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精细、科学、实用的课堂教学设计中,表现在精炼、准确的教学语言上,只有对教学对象的身心发展实际有深刻的理解,深入的研究教材及教材和学生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学生活跃的思维活动,积极的参与锻炼等一系列学生主体性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的引导下体现课堂中的锻练、思考、学习、掌握、发展上。

一:主导与主体关系的依据

1.教师的职责

教师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社会的现实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引导发展其智力、体力,养成其文化素养、世界观和道德品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导和传授,才能学有所成。

2.学生学习的要求

教师教学导向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和质量。如果一个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放任自流,学生就会无所适从,思想上也会混乱不堪,显然不可能达到学习的既定目的。一位优秀的教师应善于引导、教育学生,使学生自觉的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既能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又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就易于取得优异的教学成绩——所谓的“名师出高徒”就是这个意思。

3.学校教育的特点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学习的知识主要是书本知识,而且是在较短的时间内高频率的、高密度的获得,这一过程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顺利圆满的完成。在学生的学习认知活动过程中,教师能给学生以启发诱导和学法指导,指出学习中的重点、难点,解疑答难,避免走入歧途。可以说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的。

4.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其各个方面的能力,在独立思考、吸收消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才能学得积极主动,才能优化其思维品质,体现其主体地位,成为学习的主人。反过来讲,如果学生不积极主动学习,那么教师教的再好,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会好。

确定讲授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选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教师要深入的钻研业务,不但应该通晓所授学科的基本理论体系,而且还要关注本学科的最新发展,也要尽可能的扩大知识面,优化自己的知识的结构。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统摄全局、高屋建瓴,在三尺讲坛上游刃有余。

第一,恰当而精心的组织教学过程。

教师应了解和熟悉学生的实际,吃透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每一节的要点、难点,对自己所讲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要反复推敲每节课中的每一句话,从而使课堂中语言精练,有条理。对上课时的课堂结构、内容安排、时间安排、学生自学安排,是教师讲,还是学生练习;多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材料等等都应做到精心设计、精心安排、精心组织,这样才能够在课堂上做好“导",也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指出:“学习的最大刺激是对所学知识发生兴趣”。兴趣孕育希望,兴趣滋生动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如何才能调动起来,关键还在于教师的“导”。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说,在教学中若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不能搞好教学的,所以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特色教法,设计新颖的新课导入方式,创设巧妙的问题情景与和谐的教学氛围。还要变换教学手段,变换活动形式。如:讲故事、搞竞赛、做游戏等等形式或诱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埋怨,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消除思想障碍。

第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著名教育学家斯宾塞曾说:“在教育中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让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自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在低年级教学中,每节课教完知识后,都要让学生总结:这节课你明白了什么?即总结了要点。到了中年级,学生思维、理解能力提高了,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总结要点的同时,按照这些要点,回到教材中再阅读,并把要点逐个与教材对应,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学生就会渐渐的领悟到,教材的每一部分都是围绕知识要点来叙述的,从而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教师鼓励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列举实例来领会,对于便于直观操作的知识,鼓励学生自制学具,引导他们动手剪一剪、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听一听、议一议,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做好引导、辅导、点拨的工作,其主导作用得以体现,教学质量自然会得到提高。

第四,建立和谐、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发者,更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道德的体现者,所以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肥沃土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要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意识。在教育中,我们倡导对学生的赏识和鼓励,教师可通过语言、手势、微笑等方式肯定学生或用评语来沟通师生的感情,融洽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对学生不抱有偏见,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使学生的个性不受任何约束,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更其学。”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主体的能动作用,与此同时教师也会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由此可见,只有建立好师生间和谐民主、融洽的关系,互相理解和尊重,才能充分发挥教与学的能动作用。

5.在体育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体育课中,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客体,而学生这个客体是有着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一切教育影响都要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才能达到目的。因此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在课中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体育教材是学生学习锻炼的主要依据,学生学习能力能否提高,锻炼的方法是否得当,皆取决于学生对于教材中基本动作概念、技术要领的熟练程度。无论体育教师的讲解如何详细,都不能替代学生研究、理解教材、去完成教材要达到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向学生强调清楚,在学习体育知识和技术时,应以体育教师讲授的知识为重点、反复练习、反复理解,要求学生必须弄清楚教学目标、技术动作各个环节的重点、难点和联系的方法等,为体育教学打下基础。

第二、学生是思维的主体

思维在体育教学、运动技术训练中起着重要作用,任何运动项目的技术训练都离不开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即离不开大脑的分析综合活动。学生在学习一定的运动技术过程中,由于思维的积极性不同会造成学习训练效果的明显差异。因此,在学习训练中,必须诱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状态,加速运动技术的掌握和完善。例如:在篮球技术课的教学中,学习单手肩上投篮时,首先教师可以简单明了地做示范讲解,然后让学生分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投篮动作的要点;如:持球动作用力顺序、出手角度、出手的后手指的方向及上下肢如何协调配合等等。从而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在学生思考后教师要及时加以指导和鼓励,特别是在有的学生思路不正确或思维不积极时,要照顾他们的情绪,给与他们适当的提示,使他们慢慢的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这样按照教师的要求和动作要领积极思维,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训练效果。

第三、学生是身体练习的主体

学习体育技能技巧,离不开实践练习,只有通过反复地锻炼才能领会到技术动作要领,才能掌握完成动作技巧的方法。体育教师只能为学生作出正确的示范和方法指导,而真正练习的主体是学生。体育教学大纲指出:“让学生身体承受一定负荷量的练习,是使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和提高身体素质的必要途径。”体育教师只有发挥学生在练习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指导学生练习的方法使之摆脱“死练”的愚笨做法,从而达到学生爱好锻炼、乐于锻炼、会锻炼的目的,进而提高整体练习功效。

总之,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矛盾统一的关系,揭示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这两种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没有教,就没有所谓的学,没有学也就无所谓教。教是外因,学是内因。教这个外因只有通过学生这个内因的自觉学习才能完成。教是为学而教,学是在教师的主导下的才学。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和学才会相得益彰,从而才会提高教和学的质量。而如若忽略了教师和学生任何一方,这种做法和认识都将会是错误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教学理论 读书笔记
“导学式”教学模式初探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培养学生主体参与素养
教师要具备“主导”能力
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过程的规律(最新教育学整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