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坛动态]陈民生《山情水意》作品研讨会在宁举行
会场一角。

 陈民生《山情水意》
作品研讨会在宁举行

 
1 1月12日,秋风送爽,硕果溢香。南京市江北新区宣传与统战部、江北新区文联联合主办的“陈民生《山情水意》作品研讨会”在江北新区文化馆举行。来自省内部分作家、评论家及有关方面人士出席了本次活动。

陈民生是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南京市江北新区作家协会理事。他长期坚持业余文学创作,在《中华文化》《雨花》《扬子晚报》《青春》等报刊发表大量的文学作品,曾先后出版《共同的世界》《陌生人的来信》《生命的守望》《情系何处》等四部小、中短及长篇小说。为了回望人生轨迹,记载生命的历程,近年来,陈民生将自己三十多年积累的1 1 0多篇游记作品润色加工,并将其汇总成集,由南京远东书局进行设计策划,团结出版社公开出版。
《山情水意》 陈民生著,团结出版社出版。

生活在南京的国内知名作家李风宇、邹雷、金立安、陈德民、满震及本市文学艺术界领导张强等二十多人出席了研讨会。会议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京市机关作家协会主席、南京市江北新区作家协会主席邹雷主持。邹雷向与会人员介绍陈民生的文学创作经历,对陈民生坚持数年笔耕不缀的奋斗精神和作品中蕴含着的人生哲理与积极向上的不懈追求,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当代作家、南京市江北新区作家协会主席邹雷主持会议。
南京市六合区文联主席、美术家张强专程来到会场,向陈民生新著《山情水意》的出版表示由衷地祝贺。

南京市六合区文联主席张强致辞。

《山情水意》作者陈民生在会上向大家介绍了写作这部游记时的心得体会。他说,我热爱旅游,每每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我都被视觉中的壮美景观深深地感染着,为如图如画的秀美山川而陶醉。沉浸其中,便产生了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记录下来的想法。于是,每次在旅行中,我都会带上日记簿,将眼前的景象、景点的简介记录下来,尤其是注重挖掘这些景区所流传的那些民间故事和人文史料,将这些文本整理成文,今天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部作品,就是我一路走来所留下的足迹。

《山情水意》作者陈民生向与会者介绍写作心得。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雨花》杂志主编李风宇认为,陈民生笔下的景物不仅美,而且富有独特的风致;文章结构张弛有,读来轻松自然。对故事、故人的回想因为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感受,突显出了真实的质感。111篇记叙,也可以说是作者的111个足迹,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个体,杂而不乱,详略得当每篇结尾恰到好处地点明中心意旨,语言朴实而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总括起来品阅,历史的诗意的表述精彩的景物描写,朴素扎实真切的生活感受,收放自如从寻常的回忆中诚恳的内心独白与所要表达的情感比较适宜。能做到情浓而不腻,抒情自然,有生硬之感,感情真挚动人,同时写出了人的梦想与福报

当代作家、原《雨花》杂志主编李风宇在会上发言。

南京市建邺区文化局副局长、《茶亭》杂志主编金立安指出,陈民生书写了自己难忘的旅游经历,作品表现他旅游观感过程中的生命体验,也是时代侧影的一份社会记录。作者善于挖掘每一个景物或土特产的历史记忆、传说故事、人文意趣,穿插写在游记作品中,增加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让读者触景生情,生发怀想,感受到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深切热爱。通读《山情水意》,可以看出陈民生是个文学有心人,为了写出游记作品,是做足了功课的。

当代作家、《茶亭》杂志主编金立安在会上发言。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南京远东书局主编陈德民在畅谈阅读《山情水意》感受时指出,这部作品有三个方面的可贵之处:一是个体的情怀与时代的风华有机地融为一体;二是记录景物与叙述景观衍生的故事并行,传承了山水游记在内容上的扩展;三是融情于景转变到寓理于景,在行走中获得一种宏伟的历史感和纵深感。但作品中一些可能影响结构完美的语句还需要作者进一步地提炼,有的篇章还或多或少地落人一种模式化、刻板化的写作套路,期待作者在不断提升的写作实践中加以规避和克服。

当代作家、评论家、出版家陈德民在会上发言。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闪小说委员会副会长满震深情回忆道,本人与陈民生交往数十年了,对他在文学方面的勤勉创作深为感佩,他一路走来,从开始的小小说创作,到中短篇小说的创作,再到完成长篇小说《情系何处》的创作,可谓是步步上台阶。今天,我又欣喜地看到他这部散文作品的诞生,证明陈民生的创作生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是值得我们期待的。希望民生同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能为读者奉献更加美好的精神食粮。


当代作家满震在会上发言。


南京市玉带实验学校校长祁立忠在发言时表示,《山情水意》这部作品体现了作者的赤子之心孕育出的家国情怀。通读全文,我能深深地感受到陈民生拥有一颗赤子之心,无论他在雨花台,还是大别山,也无论是周恩来纪念馆,还是百草园,他几乎在这些地方无不怀着崇敬的心情,他对茅盾先生无比的热爱,面对古文化和文物充满民族自豪感,面对朋友尽心尽力,哪怕是请吃一顿扬州富春包和炒饭都是那样的用心,拳拳之意跃然纸上,尤其是他对故乡、故土的热爱,111篇文章,写江苏的占40余篇之多,从《三次走进雨花台》到《走进孔望山》,这也许是家乡离得近,更走得多。但我们也会经常审美疲劳,忽略身边。这份赤子之爱,厚植于家乡热土,浓浓的家乡情结,是一曲甜蜜的家乡之恋。


南京市玉带实验学校校长祁立忠在会上发言。


《中华文化》杂志执行主编、中国华夏书画院秘书长梅刚在发言时说,我在阅读《山情水意》一书后的体会是:陈民生的作品果然是山情水意,有情有意,生活随想,令人回味……

 
《中华文化》杂志执行主编梅刚在会上发言。

青年作家邹凯在发言时说,陈民生老师另辟蹊径,在创作游记的过程中,他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写,而是以读者的视角去写,从而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另外,在创作的过程中,山水作为人文与大自然的媒介,作者将饮食文化、历史建筑、神话传说、人类意识融合在一起,又穿插了大量的名人轶事、历史事件、民间文学,时而描写,时而向当地人讨教景点背后的人文典故,从这个角度来说,作者将人的情感、风土人情、烟火生活和自然风景融为一体,又特别注重山水、人文对人的反哺作用,这样一来,景点就被作者写活了。作者不仅仅是风景的书写者,更像是一名探索者,他在旅行的过程中,在积极地探索山水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对人的反哺作用。

作家邹凯在会上发言。


与会人员还就《山情水意》的创作得失畅所欲言,充分表达了自己对这部作品的喜爱,并就文中的一些艺术架构交流了各自的观点。


江苏电视台教育频道主编房爱军在发言。

《新世界时报》亚洲部总编王传明在会上发言。

江北新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徐少有在发言。


南京市六合区广电宣传中心副总编秦坤章在发言。


读者代表杨和在发言。


读者代表蒋燕在发言。


读者代表钟远红在发言。

​会议结束后,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与会人员合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来稿选粹】吴其盛|与诗一同燃烧(外一篇)
陈益峰:外拱千重,不如眠弓一案
陈益峰:风水中案山的重要性
【西散原创】惠兴平作品丨绿的赞歌
【云水间】崖柏工作室作品【 陈化菩萨云纹山子摆件】
【当代知名诗人评选】山东诗人王福中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