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元丰西征-宋军碾压西夏,北宋差点干掉西夏的一场战争!

                 一、西夏内乱

公元1076年,16岁的西夏国皇帝李秉常已经成年,但军政大权被梁太后及梁氏集团成员控制,李秉常虽然名义上已经亲政,但实则没有任何权利,仍然是母亲梁太后的傀儡!

李秉常为了夺回皇权,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暗中派人向宋朝求援,希望宋朝发兵灭掉梁太后,他愿意将河南之地(西夏过黄河河套以南地区)全部赠送给宋朝。

为了夺回皇位,李秉常赠送的这个蛋糕实在有点大,大到让母亲梁太后发现了,梁太后气急败坏,直接把儿子李秉常赶出皇宫,囚禁于木砦里,西夏国内部的皇权斗争开始趋于白热化!

此时的宋朝皇帝是宋神宗赵顼,宋神宗19岁登基,看到宋朝国力衰弱、外战屡战屡败的困境,决定启用王安石进行变法!

变法后的宋朝经济得到发展、国力有所强盛,熙宁年间,在王安石的支持下,名将王韶出兵河湟,大败青海一带的吐蕃部落,开拓疆域数千里,收复宕、叠、洮、岷、河、临(熙)六州,从南边对西夏进行了包围!

随着对外战争的不断胜利,宋神宗的雄心壮志开始爆发,他想超越自己的祖先宋太祖和宋太宗,消灭西夏乃至辽国,恢复汉唐盛世,成为唐太宗李世民那样的一代圣明君主!

 

二、五路伐夏

西夏国内乱让宋神宗终于找到了彻底消灭死敌西夏国的绝佳机会!宋神宗很想亲自检验下王安石熙宁变法之后宋军的真正军事实力!

宋神宗以惊人的速度在全国进行了全军总动员,几乎集结了西北边境的所有军队,共三十五万人,准备大举进攻西夏国。

宋神宗对这场战争进行了周密而又详细的军事部署和计划、

西征大军共分五路

第一路,由熙河路、秦凤路总管宦官李宪统领,率领三万吐蕃骑兵和步骑三万,由熙州(今甘肃临洮县)出兵,经兰州,攻打灵州(宁夏吴忠市),如果灵州已被友军攻克,就转攻凉州(今甘肃武威)。

第二路,由鄜延军经略安抚副使种家军名将种谔率领,五万四千鄜延军,外加三万九千禁军,共九万三千人,由绥德脂出发,攻打夏州(今陕西省靖边县红敦界镇),目标是西夏都城兴庆府(今宁夏银川)东侧的怀州(仿宁夏永宁县东北)。

第三路,宦官王中正从河东出发,率河东军向西攻打怀州,进而进入西夏腹地!

第四路,环庆军,由大将高遵裕率领,共蕃、汉步骑兵八万七千余人,民夫九万五千余人,由环庆路出发,目标灵州。

第五路,泾原军,由大将刘昌祚率领,共五万一千余人,目标是配合环庆军攻取灵州。

整个五路大军,共三十五万余人,二十余万民夫,最终目标是灵州、西夏国都城兴庆府,这是宋朝自开国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对外战争!

五路大军分配完毕,宋神宗望着眼前的西夏地图,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气,这是他登基以来,亲自指挥的第一场重量级战役。

跟随他多年的宰相王安石已罢官回家,他身边已无心腹大臣为他出谋划策,他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打赢这场战争,他押上的赌注不仅仅是三十五万军队,还有熙宁变法以来的全部家底!

如果此战胜利,宋朝必将吞并干掉西夏、威震四方,成为东亚地区的头号霸主,甚至有可能迫使强大的辽国称臣进贡!

此战只能胜,不能败!宋神宗输不起,一旦战败,宋朝将再无干掉西夏的机会!

宋神宗为这场战役动足了脑筋,战术安排似乎很完美,但主将的人选却存在着一定的隐患!

李宪、王中正都是宦官,也就是太监,太监当主将,一般来说都不太靠谱,但宋神宗还是遗传了祖辈们的传统理念,根本不敢给武将太多的权利,太监是最放心的,因为他们不会造反,至于他们是否会打仗,宋神宗考虑的不是太多!

高遵裕,五路主将之中,高遵裕的身份最为高贵,地位最为显赫,他是宋朝名将高琼的后人,也是宋神宗母亲高太后的叔父,号称高衙内(不是高俅的儿子)。

高遵裕的军事才能很一般,但宋神宗也许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让高遵裕担任主将,而且还特地规定泾原军的刘昌祚必须听从高遵裕的指挥。

但正是这个命令,彻底改变了这场战争的结局!

刘昌祚,河北真定人,赵子龙的老乡,为人气雄貌伟、精通兵法、尤善骑射、有百步穿杨之射术,是位优秀的将领,而且其父刘贺死于西夏人之手,刘昌祚和西夏有着血海深仇!但刘昌祚却必须听命于高遵裕。

种谔,西北种家军的第二代名将,常年和西夏人作战,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在五路大军之中,论实力和能力,种谔是最让人放心的一位主将!但种谔也要受宦官王中正的节制。

五路大军,共三位主帅,一位是衙内,两位是宦官,真正战场经验丰富的种谔和刘昌祚只能当副手,宋神宗还是摆脱不了重文轻武的传统思想!

 

                      三、旗开得胜

一切安排妥当,汴京城内的宋神宗在惴惴不安之中,目送五路大军浩浩荡荡向西夏国境内进军,他每天都在烧香念佛,希望能够得到前方战场的好消息!

率先出场的是熙河军,公元1081年八月,李宪率领熙河军主动出击。

熙河军这路并非宋朝的主力军,主要作用是侧击西夏,吸引西夏国的注意,为其他各路大军攻打灵州、怀州做策应!

起初大家并不十分看好李宪,毕竟李宪是位宦官,宦官能打仗才怪?但李宪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让很多人改变了对宦官的看法!

李宪进入西夏国境内,率先攻打西使城,驻守在西使城的党项族首领讹勃哆闻风而降。

梁太后的弟弟乞埋派兵数万赶去增援西使城(今甘肃榆中三角城)西夏军行至半路,听到讹勃哆降宋消息,只好退守龛谷城(今甘肃榆中小康营乡境内)。

龛谷城是西夏粮仓之一,李宪占领西使城之后,乘胜攻打龛谷城,大获全胜,获得大量粮草、弓箭等兵器

夺取龛谷城后,李宪又挥师向西,很快攻取兰州

李宪在兰州的一带的军事行动,成功的吸引了大量的西夏军队,一时间有数支西夏军队向兰州一带开拔!

就在李宪在成功的击败西夏军队,夺取兰州时,和谔的鄜延军也开始向西夏国进军!

九月下旬,种谔进入西夏第一站,攻打米脂寨,但居然连续攻打三天不能攻克!

西夏国的军事情报工作还是相当不错的,得知种谔进军后,梁太后立即派遣大将梁永能率兵八万救援米脂!

面对西夏国来势汹汹的援军,种谔终于显示出了名将的风范,他在无名川摆开架势迎战西夏军,然后伏兵出击,截断西夏军首尾,大败梁永能。

原本一直以骑兵野战闻名的西夏军队,这次在野战中完全不敌宋朝军队!

西夏援军被打垮,米脂守将闻风而降!

攻占米脂后,种谔继续西进,沿途之上,宋朝士气高涨,所向披靡,连续攻克银、石、夏、宥等州,却并没有遇到太多的西夏军队。

至于种谔的临时上级王中正同志,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只能用奇葩无耻可笑来形容,因为他自从出兵后,根本连一仗都没打,就灰溜溜撤退了!

王中正的进军路线比种谔还要恶劣,从河东到西夏,一路之后要穿越毛乌素沙漠,所以这支部队的行军速度非常缓慢,和蜗牛龟速有的一比!

同样是宦官,王中正的表现比李宪差的太远,完全不像个主将的样子,艰苦恶劣环境下行军,叫苦连天,贪生怕死!

其实前面的种谔已经把西夏军给扫平了,王中正跟在种谔的鄜延军后面,一路之上,根本没有碰到太多的西夏军队,但当行军至夏州时,由于遭遇极端恶劣天气,粮草无法运输,王中正的军队断粮了!所带民夫也受不了煎熬,大量逃亡。

既然没饭吃了,手下人也开始当逃兵,那就回家吧!

王中正原本就不想在荒漠沙漠之中打仗,于是乘机率部撤回延州,整个河东军一仗没打,拿着朝廷的发放的军饷,免费到毛乌素沙漠旅游了一趟!成了一个当时的超级笑柄!

 

四、灵州鏖战

李宪和种谔两路大军,在西夏国的一东一西的军事行动,成功的吸引了西夏国的注意力,终于使得中路刘昌祚、高遵裕两路大军可以快速向灵州进军。

比起李宪和种谔,刘昌祚和高遵裕所部离灵州的距离要近得多!

得知李宪已经占据兰州,种谔已经连续攻克银、石、夏、宥等州后,刘昌祚和高遵裕便开始向灵州城进军。

刘昌祚动作很快,一口气进入西夏境内,但高遵裕的人马却踪迹不见,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刘昌祚没有办法,只能孤军深入。

宋朝五路大军进攻西夏,开战初期,宋朝军队屡战屡胜,而且在野战方面也毫不逊色,西夏国的精锐骑兵和宋军交手也惨遭败绩,如此下去,西夏国有灭亡之威胁。

西夏国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梁太后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西夏大臣建议避开宋军锋芒,坚壁清野,将宋军引诱至灵州、兴庆府一带,断其粮道,逐个击破!

刘昌祚行军至磨齐隘(今宁夏同心县)时,遇到了西夏国的十万大军。

面对十万西夏军,刘昌祚毫不畏惧,他精心排兵布阵,将两列盾牌兵放在前面冲击,精锐骑兵埋伏于后队,层层推进,奋勇向前,西夏军不能抵抗,败逃,刘昌祚占领磨齐隘。

随后,刘昌祚决定攻打西夏人囤积粮草辎重的鸣沙川,很快攻取鸣沙川,获取大量粮草辎重。

由于东西两路李宪和种谔已经牵制了大量的西夏军队,所以西夏在灵州一带防御空虚,只有一万多军队。

机不可失,作为一名优秀的将领,刘昌祚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十一月,刘昌祚率领泾原军以飞驰般的速度兵临灵州城下,好运也伴随着刘昌祚,西夏军队居然也城门还没来得及关闭!

那就不客气了,刘昌祚立即下令全军攻城,夺取城门!

形势对宋军一片大好,灵州的西夏守军人数很少,根本不是泾原军的对手,眼看泾原军就要攻破灵州城时,整个北宋历史上最诡异、最不可思议、最让人唾骂的一件事情发生了!

战场之上,突然飞驰而来一匹快马,来到刘昌祚面前,自称是高遵裕的使者,要求刘昌祚马上停止进攻,等待高遵裕到来再进攻!

消失了很久的高遵裕终于出现了,但出现的实在不是时候!

高遵裕军事才能很一般,但为人嫉贤妒能,很看不上刘昌祚,他不想攻破灵州的功劳让刘昌祚独得,他想亲自带兵攻破灵州城!

这个命令差点没把刘昌祚和泾原军将士们给气得吐血!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其实刘昌祚完全可以不理会高遵裕,先把灵州攻破再说。

但刘昌祚却是个十分忠于职守的将领,他顾全大局,不想和高遵裕做对,因此遗憾地停止了对灵州城的进攻。

北宋历史上最接近攻破灵州的一次机会就这样错失了!

要知道,灵州是西夏国都城兴庆府的南方门户,一旦占据灵州,宋军将会处于极其有利的地位,可以对兴庆府构成巨大的威胁!

但历史没有如果!刘昌祚只能停止进攻灵州,

当天晚上,高遵裕在距灵州城三十里的地方遭遇西夏兵,刘昌祚得信后派兵数千前去救援,西夏兵撤走后,高遵裕嫉妒刘昌祚,想以应援迟缓之名杀掉刘昌祚,被部下劝止后,就解除刘昌祚的兵权。

泾原军和环庆军终于合兵一处,高遵裕终于趾高气昂地下令攻打灵州。

但经过之前的那次闹剧之后,宋军士气低落,而西夏人早已巩固了城防,要想攻破,谈何容易!

灵州城不能骤然攻克,但最可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五、功亏一篑

梁太后非常清楚灵州城对于西夏国的意义,一旦灵州被宋军攻占,那么西夏国的河南之地将不保,半壁江山要被宋朝夺取,因此梁太后命西夏最后的名将仁多零丁率数万西夏军救援灵州城。

刘昌祚再度振奋精神,率泾原军在最前方阻截仁多零丁,仁多零丁十分勇猛,拼死突破泾原军的阻击,但灵州城下高遵裕的环庆军却稀里糊涂,居然把仁多零丁的援军放进了灵州城。

灵州城得到援兵后,士气大振,再想攻破灵州城,难上加难!

但高遵裕偏不信邪,他下令全军猛攻灵州城,但激战18天,仍然毫无进展!

时间已经进入冬季,天寒地冻,将士缺少冬装,冻得浑身发抖,而且狡猾的西夏人又把宋军的粮道给截断了!已经无法再战!

高遵裕黔驴技穷了,只能下令撤军!

但狡猾的仁多零丁是绝对不会放过在宋军背后捅刀子的机会的!

仁多零丁下令将灵州一带黄河水渠之水全部放出,顿时,宋军撤退的道路上到处是黄河之水,搞得军队到处要架桥过渠,撤退速度十分缓慢!

仁多零丁等待的正是这种机会,他乘宋军强渡水渠时,率西夏军杀出,从背后掩杀。

危急时刻,刘昌祚再度率领泾原军断后,勇敢阻击西夏国,最后,环庆军伤亡一万余人,泾原军伤亡三万余人,两路大军终于退回了宋朝境内!

李宪也接到了宋神宗的诏令,要求他向灵州进军,和高遵裕、刘昌祚会师,但李宪却并没有直接进军灵州,而是改道攻打西夏国的圣地天都山!

尽管梁太后派重兵救援天都山,但李宪的熙河军士气高昂、战意强悍,很快攻破天都山,将天都山上的西夏皇宫行宫烧为灰烬!将天都山上的奇珍异宝,洗劫一空!

但灵州惨败的消息传到李宪熙河军中后,李宪也不敢再向灵州进军,连忙撤出天都山,返回兰州!

一直高歌猛进的种谔的鄜延军也遇到了困难,但不是西夏军队!

种谔的的行军路线极其恶劣,大部分时间在长城以北的毛乌素沙漠边缘行军,沙漠之中高强度行军,对将士的体力是个严峻的考验。

尽管攻占了不少城池,但大部分是没有粮草的空城,鄜延军将士一路之上筋疲力尽、又忍饥挨饿,当行军至盐州时,粮草耗尽,种谔没有办法,只能选择撤军!

至此,宋神宗五路攻打西夏的军事行动宣告失败!

曾经,宋神宗已经无限接近过成功,只要刘昌祚在灵州城下的那一瞬间,头脑稍微大胆疯狂一点,灵州城便可攻破,宋军便可牢牢控制西夏河南之地!

但一切都为时已晚,汴京城中的宋神宗目光呆滞得望着西北方向,流下了心酸的泪水,他知道,从此以后宋朝再也没有机会扫平西夏!

而他,也只不过是个平庸无能的君主,想要超越唐宗、宋祖,只不过是一场黄粱美梦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宋出兵35万征伐西夏,连战连捷,却因一衙内作祟,导致满盘皆输
灵州之役:北宋足以彻底击溃西夏,为何最终失败了?
北宋出动近40万大军欲灭西夏,却反被打得几乎全军覆没
北宋和西夏长达八十年的横山之争
北宋简史:宋朝五路征伐西夏,连战连捷,却因一人而满盘皆输
西夏其实很有趣儿——正说西夏史系列连载NO.58 西夏的反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