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出现复发转移的时候,再次活检还有必要吗?

出现复发转移的时候,再次活检还有必要吗?

  “手术的时候活检不都做过了吗?为什么还要做呢?”,相信很多晚期的患者朋友有这样的疑问。

诚然,当我们发现了考虑肿瘤的肿块时,「确诊」需要活检,「术后」也会做病理诊断。那么再次出现局部的复发或者远处转移,究竟是否有必要再做一次活检呢?

这个答案暂且搁置,看完文章自然就有答案了。

针对这个“复发转移的肿瘤”,我想再提出几个新的问题:

它是什么身份?

它跟原发肿瘤有一样的姓名吗?

它们有一样的性格吗?

接下来就让我从每个问题的答案中,探讨再次活检的重要性。


它是什么身份?

当一个新的肿块出现在身体里的时候,检查报告向我们描述了他的形态、大小,却不能完全且明确得描述出它的身份,究竟只是良性肿块,还是恶性肿瘤?

这需要做活检去明确。

假如我们对一个身份未明的肿块未加明辨,就进行复杂且辛苦的抗肿瘤治疗,到最后发现只是良性肿瘤,劳神伤财而又不起作用,那可真是折了夫人又赔兵。  倒不如早先定下身份,不必为了一个良性肿块大动干戈。

而活检的病理报告,就详细的向我们讲清楚了这个肿块的身份,良性?恶性?现出真身!


它跟原发肿瘤有一样的姓名吗?

当肿块已经确诊为恶性了,我们又面对着新的问题:“它跟原发肿瘤有一样的姓名吗?”。

乳腺癌的常见复发部位有胸壁和区域淋巴结(腋窝淋巴结、锁骨上下区淋巴结等),常见的转移位置有肝、肺、骨等一些位置。

临床医生在日常的诊疗过程中,就时常发现一些“考虑复发”,实则是“其他肿瘤原发”的情况。 

比如乳腺癌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在肺部发现新发肿块,经过活检发现是“原发肺癌”而不是“乳腺癌转移到肺”。那如果这位患者不进行检查,直接进行乳腺癌的治疗,岂不又耽误了新出现的肺癌的治疗吗?

那么我们如何判断,当前这个恶性肿块,姓甚名谁呢?这就需要免疫组化报告的辅助了。活检出来的组织拿去做免疫组化检查,免疫组化会向我们介绍原发肿瘤的“姓名”、来源。究竟是原发?复发?报上名来!


它们有一样的性格吗?

能够代表着乳腺癌“性格”的东西就是免疫组化里的指标了,免疫组化的指标非常多,乳腺癌常见的指标有ER、PR、HER-2、KI-67这几项。

刊登在《中国癌症杂志》上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标志物应用专家共识(2019年版)》一文,就提到了对于晚期复发转移的乳腺癌,再次进行活检,明确新病灶免疫组化的重要性。

其中也提到在晚期复发转移的乳腺癌中,ER、PR、HER-2数值时常发生改变,这将会影响到后续治疗的决策。

落后、陈旧的信息并不能够很好的指导当前的治疗,就好比大家都知道老上海时代坐人力拉车出门,到了现在电动汽车都已经亮相了,我们总不会还按照以前的出行方式选择人力拉车吧?

因此,及时更新治疗所需要的病理信息是十分重要的,要对肿瘤的最新变化,做出最新的判断!

当然了,免疫组化中还有更多的指标,需要用来评估下一步治疗的疗效以及预后,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

想来开篇的问题,答案已经很清楚了。复发转移灶的活检非常重要,万一遇上需要活检的情况,请千万不要嫌麻烦。对待癌症就是对待敌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祝愿所有患者朋友都能战胜肿瘤,活得更久,活得更好。

封面图创作来源

https://icons8.com/vector-creator/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乳腺增生和乳腺结节会发展成乳腺癌吗?
ESMO: 于鑫淼教授解读DAISY研究生物标志物分析
为什么有些时候活检完不仅要做常规病理检查,而且还要做免疫组化检查?
病理检查查什么,为什么要做
教你认识乳腺癌(科普知识、值得收藏)
肿瘤病理规范化诊断标准 第5部分:乳腺癌病理诊断标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