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华考试出上联“孙行者”,多数人弃答,他写下三个字令考官连叹
userphoto

2022.11.05 山东

关注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雷隐隐,雾蒙蒙,开市大吉对万事亨通。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

岳云鹏和孙越当年在春晚表演的《妙言趣语》对对联,相信看过的朋友应该都还记忆犹新。

岳云鹏、孙越春晚相声《妙言趣语》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对联的魅力自古以来就深深根植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

你可能不敢相信,当年就连清华大学考试都曾专门出过对联。

当初这道对联题目,竟然还是清华的招生考试题目。

清华大学

说起来,此对上联“孙行者”一出,虽然只有短短三个字,但却难倒了无数考生,直接导致多数人弃答。

当然,虽说这道题目很难,可在最后阅卷的时候,考官翻到一人考卷的时候却眼前一亮,连连发出惊叹。

因为他对得下联不仅工整,而且可谓是神来之笔……

那么,此人到底是谁?他对得下联到底又是什么呢?

谁来出题合适?

事实上,清华、北大出题古怪的风格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2009年,清华大学在自主招生考试的文科试卷中,就出了这样一道古怪的题目。

将杜甫的《旅夜书怀》翻译成英文。

《旅夜书怀》杜甫

同年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中,也同样给出了一道古怪的题目。

为周杰伦的《青花瓷》歌词挑错……

《青花瓷》周杰伦

类似的案例还有许多。

但倘若论出门的古怪程度,怕还得是清华大学在1932年出的那道题目,也就是大川一开始提到的对联题目。

上联只有短短三个字,“孙行者”

要求考生们按照对联的格式,工工整整地对出下联。

上联:孙行者

说起来,这道题目的由来其实比较有意思。

在此之前,清华大学负责出文科试卷题目的是中文系系主任朱自清

朱自清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临近考试前夕,朱自清却因为出国进行学术访问,而无法对这次考试进行出题。

这个担子也就落到了中文系的刘文典教授身上。

然而刘文典教授一是缺乏像朱自清一样的出题经验,二则是在平日里“身兼数职”。

除了在清华大学当教授外,还同时兼具在北大当客座教授授课,校勘古籍等工作。

这一下再挑起出文科试卷题目的重担,着实令他感到分身乏术。

刘文典

基于时局的因素,国内又缺乏拥有较高资历的老师,刘文典即便分身乏术,也难找到适合的人员帮他分忧,这就有些难办了……

就在这时,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陈寅恪

陈寅恪的古怪考题

陈寅恪曾是清华大学历史、中文、哲学三系的教授,兼中央研究院理事。

而且曾经还与国学大师王国维、梁启超,一同在研究院共事当导师,他本人也同样是公认的国学大师。

陈寅恪年轻旧照

论学问、论资历背景,陈寅恪都是这次替自己出考试题目的最佳人选。

因此,刘文典找到陈寅恪,跟他说明了情况。

虽然陈寅恪一开始一直在推脱,表示难堪大任,但看到刘文典确实分身乏术后,他最终还是接受了这次“外包任务”。

陈寅恪

令刘文典想不到的是,仅用了短短一天时间,陈寅恪就出好了题目。

更令刘文典想不到的是,陈寅恪出的考试题目实在古怪。

虽然清朝以前的应试题目中,经常能见到对联,但清朝以后,在正规的大型考试中,对联便没再出现过。

古代考试

而陈寅恪却在这次题目中,破天荒地出了一道对联。

如果只是对联还不至于令刘文典感到震惊,令他真正感到震惊的是,这道对联题目只有三个字,“孙行者”

面对“孙行者”这个上联,就连刘文典这位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对起来都感到摸不着头脑,想了许久愣是想不出合适的下联。

最后,他不禁求教陈寅恪,陈寅恪笑而不语,许久,脱出一句:

告诉你“答案”不就没意思了?

上联:孙行者,下联:???

在这场文科试卷考试中,对联题目被放在了第二题的位置。

第一道题目是十分常规的写作题,以《梦游清华园记》为题,写一篇作文。

面对这样的题目,几乎所有考试都能信手拈来般一气呵成,但到了第二道对联题目,却把考生们难为坏了。

考试

首先,对联题目自清朝后就没再出现过,绝大部分考生也就没往这方面钻研。

再者,这个上联实在古怪,就连刘文典对起来都费劲,也就更别说他们这些考生了。

于是比较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有人开始瞎猜。

“爷驻之”、“西游记”、“吕奉先”等等下联出现在了考卷的答题区,还有多数人干脆弃答

这场考试结束后,这道对联题目一度引起了巨大反响,有人赞誉,有人狠批。

陈寅恪也因此惹上“麻烦”,不得不写下长文《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对出得这道“怪题”做出解释,并刊发在了天津《大公报》上……

《大公报》

说起来,虽然这道“怪题”难倒了绝大部分考生。

但在后来阅卷的时候,翻到一位名叫周祖谟的考生的答案后,陈寅恪等考官却眼前一亮,连连发出惊叹。

他对得下联就连陈寅恪都没想到,但却比“标准答案”还要更加标准。

周祖谟

周祖谟对的下联是“胡适之”,而陈寅恪出题时想到的“标准答案”则是“祖冲之”、“王引之”

三个都是人名,为什么周祖谟对的下联要更标准呢?

胡适之

是这样的,对对联的基本要求大川就不多啰嗦了,只讲讲“胡适之”为什么会更标准。

上联是“孙行者”,下联对“胡适之”

孙和胡都是姓氏,而胡、孙合起来有谐音“猢狲”的意思,十分精巧。

行和适在我们普通人看来虽说“风马牛不相及”。

但文学大家却知道,行在古汉语中有走在路上的意思,而适在古汉语中则有到达的意思,走着走着就到达了,二者恰好相互呼应。

最后的者和之,则都是古语中的虚词,之乎者也,说的就是这里的者、之二字。

之乎者也

再就是上下联的音律,也恰好符合对联中平仄对应的规律。

对比陈寅恪给出的两个“标准答案”来看,周祖谟给出的答案显然在工整之余,还要更加精妙。

写在最后

仅就对出如此精妙的下联就不难看出,周祖谟的文学功底到底有多扎实,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清华大学的这道“怪题”真检验出了人才。

周祖谟

通过考试,年仅18岁的周祖谟,虽然有了进入清华大学的资格,但却因为家庭原因,最终未能遂愿进入清华。

不过后来,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周祖谟又顺利考上了北大文学系,并在最终成长为了一代国学大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华考试出上联“孙行者”,多数人弃答,但也有令考官惊叹的答案
1932年清华考试出上联“孙行者”,多数人交白卷,只有一人得满分
清华考试出上联“孙行者”,多数人弃答,此人写下三字令考官惊叹
话中有话,一语双关|陈寅恪先生八副绝妙对联背后的故事
清华大学考试出上联“孙行者”,多数人弃考,仅一人得满分
清华考试出上联“孙行者”,却难倒众多才子,只有一人对出了下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