,而非虚无空寂、无形无状的“常道”。即道经云:“一切众生,皆含道性。”

《道德经》中说:“道者万物之奥。” 道是虚无的,是万物玄妙奥秘的所在。我们只有通过或是凭借可见真实的万物,提取出万物所包含常道的道性,并将这道性升华并集合为一,《想尔注》说:“一者,道也。” 而这“一”就是常道,也就是真正的道。

三、天人合一,天道无为。

卿希泰先生曾指出:“道教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的基本出发点、乃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是道教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主张,它希望人能够与自然合二为一,从字面来理解,所谓的“天”就是指自然,而人即指人类,“一”是道的别名,就是宇宙自然的根本法则,而“合一”是会对于宇宙自然,人类社会都产生重要的作用,“合一”并不是简单的合二为一。《道德经》中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由此可见,得“一”的重要性,得“一”便可天清地宁,因为得到了“一”便是得到了“道”,得到了天地自然的法则,天地因此秩序有常。

对于“天人合一”,我以为可以分两个方面来阐释。

第一,“天人相通”,天与人应该和谐相处,“人之为”必须符合“天之意”,天人相通,那才是符合“一”(即道),因为天(自然)是客观存在的,不为人的意志所能转移,而这个就是“道”的一个突出的表现,即客观性。人只有与天相通,与道相合,最终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唐宋之际,丹道从外丹向内丹进行转变,道人们认为,自然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人通过内丹的修炼是可以与自然相通,实际上也表明了天人本身是相通的。

第二,“天人同构”,古人将自然与人相比,认为构成自然与人的物质是相同的,自然界存在的事物,在人体中都有与之相对应。如自然界存在木、火、土、金、水,而人体内也有与之对应,即为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述异记》记载:“昔盘古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盘古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其实这就是用神话的方式直观的体现“天人同构”的思想。不论是“天人相通”,“天人同构”,其最总还是回归到“天人合一”这个大思想上,由此可见,“天人合一”在传统文化中早已根深蒂固。

既然要达到“天人合一”,我们人应该如何来“为”?张天师创教之初,在《老君想尔戒》就提出:“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此上最三行。行无名,行清静,行诸善,此中最三行。行无欲,行知止足,行推让,此下最三行。” 通过这九条戒文,可以看出“行无为”的重要性,而道教也将“无为”作为主要代表思想。那应该如何才是“无为”?《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应效法大地之厚德载物,地应效法天之运行常理,天应效法道之阴阳消息,道最终要以自然为根本法则。通过对自然的效法,便知“自然之道不可违”。不能违背自然这个大发展大规律,所以主张人类要保护自然,保持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顺应宇宙自然的客观规律办事,也就是道教常说的无为。我以为“无为”是为中之最高。理由有如下两点:第一,“道之为是为在芸芸众生,万物都能接受,而万物所接受到“为都是均等的,由于所有的都是一样的,而万事万物又都是相对产生的,不存在贫富与多少,这就是一种辩证。所以说,“道之为”具有一定的广泛性。第二,无为的为不是不为,而是顺应万物,任物自然,顺其自然的为,她的为是符合道,符合自然,符合宇宙发展规律的。

综上两个理由,可以说明“无为”的为是“为”中最高的为。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是以顺应宇宙自然发展规律为前提条件,而不是以一件事物的规律为依据去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的本性是无为,无为只不过是过程,而并非真正的目的,“无不为”才是根本目的。

人只要是顺应了自然这个发展的这个客观规律,行无为。不需要人的把持与干涉,也可使其长久的发展,最终就能达到无不为的目标,最终也就可以得“天人合一”的境界。

四、道德长存,和谐人生。

若得和谐人生,必使道德长存。“欲求天仙者,要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单务方术,皆不得长生。” 人若要得道成仙,不单靠修习方术,还需要修德,即积功累德。闵智亭道长曾在著作中写到:“为道者当立功德。”在上文中,已用较多笔墨解释了,与“道”有关的些许问题,故此处对“道”不做再多叙述,仅以“德”为我所论之重点。

关于“德”我以为可以从“得德”与“行德”这两个角度来分析。

一、“得德”,“道”存在于自然中便称为道,而存在于人中便是德。如何“得德”,其实还是需要“效法自然”,因为自然是万物发展的基础。试用《道德经》中的话,做一个简单的分析,“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我认为,这句话描述的是“天之道”如何从自然逐渐演化为“人之德”的过程。中和是“道”的一个特性,知“道”之“中和”便知“道”之常,“常”就是“常道”,是虚无的真道,也就是自然规律,宇宙的根本法则。知“道”之“常”,便会反思从而变得心智明达,当“明”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产生符合自然的德,因为德是我们不断效法自然后得到的,所以其必是符合宇宙自然的。

二、行德。王常月祖师曰:“欲修天道,先修人道;人道不修,天道远矣。” 想要实现天道,修证金仙,必须落实到实际,即所谓的人道。学仙修道是个人的追求,但也离不开人们共同生活的社会。修仙者也是社会的成员,为父母所生,社会所养,当尽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凡是有德之人必须不断“行道用德”,躬行自身之德,参与社会,融入生活,不仅是尽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不断完善自己的“德”,让“德”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更新。我想“德”的现实意义也能够得到一定的体现。现今道教从原始典籍中,提取出济世利人,齐同慈爱等思想,来度化万民,普济群生。这就是一种“德”的表现。“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这不仅是道教经典篇目中的名句,也是道教常用的语,从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道教始终以“度人”为现实追求,这也是行德的具体表现。只有通过不断的行德积善,积功累德,社会才会走向和谐,终至“人间仙境”。

道德不仅作为一种准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同时也有引导和促使人们向善的功能。“道普德溢,天下太平也。” 只有当道与德充溢饱满时,方可谓真正的太平。《道德经》中说:“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人若能做到“道生德畜”、“尊道贵德”,将“道之理”用在自然宇宙,人类社会中,便能出现自然社会的和谐,人类万物共生的情形。道教的时代新思想,对当今所倡导的和谐思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1年五月   江苏昆山   归潇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教教理教义
周高德:尊道贵德 超凡入圣
周高德:怎样读《道德经》
怎样读懂《道德经》
《老子西升经》
浅论“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