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可能是史上藏得最深的“自己人”


摘要

靳准算是“自己人”吗?谁也说不准。

反正他最后将自己打扮成了一心向华夏,匡扶晋王朝的形象。

他杀了刘粲后,自称“汉天王”而非“皇帝”,也很有意思,他的所作所为,让人难以捉摸,但他发动的政变,却影响了历史的走向,最终使汉赵帝国分裂为刘曜的“汉赵”和石勒的“后赵”两个政权。

公元318年9月,一个奇怪的口信从遥远的平阳(山西临汾)传到了建康(南京)。

平阳是汉赵帝国的国都所在;建康,则是晋帝国南渡后建立的东晋政权的国都。

把晋帝国打跑的,正是汉赵帝国,也就是说,我们后世所说的西晋,就亡于汉赵帝国。

汉赵帝国是匈奴人刘渊于308年建立的政权,是历史上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第一个政权,由此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南北大分裂的时代。

这次大分裂,如果算到大宋王朝重新统一中国,竟然长达270余年!如果仅仅算五胡十六国时期,也有130余年的时间。

东晋帝国的第一个皇帝是司马睿,也就是晋元帝,他刚刚于今年(318年)4月份,在听到被汉赵帝国掳走的西晋末帝晋愍帝的死讯后,才匆匆即了皇帝位,改元太兴,定都建康。

还不到半年的时间,本身在司马氏家族中威望并不高的晋元帝正忙着巩固自己的皇位,忙着取得南方士族和随晋朝南下的北方士族的支持,正焦头烂额之际,却突然传来了这么一个口信——

尊敬的皇帝啊,我已把匈奴小儿的汉赵帝国干翻啦,您老人家才是大中华帝国的正经传人啊,我以后就是您的臣子,您等着,我先把怀帝、愍帝两位先帝的遗体给您送过去。

屠各小丑安敢称王,乱大晋使二帝播越。今送二帝梓宫于江东。”

屠各是指匈奴屠各部,建立汉政政权的刘渊就是屠各部,在匈奴各部落中势力最强。

汉赵帝国虽是刘渊开国,但西晋王朝并非毁于他手,而是他的儿子——昭武帝刘聪时期,先是于311年夏季,攻破洛阳,虏走晋怀帝,即永嘉之乱,之后晋愍帝才于长安即位为帝;316年,刘聪遣大军攻破长安,俘晋愍帝,西晋这才灭亡。

口信中所说的“二帝”,指的就是怀帝、愍帝这两位皇帝,他们都被刘聪所杀。

晋元帝听到这个信息后,傻了——

我去,这是谁啊?难不成我大晋王室多年前还在匈奴内部埋藏了个自己人?现在起事成功了?

我咋一点也不知道这事儿啊?

再一细打听,这个信息的发出者名叫靳准,是汉赵帝国的大将军,不折不扣地匈奴人!

匈奴人啊?晋元帝抱着自己司马氏家族遗传的那颗笨脑袋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这特么是耍我的吗?哪跟哪啊?匈奴人自己把自己干翻了?又要归我领导了?

我不要,不要啊,江南这点地方儿我还没弄明白呢……

不要说当时的晋元帝没闹明白,就是后世的专家学者也闹不清楚靳准这么做的动机——

他当真是一心向华夏的赤诚之子?是“自己人”?忍辱负重深入敌营几十年终于完成了历史使命?还是这个匈奴人就是个傻缺?胡搞乱搞?

这就是五胡乱华时期的“靳准之乱”。

这事儿,得从头细聊。

01
靳准是谁

靳准是匈奴人,但充其量也就是个小贵族,匈奴中的中下阶层。

匈奴中屠各部势力最强,还有呼延氏、卜氏等部,靳氏一部,应该是地位较低的一支。

《晋书·刘陪载记》记有这样一件事——

遣其镇北靳冲寇太原,平北卜珝率众继之。冲攻太原不克,而归罪于珝,辄斩之。聪闻之,大怒曰:“此人朕所不得加刑,冲何人哉!”遣其御史中丞浩衍持节斩冲。

刘聪让靳冲带兵去打太原,又让卜珝作为援兵去助攻,但太原没打下来,靳冲把失利的原因推到了卜珝身上,擅自作主就砍了卜珝。刘聪知道后大怒,说卜珝这个人就是我都不敢随便责罚他,你靳冲算个什么东西。

大家注意,刘聪生气,并非靳冲擅权杀人,而是他杀错了人,杀了刘聪作为汉赵帝国皇帝必须信赖的卜氏部落的头领;如果刘聪只是生气靳冲擅权,大不了责骂一顿就算了,但刘聪接下来的举动是“斩冲”,把靳冲给杀了!

这只能说明,刘聪不敢为了包庇靳冲而得罪卜氏部落。

那么这也就能看出,靳冲所属的靳氏部,的确比卜氏部的地位要低很多。

至于这个靳冲与靳准是什么关系,史书中并未有任何资料提及,但靳准属靳氏部无疑,那么靳准在汉赵帝国中的地位如何,也可想而知了。

史书中没有记载靳准的出生年,只有他死的那年——319年,也就是说靳准之乱的第二年,他就死了。

史书只说靳准“出身郎官,后出任中护军”。

郞官,可以简单理解为皇帝的侍从官,他们在皇宫中上班,但并不见得每个人都能见到皇上。郞官员额不定,有时几百几千个也是有的,更像是贵族子弟进入仕途的一个历练而已。

靳准作为匈奴中下贵族的子弟,从郞官出身,也是合情合理的。

靳准以此为起点,慢慢往上升,干上了中护军。

中护军就是一个有实权的军事官员了,主要掌管禁军、选拔武官官员等。

到了这个位置上,靳准才算是在汉赵帝国有了一定位置,但,这还远远不够,一个无根无底的人,只凭着才能,不管干到多大的官,也不可能挤进决策层。

关于靳准的相貌,史书中只留下了四个字——枭声獍形

这是中书监崔懿之临死之前骂靳准时说的话:“靳准枭声獍形,必为国患。”

这当然不是个好词,枭、獍,是传说中恶鸟、恶兽,在父母哺育下长成后便吞食父母。

枭声獍形,是骂人很狠的话了。

当然,从以后靳准的所作所为来看,他也确实当得起这四个字的评价。

靳准开始寻找晋身之路。

从他的操作来看,他完全遵循了华夏帝国的那套把戏,甚至玩得更溜,“外戚+宦官=权臣”的游戏套路门清。

靳准在刘渊时期,无声无响,史书中都没出现“靳准”这俩字,到了刘聪时期,靳准隆重出场——

聪如中护军靳准第,纳其二女为左右贵嫔,大曰月光,小曰月华,皆国色也。数月,立月光为皇后。

刘聪到靳准家中,看上了他的两个女儿,月光和月华。

就这么简单,靳准成了汉赵帝国皇帝的老泰山。

简单么?想想就知道,这八成就是靳准为刘聪安排的一场局。一个皇帝,怎么能轻易到一个中级军官家中串门子?串就串吧,还特意让自己的两个女儿出来接待?

说到这里,咱们得简单介绍一下刘聪。

刘聪是刘渊的第四子,这个人武可称骁勇,文又博览经史,才干了得,在刘渊建国过程中屡有奇功。

但刘渊于310年7月18日逝世后,继位的并不是刘聪,而是刘渊的呼延皇后所生的嫡子刘和,按说这也没什么,虽然他们是匈奴,但毕竟已汉化很久,传位于嫡子也是正常,而刘聪的母亲张氏,是没什么名分的,充其量他是庶子。

刘聪倒没什么,刘和却坐不住了,他觉得自己的皇位不太牢靠,他觉得京城部队都在“三王”手上,三王指的是齐王刘裕、鲁王刘隆、北海王刘乂,而京城近郊驻防的十万大军,又掌握在刘聪手中,这也太特么危险了。

刘和就和自己的舅舅呼延攸合谋,要除掉自己的这几个兄弟。

事实证明,刘和过高估计了自己能耐。

7月21日刘和出兵,刚开始还挺顺利,第一天斩刘裕,第二天斩刘隆,到了第三天,刘聪从近郊打过来了,到了第四天也就是7月24日,刘聪就杀到了皇城南宫光极殿,一刀砍了刘和。

到了这份上,刘聪也就顺理成章成了皇帝。

这么看来,刘聪算是个有勇有谋、雄才大略的皇帝,事实也是,正是在刘聪当皇帝的前期,他屡屡出兵西晋,先破洛阳,又陷长安,虏获了西晋的两任皇帝,硬生生让西晋变成了东晋。

但权力永远让人犯迷糊,在后期,刘聪那是沉迷女色,广设后宫,不问国事,外部放权于刘曜、石勒,形成两大势力,埋下了日后汉赵帝国分裂的祸根;内部宠信宦官,政事纷乱。

靳准正是看到了这个时机,所以才设局让刘聪钻了进来。

靳准不仅让刘聪钻了进来,还最大化地让自己家的女人发挥出作用。

如果靳准真的是西晋王朝的“卧底”,那不得不佩服他为了自己的使命而豁出全家的气魄。

我们来看看靳准的外戚身份——

女儿月光、月华给了皇帝刘聪,坐实了国丈的身份;

堂妹靳氏给了北海王刘乂,成了刘乂的大舅哥(刘乂的母亲是代表氐族势力的单皇后,为了增强匈奴势力,刘渊特意与氐族联姻,所以刘乂的身份很尊贵,刘聪当皇帝时曾说以后会把皇位传给自己这个弟弟,当然,这也就是说说。)

刘聪死后,太子刘粲继位,靳准的又一个女儿也长大了,又给刘粲当了皇后,靳准还有一个侄女,也给了刘粲当了贵嫔,靳准继续是国丈的身份。

不要说什么辈分,不要说什么伦理,驱使人能做出这一切的,无非有两种力量,一是信仰、理想的力量,一是极度对权力的渴望。

靳准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

到现在为止,依常理来看,他不过是对权力有着执念的魔鬼而已。

但结论不能轻易下,不到掀起盖头的那一刻,你永远不知道你的新娘是个啥样。

靳准就这样一步一步攫取更大的权力,又勾结大宦官王沈,基本把控了朝政。

02
跑风漏气的汉赵帝国

靳准虽然凭着外戚身份可以作威作福了,但毕竟是外戚,支持自己的力量除了自家女人,也只有几个宦官了,朝廷之中,还有众多的刘姓王,还有文臣武将。

但靳准不着急,他有的是时间,他早已把这个看似实力强劲的汉赵帝国,摸得一清二楚了。

在靳准眼里,汉赵帝国就像一座跑风漏气的破房子,自己慢慢鼓捣着,一定会把这破房子掀翻了。

他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也就是破坏汉赵帝国的地基——匈奴和氐族的联盟。

前面说了,刘渊为了拉拢氐族势力,特意娶了氐族首领的单征的女儿,在呼延皇后去世后,还把单氏立为了皇后,单氏的儿子,就是刘乂。

刘聪砍死了大哥刘和这个当了没几天的皇帝后,第一想到的就是要立刘乂为帝,他知道,凭自己的身份,这个皇帝还轮不到自己来当。况且,自己夺了皇位,就相当于得罪了刘乂背后的氐族势力啊。

但刘乂当时一是年纪尚小,二是这人也很懂事,刘聪可以让让自己,但自己真要当这个皇帝,统领大军的刘聪能真心乐意?所以一再推让。

这样刘聪才做了皇帝,但还是留下了一个“尾巴”——他封刘乂为“皇太弟”,让他居于东宫,还说待刘乂长大成人后,会把皇位让给刘乂。

刘聪当时可能真是这样想的,但人的想法会变的,特别是家里有皇位的人,而且还有自己的亲生儿子。

靳准看准了这一点,他要先扳倒刘乂。

刘聪刘粲爷俩,很快给了靳准这个机会。

首先是刘聪,前面说了,他已经沉湎于女色不能自拔了,光皇后就立了三四个,但还不满足,他又盯上了单太后。

对,没错,就是刘乂的亲妈。

单太后虽已经是太后了,但岁数并不大,年轻貌美,刘聪就这样“烝”了单太后。

“烝”,本意就是儿子睡老爸的妻妾。

这事儿当然瞒不住,刘乂知道了很不高兴,多次劝阻自己的母亲,单太后也觉得自己很丢人,竟然羞愧而死。

正在兴头上的刘聪很不高兴,对刘乂也没那么上心了。

而刘聪的儿子刘粲,早已对刘乂的“皇太弟”的名号大为不满,此号不除,意味着自己就不能立为太子。

刘粲的母亲是刘聪的正妻、呼延皇后,也在为儿子打算,屡屡劝说刘聪立刘粲为太子,废除刘乂的皇太弟身份。

刘聪正在犹豫之际,靳准出手了。

靳准联合王沈、宣怀、郭猗等宦官,伙同刘粲,开始构陷刘乂。

而刘乂这边,当然也有庞大的势力,他的舅舅、氐族势力中的代表人物单冲就对他说,你傻小子就要早做打算啊,疏不间亲,人家有亲儿子,莫非你还真等着人家不传儿子而传给你这个异母的弟弟吗?

刘乂也是傻实诚,回答说,皇位是父亲留下来的,哥哥传给弟弟也没啥吧?儿子、弟弟,不还都是老父亲的血脉吗?

单冲也没办法,摇着头说,你看不到吗?人家一直在做打算,让刘粲领兵打仗、建立功业,又当丞相,这不是在为自己的儿子铺路吗?你怎么就这么迂腐呢?

刘乂低头不语。

还有一些大臣,如崔玮、许暇等,给刘乂分析形势,又出方案,让他起兵。

刘乂不敢,但消息走漏了出去。

刘粲靳准集团开始动手,先是刘粲派人和刘乂说,京城可能有变,刘聪命刘乂赶紧武装起来,做好防备。

刘乂真信了,让整个东宫的兵士都穿上铠甲,备好武器,做好了一级战备。

另一边,呢,靳准、王沈报告刘聪,说东宫已经武装起来了,意欲谋反。

刘聪本来就看刘乂不顺眼了,直接让刘餐率大军包围东宫,抓捕了刘乂;靳准又带兵抓捕了氐人、羌人的酋长 10 余 人等,刘乂是“大单于”,这些酋长都效忠于刘乂,所以靳准要把他们抓起来,然后用酷刑让他们承认自己跟着刘乂造反。

刘聪得到了刘乂造反的供词,马上废除了刘乂的储君之位,改立刘粲为太子。

但这事儿引发了广大的氐人和羌人的不满,10 余万人联合起来造反。

刘聪一看,明白了,这下匈奴与氐族的联合算是彻底破坏了,但事已至此,也没办法,谁干的事儿谁去擦屁股吧,就让靳准以车骑大将军的身份,带兵去平叛。

这靳准也真不含糊,不光是工于心计,带兵打仗也行,三下两下就把叛乱镇压下去了。

靳准干嘛这么卖力?嗐,不就是彻底拆除汉赵帝国这所破房子的基础吗?

匈奴和氐族的联合,就这样被靳准搞垮了。

刘乂的结局很悲催,先是被罢了“皇太弟”,封了一个普通的王,最后,刘粲还是容不下他,直接让靳准刺杀了刘乂。

史书上刘乂生得眉清目秀,神态爽朗,宽厚仁慈,气宇恢宏,很得人心。

可惜了这位不工于心计的“皇太弟”了。

拆了破房子的基础,但还有四梁八柱在啊。

靳准接着拆。

朝中大臣王鉴、崔懿之、曹恂等对靳准一伙很是看不惯,对刘聪不问国事,耽于女色也颇有微词。

恰巧有一次刘聪看上了王沈的一个养女,要立为左皇后,王鉴、崔懿之、曹恂这些大臣就上书阻拦,说宦官的养女地位太低,哪能当皇后呢。

靳准却极力支持。

刘聪一怒之下,斩了这几位大臣。

就是在这次行刑之时,崔懿之指着靳准说他是“枭声獍形,必为国患”。

但那又怎样?你们忠心,你们上刑场了;人家“枭声獍形”,却正是斩杀你们的人啊!

就这样,靳准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机会,唆使刘聪除掉了不少的亲王、大臣,比如刘易、陈元达、陈休、卜崇等。

汉赵帝国这所破房子,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但是,只有靳准一人知道。

这也正是他的谋划。

03
靳准动手了

太兴元年,也就是318年,刘聪死,在位九年,谥曰昭武皇帝。

刘粲继位。

要说刘粲这人,基本上就是他老爹刘聪的翻版。

粲字士光。少而俊杰,才兼文武。自为宰相,威福任情,疏远忠贤,昵近奸佞,任性严刻无恩惠,距谏饰非……既嗣伪位,尊聪后靳氏为皇太后,樊氏号弘道皇后,宣氏号弘德皇后,王氏号弘孝皇后。靳等年皆未满二十,并国色也,粲晨夜蒸淫于内,志不在哀。立其妻靳氏为皇后,子元公为太子,大赦境内,改元汉昌。雨血于平阳。

也是小时为俊杰,当了宰相后便和靳准、王沈等搞成了一伙,继位后,一边把月光尊为皇太后,一边又立靳准的又一个女儿靳氏为皇后,但也和他爹一样,马上就上了月光的床,连他老爹刚刚死去都不带做做样子哭两声。

真是有啥爹就有啥儿啊。

可能老天也看不下去了,落“雨血于平阳”。

靳准把这一切看在眼中,觉得机会到了,自己隐身这么多年,送女人,拍马屁,当小人,受屈辱,图得是啥啊?

说实话,没人知道靳准做这一切图的是啥。权力吧,他现在已经是位极人臣,刘粲这个皇帝也被他掌控了,还要什么权力?要当皇上吗?可事实证明,他并没有这个心思。

反正他是动手了,他要彻底打烂这个旧世界。

他还是采取了两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清楚宗室诸王。

先是向刘粲说,有人要先杀太保呼延宴,呼延宴是刘粲舅舅,然后立大司马刘骥为帝。

刘粲多少还有点脑子,没有立刻相信。

靳准的女儿们这时就指望上了,他对太后靳月华、皇后靳氏说,你俩要向刘粲多念叨念叨,有人要谋反称帝,这事儿成了,咱们就全完了。

女儿听爹的,天天在刘粲身边念叨,念着念着刘粲就相信了。

别笑话刘粲是软耳朵,谁也搁不住这样的枕边风,况且,刘粲也不可能对那些宗室亲王们一点防范之心也没有。

于是刘粲大开杀戒,大肆诛杀宗室诸王,上至太宰、上洛王刘景, 太师、昌国公刘顗,下至大司马、济南王刘骥,大司徒、齐王刘励,就连车骑大将军、吴王刘逞等也都死于这次动乱。

到这时,靳准获封大将军、录尚书事,汉赵大权完全归于靳准之手。

第二步,就是亲自动手,掀翻汉赵帝国的破房子了。

他先是培植自己的家族势力,让堂弟靳明当上了车骑将军,让侄子靳康作了首都卫戍区司令。

这是318年9月的事情——

“准将作乱,以金紫光禄大夫王延耆德时望,谋之于延。延弗从,驰将告之,遇靳康,劫延以归。准勒兵入宫,升其光极前殿,下使甲士执粲,数而杀之。刘氏男女无少长皆斩于东市。发掘元海、聪墓,焚烧其宗庙。鬼大哭,声闻百里。”

然后就动手了,动手之前,想拉王延入伙,王延不肯,马上去报告刘粲,半道上被靳康捉拿。

靳准亲自领兵杀入皇宫,砍了刘粲,刘氏宗亲全部斩于东市。

但更疯狂的是,你说你杀活人也就算了,靳准居然还把刘渊、刘聪的墓给刨了,一把火烧了人家的宗庙。

这是多大仇多大恨?这是受了多少的屈辱才做得出来的举动?以至于“鬼大哭,声闻百里”。

汉赵帝国这坐破房子终于被靳准拆了,但拆了之后呢?

靳准做出了匪夷所思的举动——他不自己称帝,反而扭头向东晋王朝送去了秋波。

这“秋波”还很大——

靳准杀了刘粲后得到了传国玉玺,他叫来一个投降汉赵的晋朝官员胡嵩,让他把传国玉玺送到东晋去,胡嵩一听都傻了,大爷,你这是干啥啊?你玩儿我的吧?你把刘姓皇室杀完了,又得着这个宝贝,不明显是要当皇帝吗?怎么现在又要送到东晋去?你考验我对你的忠心吧?

胡嵩连连摇头,不去不去,你老人家还是自己留着玩儿吧。

没想到靳准这个时候可是心如急焚,哪有开玩笑的心,一刀砍了胡嵩。

又派人去送信,送的,就是开头晋元帝收到的那个口信——

屠各小丑安敢称王,乱大晋使二帝播越。今送二帝梓宫于江东。”

晋元帝将信将疑,还是派人迎接了下,看看是不是真的。

还别说,二帝的棺椁还真送到了。

但晋元帝此时正自身难保,更没实力派兵趁机攻打汉赵帝国。

真是白瞎了靳准的一片苦心了。

靳准没等来东晋的“王师”,却招来了两大魔头——镇守关中的刘曜和把持河北的石勒。

靳准没支持两天,想投降刘曜,但自己把人家的宗室斩杀一空,刘曜的母亲胡氏和老哥也死于己手,这投过去就是个死啊;投石勒呢?靳准压根也不敢想,石勒是羯族人,生性残暴,自己这个匈奴人亲手毁了匈奴建立的汉赵帝国,还给汉人的东晋王朝抛媚眼,石勒这个狠人还不生剥了自己?

犹犹豫豫间,靳准的那些兄弟侄子坚持不住了,人是你靳准杀的,你困守平阳,拖累着我们也得死,找了个机会,靳明把靳准先干了,然后把传国玉玺送给了刘曜。

这时候你送啥也不行啊。

刘曜斩靳氏全族男女。

从此,匈奴靳氏部便销声匿迹,退出了历史舞台。

04
尾声

靳准算是“自己人”吗?谁也说不准。

反正他最后将自己打扮成了一心向华夏,匡扶晋王朝的形象。

他杀了刘粲后,自称“汉天王”而非“皇帝”,也很有意思,他的所作所为,让人难以捉摸,但他发动的政变,却影响了历史的走向,最终使汉赵帝国分裂为刘曜的“前赵”和石勒的“后赵”两个政权。

(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86---十六国——汉(前赵)国各代君主
五胡十六国:匈奴汉赵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说匈奴之88:匈奴汉国——前赵之后有后赵
酒鬼皇帝刘曜:前朝皇后做娇妻,王图霸业笑谈间,输在人生一场醉
盘点汉赵政权的四位皇帝,个个都是文武全才
一口气册立11位皇后的皇帝,荒唐程度堪比商纣王,死后被岳父灭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