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雨热同期暑至极--乡情紫云--王安全

乡情紫云(总第146期)

王安全



作者简介:笔名 高原风。苗族,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纪实文学学会理事。现在紫云自治县文联工作。曾发表过散文、小说,编写过中学语文助读丛书、志书、辞典、民俗专著、文艺类书籍十余本。



雨热同期暑至极
——大暑说热
在刚刚过去的小暑三候里,不曾聆听到月下的蟋蟀长吟,亦不曾看见蓝天下的雄鹰。突然间,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大暑到了。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也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是盛夏的最后辉煌。暑即天热如煮,古人把天气热到极点称之为“大暑”,大暑就是气温最高,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天地间热气蒸腾,犹如蒸笼。

大暑时值三伏的中伏期,“夏至三庚数头伏,第四庚日数中伏,秋后的庚日数末伏”。夏至节(含夏至当日)的第三个庚日开始数头伏,第四个庚日开始数中伏,从立秋日以后(含当日)的庚日开始数末伏。因每个庚日隔10天,因此头伏、末伏均为10天,而中伏不一定,若立秋当日或立秋以后的庚日是夏至后的第五个庚日,中伏是10天,全伏30天;若夏至后的第六个庚日在立秋前,中伏为20天,全伏便是40天。末伏后的第一个庚日称作“出伏日”。

三伏天的热来自于热量的储蓄。春分后,太阳的直射点越过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到夏至白昼最长,黑夜最短。地面白天吸收的太阳热量大于夜间散发的热量,夏至后的一个多月,地面热量的积累达到最大,出现了“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天气,成为全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就是末伏,也炎热无比。谚语有“秋后一伏,热死老牛”之说,虽然夸张,但能突出三伏天的热,要不怎么会出现“秋老虎”的说法?
大暑第一候腐草为萤。萤火虫喜欢把卵产在干枯的草堆里,大暑时,在这样的夜晚,便悠悠地孵化出来,变成点点的萤火。二候土润溽暑。土中湿气增加,意味着暑气将去,因此叫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为消暑而落的雨水从天而降,天气开始转向立秋。“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无雨少雨,吃水愁”。人与天就这样在感应中相互了解、期待。生活亦然,激情澎湃后,脉脉何其多。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中国丰富的吃文化处处蕴含着养生之道。在大暑节里以其说是以时俱进,还不如说是是以食俱进。台州人吃“姜汁蛋”,补阳又补阴;枣庄人把嫁出去的姑娘接回来吃伏羊,喝羊肉汤纯属补阳;广东人吃“仙草”,能够除湿消暑;台湾人选择吃凤梨,是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再说闽南话说凤梨的发音就是“旺来”,以此作为祈求平安,生意兴隆;福建莆田人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称为“过大暑”。荔枝含有果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于是,有人说大暑吃荔枝,恰如吃人参。散落在天涯海角各不相同的“吃相”看似毫不相关,实则韵味相同。

仰头是高楼的重压,俯身是水泥的大地,满耳是熙攘的市声,现代都市的上空升腾一股浊热的气流,灼伤了草虫的地盘,亦掠夺了飞鸟的天空。
大暑三候中,最先报告大暑到来的是萤火虫。它闪现于星月之下,飞舞在田间水滨。然而,城市的车水马龙,何曾有夏夜里美丽的流萤?日光如瀑,灯光如流,烛光如豆。这些光抢走了流萤的亮点,却找不回遥远的童年。乡村夜里的农舍、灯火和田畴都给流萤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出街上的路线。旮旯角落无处不有萤火虫发光的身影。星星点点,装点乡间夏夜。在没有电灯的日子里,显得多么珍贵。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大暑一直延续至深秋的萤火只能在这些古典的诗句里亮着。因为城市楼宇切割后的天空,滚烫的柏油路面,灼人的滚滚热浪,删挤掉了流萤飞行的夜空。对城居者而言,大暑全然挡在了空调和冰淇淋之外。城市的夏夜不再有星空下的纳凉,人们对于热的理解,越来越止于气温。依节气与季候,“腐草为萤”之后,大暑的标志该是“土润溽暑”和“大雨时行”。可是,这苦夏的时光,已经没有多少人能领受到大地里层所泛起的那些湿润。很多时候,人们将泥土视为脏物,又何曾以手掌去触摸过这大地母亲的体温!我曾于三伏天旅广州、游重庆,也于三九天做冰雕、走大连,于是有朋友调侃我是反季节蔬菜,我无意反驳,只正儿八经的说,我这才是季节上的蔬菜。我想,不经三九的黑龙江,怎么知道严寒的滋味,不在三伏天去广州,怎么体味酷暑炎热。没有冷热的体验比较,怎能感受到甜美的人生。

高温潮湿多雨是大暑的三个标签。冬三九,夏三伏,是考验人忍受力的最好季节。虽有闷热难熬之苦,却是硕果累累的前奏。农作物生长的旺盛期,最需要有充沛的雨水供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作为季节,主生发、生长的这场热烈、豪华、传奇的夏天,将在大暑这里安静、优雅地谢幕。而人毕竟不同于植物,还须继续生长。人生没有轮回,只有单行道,或许,有些道理可以互通。大暑如同人到中年,巅峰之后要懂得收敛、退让,过犹不及是大暑的道理,缺憾才是一种圆满。曾经丰盛的生命终有一天将走向荒芜,青春也要寂寂无声地落下帷幕。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各美其美。每个季节都充满诗情画意,季夏也不例外。

大暑不仅仅是炎热的代名词,还意味着上天对大地、对人的赐予和滋养。酷暑的光照与温度,一直在转化出生命的神奇。暑热的阳光,不仅让水稻显示它低头的成熟,让夏蕙的花色更加明艳,让果实的汁液更加甘甜,让土地肥力更加丰腴,让天空的雨露更加充盈,还照耀人的心灵,烘干人们潮湿的心。我们不必在暑热里过度怀念凉爽,亦不必在寒冬里过分追求温暖。寒来暑往都是最好的安排。物理上的“热”,需要的一盆凉水,心理上的“热”也需要的一盆凉水。如果不降温,将有可能发生行车坠湖,撕扯别人的高考试卷等事件。
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极热之后,便是转凉。阴阳相生,物极必返,此为宇宙生生不息之道。矛盾的两极,可以彼此转化。人生本是忧乐共生,繁华落尽就是苍凉。“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岁月静好,且行且珍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伏,二伏,三伏从什么时候算起呀?计算方法如何?
三伏天是怎么确定的?
今天,正式进入!持续40天!
今年三伏天共计多少天2020 三伏天的头伏是哪一天
“三伏天”是如何确定的?
冷知识:今年为何又是40天的“超长三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