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楚怀王很愚蠢?怎么可能!不过是形势比人强罢了!

摘要

当我们读秦末那一段历史时,会经常看到,起义抗秦的,不管是农民军,还是项羽这样的贵族子弟,打出的,都是楚怀王的大旗,甚至他们会另立一个楚王,还是叫楚怀王。

这样的一个历史人物,你觉得他会是愚蠢的吗?其实说来说去,只能说形势比人强,一切都是形势的变化而已!

读过《史记》中有关楚怀王这一段的,大都留下了一个楚怀王很愚蠢的印象,而且这印象还很深刻。

为啥呢?三番五次被秦国当猴耍呗,怎么着也是一个大国君主,却总是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看起来智商不足的选择,最后终于被秦国玩儿死了,死在了秦国。

而且,为后人所敬仰的大诗人屈原,不也是因为楚怀王的愚蠢而怒沉汨罗江的吗?

贴在楚怀王脑门上这个愚蠢的标签,恐怕是揭不掉了。

但是,楚怀王真的很愚蠢吗?这个问题还真是一个问题。

01

首先,楚怀王并不是一个无所作为的君王。

楚怀王从他老爹楚威王手中接过的,是一个已经休养生息了六十年,国力大增、国势渐旺的楚国,而且是当时诸侯中最大的国家,无论是人口、物产,还是军队,都称得上是首屈一指,与齐、秦并列为三大强国。

有这样丰厚的底子,楚怀王也是想有一番作为的,在那个年代,衡量国君的作为,当然最重要的就是看他能否开疆拓土了。

公元前323年,楚怀王上任六年,就和秦、齐举行了啮桑会盟,这进一步奠定了楚国老大的地位。同一年,楚国打着送魏公子返回魏国的旗号,派大司马昭阳带兵攻入魏国,在襄陵(今河南睢县)大败魏国军队,夺取了魏国的八座城池。

楚怀王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武力值。

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楚怀王为纵长,楚军在商於一线与秦交战,夺取了新隍、於、长亲地区。这次五国伐秦虽然最终由于魏国率先要与秦国讲和而致失败,但楚怀王在合纵攻秦中的作用是可圈可点的。

这样的一个国君,哪里看得出一点愚蠢的样子?

而且,不但在对外征伐英勇有谋,就是在对内治理上,也是有板有眼的。

我们经常说的那个屈原,其实楚怀王是很尊敬屈原的,并不是没有重用过他。楚怀王十二年(公元前317年)开始,楚怀王就任用屈原进行变法,变法的内容包括”励耕战、举贤能、反壅蔽、禁朋党、明赏罚、移风易俗”等。

屈原主持的这场变法,虽然最终失败了,因为变法嘛,势必会触动旧贵族的利益,当利益再分配的时候,没有钢铁般的意志,是顶不住的。

重要的不是成功或失败,重要的是,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楚怀王对屈原并没有什么成见,对他是信任、重用的。

这样的一个楚怀王,又为什么被后人认定是愚蠢的呢?

02

楚怀王后期,确实做过几件看似很愚蠢的事。

楚国和齐国是同盟关系,秦国就很想拆散他们,张仪就代表秦国到了楚国,对楚怀王说,楚齐断盟,秦国愿意归还商於六百里地给楚国。

商於是当年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以后,秦国从楚国手里夺走的。

面对这个重大的诱惑,楚怀王竟然答应了。

很明显,这是见利忘义的行为,而且这个利,还只是个口头承诺而已。

楚怀王于是和齐国撤销了同盟关系,然后派人到秦国,让张仪兑现给地的承诺。

结果张仪说,哪有什么六百里,只有六里,去交接吧。

楚怀王也知道上当了,气得发兵攻打秦国,结果都败了。

楚国好歹是一个大国,后来秦惠文王想和楚怀王缓和关系,就对楚怀王说,我这次愿意真的划一片土地给你,咱们别之么闹别扭了。

楚怀王这次长了心眼儿,地是不要了,你要是真有诚意,就把张仪交给我。

秦惠文王当然不肯把张仪送过去,结果张仪听说了,主动说,没事儿,你就把我送给他,你放心,我会毫发无损的回来的。

张仪就这样到了楚国,楚怀王恨恨张仪恨得牙根痒痒,立刻就把他扔进监狱里去了。张仪不慌不忙,早就收买好了楚怀王的宠臣靳尚,靳尚又去游说楚怀王最宠爱的侍妾郑袖,郑袖又在楚怀王面前作天作地,反正一顿操作下来,楚怀王竟然、真的就把张仪放走了……

过了几年,到了秦昭襄王在位期间了。这阶段内秦国和楚国的关系有所恢复,双方还互派了人质,楚国派自己的太子到秦国去做人质。太子有一次跟秦国一位大夫发生了争执,一失手把人家给打死了。

太子害怕了,竟然悄悄地溜回楚国了。这事儿肯定就说不过去了。

秦国一看太子跑了,那就找家长吧,于是就给楚怀王写了封信,说你儿子在我们国家闯祸了,现在人又逃走了,你什么时候有空过来一趟,咱们聊聊。

去吧,万一又上当了怎么办?在秦国的地界,那还不是人家说了算?可是不去呢,明摆着理亏,人家若是发兵攻打,也是有可能的啊。

楚怀王最后决定还是要去,当然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秦昭襄王根本没有来跟他会面,而是埋伏了一支伏兵,等楚怀王一入秦国地界,就把他给劫持了,若干年后就病死在了秦国。

看了楚怀王做的这些事儿,不能不说他确实很愚蠢啊!

03

为什么早期英能果敢的楚怀王,在后期接连犯下这么多的重大的战略失误,以至最后把自己的性命也搭了进去?

是他突然变傻了吗?这种可能应该很小吧。

那到底为什么呢?

我们看历史,还是有些盲人摸象的感觉。

其实,《史记》中记载的楚怀王为什么这么愚蠢,是因为司马迁搞错了一个事:也就是越国的灭亡时间。

司马迁拿到的史料,从越王勾践到末代国王无彊总共是七代人;而实际上呢,一共应该是九代人。

这导致《史记》里面把越国灭亡的时间提前了,所以《史记》里面灭越国的不是楚怀王,而是楚怀王的老爹楚威王。这样一来楚怀王的很多行为就没法解释了,他为什么一会儿跟秦国打,一会儿又跟秦国谈和,看上去就愚蠢。

是的,正是越国,导致了楚怀王面对秦国时的进退失据。

我们知道,越国的领土靠海,沿着海岸线发展起来,南北长,东西的宽度很狭窄,他当然也想着扩大自己的领土,当无彊做了越王之后,一开始是想往北发展,往北就是齐国,我们知道,这时候,齐国和楚国还有同盟关系。

齐国一看越国来了,有点害怕,就劝说越国,你别往北打我们了,你即便打下我们,你的国土也只是长了一点,还是个细长条,没啥意思,不如你们往西去吧,西边是楚国,正和秦国、魏国、韩国打得不可开交,如果你们越国趁机而起,夹击楚国,一定能获得巨大利益,不但国土面积变大变胖了,而且还有了称王称霸的资本,毕竟楚国也挺厉害的嘛。

就这套说辞,居然就把越国说动了,放弃了伐齐的计划,转而开始伐楚。

这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呢?正是发生在楚怀王和秦国以及魏国、韩国恶斗的时候。

所以你看,为什么秦国的张仪一到楚国,让楚断绝与齐的同盟,说是送六百里地给楚国,楚怀王立马同意呢?

这主要是因为,齐国先出卖了楚国啊。越国来打齐国,齐国说,你别打我了,你去打我的同盟楚国吧,打他获益多。

你说,你要是楚怀王,面对这样的同盟,是不是很生气?

所以我们不可以简单粗暴地指责楚怀王,认为齐楚同盟的破裂就是由于他的愚蠢。

越国来打楚国了,楚国再强大,也不可能在东西两条战线上和秦国、越国同时开战,更何况北面还有魏国、韩国虎视眈眈一心也想占楚国的便宜。于是楚怀王暂时和更为强大的秦国休战,专心对付相对弱一些越国。

所以,你能说楚怀王愚蠢吗?

公元前312年,楚国和秦国之间又发生了一次战争,虽然以楚国的失败告终,但楚军是在哪里战败的呢?是蓝田,蓝田是秦国的地盘,离秦国首都咸阳仅一百里左右,非常近。

这说明这次战争楚国非常主动,一开始打得很顺利,推进到离秦国首都这么近的地方了。

但是恰恰在这时候,越国开始正式伐楚了,而且和楚国北面的仇家魏国结盟,邀请魏国一同来对付楚国。面对这样的局面,楚怀王如果选择和秦国继续打下去,那肯定是应付不了的。所以他要先摆平秦国,然后腾出手来对付越国。

这是张仪第二次到楚国求和的背景,其实并没有发生楚怀王囚禁张仪,张仪让利用怀王宠妾逃生的故事,这些就当个故事听听而已,实际上是张仪代表秦国表达了求和的诚意,献出了上庸这块地方给楚国。

这头搞定了秦国,接下来楚怀王就向越国开战,一直打到公元前306年,也就是前后花了七年时间,楚国把越国给灭了,并在越国原有的土地上设置了江东郡。

这就是楚怀王的作为,这样的人,怎么能是愚蠢的呢?

然后就发生了楚国太子在秦国打死人之后潜逃回国的重大外交事故,楚怀王赴秦,结果被扣押。

那么楚怀王为什么得了这么个结果呢?一是他确实没防备,他认为秦国不会拿他怎么样。因为之前秦国国君和楚怀王也见过面,并没有发生什么危险。所以他这次去,也是抱着为国止争的想法,走一趟而已。二是秦国这事儿干得很不地道,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在道义上是理亏的。

这就是楚怀王。当我们读秦末那一段历史时,会经常看到,起义抗秦的,不管是农民军,还是项羽这样的贵族子弟,打出的,都是楚怀王的大旗,甚至他们会另立一个楚王,还是叫楚怀王。

这样的一个历史人物,你觉得他会是愚蠢的吗?其实说来说去,只能说形势比人强,一切都是形势的变化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通史30—战国之亡秦必楚下集
楚怀王为何宁愿在秦国为囚而终,都不愿意回国当王?
楚国第37位国君:揭秘楚怀王的生平经历
中国名人 战国策士之雄张仪
为何统一中国的是秦国而不是楚国,这块石头丢了,是个重要原因
作为疆域最为辽阔的国家,楚国面对秦国为何一败再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