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若说王莽是穿越者,那也是从周穿到汉,也不是从现在穿回去的

摘要

那把多次被用来证明王莽是穿越者的所谓“游标卡尺”,一是并没有记载它是王莽发明的,二是这把“游标卡尺”,只是一把尺子,并没有“游标”,你们仔细去观察。相对于三星堆出土的那些“玩意儿”,这把“游标卡尺”才是土得不能再土了……

王莽当然不是什么穿越者,大家都心知肚明。

虽然网上有不少好事者总结出了王莽是穿越者的所谓十大证据或二十大证据,但细究起来,也不过是对王莽推行的政策的好奇而已,觉得这个两千年前的人物不应该有如此“现代”的观念和想法。

再加上史书上塑造的王莽,包括我们一直接受的王莽,都是一个伪善、矫揉造作的阴谋家和篡位者的形象,一句“王莽谦恭未篡时”,把王莽死死钉在了阴谋家的耻辱柱上。

这样一个形象和声誉都很“臭”的人,怎么会有那么多“新鲜”之举呢?这也形成了一个悖论上的张力,很吸引人。

而更大的影响是胡适对王莽的评价——他称王莽是社会主义者、空想家和无私的统治者,他的失败是这样的人过早地在中国出现。

如果说王莽是穿越者,那浪漫的胡适应当是始作俑者。

01

我们可以先看一下王莽推行的主要政策。

其实在这方面,留下的史料并不多。

我们今天对王莽的了解主要来自于班固编撰的《汉书》(前汉书),而班固是以兴复汉室的立场来著书的,他对王莽持严厉的批判态度,王莽当了15年正儿八经的皇帝,而只是在《汉书》之末留下了一篇传记,还突出了对他的为人和统治的批判。

所以其实对于王莽的治理,我们也仅仅是知道一个大概而已。

大概有这么一些政策——

公元7、9、10、14年,王莽发行新面值的货币,当然是降低了货币的“含金量”,掠夺了天下财富;

公元7年,侯和更低级的贵族不再允许私藏黄金,全部换成流通的货币,当然也是低于其黄金价值的;

公元9年,中央政府被改组,采用新的官衔名制;同一年,下令禁止私人奴隶的买卖;这一年,试图推进土地改革,规定了人均可以拥有多少面积的土地,拥有大量土地的土豪贵族要把多余的土地交出来重新分配,而且不准出售土地;

公元10年,对酒、盐和铁器收为国家垄断经营,收回铸币权和山林泽地的经营权;

此外,在五个重要城市设立官仓,稳定粮、布、丝等日用品的市场价格;对特定人群,如商人、手工业者开征什一税;

公元16年,规定在歉收年份官员工资比正常年份要减少……

这些政策初看起来很有现代意味,很具人文化情怀,是不是?

其实,如果我们把王莽的这些政策放在前汉、后汉广泛的背景下来看待,就会剥去这层鲜亮的外衣。

02

降低货币成色是统治者掠夺财富的常规手法,王莽更不是首创。

汉武帝从公元前119年起就用过这个手段,他做得更绝,连铁都肯用,直接拿皮革当钱,这么胡闹,也并不损害汉武大帝的名声,但王莽这么做,就成了千古罪人。

其实王莽的货币政策是面值越高的货币,重量减得越多,也就是说,那些面值较小,真正用于流通的货币,其实并没有受太大影响。那时候的农民很少使用货币,而商人和手工业者可以用小额货币交易。

禁止私藏黄金,是试图使侯和侯以下的汉朝贵族贫困化、掠夺这部分财富的一个行动。这些贵族大多在公元10年遭到贬黜,然后黄金又重新流通了。

王莽也并非第一个改变官衔或郡县名称的皇帝。事实上,更朝换代或实行新历法,对这些改改名以示新气象,也是有传统的。

禁止买卖私人奴隶实行了短短两三年就被取消了,因为这个政策很难实际推行,有大量方法可以逃避禁令。

而土地改革,则一直是历朝历代关注的重点,王莽的均田制显然是向他所尊崇的周代制度的一个致敬而已,虽然用意良好,但不可行,在公元12年也被取消。

至于盐铁专卖,更是之前的政策重拾。武帝时设国家盐铁专卖,随之又对酿酒业实行专卖。公元前12年,铸币已成为政府的垄断事业,它一直维持到前汉结束,后汉继续实行。在前汉和后汉时期,山泽的收入是皇帝独占的,由渔民、猎人和樵夫缴给皇帝私囊的税组成。

可以说王莽的专卖事业与前汉和后汉的完全一样,公元22年取消一切专卖事业,并不意味着它们已经失败了,而是因为在内战期间无法实行。

征税更是没啥说的,哪个朝代不征税呢。

在歉收时期减官俸的做法在王莽以前就有,公元前70年,汉宣帝时代曾有此类记载。

所以说,王莽并不是一个标新立异者,除了土地改革和限制奴隶制的短时间的尝试外,他的重大政策其实都是对西汉时期相关政策的一个继承、改造而已。

03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偏偏是王莽是被认为是穿越者呢?

王莽是一个儒家学者,他师从名师,学术水平造诣很高的,而且他的政治理想就是要以儒治天下,他理想的统治是周朝的制度。

我们知道,西汉一开始是道家治理,后是独尊儒术,但其实是表儒内法,儒法两派一直争斗不已。

儒生一直有个幻想:周朝才是天堂,一切为所有人共同所有,没有贫富差距、没有不公现象……社会和谐,啥阴暗面也不存在。

但他们没法做到让幻想成为事实,因为他们只有理论,而军人、酷吏把持朝政,对儒家提倡的这一切嗤之以鼻,视他们为脑残。

而随着王莽的上位,儒生们的理想有了实现的可能,王莽作为当时的儒家代表,获得了官员们的大力支持。

王莽决心建立一个纯儒治理的王朝。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王莽的纯儒家幻想很快在现实面前碰壁,而且碰得头破血流,把自己的王朝也碰死了。

王莽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教训:空有理想是不行的,也要有实现理想的现实土壤和手段。

所以,王莽之后,再没有一个朝代真的奉行纯儒家的理想,反而是汉宣帝训斥自己的儿子——王道霸道杂之,方是我大汉统治之本啊,你跟我唱啥儒家高调啊?——这种论调占了上法,儒法融合、王道霸道杂之,一直延续千年……

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理想,而且是美好的理想,纵然实现不了,但看看王莽,他所绘制并实践过自己的理想了,似乎他代表着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对美好理想的想象,所以,恍惚之间,总感觉王莽就是自己的代替者,穿越过去了。

如果说穿越,不如说王莽是从周朝穿越到了汉朝。

另外,那把多次被用来证明王莽是穿越者的所谓“游标卡尺”,一是并没有记载它是王莽发明的,二是这把“游标卡尺”,只是一把尺子,并没有“游标”,你们仔细去观察。相对于三星堆出土的那些“玩意儿”,这把“游标卡尺”才是土得不能再土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儒家的理想国——王莽揭秘(九)
他2000年前就会造游标卡尺,篡位当了15年皇帝,却败给了一毛头小子
剑桥中国秦汉史 | 王莽的统治,公元9—23年
最悲剧的穿越宅男
王莽篡汉自立新朝,为何迅速灭亡?
两汉之间的王莽,疑似穿越者,历史的开挂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