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香港“第一名媛”陆雁群离世,她在中山崖口有座碉楼(附文)

陆雁群2月12日在家安详离世

陆雁群碉楼建于民国时期

       2月12日,有香港“豪门女杰”“第一名媛”之誉的陆雁群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98岁。舆论称她为香港无线电视前非执行董事利孝和夫人,她的另一个身份却鲜为人知,她祖籍中山市崖口村,至今村里有以她名字命名的“陆雁群碉楼”。

        陆雁群碉楼建于中华民国时期,为一栋平面呈四边形的砖混结构建筑,坐西向东,面积约53平方米,高4层约17米,青砖墙,花岗岩墙角,外墙覆盖灰砂。2012年,该碉楼列为“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起来。

笔者刚刚出版的《出伶仃洋:崖口村人文镜像》(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用一节专门记载陆雁群与崖口村的关系,题为《陆雁群碉楼背后的村庄》。

现惊闻陆雁群离世,特刊发此文,共同追忆一代名媛。

出伶仃洋│陆雁群碉楼背后的村庄

这里是崖口古建筑密度最大的地方,从1924年建设的敦和里闸门进入,经过清光绪年间建设的武侯庙和瑶灵洞,抬眼望见高4层的民国建筑陆雁群碉楼,这些建筑集中在几十米范围内。村里人更津津乐道的是陆雁群碉楼,因为她的人生传奇,大家习惯称她为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利孝和夫人。

珠三角许多人是看着香港翡翠台、明珠台长大的,从那里认识了成龙、周润发、刘德华等巨星。

崖口人看香港无线电视的感受与众不同,因为跟崖口人相关,村里有陆雁群碉楼,年纪稍长的跟着陆雁群家人在村里生活,这些年偶尔见到陆雁群家人回到村里,看看碉楼就离开了。

村里的老房子多是平房,新房子大多两到三层,离村中央健身广场不远的这座碉楼,远远就能看见,吸引了不少游人目光。

雁群碉楼位于崖口陆家村

碉楼青砖墙斑斑驳驳,南面外墙上,两排窗户间的排水管上,顶端生长着一棵榕树,根贴着墙向周围伸展,像一幅树根画。

碉楼门口挂上了“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牌子,是市政府2012年1月10日公布的。

门口用中文、英文、日文、韩文等不同文字提示人们,碉楼建于中华民国时期,为一栋平面呈四边形的砖混结构建筑,坐西向东,面积约53平方米,高4层约17米,青砖墙,花岗岩墙角,外墙覆盖灰砂。

2005年出版的《崖口村志》记载:

陆雁群(1925年8月出生),陆家村人,父亲陆文兰(媒体报道称“陆文流”)是殷商。雁群从小在香港圣斯蒂芬女子学校就读。1945 年考入美国米露士女子大学修读商业管理学士课程。期间,曾参加水仙花皇后竞选夺冠。毕业后返回香港。

1949年,陆雁群与利孝和在香港结婚(其夫利孝和毕业于牛津大学法学系,后为大律师,曾任中国平准基金会主席助理及中国上海商业银行董事,1946年被委任为中国外交部顾问、中国驻联合国常任代表兼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国首席代表的特别助理。20世纪50年代曾出任联合汽水厂有限公司和美都有限公司主席,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陆雁群婚后,全心全意做贤妻良母,让丈夫全力经商。1980年,丈夫病逝,陆雁群秉承夫业与夫志,在内教育子女,在外继续经营生意,以己之擅长而利用现金、股票、外汇,作物业的投资,获利颇多。

20世纪90年代,陆雁群为善不甘后人,热心参与公益活动。每年香港最大的慈善机构东华三院的免费医疗服务捐款计划“爱心满东华”慈善筹款活动,都少不了她的热心赞助。1998年,利陆雁群不仅参与香港无线电视台慈善筹款晚会,还慷慨解囊,出钱出力,资助祖国大陆三江水患同胞,体现对同胞的爱心。

陆雁群有香港“豪门女杰”“第一名媛”之誉。

1967年11月19日,她的先生利孝和与祁德尊、邵逸夫等人创办的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正式开业,是香港首家获得免费无线电视牌照的电视台,也是世界第一大华语商营电视台。

利孝和1980年去世后,陆雁群接过亿万家产,对做生意不感兴趣的她,转而将自己不了解的、管理不过来的产业卖掉,然后投资股票、外汇、物业等,显示了她的商业天赋,丈夫遗下的财产以倍数递增。陆雁群把当年公公利希慎留下的铜锣湾地皮开发成为利舞台、利园、希慎大厦等物业,,利陆雁群家族拥有香港有名的收租股希慎兴业(00014),被誉为铜锣湾地王。希慎兴业物业组合涵盖写字楼、商铺及住宅三大类,截至2020年12月31日,按总楼面面积计算,约55%为写字楼物业,约30%为商铺物业,上述写字楼和商铺物业均位于铜锣湾,另有约15%为住宅物业位于半山区竹林苑。新冠肺炎疫情前的2019年,希慎兴业营业额为39.88亿港元,毛利为34.52亿港元,归属股东净利润为48.45亿港元,年度溢利为50.86亿港元。

陆雁群的香港发迹史,是崖口人向海而生的命运缩影。

历史上,一代代崖口人从这里出发,出伶仃洋,或漂洋过海,或迁居港澳台。

据《崖口村志》记载,2005 年,全村户籍人口1048户,其中农业896户,非农业152户。户籍居民3364人,其中农业3112人, 非农业252人。海外华侨1865人,港澳台同胞2864人,是旅居海外人口众多的侨乡。

崖口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当年共有4729人,比户籍居民多1365人,多出41%。

数字背后,是崖口人向海而生的海洋型性格。

崖口村在8.5公里海岸线上围垦3万亩

一代代崖口人跨越伶仃洋,出海谋生,散布于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华人华侨主要聚居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打开崖口历史记忆库,从零零星星的记载中,可以窥见崖口人漂洋过海的生活细节。

崖口人谭骏谋,字伯宣,清光绪十七年辛卯科第四十八名举人,授花翎道员,驻古巴领事、秘鲁代办、二等参赞官。

崖口隔田村人陆桐(1840年~1930年),是陆皓东祖父的堂兄。1883年,孙中山从檀香山回村,与陆皓东一起捣毁神像,陆桐因此受牵连,赴檀香山,在夏威夷美海军军舰上当木工工头,曾参加过檀香山意奥兰尼王宫的修建。在檀时与孙眉为邻居,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陆桐加入为会员。

崖口隔田村人陆进(生不详~1929年),陆桐之子,出生于檀香山茂宜岛,与孙眉为邻居,与孙科一起长大。在夏威夷军舰上当木工,期间加入檀香山同盟分会。1912年,孙中山曾授予勋章。后回国与孙科一起工作。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部分崖口人加入逃港大军。

1962年3月,杨家党支部书记、大队长、民兵营长、治保主任、会计、出纳偷渡去了香港,几乎整套班子出走,引起很大震动。

1970年代, 崖口组织民兵围垦造田,因工具落后,成效不大,到了改革开放初,这些熟悉水性的围垦村民,相当部分偷渡出去,围垦工程只能搁下。

1980年代初,崖口迎来首批港澳投资客,多数是村里走出去的港澳同胞,他们带着乡情回归;不少港澳乡亲给家乡捐款捐物,为改革开放之初的家乡送来急需物资。

村民记得,当年村里有一个专职邮差,1980年代处理的邮件最多,在那个短缺经济年代,大包小包寄回来的物资五花八门。

后来,寄回来的包裹渐渐少了,镇里的邮差接管了送件工作。

这些年,家乡环境越来越好,不少海外乡亲和港澳台同胞回流,回到家乡生活。

经营养蚝和生晒的杨少佳拥有香港身份证。他的父亲早年赴港谋生,一家人陆续赴港团聚。这样的团聚方式,是许多家庭出海谋生的主要渠道。

杨少佳说,移居香港是为了照顾父母,但在香港工作了很短时间就选择返乡。

2003年,退休的父母回到家乡生活,定期领取生果金,只在生病住院时回到香港。

前些年父亲生病,在家乡中医院住院,大半年里进出医院3次,平均住院费2万多元。觉得有压力,就将父亲送去香港医院,住院一周后痊愈。

2020年底母亲生病住院10天,没有送去香港医治,觉得父母年纪大了,两地往返太折腾,不如自己承担医疗费,何况这里的事业也放不下。

乡村老房子承载了一个村庄的共同记忆,是乡愁的源泉。

对于游客来说,老房子容易触动人们的情感共鸣。

在崖口,与陆雁群碉楼一样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的共有12处,占了南朗的十分之一。

这些文物,最早的是一批建成于清代的宗祠,包括位于平山大街15号的翠峰谭公祠,位于西堡大街10号的荆玉谭公祠,位于中堡三房下街的崖口谭氏大宗祠,位于东堡大街41号旁的云谷谭公祠。还有建成于民国时期的孙妙茜故居、敦和里闸门、竹坞谭公祠、中共中山县四区委员会活动旧址。此外,还有位于崖口村的谭家山孙族坟场、陈粹芬墓、苏仲英墓及孙家惠墓。

1912年卸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回乡,在邻村崖口登岸经东明门进村探亲

在崖口看到,几个自然村还保存着闸门,现存陆家村敦和里、东堡村东明门、杨家村启运里、中堡村澹祖牌坊。村里人说,向西村的和星里、太宁里闸门和西堡村的保和门1973年拆除了。

陆家村敦和里闸门口刻着对联:“敦厚民风成和里,和平世界足安居。”寄托了崖口陆家敦厚和平的祝愿。

“敦和里”匾由清末香山著名文人彭炳纲题写,旁边的“武侯祠”石匾出自广西提督苏元春之手,紧邻的道教庙宇“瑶灵洞”题匾者则是曾得到道光皇帝御赐“书法冠场”的香山进士鲍俊。

据记载,陆家敦和里民国十四年重修,陆家武侯庙和瑶灵洞1899年重建。

清乾隆年间,村内曾建有武侯庙、大皇庙、大湾古庙、财帛星君庙、观音庙等13座庙宇。但年久失修,有些庙宇被台风吹倒,有的分给村民做住宅后改建成民宅。

1990年代,村里在崖门山百年前的天后宫遗址建设集益公园,让村中消逝的庙宇重见天日,汇聚在一起,形成集益寺庙群,成为村中一景。

2006年,崖口重修位于村中央的可庵谭公祠,作为村民休憩场所,与崖口会堂和健身广场一道,成为崖口地标。

可庵谭公祠历史悠久,曾是村庄文化中心,因年久失修变成危房。

重修可庵谭公祠的资金就来自集益公园收入,首付10万元后,余款以集益公园扣除工资费用后的收入分期逐月清还,直到还完为止。

        而今,可庵谭公祠被细松云吞店租用,成为崖口云吞店的标志,成就一段商业佳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平塘口龙冈里碉楼
这个古村,被称为珠三角唯一的“人民公社”,却因此和媒体打官司
孙中山
参观孙中山故居有感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029)广东省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
去翠亨转中山故居&崖口望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