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宝档案丨千瓣同心,抗战中永生的申新“四平莲”商标

  

  

  

  



《国宝档案丨千瓣同心,抗战中永生的申新“四平莲”商标》

——兼谈无锡古今千瓣莲群的经济与文化价值。

(试按论文格式学写的草三稿,2022-07-23~26)

概论:

不能遗忘的中国老牌名片,“荣德生的千瓣莲”,何以在民国时期被定格成申新棉纺厂的“四平莲”商标,并在67年中被多次申请启用,更终成国家级文物?商标不仅是产品的标识名片,更是体现民族文化、增强凝聚力的标杆旗帜。无锡荣氏兄弟创立的申新企业及其“四平莲”商标文化,坚持敢于担当、科学创新与至善至诚、中庸之道相结合的经营理念。经请教多方专家及学习相关论著,再结合笔者多年来观察千瓣莲植物等事物的体会,试析广义“并蒂莲”的意象文化及其申新“四平莲”商标产生的和谐和平作用,初探无锡古今千瓣莲群的历史与现代价值。正文如下。

事件缘起:

近几年在无锡区域内的太湖边湿地,笔者有幸多次发现了野外的千瓣莲群,便在2021年3月首次向无锡文史专家汤可可先生咨询,先发出2017年在管社山庄第一次发现千瓣莲的散文游记,并打听山庄的历史,试图从中找出现代千瓣莲的来历。{参考资料1,《生态文化》2021年第3期《千瓣同心,太湖古莲向阳开》(无锡千叶莲探源一记}

没想到意外地听汤老师讲起无锡在民国时期的一个鮮为人知的荣氏千瓣莲及其申三厂“四平莲”商标的典故。更从汤老师提供的一张由荣德生亲自拍摄并题跋的黑白照片中,惊喜地发现民国时期出现的无锡千瓣莲与现代的无锡千瓣莲基本相同。{参考资料2,无锡千叶莲探源二记,及跗图1、2、3}

2022年,因为又看到无锡千年前的千叶莲(今称千瓣莲)仍被誉为“惠山山灵”的报道,笔者又打听“四平莲”商标对申三厂的作用。汤老师又作了肯定,更介绍了无锡人带头建立的申四汉口厂又在陕西宝鸡创立中国最大的抗战窑洞厂的伟大创举,在当时就震惊中外,该旧址现为宝鸡市的国家级文保单位。

期间,笔者也向省市植物专家金久宁、丁国强、金石声等老师请教学习。

又见央视台在2021年12月转发新华中心的报道视频,汤老师在无锡工博馆介绍茂新面粉厂兵船牌商标,该商标被称为中国001号商标。笔者也查到该商标获得过设计金奖,可见荣氏企业对商标的一贯的重视程度。

这些都让笔者深受鼓舞又感慨不已,逐将已有资料信息及初步推想,都汇总如下:


1.  申新三厂简史。{参考资料3,《无锡记忆,无锡的…第一》}

申新三厂在创办时,就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纺织厂。

由荣宗敬、荣德生集资150万元在西门太保墩(今西水墩)购地122亩,于1919年筹建。

民国九年四月即1920年,申新三厂拿到地契。

1921年投产。建厂初期有职工3000余人,美制纱锭20600枚、英制纱锭30400枚。

1921年5月又辟建布厂,共有布机500台,纺部还附设轧花厂,有轧花机80台、电机3200千瓦。

产品商标为“人钟”“四平莲”“好做”“美女”“握手”。

1931年,该厂已有纱绽65800枚、布机1478台。


 2. 千瓣莲的文化意象及其“四平莲”商标的和合作用

2.1. 申三筹建后忽放的荣家千瓣莲,象征着“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1919年夏天,荣德生家忽然缸开千瓣莲。

汤老师于2021年简要地解读了千瓣莲照片上的题识 ,见附图3:

“'舍间有寻常红荷四缸,本年夏间次第开放。至秋初,其一忽放双蕊三蕊千瓣花四朵。瓣形似秋菊,花形似牡丹,顶深红色,余白色,殊觉鲜艳动人,实为从来所未见。因摄影以为纪念。己未闰七月朔日乐农氏识。’以上是荣德生为并蒂莲摄影所写的,上款有'乐农先生惠存’字样。这是我在翻检资料时找出来的,当时是谁提供给我的,已记不起来。从题跋可以看到,荷花是种在缸里的,开出`并蒂莲`的只是四缸中的一缸(四朵)。可惜我这图只是一个黑白复印件,看不出它的美丽。”

笔者立即从2017年在管社山庄拍到的上百张照片中,找出一张外形与角度都与之相近的无锡现代千瓣莲彩照,再找出多张比较清晰的彩照 ,见附图4、5。

经比对辨识,不由地惊叹荣公的题跋非常精妙,其在摄影、鉴赏、书法、文学方面的深厚功底都可见一斑。

“荣德生深信这是一个吉祥之兆,为此发了一个征集诗歌题咏的帖子,结果各方文人墨客都写来诗歌唱和。荣德生因此为他的棉纱产品申报了一个新的注册商标,名为'四平莲’,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汤老师又接着介绍。

“后来这一缸四平莲是养在他荣巷老家,还是梅园或锦园(这个园林是以种植荷花莲花著称的,与管社山庄也近在咫尺),就不清楚了。”(附图6、7、8)

笔者也网查到《江霄纬为无锡荣氏并蒂莲征诗赋寄二绝》,诗曰:“梅花早说梅园最,今见庭莲并蒂开。自为荣家兄弟好,佛天分送妙华来。净根本是瑶台种,移植何年到绮窗。难得江郎才不退,名花健笔也成双。”诗中所称荣家兄弟是指荣宗敬、荣德生。

汤老师在2022年7月补充说明:千瓣莲的发现比申新三厂的创办要晚,申新最早的商标是“人钟”,后来还有“好做”。

2.2. 千瓣同心,专家指出申三厂使用“四平莲”商标的积极作用。

汤老师在2022年5月更说:“荣德生注册“四平莲”商标,事在1928年。1927年时,因为蒋介石进军江浙(北伐),交通受阻,商市清淡,加上工人运动,所以纺织厂“出品退化,牌子跌落”(荣德生语)。对此,荣德生“计划复兴”,作了一系列决定,包括“添机、改良”,管理上“动心设计,求其进步”。创出新的品牌,也是其中一项举措,故“四平莲”商标的创立,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千瓣“四平莲”商标、注册证书及原型等介绍,详见后文。)

2.2.1笔者也从有关资料中,了解到申新三厂在1925年经历的内部工潮风波。

申三厂在1919年,就启用了年仅24岁的薛明剑。

1924年到1927年,国内经历北伐战争。

1925年,薛明剑在企业内部大胆改革,更招收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员工。新法管理与老的用工制度发生矛盾,等等原因,引起冲突及全厂罢工。

最后厂方按照荣德生一贯倡导的诚信与中庸之道,继续聘用或抚慰劝退部分老工头及老员工。

创新意识与传统理念结合,更在复工后不断地持续改进,不仅在企业内部注重提高员工的思想素养及作业技能;更为职工及其家属提供教育、生活及医疗等各种保障措施,使多方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4}

2.2.2. 1931年,申新企业达到鼎盛时期

1929年申三厂又引进了先进的进口设备,等等措施。

“至1931年,荣氏兄弟共拥有面粉厂12家、纱厂9家,分别约占全国民族资本面粉总产量的1/3,纱布总产量的1/5,成为中国“面粉大王”、“纱布大王””{参考资料5}

2.3 七七事变后,申三厂惨遭日军摧毁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挑起战火。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无锡申新三厂被日军炸毁。

(上海申新厂在外租界开工)。

{待查及引用,参考资料6、7、8}


 3. 申四的“四平莲”商标与棉纱国货在抗战中的和平倡导作用

3.1. 荣氏建立在武汉汉口的申新第四纺织厂

在1937年前,几起几落,才立住脚跟。“四平莲”棉纱产品不仅畅销,而且涨价。到1938年,终于还清所有债务。{参考资料9}

至此,申新企业又做稳了中国棉纱大王的位置,对全国的民族企业及国民经济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参考资料9,关于申四汉口厂}

3.2.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9年,申新汉口四厂被迫西迁陕西宝鸡。

在?年创建的“宝鸡窑洞申新纱厂”,于1941年正式复工,是当时多家窑洞工厂中规模最大也最先进的一家。更是迄今为止,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抗战窑洞工厂。

详见官方介绍

{参考资料10,宝鸡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公园的介绍}


4. 申四汉口的“四平莲”商标祖籍是无锡,终成宝鸡的国家级文物

4.1. 申四汉口的千瓣“四平莲”商标,回归“宝鸡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公园”。

宝鸡媒界在2018年及2019年发出消息,民间收藏的老木箱及贴在箱内的申新汉口厂的“四平莲”商标,被捐给宝鸡工业博物馆。

汉口“四平莲”商标的边框上,也有简单的广告词,注明的地址由原来的无锡改在汉口,估计是申四在西迁宝鸡后的初始阶段内使用的。

“没错,这是申新职工用过的老箱子,很难得呀!”受捐后,长乐塬开发办聘请的专家顾问冯驱先生欣喜地说,目前他们从社会各界已征集到各种资料、老照片、实物及工业设备2000多件(幅),陕棉九厂、宝鸡技师学院等许多单位团体及个人都鼎力支持工博馆的建设,这说明宝鸡的老工业的确深入人心。

{参考资料11、12、13,附图9、10}

4.2. 宝鸡政协网在写到宝鸡的抗战窑洞工厂时,也津津乐道地提起国货大受欢迎的往事,及“四平莲”商标的珍闻趣事。

{参考资料14}


5. 申四西迁内陆的传奇历史,将被创作成长篇小说及电视连续剧:

 无锡荣德生企业文化研究专家汤老师的简述:“申新四厂、福新五厂抗战中由武汉内迁陕陇,开创了内陆工业发展的一段传奇。主持其事的是荣德生的女婿李国伟,也是中国近现代工业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这老箱底发现的老商标和其他资料。证实了这两家内迁工厂传承了荣家企业的基因。”

并转发相关的链接新闻…{参考资料15、16}

文摘:无锡文史专家汤可可认为,宝鸡申新纱厂旧址的保护和利用值得称道。他提出,从工业遗产保护到遗址公园建设,关键在于遗产核心物项要界定清楚,这是保护的标的物,任何人不能随便占有、变更、使用;其次要明确保护责任主体,失责的要追责;三是要做好保护、建设规划,充分论证,规划一经批准,各级各部门要按规划执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建设;四是注重历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放大遗产背后的文化内涵。{参考资料17}

笔者也很感慨:窑洞工厂,太了不起了,震撼!也找到有关文章。

[链接]《记忆中的老宝鸡》抢鲜看——陕棉十二厂建厂记忆{参考资料18}

摘要:西北“工合”用申新的“四平莲”牌棉纱作经线、用甘肃等地的羊毛线作纬线,织出几十万条军毯,供给了抗日的前方将士。

汤老师评价说: 这一篇文章记载翔实,图文并茂。申四福五内迁宝鸡很有传奇色彩,无锡已有人拍了专题片,现在又有人准备以此为题材创作长篇小说,并改编成电视连续剧。

(笔者也查到了无锡媒体的报道,记得标题大致是《这个宝鸡工业遗址的祖籍是无锡》,待查》


6. “四平莲”商标至少被三次启用 ,体现了人们对“并蒂莲”的喜爱及申新企业对中国的贡献。

6.1  1928年,申三厂第一次申请注册及使用“四平莲”商标

无锡市博物院可能藏有“四平莲”商标的原件。无锡专家薛剑鸣编著的《魁宝生辉》一书中,有“四平莲”商标彩图,及1928年的注册证书的黑白图片,但本身都比较模糊。据说,薛剑鸣曾向市博物院提供过该商标的实物原件。{参考资料19,附图11~15}

无锡工博馆现存申新老机器 、“四平莲”商标及其注册证书的黑白复印件。

在茂新面粉厂旧址上建立的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位于无锡西水墩(原名保兴墩)旁。一楼展厅里,有一台1929年进口的英国大型粗纱纺机。二楼展厅里,有国民政府全国注册局正副局长签署的“四平莲”商标注册证的黑白复印件,可依稀辨认出日期是“中华民国十七年三月十六日”,即无锡专家们均指出的1928年是商标第一次向民国政府注册的时间。{附图16、17}

6.2 1947年抗战胜利后,申三厂第二次注册“四平莲”商标

汤可可老师在2021年提供了江南大学陈文源教授著作的封面截图,及内页中的1947年重新注册的“四平莲”商标。{参考资料20,附图1、2}

汤老师拍摄的国棉一厂(原申三厂)旧址的陈列馆里,有申新“四平莲”商标的印刷品原件等申三厂的珍贵文物。附图18~?(要再到现场,才知具体是什么时候的“四平莲”商标了。)

在西水东街区,现作商用的原申三厂旧址中,有复制的“四平莲”商标及相关史料的大幅宣传彩图。(附图?

6.3 无锡市国棉一厂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重新注册使用了只有图案的“四平莲”商标

网查到无锡国棉一厂(无锡市第一棉纺织厂)在1984年9月18日,为其纺织品、布料制品申请注册四平莲商标,1985年5月14日注册成功,一直用到1995年5月14日,且使用的就是荣德生的四平莲图标。专用权期限从1985年5月14日开始,到1995年5月14日终止。 {参考资料21,附图?}

当时,也正是企业又遇困难之时。参见{参考资料22}

(最好再向该厂寻问到该“四平莲”商标的实物原件,及其使用后的作用。)


7. 并蒂莲与千瓣莲之辨,现代无锡再现千瓣莲意义重大

7.1 初步辨识“四平莲”商标原型荣氏“并蒂莲”的品种及其来源

笔者根据自己在无锡现场对千瓣莲的多年观察经验(参见现代千瓣莲彩照),再网查资料学习,更请教省市的植物与园林专家金久宁与丁国强两位老师,便初步辨识“四平莲”商标,及其原型的荷花品种、来源。

荣公在1919年亲自拍摄的黑白照片中的植物,是由一缸寻常红荷自然生成的四朵千瓣莲,应为无锡本地或是外地寻常红荷在无锡的演进品种。但千瓣莲的每个花朵均在一茎(秆)的一蒂上生成,一花中有二蕊或三蕊的花团中心,每个花团都是“顶深红、余白色”,参见荣公的照片题跋,也认定其为千瓣莲;又在“四平莲”商标中均被画成了“顶深色、余红色”,都貌似在每一个茎秆上分别并立着两或三个“并蒂莲”花朵,盛开的水芙蓉也寓示着企业的繁荣昌盛。

荣氏的二蕊及三蕊千瓣莲,实际上在清代的《缸荷谱》中,早就被归类为单蒂(同蒂)的无莲蓬的千瓣莲类(也被统称为佛座莲),分称为并头莲及品字莲。

但在无锡现代的千瓣莲中,也有单花团的,有的确像莲花宝座,而不像并蒂莲了。

中国荷花夫妻王其如发现的云南的重台千瓣莲,及中国现代荷花专家田代科发现的可能是自然野生的至尊千瓣,后者瓣化的程度更高、瓣数更多,似像《缸荷谱》中说的千叶莲中的剥莲。

千叶莲(千瓣莲)首次在文字中出现,是在东晋年代,由书圣王羲之缸养并记录在《柬书堂帖》中,也被《缸荷谱》记载。{参考资料22}

7.2 多地的单蒂千瓣莲的植物特性,自然野生的品种比较珍稀

单蒂多花团的千瓣莲,如荣公所述,可由寻常红荷自然演进。

按扬子晚报报道,南京玄武湖在2022年夏出现的一株外白中红的千瓣同心(同蒂)莲,据说也是由红荷演变而来。{参考资料23}

貌似“并蒂莲”的千瓣莲,实际是单蒂无莲蓬的,只靠藕根遗传繁殖,也很珍稀,须好好保护。

比如昆山元代的顾园千叶莲(千瓣莲),不结实(莲蓬),但因为藕根保护得好,已存活了六百多年,所以是可以遗传的。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也能从顾阿瑛的私家园林,再被移植至昆山亭林公园继续成活;但移植到中国的其他多地,有的就未能成活。{参考资料24}

网查专业资料也发现,中国近现代的考古、植物及盆景专家们都在不断地探索古今事实,已论证中国是荷花的原产地;也尝试论证千瓣莲早就是,或曰也可以是中国多地的本土产物,具有可以自然产生、遗传、移植及人工培植等植物特性。

7.3 人们喜爱千瓣“并蒂莲”的历史由来已久,其意象文化的作用巨大

荷,在古籍《尔雅·释草》中,初指整株植物;莲,初指茎秆顶部开出的莲花,后来也指整株植物。

荷,能自洁洁水,全身是宝,可食药两用,等等优点。所以荷华自古就是华夏族的植物图腾,陕西西岳,及无锡惠山等江南山都使用的华山名,均与荷,后与千叶莲(千瓣莲)有关。

真正的并蒂莲或多蒂莲,是一茎上分生出二个或多个花蒂,每个蒂上有两个或多个花朵,及至两个或多个莲蓬。确实不可移植、复制及遗传,出现的几率比千瓣莲更低,所以更加稀有。

故千瓣莲与并蒂莲是不同的,但在民间都被认为是“并蒂莲”。

据史料记载,这些“一茎多花莲”出现后,都分别伴随着各种不同的喜事好事出现。所以都被古人认为是“嘉莲、瑞莲”,也被民间统称为“并蒂莲”,寓意同根相生、同气连枝、同心协力、同甘共苦……暂且称之为广义的“并蒂莲”。

千瓣莲寓意着群体中的个体数量更大,瓣瓣不同,却能瓣瓣同茎同心,其意象文化就是可促使本民族同血缘的民众都能同频共振、增强凝聚力及发挥出无穷的创造力,人们自然就会心想事成。{参考资料25}

8. 探源及研究无锡古今千瓣莲群的历史与现实价值,意义重大

《遵生八笺》等古籍更记载了千瓣莲的独特的养生价值。{参考资料26}

愉者,愈也。也如荣公所言,千瓣莲的观赏价值极高,在使人类赏心悦目、洁净心灵的同时,便促使心身健康、智力体力及团队精神都能得到增强。

笔者看到有的无锡千瓣莲酷似人类的鲜红心脏或开启的双唇,不必采摘,就能悄悄地逐渐达到中医所说的“同气、同形、同色相求”之补心补气血等功效,不必采摘,就能更有利植物的持续繁衍,壮大气场,更能优化自然生态及人文环境。

因此,初步估计多花团的千瓣同茎(同心)莲的自然产生、移植存活及长久遗传,与当地的地理及人文风水有关,再悄悄地影响着周围环境的变化,所以就会出现好事连莲。

故而,无锡的文史及园林专家,及中国《生态文化》杂志主编胡伟老师介绍的全国著名的药用植物专家金久宁老师,提供的古近代千瓣“并蒂莲”的史料都非常珍贵,对中国包括无锡也有本土千瓣莲的论证,对继续深究无锡千年前的惠山千叶莲(千瓣莲的古称)及现代千瓣莲群的经济与文化价值,都具有极大的帮助,也将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多方专家们也计划在合适的时机,再一起到无锡现场作进一步的考证。

9. 保护收集“四平莲”商标原物,宣传荣氏千瓣莲的真实故事

如今的中国多地,无论民间与官方,都很喜爱并收藏申新厂的象征着和平与吉祥喜气的红色“四平莲”商标原物。但大多只知商标图案及其原型只是一缸普通的四朵莲花,或多蒂的并蒂莲。

我们也初步发现网上的有关链接文章,多家媒体的报道中,关于“四平莲”商标等信息的内容,尤其是商标原型的千瓣莲故事及其产生的年代,都似有误差。

具体可参考荣德生先生亲自拍摄并附题识的千瓣莲照片、无锡专家们提供的“四平莲”商标资料,及其他的可靠资料等信息。

另有网上发布的民间收藏的申新宝鸡厂商标,有莲蓬,且细节与上述的千瓣“四平莲”商标不同,是仿品或真品?也请专家考证。{参考资料27}

————————

附图目录

1、2、3

江南大学陈文源教授著作封面截图、申三厂“四平莲”商标彩图、荣德生亲自拍摄并题跋的黑白照片,


附图4、5,无锡现代千瓣莲


(附图6、7、8)

“后来这一缸四平莲是养在他荣巷老家,还是梅园或锦园(这个园林是以种植荷花莲花著称的,与管社山庄也近在咫尺),就不清楚了。”


附图9、10

宝鸡媒界在2018年及2019年发出消息,民间收藏的老木箱及贴在箱内的申新汉口厂的“四平莲”商标,被捐给宝鸡工业博物馆。

 

{参考资料19,附图11~15}

1928年,申三厂第一次申请注册及使用“四平莲”商标

无锡市博物院可能藏有“四平莲”商标的原件。无锡专家薛剑鸣编著的《魁宝生辉》一书中,有“四平莲”商标彩图,及1928年的注册证书的黑白图片,但本身都比较模糊。据说,薛剑鸣曾向市博物院提供过该商标的实物原件。


{附图16、17}茂新面粉厂旧址上建立的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位于无锡西水墩(原名保兴墩)旁。一楼展厅里,有一台1929年进口的英国大型粗纱纺机。二楼展厅里,有国民政府全国注册局正副局长签署的“四平莲”商标注册证的黑白复印件,可辨认出日期是“中华民国十七年三月十六日”,即无锡专家们均指出的1928年是商标第一次向民国政府注册的时间。

{参考资料20,附图1、2}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申三厂第二次注册“四平莲”商标(汤可可师在2021年提供了江南大学陈文源教授著作的封面截图,及内页中的1947年重新注册的“四平莲”商标。)


汤老师拍摄的国棉一厂(原申三厂)旧址的陈列馆里,有申新“四平莲”商标的印刷品原件等申三厂的珍贵文物。附图18~?、(要到现场,才知具体是什么时候的“四平莲”商标了。)


在西水东街区,现作商用的原申三厂旧址中,有复制的“四平莲”商标及相关史料的大幅宣传彩图。(附图?


6.3 无锡市国棉一厂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重新注册使用了只有图案的“四平莲”商标

网查到无锡国棉一厂(无锡市第一棉纺织厂)在1984年9月18日,为其纺织品、布料制品申请注册四平莲商标,1985年5月14日注册成功,一直用到1995年5月14日,且使用的就是荣德生的四平莲图标。专用权期限从1985年5月14日开始,到1995年5月14日终止。 {参考资料21,附图?}

当时,也正是企业又遇困难之时。参见{参考资料22}

最好再向该厂寻问到该“四平莲”商标的实物原件,及其使用后的作用。


———————

{参考资料}目录

1. 《#千瓣同心,太湖古莲向阳开#》(无锡现代千瓣莲探源一记)

2.  《#千瓣同心,无锡千瓣莲探源二记#》无锡专家讲述……

3.《无锡记忆……》

4.  笔者也从有关资料了解到申新三厂在1925年经历的改革风波,最终及之后都采取了和谐共处的措施。

5.  《荣宗敬:面粉及棉纱大王》

九一八、申三被日军炸毁、上海申新厂情况

6、

7、

8、

9. 武汉汉口申四厂

10. 宝鸡窑洞厂

宝鸡汉口的“四平莲”商标,以下是网上的链接新闻及其摘要。

11.

12.

13.

14.

[链接]老箱底发现原申新纱厂商标:“四平莲”原来是这样的_手机搜狐网(2018年)

[链接]70多年前的“四平莲”展芳容—— 原申新纱厂商标重现宝鸡(记者报道发现民间收藏品,宝鸡日报:2018-12-27 09:57)

[链接]媒体搭桥 翰宝源古玩城向工博馆捐献“四平莲”木箱(宝鸡新闻网2019-04-06 10:42

宝鸡政协网

宝鸡抗战窑洞工厂的相关链接

15

16

17

[链接]80年后大揭秘!无锡荣氏产业,抗战时去了哪里?

[链接]百年路·同心筑 | 这座地下“窑洞工厂”如何成就了“中国抗战中最伟大的奇迹”

[链接]亲情中华·黄河故事丨宝鸡有个鲜为人知的“窑洞工厂” 见证民族企业抗战内迁史 

18.[链接]《记忆中的老宝鸡》抢鲜看——陕棉十二厂建厂记忆_手机网易网{18}

19.无锡市博物院可能藏有“四平莲”商标的原件

无锡的另一位专家,提供了无锡专家薛剑鸣编著的《魁宝生辉》封面截图,书中图片的本身就比较模糊。据说,薛剑鸣曾向市博物院提供过该商标的实物原件。

 20. 汤可可老师在2021年提供了江南大学陈文源教授著作的封面截图,及内页中的1947年重新注册的“四平莲”商标。

21. 无锡市国棉一厂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重新注册使用了“四平莲”商标{参考网址}

22. 缸荷谱

23. 南京玄武湖在2022年夏出现的一株千瓣莲,据说原来也是红荷。

24. 昆山莲

25.嘉莲名称的来历,《古今图书集成》

26. 《遵生八笺》等古籍,都提到千瓣莲的养生作用

27. 网上的申新宝鸡厂商标为何又莲蓬,是仿品还是真品?

四平莲 - 商标 - 爱企查  网页链接 [/cp]


中国荷文化、科普文学、中医气功爱好者,已退休的电子信息工程高级工程师、

(作者:钦冀莲,2022.09.18日添加,其余为原来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婚对联二
收藏天地----烟标欣赏(七)
并蒂莲,永结同心,不离不弃
济南再现并蒂莲 出现概率为十万分之一
好运“莲莲”!罕见并蒂莲绽放西埂莲乡!
珍贵罕见的并蒂莲,吉祥美丽圆满的化身,难得一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