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巴生:戈壁滩走来护老使者

明巴生:戈壁滩走来护老使者

本报记者 程明盛 明剑 

本期人物

明巴生,老家湖北十堰市竹溪县,生于巴山蜀水仁寿县,8岁赴新疆投奔支边的父母,毕业于西安交大卫生事业管理系,先司职吐鲁番地区医院,后受任鄯善县人民医院院长10多年。入疆40年后,知天命之年的他出新疆行医,最终缘结中山,跨界出任广弘颐养院院长,探索医养结合中山模式,从白衣天使变成护老使者,实现人生角色大转换。

故乡印象 

他的名字里烙着巴蜀印记,巴山蜀水留下他思念的童年,荆楚大地至今生活着他的族亲,但他心里更认同新疆是故乡。父亲把他和母亲带到远方,他说转了一大圈,最美是新疆。在那里,他驱车行走在沙漠边缘,穿过茫茫戈壁滩,经过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火焰山,在单位和家之间长途奔走,聚少离多是家的生态。他看多了飞沙走石,看到了真正的淘金族,看到了藏在语言文字、中西饮食和各式建筑里的民族大熔炉,呼吸的是大都会的文化气息。他说喜欢回到从前,跟老同事谈医论道,终究觉得那里的医疗理念和服务水平跟不上时代,一次次鼓动他们走出高原。

中山印象

也许是厌倦了黄沙漫漫、大漠孤烟,到了闹市中的广弘颐养院,广弘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指着环绕的6000亩紫马岭公园说,这里是你的事业场。他深深呼吸一口气,在心里告诉醉意朦胧的自己,这里就是我的家。

在他30年行医历程中,最认同孙中山先生博爱、天下为公的思想,感动于先生的“三民主义”,而今在伟人故里,以仁心仁术追逐中山梦,他说这是人生的一场缘分,来得恰到好处。

中山市政府把投资2亿多元的颐养院托付给他,他掂出民生在伟人故里的重量,掂出了沉甸甸的责任。 

明巴生在四川仁寿县一个山村出生时,父亲远在三千公里外的新疆,那是一个遥远的存在,他和妈妈常常望向西北的天空。后来妈妈去了新疆,他成了留守儿童,与外公外婆相依为命。直到8岁时,父母将他接到身边,才给了他一个完整的家。

他学的是临床医学,1988年进入西安交大卫生事业管理系深造,把医疗作为自己的事业。工作把他的家分隔在一区三地,周末从工作地鄯善县回到190公里外的吐鲁番团聚,抽空去乌鲁木齐看望父母,他说习惯了聚少离多。

只是,知天命之年的他走得更远,走到了祖国的最南端,与孩子隔着4000多公里路程。

他曾经两个月回不去家

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的新疆地广人稀,决定了明巴生的职业距离。

他毕业后的工作单位是吐鲁番地区医院,1994年被派到鄯善县人民医院,1997年出任院长。明巴生说,许多同事是从吐鲁番派过去的,一到周末,大家就拼车回家团聚。

作为一院之长,一旦遇到人命关天的大事,就必须留守,半个月回一次家都不容易。

1997年那一次,一辆从甘肃开往石河子的客车,满载着前往石河子摘棉花的农民,车行鄯善境内,悲剧发生了,客车翻到30多米外的山沟里,2死36伤,其中重伤10多人。医院全员返院,重新编组,抢救伤者,组织血源,联络兄弟医院派人增援,转运重伤员到重点医院,还要接待大批从甘肃等地赶来的死伤者亲属。

那时,年仅10岁的孩子每天需要家长接送,但他一刻也抽不开身,吃住都在医院。整整两个月,他没能回到吐鲁番的家。

他说,这些年都习惯了分离。而今,孩子在乌鲁木齐工作,组建了小家庭,家庭的团聚更多在网上完成。

母亲在报纸上寻觅儿子行踪

在他的办公室抽屉里,保存着一份泛黄的报纸,看不出年月,登载着时任鄯善县人民医院院长的他的照片,用半个版篇幅记录一所医院的故事。

从字里行间,他找出岁月的蛛丝马迹,记起来文章登载于1999年,他出任鄯善县人民医院院长两年之后。

这份报纸没有明显折痕,看得出是剪下来后展开保存的,至今已经过去了17年。

明巴生说,这份报纸是从母亲的遗物里整理出来的。6年前,他的母亲去世。

他说,母亲有一个习惯,从报纸上看到报道他的文章和照片就剪下来,他回家与父母团聚时,母亲就会拿出这些报纸。他没想的是,母亲一直保存着这样的报纸。

他从中读懂了母亲的牵挂,想到自己不能常回家看看,添了许多内疚,于是,离开新疆的日子,他把这份报纸随身带着,时不时拿出来看看,能看到老母亲戴着老花镜,在报纸上寻觅儿子的行踪,为儿子的一点点成绩感到骄傲。

母亲用最朴素的语言告诉他,做个好医生,做个好院长。

“让我做医院还是养老院?”

广弘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把他从一所医院挖过去时,告诉他,公司要做养老产业,还要医疗作保障。他问了一个问题,“让我做医院还是做养老院?我想做医院。”对方给了他一个吃惊的答复:“两个院长都是你,你把两块统筹抓起来。”

他说,像是说到了自己心坎上,他从20多年医疗经历中看到,国人医疗理念相对落后,不少孝子砸锅卖铁为身患重症甚至绝症的老人治病,花光了积蓄,背上了沉重债务,既令人感动,又令人担忧,希望探索医养结合的模式,广弘的探索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在中山市广弘颐养院,政府投入2亿多元巨资建成了物业,委托给国资广东省商贸控股集团属下企业广弘投资有限公司运营,探索出政府投资、企业化运营、医养结合的中山模式,一开始就引起国家有关部委和国内外同行关注。

按照广弘探索的中山模式,广弘把医疗体系倒回来转,能保守治疗的不做手术,能用中医的不用西医,能用药膳的不用中药,能用食疗的不用药膳,能进行自然康复就什么治疗都不做。这样的自然疗法,诠释了中国式养生哲学。

希望天下儿女都是孝子

明巴生自认为不算是孝子,但他希望天下儿女都是孝子,每每看到力不从心的孝子,就为他们忧心。

去年10月底,他从报纸上看到东凤小伙子吴锦监为了给患食道癌晚期的父亲治病,辞了深圳的工作回乡陪护父亲。筹不到手术费,担心拖累孩子的老人说:“儿子,我不治了,我们回家吧!”但吴锦监不肯放弃,希望让父亲多活几年。

看到这位孝子的故事,明巴生想方设法找到了吴锦监的联系方式,请他将父亲送到广弘颐养院来,象征性收取半价,每月1200元,还把吴锦监安排进去做护工,每月给他3800元工资,高于他原来的工资,重点照顾自己的父亲,兼顾照料院内老人。就这样,院内有了一对特别的父子,也有了一个特别的工作人员。

这对父子11月9日入院,老人当时身体非常虚弱,插着胃管。经过5个月的治疗养护,父子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老人于4月12日骑着电动车出院回了家。后来老人还是因食道癌晚期不治身亡,但半年的陪伴,让儿子没有留下太多遗憾。

明巴生说,做孝子的途径很多,最重要的是陪伴。

    2016-05-2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捞鱼 -(106)大孝子
2000多年前,一个敦煌小吏眼中的丝路盛景
中年男子抱老母亲就医照片在网络流传(图)
孝子帮助母亲自杀 孝子杀母该不该起诉?不孝子砍下母亲头颅自拍
蒙求(68)
都江堰风物志|玉瑕: 第一次给母亲理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