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女真金国的百年风云--第二部(完颜亮篇25)

金国的交钞分为大钞和小钞两种,大钞的面额分为一贯、二贯、三贯、五贯、十贯五个等级,小钞的面额分为小钞分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七百文五个等级,规定交钞的流通期限为七年。

除此之外,完颜亮还专门为纸币的发行流通设置了一个管理部门,称之为交钞库,管理印造、兑换交钞的事宜,交钞库设使、副使各一名。

虽然北宋是中国历史中第一个发行并使用纸币的朝代,但纸币真正发行并得到大量并广泛使用流通的朝代却是金朝,在这过程中完颜亮所做的努力是不可抹杀的。

除了对政府机构、吏治、农业和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外,完颜亮还非常注重对金国人才的培养和科举制度的改革。

金国建立初期,国家刚从原始部落社会一下子进化到封建社会,很多金国的高层人士连起码的国家礼仪、礼节都未掌握,因此也无暇顾及在金国普及科举考试。

吴乞买继位后,金国攻占了辽国的大片土地,开始直接统治原辽国的大量契丹和汉族人,因此科举考试的事宜被提到了金国的日程表之中。

天会元年(公元1123年)十一月,金国在模仿汉唐科举制度的基础上举行了首次科举考试,当时称之为贡举。

但这种贡举模式没有固定的考试地点、没有固定的考试科目、也没有固定的考试年限,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并没有形成一套规范和完整的制度。

完颜亶继位后,面对原辽国居民和原北宋民居共同并存的现象,考虑到辽、宋两国所信奉的儒家思想不同而制定了“南北选”的科举模式,南方人(原北宋的居民)试经义,北方人(原辽国居民)试词赋,相当于是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南北分区考试模式。

这样的科举制度自然已经跟不上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趋势,天生喜好汉族文化的完颜亮当然要对这种陈旧的科举模式进行改革。

完颜亮在继位后不久,便专门对金国历史上的贡举和南北选的科举制度模式进行了研究,最终决定废除南北分区考试的模式,将金国的科举制度重新统一,并制定了固定的科目和固定的考试年限,完全、彻底的废除了金国以往在科举考试过程中的民族岐视政策,真正做到了不拘一格、毫无偏见地在金国全国范围内选拔有用之材。

为了使女真皇族成员们能更好的接收和学习到汉族的优秀文化,天德三年(1151年),海陵开始设女真族国子监,招收宗室、外戚、功臣及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受科,招收各族子弟前来学习。

并且完颜亮亲自遴选和敲定国子监所需的汉文化教材,比如《春秋》、《左传》、《孟子》、《老子》等教材都是由完颜亮亲自挑选,并要求国子监作为教材进行教学。

对国子监学生的要求,完颜亮也毫不放松,他规定对学生们必须实行日作策论一篇或赋诗各一篇,一季初试一次的严格管理制度。

在对金国的行政、军事、农业、商业和科举制度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后,完颜亮最后对金国现有的官制也进行了触及深处的改革。

在完颜亶天眷改制的基础上完颜亮对金国的官制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

完颜亮对天眷官制改革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便是废除中书、门下两个部门,完颜亶在天眷年间制定了三师三省制度,朝廷设立三师(太师、太傅、太保)来管理三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师成员们对三省进行直接管理和控制,相当于是控制了整个金国的行政大权。

完颜亮最忌惮的便是朝臣的权倾朝野,要想防止出现这种比较可怕的局面,必须对三师三省制度进行釜底抽薪式的改革,于是完颜亮决定对三师三省制度进行改革,以达到巩固皇位、维护皇权的目的。

金国正隆元年(公元1156年),完颜亮正式宣布废除三省中的中书省和门下省,只保留尚书省,并且规定尚书省设一尚书令“总领纪纲、仪刑端揆”,为全国行政的最高长官,三师成员不再具有管理尚书省的优先权,当然尚书令是必须直接听命于完颜亮的,这样就轻而易举地剥夺了三师成员们的行政大权,所以金国的行政大权基本上归于完颜亮统一管理。

完颜亮对天眷官制改革的第二步是对文武百官的俸禄、印信、封爵进行了相应的规定。

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完颜亮对百官们的俸禄情况进行了调整。

在完颜亶执政时期,存在着大量官员兼职的现象,比如某位官员既担任着户部的官员,同时又兼任着礼部的官员,这样的兼职官员可以同时拿到两份工资,但许多官员往往是拿着两份工资却干着一份工作,挂份兼职的工作仅仅是为了多混份工资而已。

完颜亮上台后,决心对这种非正常现象进行整顿,他对这种现象发出了一道诏令,要求文武百官凡是官位在三师及宰臣以下者,如果出现身兼数职的情况,那么从此以后,我只发正职工作的工资,兼职的工资不再发放。

完颜亮的意思很明确,现在国家经济有困难,不需要你们再搞什么兼职工作,如果你自愿兼职而不要工资,那随便你,反正国家不再发放兼职工资。

诏令一出,效果立杆见影,原先大量的兼职官员自动放弃了兼职工作,兼职不拿工资的事傻瓜也不会干。

统一百官之信印,在吴乞买和完颜亶执政时期,金国的文武百官们大多使用辽国和北宋的旧式官印,完颜亮为了更好的完善金国官场的礼仪文化,在正隆元年(公元1156年)二月,规定停止使用旧官印,由礼部统一进行金国新官印的铸造。

削降封爵,在这方面完颜亮的力度是相当之猛烈,在登基后的七年时间内,他便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削爵运动,具体表现如下:

天德二年(1150年),完颜亮下诏废除中京、东京、临潢、咸平、泰州等路节镇及猛安谋克,取消猛安谋克的上、中、下三个等次,只称"诸猛安谋克"。

天德三年(1151年),又废除守土一方的"万户之官",移权于干户长。

贞元二年(1154年),完颜亮下诏令重定"荫叙法",规定:皇族自一品至七品,荫各有限,消除八品用荫制度。

正隆二年(1157年),完颜亮修改亲王以下封爵等第制度,规定朝廷不再封两字王,过去封为两字王者,改为一字王;一字王者,除掉五号,高品位的大官,也要参酌消降。

以后无论公私文书,凡是带有“爵”字样的,一定要立即除掉,即使是坟墓碑文,也不例外。

完颜亮在金国范围内所发起的各个领域的改革运动虽然开局轰轰烈烈,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完颜亮在后期未能将这些改革运动贯彻到底,最终的结果大都虎头蛇尾、成绩平平。

不过完颜亮在位期间所发起的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了完颜亮的中央集权统治,同时也表明了他渴望金国早日走上封建化道路的迫切心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陵王
女真族杰出的改革家 金国皇帝完颜亮(2)
37 金熙宗改制
京城开拓先行者——————张浩
15北宋-人物-完颜阿骨打(金国)
他们为了生存颠沛流离,改名换姓,却始终不与岳姓通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