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秋高寒露至--乡情紫云--余惠

乡情紫云(2021.第206期,总第433)

作者:余 惠

笔名:小河清风,省纪实文学学会理事,贵州诗人协会会员,市作协会员,紫云作协会员。

秋高寒露至
——寒露

“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越过秋天的分水岭,跟着缤纷的落叶,飞进一滴露珠的殿堂。从烂漫的梦里醒来,晨风把清香吹送远方,湿润的彩花沾满晶莹的露珠,深秋的寒气渐渐侵入时光的肌肤!

“寒露寒露,遍地冷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且带寒意,故名“寒露”。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干支历戌月的起始。

莹莹白露,凄凄寒露。寒露与白露都是秋天的节气,虽一字之差,却让人感觉相差一个季节。白露时,白天是夏热,早晚是秋凉;寒露时,白天是秋凉,早晚是冬寒。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露水先白而后寒”,经过白露节气后,露水从初秋泛着一丝凉意转为深秋透着几分寒冷的“白露欲霜”。从洁白晶莹的露气转为寒冷欲凝,生动地反映出气温的不断下降。秋季节气中,“变天”最快的是寒露,气温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寒露,降水减少幅度最大的也是寒露。
寒露时节,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寒露的早晨或傍晚,草尖上的露珠茂密,且晶莹剔透,却散发着摄人的寒气。这时如果在田埂上、草丛间行走,一定会打湿衣裙和鞋袜,亦容易受凉。

“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寒露时节,柿子树上结满了一只只金黄的、火红的小灯笼,在金色的阳光下,闪烁着红色的光芒,在萧瑟的秋风里透出一种难得的喜气。柿子属于吉祥植物,寓意为事事如意,象征事业顺利和工作顺心。或许因为柿子的圆润甜软,那一团团的红和金黄给萧瑟的秋天点燃生活的希望,韬光养晦,孕育下一个春天的开始。

记得小时候,每逢这个时节,总会在赶场天的集市上看见农村的老姨妈早早的来到集市,占得自己的一个席位,摆上竹编的背篓,背篓上是一个竹编的筛子,筛子上平平整整摆放着一个个红得通透的柿子。柿子软软的,受不得挤压,极易撞烂,所以不能像其他水果一样堆放成一座小山。母亲遇见时总会买几个给我们解解馋。当一个软软的圆圆的柿子躺在手心时,便迫不及待想要赶紧尝到美味,但性急不能吃热豆腐,还得小心翼翼的轻轻的撕掉它薄而脆弱的表皮,生怕自己稍微不注意用点力,柿子便会香消玉损在自己手里。撕了一半的皮,软软的果胶差不多快溢出来了,这时就可以吸食柿子了。会吸食的,吃完一整个柿子,嘴唇上都不会沾上柿子液,而我通常是弄得满嘴的汁液,甚至还会顺着嘴角往下淌。那时是小孩子,顾不了女孩子的秀雅与文静,只要有美味,满脸是汁液又怎样?但每次还是少不了父母的责骂,“姑娘家那有你这样吃东西的?一点也不讲究。”但从来是不长记性的,次次如此,谁叫柿子的诱惑那么大呢?再后来是在贵阳读书时,知道了柿子也有青色的,称为青柿。遵义的同学从老家带来了青色的柿子,削了皮入口,稍涩中带着甘甜,清脆爽口,至今想起那味道,仍会口齿生津。现在很少看见农村老姨妈卖柿子了,水果店倒是有,色泽金黄,且又大又甜,相当诱人,现在吃起来虽不会满脸汁液了,但却没小时候的快乐和满足了。

关于节气似乎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寒露也不例外。很久以前,人们经常吃不饱肚子,时常发生饥荒。天上有个叫荞麦的仙女,看到人间饥荒饿死了不少人,就从天庭的粮仓里偷了一种种子扔到了人间。没多久荞麦偷种子的事情被玉皇大帝知道了。“大胆荞麦,你可知私偷仙种是何罪?”“禀告玉帝,人间饥荒,生灵涂炭,我等神仙,总不能坐视不管。”玉帝还是一脸铁青,说:“人间有人间的规则,胡乱把仙种扔下界,必有大乱。”于是将荞麦关押了起来。然后问各路神仙:“此种已下到人间,无法回收,有什么办法?”秋神蓐说:“此种夏种秋收,耐寒力弱,已算好收获时间,给人间安排一场寒潮,定可消除祸患。”天上一日,人间一年。这些种子早就生根发芽,扩散出去了,一场寒潮也根本没有完全消除它们。人们也通过这种作物度过了好多饥荒。为了纪念荞麦仙子,人们就把这种作物叫做荞麦,而这股寒潮发生的日子就是寒露节气。

寒露在重阳节前后,古往今来,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因此寒露节气温度适宜,衣物轻薄,十分适合登山秋游,慢慢的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节气的习俗。“登高方识远,天地纳于心。”深秋,天空蓝得洁净透亮,云朵淡而飘远。这时人们从俗事纷扰的尘世登到云气缭绕的高处,是一种精神的攀登,是一种胸怀的拓展,亦是一种心灵的释放。

今年的寒露在国庆节假后第二天,正遇这几天阳光灿烂,秋高气爽,与玲姐、芬妹、婵妹、兴美几人约好登高看日出。据了解,紫云最好的日出观景台是格凸河镇银山村妖岩“思过崖”和长田村“聚仙岭”。因芬妹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意外摔跤,骨盆骨裂,正在恢复期,不适宜爬山,去“思过崖”需要爬山,而去“聚仙岭”不用爬山,车直到观景台附近,于是我们选择了去长田村“聚仙岭”。

10月 5日这天,一行人连同家属共9人,凌晨3点半起床,4点半从紫云出发,5点半之前赶到观景台。据说这次有从安顺来的徒步队友凌晨3点从安顺出发赶到“聚仙岭”看日出。我们到“聚仙岭”后,长田村的何支书和安顺的徒步队友早已等在那里。由于时间还较早,我们在路边等了将近半小时后,何支书便带着我们徒步沿着一截较为平缓的坡道来到观景台。这时天边已有一线红晕,红晕上方是一块黑色的幕带,幕带上方是散发着光的云层。我们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天边的红晕,生怕一个眨眼就会错过太阳从地面蹦出的那一刻。时间在一分一秒中溜走,那一线红晕越来越宽、越来越亮,黑色的幕带颜色也越来越淡、越来越亮。整个天边的景物渐渐呈现出清晰的轮廓,一层层重叠的山脉绵延不绝的向左向右无限的延伸,白色的云雾在山脉间升起涌动,太阳从山的底部一点点露出圆圆的红红的脸庞,万道霞光顷刻间透过云隙照射在高低起伏的山脉上,为这片宽广的山河渡上了一层金辉。“日出霞光尽染,云朵轻舒漫卷。”好一幅壮丽的水墨山水画,好一片“江山如此多娇”!此时,让我想起了收藏于北京人民大会堂,1959年由中国当代画家傅抱石和关山月合作创作的以毛泽东《沁园春·雪》词意为题材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该画描绘的是云开雪霁、旭日东升时,莽莽神州大地“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美丽图景,画中高山大岭,白雪皑皑,万里长城,逶迤起伏,莽莽黄河,奔流不息,气象万千。尤其是那轮红日普照着中华大地,灿烂夺目,表现出了新中国的勃勃生机。此时的旭日东升,让我们领略了“江山如此多娇”的壮丽之美。日出之美,胜在宁静;日出之灿,美在人间;日出之壮,壮在它脱胎于最深的黑暗。

站得高,看得远。人只有和浩淼的天地相比,才知道自己的渺小,而世间万事烦忧也变得微不足道了。虽然3点半起床是对我来说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但能亲眼目睹日出的全过程,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日出意味着新生,一切烦忧与昨日的日落坠入时光的深渊,而今日的太阳从黑暗中升起,带着耀眼的光,穿透万丈红尘,直照人们的心房,温暖着黑夜里醒来的灵魂,开启全新的一天。
时至寒露,随着寒气增长,万物也逐渐萧索。田野里闻不到那些诱人的成熟的香。犹如这时的我们,渐渐步入到了人生之秋。或许会因为青春一去不复返而失落,会有未达成的梦想而遗憾,会有生命渐渐衰退的恐慌。这时,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认可自己,相信自己,释放出生命中最美的光华。“朝霞生机勃勃,晚霞亦光芒万丈”,人生之秋蕴藏了一生中的精华,即有年轻人所不具备的稳重老练,又有老年人所欠缺的中年活力;在社会中承上启下传承着接力棒,在家庭中上有老下有小肩负着义务与责任。一路走来,在经历了人生沿途的风吹雨打后,脸庞不再光华艳丽,额头有了岁月的痕迹,但多了一份收获,多了一份自信,多了一份岁月的积淀。曾经的一切都将成为美好的回忆,永远定格在人生的长河。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让在岁月中早已变得无比坚韧的我们,拥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胸怀,活在当下、活出精彩,哪怕枝叶在秋风中萎尽,枝干也要依然挺拔,瞻望四方萧条,沉静地等待下一个春天的来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寒露,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11712)问候亲友2022年10月9日早上好!(11712)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厦门人,下周的天气会让你过得很艰难!趁霜降赶紧补补吧~
一抹红晕 为谁而醉
教你简单去除脸上的红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