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才是杀死酷吏张汤的真凶?


摘要

张汤很清楚自己的一切都是汉武帝给的,如今位列三公,“无以塞责”,不去推卸责任,要效忠皇帝,把所有的恶名都扛下来。

这封信,恐怕才是汉武帝最终要替张汤翻案的缘起,因为皇帝和酷吏在这一刻最终达成一致。


(张汤像)

01

元狩六年(前117),汉政府由于连年征伐匈奴,陷入财政危机,汉武帝刘彻脑洞大开,突发奇想要造白鹿皮币。

古人以白鹿为祥瑞。汉武帝为白鹿皮币定的价格,每张四十万钱,在亲王贵族到长安朝觐皇帝时,都必须购买。

说到底,汉武帝这个阶段发布了很多政策,都是向地方和民间榨取财富充实国库,皮币就是其中之一。

刘彻先征求了大司农(九卿之一,分管农业经济)颜异的意见,《史记·平准书》中记录了颜异不客气的回答:“今王侯朝贺以苍璧,直数千,而其皮荐反四十万,本末不相称。”

意思很清楚,诸侯王朝见天子用的苍璧,价值不过数千钱,而作为包装垫衬的鹿皮你要人家花四十万钱买。这种本末倒置的赔本生意,不等于敲诈勒索吗?

颜异这个实诚人,惹得汉武帝很不高兴。

皇帝心里不痛快,很快就有人给颜异“找碴儿”,说他怀有异心。

汉武帝就派张汤来审理此案,但张汤本来就和颜异有旧怨。

张汤果然不负汉武帝“重望”,很快揪出了置颜异于死地的问题。《史记·平准书》中,张汤如此向汉武帝汇报:“异与客语,客语初令下有不便者,异不应,微反唇。”

就是说,颜异与门客谈到缗钱(新税目)等法令,门客抨击这些法令扰民,制定得太不靠谱时,颜异什么都没说,但嘴唇动了一下。

张汤认为这个行为该当何罪呢?“汤奏当异九卿见令不便,不入言而腹诽,论死”。意思是,颜异身为九卿,见法令有不妥之处,不向朝廷进言,却在心中诽谤非难,其罪当死。

就这样,颜异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死于“腹诽”罪名的人。

作为一个现代人,你理所当然会认为这种“莫须有”的罪名荒唐,但如果回到汉武帝时代,从张汤来说,他如此审理判决是有理论依据的。

汉武帝推崇儒家思想,解决疑难问题所遵循的均是春秋经义,这就是所谓“春秋决狱”。这种审理的方法论就是“原心定罪”。

如果你的动机是邪恶的,哪怕没有实际操作,或造成的损失不大,也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像颜异这种,知道法令不好但不上奏皇帝,还不能说明他不尽职、不忠心吗?

02

吊诡的是,张汤当了七年的御史大夫,被人诬告自杀时,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罪状,是他与商人串通囤积物资,利用国家的政策大发横财。

你可以说他执法酷烈,可以说他诬害同僚,可以说他阿谀逢上,可以说他僭越其位……

总之他有一百条罪名可诛杀伏法,独独贪污渎墨这条,当真是冤杀廉吏张汤了!

可是,张汤偏偏像颜异一样没有机会自辩,哪怕汉武帝曾派九批使者去审问他,不管招供与否,还是甘心与否,最终只能是自杀伏法。

不过在张汤死后,张汤的老母亲倒是很有骨气,她说张汤是被冤枉死的,不能厚丧,用牛车拉出去就埋了,因为出殡实在太寒酸,“不小心”引起了汉武帝的注意,再一调查,发现他家里的财产加起来不超过五百金,这和所谓的“大发横财”对不上了。这会儿汉武帝似乎突然醒悟,穷究此案后发现张汤是被诬告的。

在这里,我们先不讨论汉武帝的醒悟为何一定要等到张汤死后,仅按常理判断:拿人拿赃,判处一个贪污犯,总得先抄家统计下赃款吧?问题是按照张汤研发出来的“春秋决狱”“原心定罪”,只要有动机就可以定罪了,而这个动机由谁来判定?自然是皇帝

所以,仅凭这点来说,张汤被杀也不算冤,他不过是死在自己制定的规则之下。

当然,这只是张汤之死的表层原因。

其实,张汤自杀前已清醒认识到自己一定会被冤杀,他给汉武帝信中如此表述:“汤无尺寸功,起刀笔吏,陛下幸致为三公,无以塞责。然谋陷汤罪者,三长史也。”(《史记·酷吏列传》)

仅从字面表达,张汤一口咬定谋害他的元凶是“三长史”,但当真如此吗?实际上谋害他的罪魁祸首又是谁呢?

03

《史记·酷吏列传》中,张汤是一个从小就颇具法律天赋的天才儿童形象。

张汤的父亲是长安县丞,所以说他出身刀笔吏世家。小时候,父亲出门,张汤负责看家。由于老鼠偷吃了家里的肉,他被恼火的父亲一顿痛打。谁知张汤被打后不哭不闹,咬牙切齿地挖开老鼠洞,逮住那只偷肉的老鼠,还找出了吃剩的肉作为证据。他像一个富有经验的刀笔吏一样,煞有其事地开庭审问,严格遵照审判程序,宣判并将老鼠分尸处死。父亲看到这个情景特别惊讶,觉得儿子天生是吃这碗饭的,于是开始让他学习法律文书。父亲死后,张汤也就父死子继地当上了长安吏,并做了很长一段时间。

按说,在当时的制度下,这样的小官吏家出身,纵是工作再出色,升迁也非常困难。但是张汤在人际交往方面展现出非常高的情商,这一点也直接让他从一个小小的长安县吏一路飞升,最终位列三公。

命运的转机稍纵即逝。

在长安吏任上,张汤认识了身陷狱中的田胜,田胜是田蚡的弟弟,两人是皇后的胞弟,也就是说,他们是汉武帝的舅舅。

张汤敏感地嗅到了机会,毫不犹豫地为尚在狱中的田胜奔走。倘若不是田胜身陷囹圄,平日张汤就算对田胜示好,也未必会有收获。但此时的政治投资回报率超高,田胜在出狱封侯后,就引荐张汤结识了大批达官贵人,从此张汤仕途通畅。

张汤被提拔后的第一个上司便是中尉宁成,这可是个有名的酷吏,全长安的皇族豪强提起他都惴惴不安。

宁成对待属下更是苛刻无比,公务稍有延迟必然严惩。但张汤在其属下任职期间,却被给予非常高的评价。能让眼高过顶的宁成如此看重,是让人极其惊讶的。宁成认为张汤治事有才华,还极力向上推荐,让张汤调升为茂陵尉,主持汉武帝陵墓的修建。

武安侯田蚡当了丞相以后,又征召张汤做丞相长史,并反复向汉武帝推荐。可见张汤长期维护用心经营和田家的关系,并因此渐渐接近权力中枢。

此外,从与同僚赵禹的交往也能看出张汤的交际手段。

司马迁在《史记·酷吏列传》中,是将张汤和赵禹两人对比着写的。赵禹为人廉洁傲慢,做官以来,家中没有食客。三公九卿前来拜访,一律不答谢回访,只求自己清净,一心一意工作。张汤则是为人多诈,善用智谋控制别人。他当小官时,喜欢与长安三教九流厮混,做了九卿后,则结交天下名士,内心虽然不屑,但表面却装出很仰慕他们的样子。

在这里,司马迁显然是褒禹贬汤,但反讽的是,他又提及了两人的关系:“两人交驩,而兄事禹”。意思是说,这两人关系非常好,张汤待赵禹像自己的兄长一样。也就是说,几乎没有朋友的赵禹,居然和性格大相径庭的张汤关系融洽,足见张汤与人交往确有其独到之处。

张汤不仅受到田蚡的赏识、宁成的夸赞和赵禹的尊重,很长一段时间在其他人口中也声誉颇佳。

据《史记·酷吏列传》中记载,张汤做了廷尉之后,喜好结交天下宾客,关心宾客细致到他们的饮食,对待故人子弟和贫困的本族兄弟,也照顾得很是周到。对待比自己地位高的三公,每日问候,得到文武百官的一致赞扬,曾任丞相的公孙弘就多次称赞过张汤。

可以说,一般的历史爱好者只知道张汤是一个酷吏,但绝对没有想到,他曾经在官场中如鱼得水,在宾客、同僚、前辈中左右逢源。

只不过猛然间,众人发现,这个八面玲珑、堪称交际奇才的张汤,还有一张“幼时审鼠”的黑脸模样,那么究竟哪一面才是他的本来面目呢?

04

张汤作为汉武帝一朝中最有名的酷吏,一生判案无数,但是被史书详细提及的只有两个:一个是陈皇后巫蛊案,另一个是淮南王、衡山王、江都王谋反案。在处理这两个大案时,张汤充分展现出其冷酷的一面。

关于陈皇后一案,《史记·酷吏列传》的记载是张汤判案时“深竟党与”,深挖陈阿娇的党羽,要知道这些人都是皇亲贵戚,但张汤并不因为这些人身份高贵而手软,《汉书·外戚传》则明确了“相连及诛者三百余人”,一口气杀掉了三百多人,干脆利落地把这桩大案搞定。

这让张汤大获汉武帝的赏识,很快被提拔为太中大夫,位列三公。

关于三王谋反案,杀的人就更多了。《史记·平准书》中记载此次案件“坐死者数万人”。而《史记·酷吏列传》则记载了在审理此案时,张汤对汉武帝的一次顶撞:“严助及伍被,上欲释之。汤争曰:'……弗诛,后不可治。’”

可以说,张汤在处理三王谋反案时,恨不得将所有犯法之人一概铲除。连汉武帝想保下的严助和伍被,也被他驳回后处死。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其治狱所排大臣自为功,多此类”。意思是张汤处理案件,大多是置罪臣于死地,为此不惜和皇帝争辩。但越是如此,张汤越受汉武帝的宠信。

说到底,张汤还是“情商高”。在这两件大案中,他绝对是揣度到汉武帝要重办、严办的心思,又怕自己背上“滥杀”的名声。此时一把和天子据理力争也要大开杀戒的“快刀”横空出世,对汉武帝来说,实在是喜出望外!

很快,汉武帝就发现这把“快刀”不光能判案杀人,更能割肉榨血。

汉武帝时期,连年发兵讨伐匈奴消耗巨大,《盐铁论·轻重》上就有此言:“车甲之费,克获之赏,以亿万计。”山东又遇到自然灾害,贫苦百姓流离失所,只能靠政府救济……几件事叠加到一起直接导致国库空虚,张汤受命来解决这种困顿局面。

《史记·酷吏列传》记载:“请造白金及五铢钱,笼天下盐铁,排富商大贾,出告缗令,锄豪强并兼之家,舞文巧诋以辅法。”

张汤主要靠三项措施来帮朝廷敛财解决经济危机。首先,张汤请旨铸造了白金、五铢钱和皮币;其次,归盐铁大权于中央;最后,在汉武帝授意下,张汤颁布了“告缗令”。

前两个不用多解释,收回重点物资的经营权和发行新的货币,肯定能缓解财政困难。而所谓的“告缗令”,其实就是互相检举揭发,名义上是防止商人们逃税漏税,但该法令规定,对待隐匿不报或者少报的商人,一经告发查实,全家贬为奴隶,一半财产充公,另一半财产奖励告发者。

此令一出,很多人想方设法告发商贾,把这当成发家致富的捷径,民间互相攻讦诬告,富商大贾和地方豪强都遭受了沉重打击。

当然,张汤制定的三项政策法令所产生的后果应该一分为二来看,不能完全肯定或者完全否定,有些政策也的确被后世所沿袭。

但是当时法令一出,民间和地方,必然是骚动不安、反弹极大。于是张汤又进一步细化法律条文,他在法律条文的制定上有极高的天赋,善于制定各种细小严苛的法律条文,编织出十分严密的法网。正因如此,三项政策法规严令执行后,一时间监狱人满为患,犯法被诛杀者,足有数十万人。

正是这一轮雷厉风行的施政,让张汤彻底成为汉武帝面前的第一“红人”。

每次上朝奏事,只要是张汤谈论国家的财务状况和改革措施,能从早晨一直谈到傍晚,汉武帝听得入神甚至忘记了吃饭。张汤生病了,汉武帝亲自登门探望,可见他在皇帝心中的重要性,司马迁在《史记·酷吏列传》中用一句惊人的话来形容:“天下事皆决于汤。”

天下的事都取决于张汤,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丞相空有相位却无事可做,从三公九卿以下,直到平民百姓,所有人都将指责张汤的乱政和严苛。

曾经游走在权贵之间,处世八面玲珑的张汤,把自己彻底变成了一把让众人恐惧和憎恶的“快刀”,这把快刀可以砍向任何人,却只能得到一个人的欣赏和称赞,他正是手握这把刀的人——汉武帝。任何一个人,胆敢把命运紧紧系在皇帝一个人的身上,那他距离悲剧也就不远了。

05

张汤是一个非典型酷吏。

张汤之所以能成为汉朝数一数二的酷吏,多半归功于司马迁写的《史记·酷吏列传》,在他所列十名酷吏中把近三分之一的篇幅给了张汤。而且从行文之中可以很明显看出司马迁非常不喜欢张汤这个人,尤其是张汤善于揣度天子心意,来调整判案方式:“所治即上意所欲罪,予监史深祸者;即上意所欲释,与监史轻平者。”意思是,如果皇上想要加罪的,他就交给执法严酷的监史去办理;皇上想宽恕的,他就交给执法轻而公平的监史去办理。

司马迁对这种事深恶痛绝,恐怕和个人遭遇有关。

司马迁因受李陵案牵连,身受宫刑,乃终身刻骨铭心之痛,他认为自己是冤屈的,这使他对逢迎上意的法吏有强烈的反感。毫无疑问,以司马迁的遭遇,他有资格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

但从后世的理解来看,所谓酷吏,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指极尽苛刻的刑罚手段。

以此衡量,张汤这个酷吏恐怕还不合格。至少在《史记·酷吏列传》中我们能找到张汤最为残酷的手段只是用在了那只老鼠身上,“磔”于堂下,把老鼠大卸八块,其他并没有这方面的记述。所以,班固在《汉书》中也没有觉得他是酷吏,而是单独给他写了传记。

事实上,张汤被指摘的酷吏行径主要表现在用法深刻上,张汤往往严格按照律法行事,造成株连广泛、诛杀者众的后果。

回到那句“所治即上意所欲罪,予监史深祸者;即上意所欲释,与监史轻平者”,后世常常据此讽刺张汤为人狡诈,深谙谄媚逢迎之道。但倘若仔细读《史记·酷吏列传》,紧接着这句话之后,司马迁又补了一句:“所治即豪,必舞文巧诋;即下户羸弱,时口言,虽文致法,上财察。于是往往释汤所言。”如果说前一句,张汤是以汉武帝的意志为准绳,那后者便是以他自己的好恶来判案了:如果处理的是豪强,他定要玩弄法律条文,巧妙罗织罪名;如果是平民百姓和弱小的人,他就常常只是口头向皇上禀明,表示按律应当判刑,还请皇上明察裁定。一般这样,汉武帝往往就宽释了。

这也许是司马迁伟大的地方,他尊重历史的真实性,即使对深恶痛绝的人亦是如此。在他的记述中,这个酷吏很反常,他似乎是站在平民一边的,断案风格以“曲折豪强”著称,越是权贵豪强,越是狠办;越是穷苦百姓,处理则越宽大。让人无法理解的是,此前他曾和权贵们打得火热。

或许,张汤是一个非典型的酷吏,但是他最终的命运却和绝大多数酷吏的命运一样。酷吏是中国古代官场的特殊群体,在秩序井然的官场上,他们是一群善于用特殊手段投机的人。特别是在皇权遭遇麻烦和质疑时,总有酷吏站出来清除障碍,等到他们把障碍扫清了以后,他们自己便会变成障碍,此时要么是新的酷吏取而代之,要么是皇权直接出手将其剪除。

那么,张汤的“事败”,遭遇的是哪种结果呢?

秘密隐藏在张汤的绝笔信里。

06

表面上看,张汤的死是一连串的意外造成的。

“倒汤运动”首先从张汤的身边人开始。

张汤的副手御史中丞李文,一直和他有隙,其收集各种材料意图扳倒张汤。这件事被张汤的心腹手下鲁谒居得知后,就让人炮制李文的“黑材料”密告皇上,汉武帝交给张汤去查,张汤自然不会放过李文,就处死了他。

事实上,鲁谒居的小动作,张汤是知道的,但汉武帝问他是谁告发了李文,张汤就撒了个谎,把事情推得一干二净。

后来鲁谒居病了,张汤去探望他,替鲁谒居按摩脚。没想到,他俩早就被人盯上了,赵王刘彭祖将这件事报告给汉武帝:“张汤身为三公重臣,竟然给一个小科员按摩脚,这里边绝对有内情,我怀疑他俩肯定一起做了坏事。”

在这里发生了第一个意外,鲁谒居很快病死了。如果鲁谒居不死,此事必然不会连累到张汤身上;但他一死,只能查他的弟弟,就把他弟弟给拘禁了起来。恰好张汤审理别的囚犯,见到鲁谒居的弟弟假装不认识(其实他想暗中帮助),鲁谒居的弟弟误以为张汤见死不救,于是就把他哥哥和张汤联手干掉李文的事情全都抖搂了出来,这是第二个意外。

此时接替李文当御史中丞的人名叫减宣,汉武帝让他处理这个案子,减宣大概吸取了李文的教训,案情早就查得水落石出,证据也充足,但他就是不上报,显然他在等一举扳倒张汤的最好时机。

时机果然来了。有贼偷盗了汉文帝陵园的下葬钱。丞相庄青翟上朝前,同张汤约定一起谢罪。可是到了汉武帝面前,张汤临时变卦,暗想:只有丞相必须按四季巡视陵园,丞相该谢罪,与我有什么关系?忽悠了对方以后,张汤还想借此机会打压庄青翟。一个盗墓贼,引发了丞相与御史大夫的最后摊牌。这是第三个意外。

丞相府的三位长史朱买臣、王朝、边通本就与张汤结有深怨,于是三人给庄青翟出主意先发制人,他们迅速逮捕了商人田信等,诬告张汤总是将朝廷即将颁布的政策法规提前透露给商人们,然后商人们囤积物资,大发横财并同张汤分赃。

三长史联名上告以后,减宣乘机将他的调查结果和盘托出。这样一来,汉武帝暴怒,认定张汤内心险诈,一贯欺君。于是诸侯、部属、同僚上下内外全方位攻击张汤,其实要张汤倒台的何止这些人。

前文已经说过,张汤制定三项经济政策法规,与诸侯、地方争利,严重损害了豪强富贾的利益,否则刘彭祖这个藩王也不会吃饱了撑的要监视他。全国被搞得通货膨胀,可以说张汤已是万夫所指。

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就必须扔掉这把特别合手的“快刀”。

本文一开始就提出,汉武帝既然有派九批使者逼迫张汤认罪的时间,为什么不去抄家寻找人证、物证,而是等张汤死后再幡然醒悟?

说到底,张汤必须得死,他不是被冤杀,而是命该如此

事实上,张汤在自杀前已经完全醒悟了。

汉武帝第九次派出的审问使者,是当年与张汤情同兄弟的酷吏赵禹。

赵禹对张汤当头痛斥:“君何不知分也。君所治夷灭者几何人矣?今人言君皆有状,天子重致君狱,欲令君自为计,何多以对簿为?”

意思是,今天你觉得冤枉了,被你杀的那么多人就不冤枉吗?现在告你的都是有真凭实据的,皇上把你关着没宣判,就是希望你自我了断,为什么还要争辩呢?

注意,赵禹说得很清楚,汉武帝之所以如此大费周章,派九批使者让张汤认罪,就是希望他自杀。显然,这并不是一种优待,汉武帝既要让他死但也不愿意背上杀宠臣的名声,让天下人耻笑。

此时,张汤已经认命,他在自己的绝笔书上说得很清楚:“汤无尺寸功,起刀笔吏,陛下幸致为三公,无以塞责。然谋陷汤罪者,三长史也。”

所谓三长史的构陷,只不过是给天下人看的一个幌子。真正关键的是前面一句,张汤很清楚自己的一切都是汉武帝给的,如今位列三公,“无以塞责”,不去推卸责任,要效忠皇帝,把所有的恶名都扛下来。

这封信,恐怕才是汉武帝最终要替张汤翻案的缘起,因为皇帝和酷吏在这一刻最终达成一致。

张汤母亲坚持用牛车拉棺材,下葬没有外椁,说到底,只不过是汉武帝策划翻案前制造好舆论环境罢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Y)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白话翻译,初中以下文化不建议阅读
李源:《史记》精读辅导(二)
中国历史上的酷吏,为何结局都很悲惨?
王立群读史记讲稿(十一)汉武帝10-田窦交恶 - 讲稿汇粹 - 议百家
酷吏张汤家为什么福祚绵长?
解读酷吏张汤:汉武帝为何逼死博士狄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