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07年11月19日元代古玉

元代古玉  

2007-11-19 18:05:06|  分类: 时尚·品味 |字号 订阅

查各地博物馆收藏的此类图案的铜镜,共有20余种,图案大同小异,都是以牛、水、月为主要装饰。浙江出土的称“海兽望月”镜,大多数镜谱称“吴牛喘月”镜,并说取材人们熟悉“吴牛喘月”典故:生于江南的水牛,畏热见月误认为日,故喘。后人把遇见类似事物而胆怯的喻为“吴牛喘月”。


把“吴牛喘月”的典故,大量装饰在铜镜上,好像没有必要。从铜镜图案的物体来分析:牛在画中或卧或站,位置在下方的陆地上。牛从形体上来看,是黄牛而不是水牛,何来生于江南的吴牛,牛翘首望月,那里看得出喘气。那么此图案表达的是什么内容?反映宋代人的一种什么观念?



牛,在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中,有“中央之牲”之称。以方位、灵物同五行相配,有“东木青龙、南火朱雀、西金白虎、北水玄武、中土黄牛”之说,牛属土,土能湮水。由于铜镜上的牛系青铜铸成,故先天地具备了“金”的属性,在五行相克观中,有“金克木”之说,而木配东方,东方的灵兽是龙,所以金可镇克“蛟龙”迫使其“潜藏”。

蛟龙是水兽,能兴风作浪,带来水患“金”是它藏匿,也就避除了洪灾。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有一面此类图案的铜镜,水中露出两只龙头,双龙翻滚,兴风作浪,点出了牛镇水的主题。


唐代有“平地之下一丈二尺为土界,又一丈二尺为水界,各有龙守之。土龙六年而一暴。水龙十二年而一暴。……铸铁牛为牛豕之状像。可以御二龙。”的说法。牛是载地的神兽,故被赋予了除患免殃的功能,特别是镇辟水怪,御尅恶龙的神能。


从此类镜的构图来分析,上为月,下为牛,上北下南,南配火,属阳。月为阴,风高月夜蛟龙要兴风作浪。河北省宝丰县文化馆收集的类似图案镜,称蛟龙闹海,钮左一龙口喷水,水柱直冲云端。(1984.2 文物)牛配南方,回首注视月亮,盼月落日出。牛忠心耿耿守护大地,镇水除患的文化功能一览无疑。


唐代的出土材料有西安棉纺厂工地的墓葬,在棺下土坑有铜盘,内有五条鎏金走龙、两兔、两摩竭(古印度的河神,四世纪传入中国后,其外形为龙首、鱼身、长双翅,即鱼龙)龙龟,摩竭都是水中之物,在古代俗信中,有通鬼神、接天地、转生死的功能,又能兴风作浪带来水患。所以同时又出土两尊铁牛,其功能是镇辟水怪,御尅恶龙。


上海福泉山宋墓内,转圹内角置立式铁牛两只,通长17厘米,高10厘米。同时出土绍兴通宝铜钱,其墓葬时间与此类图案镜流行时间相近。说明唐代的丧葬习俗,宋代仍然流行。


牛能镇水的俗信一代代流传,明代有刘伯温设“九牛二虎一只鸡”镇洪水的传说。清代康熙年间在洪泽县高良涧间下置两只铁牛,其腹上铸有“惟金尅木蛟龙藏,惟土制水龟蛇降,铸犀作镇奠淮扬,永除昏垫报吾皇”的铭文。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畔的铜牛是乾隆二十年(1755年)为镇水患而建,并铸有“金牛铭”。

 

从此镜的图案看,牛的造型为寻常的黄牛,为什么要称为犀牛,因为犀牛在古人的眼里视着灵兽,故借其名以讨祥瑞。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另藏一面同类题材的铜镜,浩淼的水面上,两个仙女作飞跃状,手捧灵芝等。所以犀牛望月镜有避邪吉祥的文化内涵。



犀牛望月镜,其内容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以镇水除患为主旨,在镇水除患的背后,表达了古人逢凶化吉,以讨祥瑞的心态,赞美了“中央之牲”牛的神能。

 

犀牛望月镜带纪年铭的,有明昌七年(1196年)承安二年(1197年)三年大定十四年。报道的大多出土在北方,所以大多镜谱把此镜定为金镜。犀牛望月镜,南方出土甚多,宋代的一般有柄,柄的凹槽下方,有的铸有“□家照子”字样有的在镜背外缘,铸锦带纹饰,飘逸而秀美,很有南方特点。所以说,犀牛望月是宋金时期广泛流行的镜钟之一。




其二:
在故宫博物院院刊1984年第2期中, 杨静荣写了一篇“陶瓷装饰纹样――“吴牛喘月”考”的文章。 杨不同意陶瓷考古界将这一纹样定名为“犀牛望月”,应出自“吴牛喘月”的典故。“犀牛望月”,最早见于周朝尹喜著《关尹子》,其中写到:“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八角,特因说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胸中之天地万物亦然。

之此说者,外不见物,内不见情。”作者一次阐述哲学观点。金代元好问著《续夷坚尅》一书中提到:“凡犀遇山川、日月、草木、鸟兽、随遇成形。”

 
犀牛在古代传说中被视为神物,它的角像人的大脑一样,可以储存所看到的自然景象,故有“犀牛望月”纥“月形入角”之说。“吴牛喘月”的纹饰,是工匠们在残酷压榨下,情感隐晦的流露,犹如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吴牛,见月而喘,困苦疲惫。



中国古代铜镜(孔祥,刘一曼)1984年12月202页:这样图文的镜子一般称之为“吴牛喘月”或“犀牛望月”镜,取材于人们非常熟悉的吴牛喘月的典故:生于江南的水牛,畏热,见月误以为日,故喘。后来把遇见类似事物而胆怯的喻为“吴牛喘月”。


《世说新语.言语》记载这个典故最为生动:“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座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足来)。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


犀牛望月资料


犀牛.《山海经.海内南经》:“狌狌西北有犀牛,其状如牛而黑。”
《南次三经》云:“祷过之山……其下多犀。”郭璞注:“犀似水牛,猪头庳脚,脚似象,有三蹄。大腹,黑色。三角:一在顶上,一在额上,一在鼻上。在鼻上者小而不堕,食角也。



犀浦 宋欧阳(上文,下心)《與地广地》卷二九:“犀浦镇本成都县地,唐垂拱二年析置犀浦县,属益州。秦时李冰作石犀五以厌水精,穿石犀渠于南江,命之日犀牛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代“星宿镇水镜”与“犀牛望月镜”“吴牛喘月镜”的关系
浅析龙泉青瓷中的“犀牛望月”纹
镜鉴春秋:那些有关铜镜的传说
牛郎织女变形记
尹宁:牛郎织女变形记
犀牛吴牛共望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