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效课堂教育学(12)关于学校

  好学校是什么样的?

  早在2011年春节,《中国教师报》就曾提出好学校是一方池塘。客观地讲,如果用于新闻报道,这样无疑是生动传神的,但作为教育学的阐释,似乎又显得不够严肃。但好在我们是媒体,媒体自有媒体的语言体系。我们认为,最好的教育学一定是能方便被一线教育所理解、接受的教育学。更何况,关于好学校的标准,也实在不应有媒体来制订,但媒体有表达自己的教育见解的权利。如果你在地里挖一方池塘,很快就会有水鸟、两栖动物及各种鱼,还有常见的水生植物,如百合等等,你看,这样的表述显然没有传统教育学语言的晦涩,你一旦挖好池塘,自然就开始往里面填东西,较之传统教育学,这样的结论又是多么让人易懂。以上就是梭罗在《种子的信仰》里的话。其实,不独是梭罗,我发现那些真正的教育大师们的教育学,都不会像传统教育学专著那样艰涩难懂。康德难懂吗?卢梭呢,杜威,……,还有我们中国的陶行知。有些人喜欢故弄玄虚,所以,你大可不必因为读不懂某些教育学专著而自惭形秽,或许作者比你更不懂,如果他真懂,会写不明白吗。今天的中国教育实在需要哪呢过看得懂的教育学,其中也包括学校学。

  好学校是一方池塘,你不必较真它太不像教育学语言,没关系,有些太像教育学语言的往往却没有教育。

  这里的池塘,是一个教育的环境生态概念,要求学校首先是平等、和谐的包容、接纳、尊重每一个学生。这很不简单,当传统的教育学一直在致力于研究学校评价的几级指标时,我们有可能真的忽视了学生内心的渴望,忘记了教育正在以愈加高尚的名义对生命施以暴行——我所了解河北衡水一所中学的200名学生,竟然没有一个人喜欢自己的母校,一个在北京读大二的学生,听说自己的表妹要去这所学校就读,他写信劝阻表妹说,那是所地狱呀!今天,我们还有多少所地狱,在不以为耻地推进着他们的教育?遗憾的是,我们传统教育学不敢正视这样的教育的严重问题,甚至在为这样的教育助纣为虐。2011年,某些媒体发布的年度优秀学校评选,依然有这样的学校上榜。很遗憾,有些教育媒体早就丧失了教育良知了。当整个教育界都分辨不清教育是非时,你也很难指望媒体去信守什么了,所幸并非所有的媒体都是这样的德行!

  学校必须对生命负责,这是一道再也不可逾越的底线。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升学率比孩子的生命更重要的。如果连都不在了,那么,一切和相关的也就魂飞湮灭了。如此浅白的道理,我们不可能不懂,唯一的解释只能是我们不愿意对生命负责!

   一所好学校最本质的特征到底是什么我们不妨比较一下中美两国不同的标准。

   美国的好学校标准有四个关键词:

支持----对学生的批判性思考、学生为本、师生彼此间的尊重以及良好而充分的人际交流予以充分的支持;

氛围----创设团体认同感、集体责任感以及鼓励独,创性的氛围;

标准----制订明确而可行的标准,相信学生能够达标而且达标的方式可以各不相同;

环境----提供师生员工在精神及身体上都能感到安全而愉悦的场所。

应当指出,中美两国人心目中的好学校标准虽然有一些共性的成份,但差异之处也是很多且明显的:

差异之一,美国的标准对学校的软件系统颇为关注,而中国的标准对学校的硬件系统更为重视;

差异之二,美国标准的评价重心在于学生在一所学校当中的成长过程----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中国标准的评价重心更多的是学生在一所学校能取得的结果----升学率(引自思政、张捷勋)。

 在国际上,人们基本的共识为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是为了促使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而存在的。首先,学校的使命就是为了促使学生的成功。如何理解成功?一个普遍的价值观是能充分发挥个人潜力就是成功,通俗来讲,就是我们不可以要求丁俊晖也能长成姚明的身高,同意也不可要求丁俊晖去打篮球,而是能让丁俊晖以自己的方式去生长和发展。其次,学校必须使师生体验到生活的幸福和享受教育的尊严。人是教育的目的,人的尊严、自由、幸福是无需去证明的,具足的价值,这种目的是不可以为其他目的所代替的。再其次,学校要促进社会进步和人之心灵进化。学校要敢于承担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而不是去迎合和抱怨甚至是开历史倒车。

  杜威曾批判20世纪的教育以成人为取向,不仅过于严肃,权威性、理论性、抽象性太强,从社会及政治的角度看来也偏向保守。与传统主流的教育学不同,他的教育方式可能对我们的学校学带来一些帮助:1、应该提供给孩子一个有趣的学校环境,学校应该就像孩子的博物馆,里面有自然的东西,也有人为的东西,让他们尽情观察、尝试和探索;2、学校应尽量满足学生所有的需求——无论是生理上、情感上、社会方面或智能方面的都要兼顾;3、学校应强调经验的学习,也就是借助具体、有意义的情景来学习。让学生尝试深入的学习,而不是样样都学到一些皮毛。当然,很多中国的学校对杜威并不感冒,他们以中国的国情和现实为借口,总要做出一副受尽委屈的表情。但,教育总得基于人学出发吧,尽可能去体现出人性

 好学校是一方池塘,那么,校长的使命也就是去营建、经营池塘。这个池塘,可以解释为组织概念,学校的工作重点就是构建三个组织——学校、班级、小组。每个组织都是一方池塘。三个组织的主核是学生,学校的一切发生都是围绕学生而存在的,它因此产生了三个基本的关系,即指向于学的是教学关系,核心价值观应该是教服务于学;指向于学习对象的是师生关系,核心价值观应该是师服务于生;指向于环境的是生态关系,即学习与学习条件,成长与成长条件,生活与生活条件的诸种关系。三个组织的次核是教师,杜威曾这样明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身兼促进者和指导员的角色,因而与此产生三个效果,首先,学校课程的安排是不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其次,教师的教学手段,是满足好奇的,受到鼓舞的还是死板的、打击的?再其次,教师的人格和道德是健全的、平等的、高尚的还是有缺陷的甚至是低下的,教师一旦在学生心理上投射阴影,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基于学校学这个全新的教育概念,它理应解释清楚学校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这是最基本的办学出发,学校的目标和使命是什么,它的一些基本的教育学内涵应做怎样的理解,它有没有团队文化,学校的是什么,等等。你可以把这些问题当成我今天要布置的作业

 

 

       附录:给学校的22个建议

 1、校训是学校的脸面;校训是学校的招牌、形象、灵魂。校训要追求历史感、独特性、人本化,要淡化“政治性”,强调教育的“人类学”意义。

2、学校文化要从细节入手,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且会生活、懂得生活、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可惜中国现阶段的学校一般没有文化,千年老校也没文化,除了教学楼和绿草坪,哪里有文化的影子?文化应无处不在,潜移默化。

3、校园里的一切的“规则”,都应由学生自定、监督和执行,可以成立“班级纪委”,自己的事自己办。如果每间教室都充满希望,学校就有希望,中国就有希望。

4、学生犯错可以“惩罚”,但绝不能侮辱。“劳动惩罚”更要不得。上帝在还是个孩子时都会犯错,要平等善待每一个学生。“教育”从手段上有时候可以总结为“刺激”,教育即刺激,也就是激励调动每个人追求美好、自我约束、敬畏自然、遵守大道。

5、谁应该成为班主任?当然是学生。学生是主体、主人、主角。班级的管理权归属学生所有。为什么不尝试“两党执政”?把班级划分为AB两党,轮流执政,比拼精彩,一切的希望其实都可能教室里萌芽。

6、你的学校有没有气质?有什么样的气质?建议所有校长要围绕“学校气质”加以思考。气质需要修炼,文化一旦内化就变成了气质。

7、除非特殊情况,一般不要随意“请家长”,更不要给学生轻易下结论。哪里有差生,差生都是教师“培养”和制造出来的,不是吗?

8、把让学生写检查变成由教师写作与学生的“对话录”,任何沟通都是从心开始的,板着脸训斥的结果只能是“离心离德”,让学生恨你不死。

9、学校应该是这样的一个场所:让情感得以“体验”、灵魂能够“飞翔”、让精神得以“升腾”。教师岂能成为“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有什么权利“塑造”和“雕刻”别人?!一切教育都应该服从天性、尊重自由、自然地生长。

10、谁都有无数个”第一次“,要巧借每个学生的“第一次”,为他们的生命成长奠基,这才是“教三年,为三十年负责”的正确做法。教育即细节!谁还记得第一次入团是什么时候?第一个六一节呢?第一次没评上三好学生教师给予你怎样的疏导?请问,你的第一次给了谁?

11、中国有无数个节日,每个节日用好了都可以变成一个充满意义的“成人礼”。所谓成人,即做有责任的人,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可能对他人负责,连自己都不爱,岂能爱校爱国?

12、人都喜欢“追忆”,成长就是告别清涩和平庸,走向辉煌、被人接纳,每个人都需要读者,因而学生的“成长档案”要走出档案厨,走到离学生最近的地方,让每一个人去见证自己和同伴的成长,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

13、教育就是在心灵上写诗,因此要多开设特殊的“课程”,写诗不是开诗歌课,而是开富有诗意的课,比如清风课、明月课、树叶课、小草课,有趣的人才能上出有趣的课,可惜今天无聊的教师总量不少,他们眼里没诗,只有死掉的知识。

14、教育最有价值的资源是学生。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别怕学生“出问题”,不出问题要教师干吗?“问题学生”是学校的成名“资源”,想出名吗?请善待、研究、转化、激励每一个“问题学生”。

15、学生这个词不是“群体”,而是一个个鲜活的“名字”,不是由无数个个体组成的,而是一个群体里有无数个有个性的个体,千人一面的学校一定长于“杀人”,不可把“杀人”读成“规范”和“负责”。

16、课改的宗旨是为了实现三个解放:解放学生、教师、学校。为何一定要改,教学说到底是在“构建课堂生态”,原有生态太过于恶化,必须综合治理“生存环境”,课堂难道不是生命的栖息地?课改成在教师、败在校长。校长不干事、神仙也枉然。

17、高效课堂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你得理解超市、狂欢两个词的教育寄托和内涵。超市体现的是选择性,狂欢体现的是生命状态。一个人的生命是N45分钟组成的,课堂其实就是一段生命和情感经历。

18、教育性首先是不反“人性”,起码守住这道“教育的底线”——不让孩子跳楼。专制使人成为非人,跳楼有时候是另一种不得不的反叛和逃逸。

19、有出息的学校必走的“三步曲”。从“学习自主”到“班级自主”然后到“校园自治”。

20、学校的任务主要是促进学生个人的自由发展,即身体和心灵的健全发展,或者说叫“心灵的进化”。而不是用书本知识去禁锢学生的发展,创造力是爹!

 21、把孩子引入大海,而不是引入水管。让孩子成为一个会探索和行动的“人”;会思考和表达的人;有尊严和自由的人!

22、教育即解放;教师即开发;学生即创造;课堂即生长。核心追求是培养每一个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当然也包括教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五项新标准(中国教师报 李炳亭)
教育的底线是保全生命
高效课堂“四新”评价
课堂教学有效性
不精确的课堂才是好课堂,不为教书而读书才能教好书
高效课堂之 “教学系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