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九州——西北台州

《淮南子·地形训》:“西北台州曰肥土。”《后汉书·张衡传》注引《河图》曰:“西北柱州曰肥土。”《河图括地象》:“西北曰柱州一作括州。”

西北台州就是古聂耳、儋耳、耽耳、聂国、聊摄、顿丘今聊城。伏羲以地之中央的昆仑虚对应天上的大角星,以聂耳为摄地,以古东原厎平为提地,创设对应“摄提六星加大角”星象的帝都格局。模仿摄提六星各三星如同大角星双耳创造了聂字。《史记·天官书》:大角星者,天王帝庭。其两旁各有三星,鼎足句之,曰摄提。摄提者,直斗杓所指,以建时节。”司马贞《索隐》:“摄提之言提携也。言提斗携角以接於下也。”《春秋纬命历序》:“《洛书》曰:人皇出于提地之国。天体始于北极之野,地形起于昆仑之墟。”宋均注:“北极为天之枢昆仑,为地之柄所以摄地曾是颛顼、舜摄政之地。

《山海经·海外北经》:“在昆仑之北,…聂耳之国在无肠国东,县居海水中,博父国在聂耳东,一曰夸父。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河水所入。…务隅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后汉书·郡国志》:“聊城,有夷仪聚,有聂城。”《通典·州郡十》:“聊城汉旧县,有台城。”·地形中》:聊城有城、菅城。《抱朴子·卷五》:“禹乘二龙,郭支之御。”《路史·国名纪六》:“郭哀,夏后御,博之聊城。”聊城为悬居海水中的聂耳城,自然要建高台,所以为台城,聊城最古老的传说就是凤凰台,在聊城的北部,颛顼墓东部。“博父国在聂耳东”,博父国正是聊城东部的古博州博固城,也即薄姑城东北薄州。聊城成语“郭氏之墟”也称“善善恶恶”,就是鲧造城郭留下的姓氏,后为大禹的“夏后御”。鲧为颛顼之子,禹为鲧之子,可见其祖孙三代在聊城留下密集足迹。

《海外北经》、《大荒北经》都记载颛顼墓就在聂耳、儋耳附近;《海内经》鲧生于“北海之内”;《帝王世纪》颛顼:“葬东郡顿丘,广阳里。”《皇览·冢墓地》:“颛顼冢在东郡濮阳顿邱城门外广阳里中。”《汉书·地理志》:“聊城、顿丘,莽曰顺丘”《大明一统志·卷二十四》东昌府陵墓:“在府城西北二十里葬颛顼高阳氏,陵前有圣水井,旱祷輙应,旧有坛庙久废,惟祈雨祷雪感应碑尚存。”《大清一统志》:“帝颛顼高阳氏陵有二:一在开州,一在东郡城西北二十里。……在东郡者有庙,民间称'聊古庙是也’。”远古至今文献一致记载颛顼墓在聊城,这儿就是北方水德玄帝颛顼封地和摄政之地,是任何地方无法比拟的。聊城顿丘,莽曰顺丘”证实顿丘即聊城;东昌府就是聊城市城区名称。《尚书大传》:“舜贩于顿丘就时负夏王莽称顺丘应是因舜,舜以顺入二十四孝。所以舜贩于顿丘和摄政之地都在今聊城。

清华简《楚居》穴酓迟徙于京宗,爰得妣湛逆流哉水,状聂耳,乃妻之”《说文解字》京:人所为绝高丘也。宗:尊祖庙也。聂耳与《山海经》记载的聂耳互证为聊城,聂耳京宗就是聊城外环西北角聊古庙颛顼墓。

《尚书·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宋史·志·天文》:“历象以授四时,玑衡以齐七政,二者本相因而成。故玑衡之设,史谓起于帝喾,或谓作于宓牺。”晋书·天文上北斗七星在太微北,七政之枢机太微在大角星西,七政枢机在大角星西北,聊城即西北台州处于中土冀州北偏西约39公里,与玑衡、摄提之设方位和距离均相符,深入研究会有更多发现。

曾经悬居海水中的聂耳聊城,至今仍为富水的江北水城,似乎是远古浩渺的雷夏泽留下的一丝丝记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郭国墟---聊城三次迁徙
沿着黄河逆流而上——重走聊城四座古城(上)
沧桑聊古庙 亘古辉煌存
聊城市历史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铨衡典  第九十四卷
(1)历代聊城附近地区地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